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兴不去看崇祯,转头看向了刑部尚书:“你刚刚弹劾我的,就又是一次凭空捏造。我根本就没有待天承诺,破坏法律。”

    然后不等这个刑部上书反驳,直接解释:“将没有主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再发卖,责任承包给百姓,这件政策的好坏大家有目共睹,我也不问诸位的良心。我只说,头年的时候没收了來宗道的田地,我提出了这个办法,当时皇上已经准许,内阁也同意,这就是律条的确立。我不过是萧规曹随,按照律条宣布罢了。而我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我是锦衣卫指挥使,我有这个权利。因为这个归我锦衣卫管,否则现在锦衣卫衙门里的那个土地承包司,是做什么的?这不是我临时设立的,而是前指挥使大人骆养性设立的,我不过依旧是按照以往的法律规矩,做我该做的职责内的事情罢了,难道这有错了吗?”

    这样条理清晰的逻辑,当时噎的刑部尚书哑口无言。

    赵兴立刻向崇祯启奏:“臣弹劾刑部尚书,不通律法,尸位素餐,昏聩无能,当罢职。”

    所有的人都莫名惊呼了。赵兴,这是真的有些强词夺理了。正在大家纷纷指责赵兴胡搅蛮缠的时候,郑国公站出来,稳重道:“国无法不成国,然而我们执掌刑法的最高官员,却不懂法,哪怕是不精通法的,对国家来说,都是一个灾难。用如此不知大明律法昏聩之人掌握国朝大法如何得了?”

    英国公战死了,现在,朝廷勋贵以郑国公为首,他一出面,勋贵和依附在这个集团的官员立刻纷纷上场,转眼间双方闹的不可开交。

    崇祯就看向了首辅黄爌。

    黄爌为人稳重,能公允处事,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不偏激的人。不偏激,已经足够了,在这个朝堂,你还希求什么呢?还要什么自行车。

    黄爌站出来,平息了大家的争吵,沉声道:“赵兴所言为对,他不过是按照他的本职做事,无罪。刑部尚书周大人指责也无错,只是对律法略微有些误解,当细读律法加以研究,以为精进。”

    黄爌一锤定音,解了大家的纠纷,于是,崇祯决定:“周尚书闭门研习大明律三月。”

    赵兴满意了,勋贵也满意了,因为在这波云诡异的朝堂,三月,早就物是人非啦。

    这波平息,赵兴赶紧的说正事:“启奏皇上,臣请奖赏永定门之战有功人员,为鼓舞士气,不能再拖。”

    这还没等崇祯说话呢,一个官员大步站出来,大声道:“臣弹劾赵兴擅起战端,僭越督战,造成两万将士战损,死罪。”

    敢于打断皇上说话,这已经被群臣认为是习以为常的事,也从这点看出,群臣对皇上的轻视。

    崇祯虽然不悦,这刚说正事,你又生拉硬拽的绕回去,你这是不把赵兴弄死,决不罢休啊。但还是捏着鼻子听完,然后按照规矩问赵兴:“爱卿,你怎么说?”

    赵兴当时火气就上来了,“你这还有完没完啦,这么扯下去,什么时候能干点正事啊。”

    郑国公冷冷的道:“赵兴啊,你还是不懂啊,这天下,哪里还有比党同伐异更正事的不能再正事吗。兵临城下,百姓涂炭,那都是小事。”

    齐国公痛苦道:“建奴在外为祸,反是你到成了擅起战端的祸首了。我都纳闷了,他这位兵部左侍郎的脑袋里装的怎么样的一坨大粪。构陷人罪,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啊。”

    这两位老国公一抬一哼,真的将冷嘲热讽发挥到了极致了。

    结果恼羞成怒的兵部左侍郎汪文笔理直气壮道:“军队调度,战守方略,本是兵部所辖,你锦衣卫横插一手,这是不是擅起战端。而他在阵中逼迫白杆兵擅杀溃兵,这是不是僭越督战?”

    这么说,还真对,赵兴就看向了崇祯,这场战斗是你决定的,这回该你上了吧。

    结果崇祯直接将头扭开,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别问我,我不认识你。

    赵兴真的失望了,心真的冷了,但也对以前直接所做的总总,不再感觉内疚了。

 第252章 咄咄逼人

    面对东林党人没完没了的攻击,赵兴只能赤膊上阵孤独面对,坚决给予反击。

    赵兴冷冷的反驳:“兵部尚书孙师傅在外,兵部暂时无人管理,而你做为左侍郎,兵部第二人,却对战守惊慌失措没有一点主见,任由建奴在城外呼啸来去。你就是一个畏敌如虎,渎职之罪。二兵部无能,那么,皇上就有代管之权。永定门一战,上有圣意,下有敢战担当之将,那是反击,何来擅起战端之说?至于本官僭越督战,更是无稽之谈。本指挥使所帅锦衣卫,职责就有监督天下百官军民之权,这是本职,何来僭越督战之说?”

    然后话锋一转:“敌人都打到了鼻子底下了,将士主动请缨出战,那是将士忠君爱国之举,怎么在你的嘴里,就是擅起战端?”

    这一番反驳,立刻让汪文笔哑口无言。

    但赵兴不想放过他,既然大家撕破脸,既然你们依旧不依不饶,那我就必须将你彻底打败,让以后所有的人看到我,都瑟瑟发抖:“我和那些将士,这都是一片爱国之心,为民之道。但是您做为最应该对这场战事负责的人之一,你做了什么呢?你做到勇于担当忠君爱国了吗?”实际这已经悄悄的转换了话题,不过是在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下,掩盖了罢了。

    跟我这个后来人玩偷换概念?你们嫩着呢。

    正因为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所以汪文笔就自然的跟着赵兴的话头跑偏,理直气壮的回答:“你不过是一个奸佞小人,我才是真正忠君爱国的君子。”

    赵兴仰面哈了一声,然后冷脸道:“既然你自诩忠君爱国,那在君父有难,国家危亡的时候,皇上下达筹款认捐的诏书,帮助皇上,帮助国朝渡过难关,我问你,你堂堂的侍郎大人,口口声声忠君爱国,你可捐献了多少?”

    汪文笔实在没想到,东林党人能够跑题东拉西扯,这赵兴也能跑题东拉西扯到这种地步。为了压迫自己,突然间转到了捐款的事情上来。在面对咄咄逼人的赵兴,他不得不小声的回答:“老夫我家无隔夜之财,所以有心无力。”

    赵兴等的就是这句话,直接仰面哈了一声:“老大人真是一个清官,真的是两袖清风,堂堂的朝堂三品大员,竟然混到没有隔夜之粮,这虽然有些让咱们的朝廷颜面扫地,但我还是比较同情的。”

    汪文笔的神色就一缓。结果赵兴突然道:“我现在就向皇上请旨,我带着我的锦衣卫,和你手牵手到你家查一查。真的家无长物没有隔夜之粮,在下家里还小有积蓄,我愿资助你白银千两。但是要是在你家中查抄出金银来,嘿嘿嘿,欺君之罪我就不说了,但是一个财产来历不明,却是我锦衣卫当查的。”然后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走,我们现在就走。”

    这样一说,汪文笔当时冷汗就下来了,哆哆嗦嗦的挣扎:“本人家里多少还有一些余钱。”

    赵兴就立刻逼问:“既然你家里有余钱,为什么欺骗皇上说你家无隔夜之粮?你口口声声说你忠君爱国,但你在敌人兵临城下,国家需要你表现自己为君分忧,捐献为国的时候,你却百般推脱,难道这就是你口口声声的忠君爱国吗?”

    对于这样的诘问,汪文笔当时哑口无言。

    丢开他的手,赵兴对崇祯,对满堂的大人道:“据我所知,这位大人家地窖里所藏的银子绝对有几十万,在河南的老家,就有良田千倾。如果诸位不信,我们大家立刻到他的家里去,在他的密室里搜索,如果没有这些银子,没有这些地契,在下甘愿接受构陷大臣之罪。”

    大殿上就再一次出现了落针可闻的状况。

    “无耻。”一声怒吼,在大殿里轰然炸响,震的所有人一哆嗦。

    崇祯怒了,真的怒了,我不过让你们在国家危亡的时候,让你们捐献一些帮助我渡过难关,结果你们哭穷到了没有隔夜之粮。好吗,感情你的地窖里有几十万金银,家有千倾良田:“欺君之罪,绝对的欺君之罪,没有家国君父,绝对是不忠于君父,不忠于朝廷国家。”对于上次劝捐的事,窝了一肚子火的崇祯这次突然爆发了。

    情绪化,是年轻人的通病啊。先前还想息事宁人,让赵兴独自顶缸,现在亲自赤膊上阵了。

    之所以这样,一是崇祯最恨别人欺骗自己,二一个是钱。只要一提钱,崇祯就莫名冲动,他都被钱逼疯啦。

    “朕大度,不计较他欺负朕年轻,但叫什么来着?”

    “财产来源不明。”赵兴立刻提醒。

    “对,从此后,将这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入大明律法,入罪。”在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一条律法的形成,还什么代表提交人大审议,麻烦。君王一语成宪,从现在开始,大明的律法里,就又多了一个财产来历不明罪了。

    崇祯脸红脖子粗急迫的大吼:“从现在开始,汪文笔这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按照大明律法,必须查,说明正当来源的,无罪;说不清来源的,定是贪污,是了,刑部肥缺,重罪轻判,小错牵连是你们拿手好戏,定是受贿。三法司,算了,你们都是一个味。赵爱卿,命北镇抚司去查,不,你亲自去查。”要不是他闭嘴的快,接下来就是,这次,赵爱卿,也和上次來宗道一样,给我拿出个百八十万银子花花就会脱口而出了。

    不得不让崇祯急,这一战,打击了建奴取得了胜利,但也大大的打击了自己的钱袋子,参战将士五六万,赏赐抚恤那可是一笔大钱啊,崇祯正为这笔即将的开销着急呢。这下好了,这笔钱,汪文笔出了。

    高呼冤枉的汪文笔被锦衣卫班职直接拖了出去,丢在了镇抚司昭狱,得到圣旨的朱晨光,立刻带着缇骑包围了汪文笔的府邸,等着赵兴带人抄他的家。

    朝堂上,意犹未尽的崇祯,双手拄着桌子,伸着脖子大声询问:“还有谁弹劾赵兴,还有谁,赶紧的,赶紧的上啊。”

    赵兴就撸胳膊挽袖子的跃跃欲试,那就是一种:“来战啊,不服来战啊,我让你们一个个都倾家荡产。”的架势。

    看着这兴奋到打了不知道多少鸡血的君臣,崇祯那种一勺会,赵兴那种逮谁咬谁,还是往死里咬的架势,全体大臣一起噤声。

    论吵架,大家还真吵不过赵兴,论撑腰,谁也没有皇上撑腰大,这是最完美的组合——这一对年轻人,不讲武德。

 第253章 满朝无忠臣的原因

    御书房,散朝后的崇祯依旧有一点压抑不住的兴奋,因为在今天的朝会上,让他心情无比舒畅。

    “那一群老的官僚们,已经辜负了朕的期望,在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候,才凸显了良臣名将的作用,才真正让朕看到了,谁才是真正爱国忠君言行不一,谁才是尸位素餐昏聩无能。赵爱卿,这次你做得好,非常的好。”

    面对在座的几位老国公和赵兴,崇祯依旧没有从兴奋中消退出来,兴奋的在地中间走来走去,晃得人眼花头晕。

    “这一次,办了几个吃着俸禄不管事的昏官,真的是大快人心。”郑国公也有一些兴奋。

    这已经是很久很久的时间了,一直被打压的勋贵集团,总算是扬眉吐气的出了口恶气。看了一眼赵兴:“若不是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