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拍手:“话不能这么说,应该叫为国选贤,不让山野有遗贤。”

    “这次开科,请不要再考八股文章。”赵兴再次建议,这依旧是他的宏伟规划,趁着这个机会,干掉,最少是尽可能的削弱八股取士之法。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疑惑的询问赵兴。

    赵兴坦荡的回答:“凡是以研习八股有成效者,都是所谓圣人门徒,难免成为东林一丘之貉。”

    这一枪,正打在腰眼上,当时就让在座的所有人恍然大悟。自己这群人费劲心思搞这么一出为的是什么啊,不就是为培养出一批不是东林的官员,和东林对着干吗,结果再考八股,岂不是还是东林,闹呐。

    崇祯点头:“反正恩科也不一定非要考八股,再加上国朝有制度,北方试题本就和南方不同,这个可以说的过去。但不考八股却考什么呢?”

 第255章 开制科选拔科学家

    面对赵兴再一次出乎意料的提议,赵兴道:“臣上次去西北公干,获得了两个人才,一个是赵梓,一个是陈策。两人可谓博学饱学之士,再臣请求帮助之后,在治政方面,大有能力建树,但在八股上却没有做为。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博学而能治国的能臣干臣,而在国朝多难之秋,只是一群死读书的书呆子。如果为官一地,连算术钱粮都不懂,就是一书虫,那我们还要他们何用,干脆放一书箱再放一只土狗在大堂不就得啦。”

    大家闻听,郑国公不由问:“放狗做什么?”

    赵兴赌气道:“看着书箱,别让人偷了擦屁股去。”听到这样到解释,满书房里的人不由哄堂大笑。

    崇祯笑完,拍手道:“爱卿说的有理啊,朝堂夸夸其谈之风太过了,但却很少有实干之才,但八股这东西取的进士,都是子曰诗云的书呆子,所以才有三年编修之后,还只能安排在各部行走,跟着前辈学习的补救之法的诞生。正式科举几千年,我们没办法,我们就用恩科来解决。考策论,考治理地方,治国之道。获取真正的人才,立刻就能为我所用。”

    赵兴高呼万岁圣明。然后再道:“大明重农,但是为什么每到天灾,就必然发生暴乱呢?而纵观整个历史,哪一场改朝换代,不都有着天灾的影子。”

    这一点,崇祯倒是有些心得,“之所以如此,就是承平日久,人口俱增,而土地的产出却不增加,只要稍有天灾,就会让百姓衣食无着饿殍遍地,百姓走投无路,只有揭杆造反,百姓苦啊。”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已经布满了忧愁。

    现在的大明何尝不是如此,天灾人祸,官员敲骨吸髓昏聩无能,强敌环视,改朝换代的所用的条件都具备啦,难道这个老大帝国,就必将再次走入这宿命的轮回中吗?

    赵兴拍手:“皇上睿智。正说到了根本上,而正如咱们大明帝国,承平太久,人口已经达到了亿万,乃至更多了,然而这几年,天灾不断,有越演越烈的可能。但是天下之田已经开尽,却又兼并严重,再也没有办法让百姓吃饱肚子了,饥寒交迫的百姓,唯一的活路就是造反,然后在造反中,消灭多余的人口,将兼并的土地再释放出来,进行社会的再分配,以这种惨烈的办法,达到再平衡,进入下一个循环。”赵兴这样一说,就更增加了崇祯的忧虑。

    看看再次被打击的崇祯,赵兴话锋一转:“既然人口已经增加,天下再无闲田,那我们何不在产量上下下功夫?”

    崇祯看了一眼方正化,现在的方正化,已经是崇祯皇帝身边的长随了。

    然后再看向赵兴:“你在西北推行的那个甘薯还是很有效果的,你可能不知道,你推广的那个军屯,流民屯垦的办法,不但安定了一地,而且每亩的甘薯产出了两千斤啊。只是可惜,人不敢常吃。”

    “这我还不知道?我比你清楚多了,别看我在这里忙得昏天黑地,但我的根基的所有状况,依旧在我掌握之中。那东西虽然不能常吃,但我给出的番薯干儿酿酒的办法,估计酒厂已经出产品了,要不是外面兵火连天,延绥老白干酒,应该在这京城里畅销了。”

    收回这有的没的,赵兴继续道:“皇上说的是,果然天下尽在皇上掌握啊。”马屁拍了一下,然后道:“正如皇上所说,甘薯产量再高,却不能做主食。然而从汉唐到现在,近千年了,我们的主要粮食却没有一点的产量增加,假如说,平常年份产量增加三成,灾荒的年头保持正常的产量,那何来饥馑饿殍。”

    崇祯就痛苦的道:“这个道理朕何尝不想?怎奈这产量就怎么的也上不来,神仙也没有办法,奈何。”

    赵兴肯定的道:“臣有办法。”

    崇祯和郑国公齐国公一起伸着脖子看着他,那眼神里的意思:“你能?你是神仙?妖孽?骗子?”

    赵兴坦然一笑:“粮食增产,不过依靠两种,一种是种子农肥,一种就是工具。然而,自从唐朝出现了曲辕犁之后,唐朝的亩产量,就高了汉朝一倍,成就了辉煌的大唐盛世。然而,从唐朝到现在,曲辕犁一直没有变化,粮食产量也当然没有变化了。不单单是曲辕犁,就连水车也没有变化,什么都没有变化,进而,咱们的武器也没有变化,这是什么原因?”

    大家一脸雾水。

    赵兴大手一挥:“因为我们没有科学人才,就是改进这些东西的能工巧匠。一旦有了能工巧匠,将农具加以改进,那么,我们的粮食就会如唐对汉一样,再次翻翻,何愁天下百姓不丰衣足食?我们的武器加以改进,女真何敢施虐京畿。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人才,就比如徐光启那样的科学人才,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啊。”

    粮食翻翻,建奴就犯,这样的场景让崇祯不由得再次热血沸腾,紧张的看着赵兴:“爱卿快说,咱们怎么能得到如徐光启那样的人才?”

    赵兴微微一笑:“之所以我们得不到人才科学家,不是我们没有,而是八股取士的办法,将那些能人挡在了门外,世人又极度的瞧不起那些能工巧匠,让他们不能施展才华。”

    这是根本,大家也无可奈何。

    但赵兴信心满满的道:“改变的办法其实简单,开制科,挖掘天下能工巧匠为国所用。”

    崇祯毫不犹豫的决断:“开恩科取治国理政之才,开制科,招揽天下能工巧匠为富国之用,就这么定了。”

    这就是年轻皇帝的好处,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容易冲动,但这样的冲动好啊。

    就在大家欢欣鼓舞的时候,齐国公挠头询问:“皇上,今儿召见我们是要做什么来着?我怎么忘记啦。”

    崇祯愣啦下:“对啊,我们这跑题跑的太远了吧。”然后跺脚:“这都是东林遗毒害的啊。”

    现在,崇祯被赵兴带的,由原先没原则的信任东林党人,到现在看到他们,就不烦别人的地步了。

 第256章 自请重任

    几天后,满桂苏醒,秦夫人痊愈,崇祯在得到了刑部尚书的赃款后,立刻在平台召对给予慰问嘉奖。赵兴等相陪。

    对于满桂,自打两人见面,崇祯就对他信赖有加,这次的行动取得了大胜,更让崇祯欢喜,倚重更深。

    而秦夫人用家资练兵勤王,也让崇祯深以为其忠。而这次一战,更有扭转战局之大功,所以也是欣赏有加。

    而这次赵兴带着六千锦衣卫出战,虽然没有皇上圣旨安排,但也正是如此,才看出自己亲军为自己办事之真心。这让崇祯欣慰之余,也彻底的承认,什么事,还得是自己的家人亲信才最可靠啊。

    其实,这次六千锦衣卫出战的损失几乎就没有,或者可以说,只是在最关键时候,成为压垮皇太极这头野猪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时皇太极已经临近崩溃,只是凭借一口气强撑,当六千锦衣卫生力军杀出城门的时候,皇太极就已经绝望了。而更看到六千锦衣卫排出的是让建奴闻风丧胆的鸳鸯阵的时候,他的内心防线就崩溃了,立刻下令转身就跑。

    四个腿的战马,两条腿的锦衣卫怎么能追的上,最终只有智风的六百缇骑追了一阵。但溃兵怎么啦,溃兵也是女真八旗,真要是这六百缇骑脱离大队明军步兵,他们来个翻身杀回,转眼就灭了缇骑了。于是,智风明智的只是在溃退,其实是撤退的八旗身后吆喝几声,就回了本队。

    这样一来,在城墙上所有观战的官兵百姓,看到的是锦衣卫一出,敌军立刻消遁,反倒是那场战役真正的扭转者,是那场战役最大的功臣。

    如此,官员们,只能是嫉妒恨,但兵民却对锦衣卫的观感大变。感情皇家亲军锦衣卫,不但能抓贪官酷吏,更能上阵杀敌,全面手啊。

    因为有这样的战功,再加上以往种种之能,更能为自己出谋划策,所以,现在的崇祯对赵兴也是亲睐无比。

    平台召对不像正式朝会那么严肃,崇祯坐在上首询问:“满爱卿,身体好些了吗?”

    满桂大声回答:“臣依旧能战。”

    崇祯满意点头,再询问秦良玉:“夫人可恢复?”

    秦良玉敛身施礼:“谢万岁挂念关怀,一切如常。”

    “赵爱卿——算了,你一点事都没有。”然后自己都笑了。大家一起跟着轻笑。

    “三位爱卿,下一步当如何安排,可有定议?”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真正负责京城勤王大军,被封武经略带尚方剑的满桂回答:“上次,我们虽然小胜,但当时是打了皇太极一个出其不意,打的是他对我们的轻敌。这样的事可一不可二,据赵大人的锦衣卫回报,现在后撤五十里的建奴,追击吸引他的洪承畴部的阿济格部已经回来。如此,皇太极又增加了一万两千的八旗兵,再加上他带的六千蒙古附军左右两营,人马增加了两万。同时,再加上回来的杜度八旗蒙附军,又有一万,现在皇太极手中掌握可出战之兵五万。反观我们,我和几位总兵的队伍,在这一战里,损失将士两万,损失将校三百。”然后看向了秦夫人。

    秦夫人道:“我白杆兵损失两千。”

    赵兴道:“而经略和夫人的人马,都没有地方补充,其他的勤王军还是没有什么战斗力。凭营守卫行,出战必败。”然后再看满桂。

    满桂总结道:“所以,这段时间,还请万岁忍耐,容我在勤王军中选调精兵强将,组成一军,加以训练,然后再战。”

    崇祯就非常失望,但好在先前满桂夫人赵兴三人分析的相当充分,他也知道,如果再战,那就会坏了刚刚鼓舞起来的军心士气。

    “难道就看着建奴肆虐城外,让城外百姓涂炭吗?”崇祯恨恨的道。

    满桂无语,秦夫人不言。

    这时候,赵兴站起来,他必须让崇祯操切的心得到舒缓,必须让满桂等有时间编练整顿勤王军。

    “万岁,不让建奴肆虐,早日将建奴赶出去,是臣等为君分忧为国为民的本份。但事情不能急,急则有乱。所以臣以为,先将堵在建奴营前的大军,后撤回来,依靠北京城墙休整。再下旨请满桂大人在二十万勤王军中挑选能战之兵将,组成未来反击之兵。而剩余之兵,退进城内,上城守卫,解放禁军紧急操练。将城上根本就没有守卫能力的太监撤回,继续服侍皇上。将五城兵马司的人马也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