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因干旱而没有长出的小草,趁着这机会,欢快的钻出了土层,给这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大地,染上了一点点一片片的绿色。

    而大地上再也看不到流民,所有的人都在抓紧这样的机会,或者耕种自己的土地,或者被地主们雇佣,打个短工播种下种。

    虽然不知道后期还会出现多么大的干旱,秋天有没有收成,但在这个良好的开端中,播种下希望还是非常必须的。

    走在满含春雨的湿气,带着泥土芳香的空气,所有的人都感觉心情舒畅无比。就连胯下的战马,也马蹄轻快,是不是的打着响鼻,贪婪的的东张西望,希望主人能让它肯上两口翠绿的青草姐姐馋。

    而进入延绥地界,这样的状况更好,道路两边重新开垦出来的撂荒的土地上,到处都是人,老的小的,都在紧张的抢着墒情,种瓜种豆的忙碌着,即便如以前,看到比流寇更可怕的官军,现在他们也不逃跑,因为在他们看来,播种下种子,比生命的危险更重要。

    赵兴一行不是原先的那种官军,他们严格的控制着战马,不要下地,坏了刚刚埋下的种子,尤其是那翠嫩的甘薯秧子,那不但是百姓的希望,也是自己的希望。

    兜了一个大圈子,视察了从太原到榆林施行了民屯或者是军屯的地方,大家忙碌却有序,没有看到如狼似虎皇帝贪官酷吏,地主恶霸盘剥百姓,相对来说,这里,似乎是世外桃源,天灾和战乱已经远离而去,一切又都恢复了正常。

    跳下马,在一户人家警惕的目光里,赵兴拿起了田头的瓦罐,那是这户人家今日的午饭吧。

    一罐子的粥,很粘稠,拿起木勺轻轻的搅拌一下,大半是甘薯,但里面有草根,更有大米的粒子,虽然不多,但还是让人欢喜。

    和蔼的招手,对这户人家的老人道:“老伯,能不能过来说说话?”

    听到带着几百骑兵的大官叫自己,这个老人挣脱了想要拦着他的儿子,忐忑的上前就要给赵兴跪倒,赵兴连忙拉起,然后询问:“这是您一家的午饭?”

    老人的神色立刻变得欢喜起来:“是的,是的。”

    “正是出力气干活的时候,怎么不吃顿干的?”

    老人就咧开没有几颗牙的嘴:“这就是干的啦,干的啦,这还要感谢各位老爷啊,要是在往年,农忙的时候,连稀的都吃不上咧。所以啊,我们大家伙做了把万民伞,等活计完了,就送县上去呢。”

    赵兴的鼻子一酸,这就是百姓,这就是大汉民族的百姓,天下贪官酷吏无尽盘剥,但只要能让他们喝口稀的不死,他们就默默的忍受。而仅仅做到现在这样,在忙的时候能吃上一口参杂着草根的稠粥,就对曾经欺压盘剥他们的官员感恩戴德了。

    “去年的承包费都上缴了吗?”

    这个老人就立刻严肃的道:“足额缴纳啦,可不敢耽搁了国税皇粮啊。”

    “官府酷吏有没有借机敲诈的?”

    这个老人立刻把脑袋摇晃的和拨浪鼓一样:“没有,没有。锦衣卫大老爷看着勒,有那么几个不开眼的,锦衣卫大老爷当场就拿下了他们,还当着我们的面砍了几个勒,锦衣卫好着勒。”

    赵兴就回头,对着已经挺起胸脯的兄弟道:“我们不过是正当执法,就获得了如此的好评,你们不觉得骄傲吗?”

    所有的兄弟在将骄傲的胸脯挺了挺,他们没有呼喊,他们是怕吓到了老人家。但紧闭的嘴唇已经足以说明他们的心情。

    “记住吧,你们都出身最底层的平民百姓,怎么能逼迫百姓?我们就是要帮着百姓,对付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酷吏,只要这天下还有一个欺压百姓的,我们锦衣卫的绣春刀就绝不入鞘。”

    所有的兄弟都咬着嘴唇猛烈的点头。

    转回身,再次面对这个老人家:“缴纳了承包费,那还有剩余吗?”

    老人就再次咧开了没有几颗牙的嘴,满足的笑了:“剩着勒,要不咱们怎么能吃上这么稠的粥啊,这得托青天大老爷的福啊,这是我这一家子快十年没吃过的稠粥啦。”

    “甘薯伤身,为什么不都兑换成大米?”

    “大米金贵着呢,都兑换了,我们承包的这点地,除了缴纳承包费,我们一家今年就办不了别的事啦。留下足够的甘薯,就能多拿出点剩余的粮食办点别的事。就比如,给我那孙女扯条裤子,都七八岁啦,也算是大姑娘了,不能老光着腚不是。再说了,甘薯单吃伤身,但要是参杂上草根树皮,最好是树叶,就是美味好东西啦,现在又参杂了大米,香着勒。”

    给了老人半袋子粮食,告别了这个仅仅能在忙时候,喝顿稠粥就心满意足的一家,赵兴带着欢喜和沉重,这种复杂的心情,继续一路走,一路看,向榆林进发。

    榆林城外,王尽忠赵何贺人龙王胜林,还有陈策早就在这里迎接,大家见面,非常开心。尤其是王胜林,看到自己的老兄弟们更是开心无比,转眼间打打闹闹的,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喝酒了。

    现在王尽忠已经因功,坐上了榆林的总兵,也可谓是一地的封疆大吏,所以他不再住着军营,而是在榆林城内,有了自己的衙门。

    陈策也因为在这场勤王之战中,因为后勤保障得力,赵兴极力推荐保举,最终做了榆林知州,和王尽忠一文一武,可谓是珠联璧合。

    赵兴首先关心那支自己亲手建立的队伍的状况:“这场战争中牺牲的将士抚恤到位了没有?空额可补充完整?”

    王尽忠立刻回答:“叫大人惦记,在孙传庭御史的供应下,死伤将士的抚恤,都已经发放到了他们的家属手中。百姓们第一次没有怨言,而且还踊跃参军。而我们原先执行的军屯民兵政策,这次显现了巨大的效果,让我们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已经具备初步战斗力的兵员。现在咱们是齐装满员,随时可以再战。”

    不错,非常的不错,一两个顺应民心军心的政策和举措,就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就让这片土地再次焕发了无穷的生机,这是相当让人感觉到欣慰的。

    如果这种政策办法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推广,五年,十年之后,天下再归太平,大明大治中兴还会渺茫吗?那么大明,确切的说,说这个大汉江山,会亡于鞑虏吗?

    不会,绝对不会。赵兴对此,坚信不疑。

 第315章 白酒产业

    面对王尽忠等人的信心,赵兴点头,然后提醒:“现在整个西北已经乱了,流寇的队伍10分强大,孙传庭也改变了原先杨鹤的办法他的政策就是,对流寇要剿,然后将那些真正投降的流寇杆子,交给洪承畴大人安置。如此逐步的削减流寇的实力和规模,削减他们的基础。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你们的这一支军队,将是孙传廷手中的绝对主力啊。”

    王尽忠心情沉重的道:“是啊,连续的干旱和人祸,逼迫的百姓流离失所,进而揭竿而起。而我们进京勤王,造成了西北的兵力空虚,更给了那些流寇们发展壮大的机会。就在我们不在的时候,就有一股2万的流寇,垂涎我们这一片还安稳富庶的地方,滚滚而来。”

    赵兴当时大急,这可是他的根基,流寇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可能是被彻底的毁了,于是焦急的询问:“我们的损失怎么样?”

    王尽忠看向了陈策,陈策云淡风轻的道:“这还要托当初大人的军屯民屯中的民兵政策,更感谢锦衣卫兄弟的帮忙。下官在得到了锦衣卫兄弟的预警之后,紧急征召一千民兵迎战。”

    “一千民兵?”

    陈策道:“大获全胜,追击百里,让其他流寇不敢再正视我延绥以及榆林。”看看赵兴不相信的惊讶表情,陈策解释:“流寇动辄上万,其实都是拖家带口的。真正能战的,也就那么千八百人。这一次,下官就俘虏了一万七千老弱妇女孩子,按照大人原先的政策,实行了民屯,开发那些无主的土地,现在他们不但安心的生产过日子,而且还给咱们招来了更多的人口。”

    赵兴总算是松了口气,也是,当年洪承畴可是带着三百家丁,轻松打垮了三万流寇,解了韩城之围的:“去年甘薯的产量如何?”

    陈策回答:“由于后期总算下了一场雨,所以平均亩产能达到两千斤,虽然和正常的年景依旧相去甚远,但这已经足以稳定局面了。”

    你还别不信,甘薯和土豆这个东西,其实更耐旱,在后世的历史中,苏联就有一种骚操作,将北方的土豆引种到南方的乌克兰,最终让南方的乌克兰的农业彻底崩溃。崩溃的原因,就是南方的乌克兰的土豆产量,不如北方的110,移植到南面雨水丰沛之地,不但没有增产,反倒大面积绝产,结果让天下著名的粮仓,出现了大饥荒,饿死几百万人,最终被别有用心的人给斯大林扣上一个种族灭绝的大帽子。所以,斯大林很冤。

    而现在,西北的这种干旱,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雨,却更适应了甘薯这个东西的生长,因为实在是太干旱,才出现了亩产两千斤。而现在的南方,因为甘薯的产量已经不能达到稻谷的价值,最终被放弃的结果。

    “都已经兑换完毕了吧。”

    “郑宏达员外,沿着黄河运过来的稻米,足够兑付。而我将这些兑付回来的甘薯,按照大人的技术,晒成了甘薯干,然后建设了酒厂,酿造出了独具风格的老白干。而第1批好酒,就被郑员外用作抵消稻谷的货款,贩运到江南去了。”

    赵兴闻听,立刻来了精神:“带我去看看尝尝,这可是我的技术酿造的呀。”

    陈策也是有心显呗,立刻带着众人赶到了仓库。

    巨大的仓库里,是一排排一眼望不到头的大缸,打开一个泥封的大缸,一股扑鼻的酒香,立刻弥漫了整个库房。

    赵兴用小勺子舀了一勺,轻轻的抿了一口,咋巴咋巴嘴,很满意。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蒸馏法高度白酒,足足有60度。

    其实在这个年代,已经有了蒸馏酿酒法,同时也有高度酒,只是工艺还相当落后,所酿造出来的白酒,最多也就是30度。而赵兴先进的双蒸酿造蒸馏办法,生产出的酒不但量高,而且度数达到了60度,这足可以和后世的茅台相比美了。

    得意的对身边的毛守义道:“守义,你也尝尝本人的手艺。”

    辽东人好酒,几乎不管男女都会喝,但是在这个粮食产出有限的年代,官府是禁止民间酿酒的,所以价格奇高不说,而且还产量有限。像这种无酒不欢的毛守义,在平常也只能偶尔喝上一口,等跟了赵兴,因为保护大人的担子非常重,就更没了喝酒的机会。

    今天能得到机会喝酒,立刻将赵兴递过来的勺子,放到了一边,看到在水缸边有个大水瓢,当时蹬鼻子上脸的直接抄了起来,狠狠的舀了一瓢,就要喝。

    陈策一看大惊,立刻扑上去:“毛将军不可啊。”

    结果赵兴笑着拉住:“守义酒量大,没事的。”

    毛守义感激的看了眼赵兴,然后就憋住气,咕咚咕咚的牛饮,转眼间,这一瓢足足二斤的烈酒就下了肚。

    结果毛守义突然间感觉到,自己的肚子里就像有一团烈火,猛烈的燃烧,转眼间就将身上所有的毛孔,都激发起来,脸红的和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