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兴点头:“改革会失败,一旦失败,后果将是何其惨重?那么,我就用你铸炮试验的办法,在这里,在皮岛,在东江镇进行改革试验。一旦失败,损失不大,局面可控;一旦成功全面推行。如此稳扎稳打,我想,不但阻力会小,也会能被接受施行。”

    孙元化看着这片热火朝天的土地,点头:“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第322章 造访朝鲜

    在皮岛动员了几乎所有人力大兴大建期间,赵兴带着从人,跨过海峡,登陆朝鲜落凤里,踏上了去铁山之旅,他要为东江镇找一个来钱的道。

    这时候的朝鲜,已经于天启七年,被后金阿敏攻破,于天启七年三月初三在江华岛和建奴后金达成盟约,双方结为兄弟之国,阿敏撤军时又擅自在平壤与朝鲜人质原昌君李玖另立一约,规定朝鲜向后金输岁币。不久,后金又要求朝鲜开市中江,与之贸易,朝鲜对这些要求无法拒绝,被迫一一答应。不过·,朝鲜与明朝的宗藩关系尚未因此断绝。

    但是,朝鲜与后金之间仍存在许多棘手的悬案,如朝鲜给后金输送的“岁币”偷工减料,被皇太极退回;朝鲜答应会宁开市,却迟迟不兑现;朝鲜放任越境采参和狩猎以及在后金逃人问题上的争端,等等。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朝鲜在明金之间的暧昧关系,即一面称臣明朝,一面与明的敌国后金修好,就在这种夹缝里艰难生存。

    当年毛文龙再战铁山,拖尸大战整个冬天,终于隔绝了朝鲜和后金的联系,从而,让朝鲜只是名义上是后金的兄弟之国,已经没有实际的接触。

    但毛文龙一死,东江镇名存实亡,最终分崩离析,朝鲜就再次受到了后金的直接威胁。好在这时候,皇太极全力入寇京畿,也没空搭理他,等皇太极剪羽而归之后,已经不再是原先历史那样抢的是盆满钵满,而是元气大伤。于是,他就将目光再次盯上了朝鲜。正所谓地里损失地外补,损失的,就得从朝鲜出。于是,他们就对朝鲜提出了更加庞大的物资供奉,人口迁徙,以及许多苛刻的条件,这时候的朝鲜王仁祖正惶惶不可终日呢。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铁山节制使李光道和镇营将金全石,实在是没想到天朝上国来了使节,而且还是高高在上的锦衣卫指挥使。

    当时吓的面色发白,实在是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王法,惹恼了上国,还派指挥使大人亲自出马来捉拿自己。

    不要认为不可能。朝鲜是大明上千年的属国,他们以小中华自居自处。尤其是现在这种局面,登莱巡抚都节制到了平壤以北以西的全部地区了,铁山就在其内,天朝上国直接来抓人,是司空见惯的事。

    尤其这次来的是臭名昭著的锦衣卫,他们来不是拿人,还会是夸奖他们的吗?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直接跪倒在城门口迎接天朝上差,这让赵兴感觉到非常的不适应。

    这也难怪,一个后来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什么时候看到外国人见到中国的大使,战战兢兢的下跪磕头?

    急忙上前双手搀扶:“李大人,过了过了,赶紧的起来说话。”搀扶起李光道,赵兴仔细的打量这个朝鲜的一地知府。

    一个低矮的,个子仅到自己肩膀的干瘦老头,留着和内地官员一样的胡须,身上穿着和内地知府一样的袍服。唯一不一样的,就是他的这个袍服比内地的短了半截,倒是向一件大号的上衣,其他没有什么区别。

    而被恭敬地请到了铁山的大堂,被安排在了大堂首位,头上那块汉字书写的正大光明,然后那红日出海的屏风,左右的肃静回避牌匾,堂下恭恭敬敬,操着一口标准京片子话的官吏衙役,一切都让赵兴感觉,恍惚间,自己回到了大明的某个州府衙门。

    而唯一与内地不同的是,站在下面恭恭敬敬的文官,眼神里没有内地官员对锦衣卫掩盖不住的抵触。真的让赵兴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皇上——”赵兴刚刚开口。

    堂下朝鲜的官员立刻诚惶诚恐的跪倒,口称万岁。

    弄的每一次赵兴提到皇上的时候,都不得不赶紧下堂搀扶一遍,总体上看,朝鲜的官员对大明皇帝的敬畏,远远高于内地的那些官员。

    最终是,赵兴不得不在谈话之中,尽量避免皇上二字,否则这跪来跪去,搀扶来,搀扶去,弄得这话没法谈。

    最终,真正的交流还是在酒宴上。

    各种各样精美的泡菜外,同样的筷子,同样的杯盘,各种各样的礼节,大有唐宋之风。有的优雅的礼节,在中原已经消失,但在这里再现,让赵兴感觉,这绝对是一场艺术的盛宴。这一点,赵兴感慨,人家韩国将中国的许多东西申遗,中国还真都不好意思反驳,因为,中国早就将这些优雅的艺术抛弃光了,而还真就是只能在韩国和日本,才能再次感受自己祖国优雅的艺术辉煌了。

    在酒宴上,朝鲜官员,包括那个武将镇营将金全石,都对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东坡的诗句信手拈来,几乎每说一句话,都能恰当的引用唐宋,尤其是苏东坡的词句,这让整个酒宴更加优雅。

    好在没少看了央视诗词大会,更对古代诗词热爱无比的赵兴如鱼得水,似乎找到了知音而没有丢了面子里子。

    但最终,还是赵兴开始了正常的交谈,优雅这个东西是享受,但太累。

    酒宴上好说话,面热酒酣畅,那种谨慎戒备也就没有了,于是,话题总算是聊到了这次赵兴来的目的。

    “本官这次来,不是奉了朝廷的命令,而是以私人的身份来求李大人的。”

    一听说天使不是代表朝廷来的,李光道总算是彻底的松了一口气,听说是来求自己,当时连连称呼不敢。

    赵兴亲密的拍着她的肩膀:“既然我不是代表朝廷,那么咱们兄弟就是兄弟,我是来向你讨个人情。”

    一听说讨人情,李光道更加迷惑了。自己从来没有和这个东西有过交集,哪里有人情之说?

    赵兴笑眯眯的道:“想当年毛帅,为了保护朝鲜不被建奴奴役欺凌,在铁山城外,带着自己的东江镇将士,拖尸大战整整一个冬天,最终打退了建奴阿敏,保全了整个朝鲜,毛帅是不是对朝鲜有功?是不是对你铁山有功?”

    一听这话,李光道掩面唏嘘:“想一想那场大战,下官现在依旧感觉到无比的悲壮。若是没有毛帅,奴遒阿敏能不能征服朝鲜王国不知道,但至少我整个铁山,以及身后的宣州,将被涂炭,从这一点上,我本人,以及铁山宣州所有的官员百姓,都欠了毛帅一个大大的人情啊。”

    小国怀恩,这就好了,这比后世的那个白眼狼强多了。

    “这次,本官是奉旨重开东江镇,而总兵官就是毛帅的嫡子毛承斗,进驻皮岛的是毛帅的义子毛仲明和毛有德以及义孙毛可喜。李大人,您是不是该帮帮他们?”

 第323章 互惠互利的协议

    一听说重开东江镇,李光道豁然站起,大喜的道:“这可太好了,从此,我铁山无忧了。”

    之所以他这么说,是因为朝鲜人战斗力的确烂的很,而且是相当的烂。不断的被南面的日本,北面的女真欺凌。就是这个铁山州,时时刻刻被女真压迫着,要不是当年有毛文龙带着他的将士,多次解救铁山,铁山早就被建奴攻破了。李光道和他的属下官员们,对毛文龙是真的感恩戴德。即便袁崇焕封锁毛文龙的时候,让毛文龙之所以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不但是朝鲜人在不断上书朝廷(大明),为毛文龙辩解,更主要的就是铁山,在尽可能的拿出物资,来支持他。

    只是可惜,铁山也是在四战之地,地贫民稀,能力有限罢了。

    但是李光道,依旧信誓旦旦的道:“只要重新建立东江镇,让毛帅的后继者掌权,下官不但全力以赴的支持,而且可以到我铁山驻扎休整。”

    明军进驻铁山和宣州,这并不稀奇,而且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想当年,毛文龙的军队,其实绝大多数,是驻扎在铁山和宣州的。这不但能让毛文龙的军队获得随时需要的物资,更能保护铁山的安全,双方等于是互取所需。

    “这一点上,我会考虑的,但按照平等互助原则,重新建立的东江镇,不能再依赖别人,需要自身的发展,来维持自己的运作。所以我这次来,是和您谈互利互赢的。”

    对于赵兴这种不是压迫属国,而是互惠互利,李光道感觉到不适应,毕竟跪的久了,你让他和自己平起平坐,真的不适应。

    赵兴和蔼的道:“我知道铁山的地区,能够出产最优质的铁矿,我更知道这里的煤矿,含硫少,能够锤炼出更好的铁料,所以这次来,我是和你谈合作的,合作懂吗?那就是互惠互利,双赢共生。”

    大明的朝廷不缺铁矿石,但后世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从外国,不惜重金购买铁矿石,而将中国的铁矿几乎逼入了死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中国的铁矿,含量低下,而且杂质多,最主要的是含硫高,真的不适合于生产的需要,所以才不得不和那个狼狗澳大利亚,任凭它涨价落价,也要从他那里购买。

    同样的道理,中国的煤炭,储量极其丰富,但是用于冶炼钢铁,那里面高含硫,也让冶炼出来的钢铁变脆,不得不花大价钱,在国外购买。

    而紧邻中国的朝鲜北部,就有最优质的铁矿石,还有最优质的煤炭,之所以后世不从这里大量采购,是因为中国要承担国际义务,尤其后世的朝鲜,已经伤了中国人的心,应该给予教育敲打。

    但现在,赵兴哪里管后面的事情,顾着眼前才是正经。

    伟大的科学家,登莱巡抚孙元化已经发明了铁模铸炮技术,但因为采用的是国内的铁料,废品率高到让人沮丧,如果能够用朝鲜的铁矿石和煤炭炼出来的铁,或者是直接炼出钢,那么它的成品,将达到100,而成本,就能从每一门红衣大炮,恐怖的五千两银子的价格,直接降到500两,乃至更低。

    这样一来,采取龟缩态度的关宁铁骑,最少每个城头,都会布满大炮。那么在后年,祖大寿在被围困大凌河的时候,也就有足够的底气来抵抗皇太极,他也就不会再投降了。

    虽然大炮如果仅仅打铅弹的话,仅仅能做到壮胆的作用,但这是不是已经足够了?大明的军队,装备不是不精良,其实缺少的就是胆子。只要像汉唐一样,有了胆子,何愁不横扫天下!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在赵兴认为,明末所有投降建奴的明朝将领,排除吴三桂之外,都是在迫不得已之下。

    既然这样,那么就将他们的迫不得已解决掉,那还有什么汉奸?

    有个书友留言说的对,既然这一架风烟火起奔向深渊的大明战车,想要转向,重新走向中兴之路,那就给它装上机关枪大炮。

    现在,赵兴做的就是这个。

    也正是出于这种观点,有时候赵兴感觉,自己的权威还不够高,不能够乾纲独断。

    “如果我坐在那个位置上,能够乾纲独断,不会现在那些混蛋们左右掣肘,是不是会更好呢?”

    端着酒杯,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把赵兴都吓了一跳,赶紧的,努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