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兴想当场在大殿上,浮一大白,手舞足蹈一番。

    而周庭儒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看到跃跃欲试的赵兴,立刻拿出了他牵连的拿手好戏,猛地想起来,自己是这次正式考试的主考官,但是同样出了毛病的恩科,主考官是皇上。当然,皇上自己可不敢动,最少是在道德法理上不能动。不过皇上的幸臣赵兴却可以拉下水。

    只要将赵兴拉下水,从而就可以间接的牵连到皇上,你杀我,就必须杀赵兴,然后你这个恩科主考皇上该怎么办?作为N科主考的你,不能杀自己吧?既然你不能杀自己,当然也就不能杀我这个主考。

    于是立刻磕头:“臣有罪,但赵兴做为恩科副主考,难道没罪吗?臣该死,但赵兴就不该死吗?”

    崇祯原本还为自己刚刚的话后悔呢,毕竟周庭儒是大明的首辅,二百年来,除了自己的老祖宗朱元璋杀过首辅,还没有人杀过大明首辅呢,于是心中正想着该怎么转圜这事。

    猛的听到周庭儒攀咬赵兴,崇祯当时就明白了,好小子啊,你攀咬赵兴,就是当着这三百多士子在攀咬我这个恩科主考啊,你什么意思?

    居心叵测,然后就想起了当初赵兴说的那句——要挟。

    皇上是被要挟的吗?不是,天下最不该被要挟的就是皇上,绝对不是。

    崇祯就冷冷的强词夺理:“恩科非正式科考,你不知道恩典出于上意吗?朕想用谁不用谁,是朕的恩典。而抡才大典,是国事,国事混乱,岂能无罪?不但你有罪,而且剐了你岂能让天下心服?腰斩才能和你的罪匹配。”

    说实话,剐刑之痛,真不如腰斩,得,这还罪加一等了,当时周庭儒就昏过去了。

    赵兴看到周庭儒的样子,已经不是想要手舞足蹈了,简直想要载歌载舞了——广场舞,走起来。最旋民族风的音乐已经在耳边轰响。痛快啊,太痛快啦。

    同时也为周庭儒痛惜,临死还要攀咬自己,哈哈,你难道不知道,攀咬自己就是攀咬皇上吗?皇上是可攀咬的吗?你东林喜欢攀咬都成习惯啦,怀毛病害死人啊。

    喜极而泣,赵兴竟然莫名奇妙的来了一句:“万岁圣明。”

    就这一句话,所有的官员都哀叹,大明两百年不杀当任首辅的惯例,破啦。

    崇祯不管争了半辈子,最终闹了这么个下场的周庭儒,痛心疾首的对着官员们哀叹:“朕知道有情弊了,但你们至少也得给朕一个像这九个人一样。”然后指着被他点名的九个考生写了不多的卷子,“虽然这开头的几句,就文理不通,连起句都是狗屁不是,但最少还识字啊,结果,你们的下线竟然给朕选出一个不识字的混蛋出来。你们这已经不是无下限了,你们这已经叫无耻啦。”

    所有参与评卷的官员一个个浑身颤抖心如死灰啦。

    “非朕不信你们,你到是给朕一个信任你们的理由啊,天下百官皆——”

    赵兴大惊,下一个字绝对不能说出来,一旦说出来,大明的皇权和官吏体系,就将彻底的崩塌啦。十几年后才出现的众叛亲离,转眼就要上演了,尤其是当着这些殿试的贡生面说出来,转眼就会传遍天下,那才是最大的灾难开始啦。

    于是,赵兴毫不犹豫的飞扑上去,直接捂住了崇祯的嘴巴:“皇上,不可说啊——”

    赵兴敢冲上玉阶,这已经是谋逆了,当他直接捂住崇祯的嘴,那更是视同刺杀了,跪在地上的周庭儒眼中都闪出了怨毒和快意的光了。

    而这时候,整个大殿上几百人,都震惊的呆若木鸡,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时间似乎过了万年,一声轻轻的声音传出,是皇上的声音,这才让大家缓过神来:“谢谢爱卿。”眼圈再次发红的崇祯对赵兴真诚的再次说到:“朕真的谢谢你,没有让朕昏头胡说。”

    赵兴捂住崇祯嘴巴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完蛋了,不但自己完了,还会连累现在家中五十口子人,包括小狗了。

    但再后悔已经晚了。

    但崇祯一句真诚的谢谢,就如同天籁之音。赵兴也被崇祯对自己的信任和宽宏感动了。

    退后一步:“臣莽撞。”

    “朕懂得你的心,回班吧。”

    赵兴倒退回到位置,刚要跪倒。

    崇祯平淡的道:“不必跪了,从今以后都不要跪啦。”

    结果赵兴就尴尬了,尴尬的是,滿殿都是跪着的,就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杵在这,就好像一群绵羊里杵着头驴一样,绝对的不协调。

    崇祯站起来,对着被惊呆了的所有贡生道:“对不住了,是朕认人不清,造成了今日的舞弊发生。为保公正,殿试取消。诸位回去好好温书,半月后,再行科举,为国家选出真正的大才栋梁。”

    然后浑身萧索的往后走,走到一半,对着赵兴道:“赵爱卿,由锦衣卫妥善处置在京举子,供应好吃喝。”然后再道:“下场再考,你是主考,朕相信你,能给朕真正的选拔出人才。”

 第405章 给官员加俸

    半月后再开科举,可万万不能再爆丑闻了。这次是皇上袒护,有人顶缸,但下次,皇上是主考,但还是担名,自己可是三科实际的主考了,没人替自己顶缸的,再出错,死定了。

    必须将冒名顶替,将南取北籍的清理出去,纯净考场。

    赵兴提审了恩科舞弊的那个考生解元朝。

    解元朝,福建漳州人。而漳州是从唐开始最大的南方对外港口,多富贾豪门,解元朝家就是其中之一,不大,也就是十条大海船的身家,一次出海走私,也就能赚个三五十万,拿出个不眨眼的样子。

    将解元朝提上来,他也知道事情败露之后,牵扯的人将是多少,于是态度坚决的咬牙不说。结果惊堂木一响,各种刑具一亮,这种身娇肉贵的公子立刻变成了软蛋,将实情一个不少的说了出来。

    案子一点都不复杂,南人学识渊博,而北考考题浅显,当然就有人动了心思。尤其这个恩科,考题更是浅显,治国,东林士子最好的是高谈阔论国事,这个拿手。

    理财,江南士子绝大多数身后家族都有经商的,那理财的经验十足,对口。

    于是,解家就动了心思,大明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在金钱的面前,那都是形同虚设,根本就没有一点的作用,至于学籍也是如此,一路从县到省,那就是畅通无阻。乡老担保也好办,买了五个人名就行了。

    单单这一路来,解家就足足花了二十万两的银子。其中牵扯的官员有二十人之多。

    一个解元朝就牵扯二十官员,不知道这批考生里还有多少呢,又要牵扯多少。

    张达成被提审过来,不用吓唬,立刻竹筒倒豆子的将经过说了,也不过说金钱开路,考题都是买到的,直接雇请了枪手答完,再在审阅官员那里做番动作。也算阅卷的官员还多少有些顾及,没有直接给他弄成个一甲一名未来的状元,弄了个不显眼的一甲十五。

    不过这次一等一甲的未来状元也不是什么好饼,竟然是周庭儒的姻亲陈于泰。这是阅卷的照顾周庭儒的关系,同时也是金钱攻势的结果。

    而另外的九名也是如此,不过是花的钱多寡不一罢了。

    如此又牵连进五十多个京官。

    如此,前前后后,牵涉进几十家豪门,一百五十官员。

    一时间缇骑四出,将全国犯案的官员捉拿进京,等年后三法司提调审问,论罪执行。

    这两个办完,立刻派缇骑奔走四处,将那些豪门大家一顿抄家,所得金银财物,合计不下三百万,土地更多,为此赵兴请皇命,在山陕迁徙人口去南方屯垦,又解决了一大批北方流民,为国库内帑,增加了大批的收入。

    往日赵兴给内帑纳银,崇祯都是欢喜异常,合计着又能堵多大的窟窿,但这次,面对上缴的金银和土地的登记,崇祯却落寞神伤,只是厌恶的将他们丢给王承恩了事,对赵兴都没夸奖一句。

    书法对坐的崇祯和赵兴好久无语,最终崇祯看着这次科举舞弊案件中,那长长的二百多官员的名单,哀叹一声:“朕知道当时大殿上,你冒死捂住了朕的嘴,上怕朕说出伤害全天下官员的话,但天下官员皆不可信,皆该杀是不说就不是现实吗?”崇祯一下一下敲打着那份名单。“难道这个天下就单单是朕一个人的吗?就不是他们的吗?”

    你说对了,这个万恶的封建时代,这个江山还真的是你老朱家的,连你妈老朱家各地无数的亲王无数的郡王以及子孙,都不拿这个江山当回事,你怎么能让给你打工的官员当回事?

    “官吏贪婪腐败,贪生怕死,还真怪不得别人,还真怪这个朝堂制度啊。”赵兴鼓起勇气,说出了早就想说,却一直不敢说的话。

    没有想象中的震怒,崇祯看了再看赵兴一眼,语气平淡的问道:“怎么说?”

    赵兴就无奈的解释:“官员贪赃枉法,就是朝廷的制度逼的,因为,他们的俸禄太低啦,低到他们不贪,不苛待百姓不能活的地步啦。”

    崇祯一皱眉,但没有反驳赵兴的这种危言耸听,因为他也知道,官员的俸禄实在是太低。

    在明朝时期,官员的工资待遇确实是一般,官员们大都很穷,有多穷呢?在当时,位居正三品的大臣,如果廉洁不贪,在辞官还乡之后,基本上就是“穷光蛋”了,甚至到了有位三品京官致仕之后“贫不能归,鬻其四岁女”的地步,因为没钱,连老家都回不去,只能将自己4岁的女儿给卖了凑路费,可以说是令人难以置信。

    当时的廉臣海瑞,在死的时候,更是凄惨,连口棺材都没有,家里面,就剩下了两匹麻布,几个破铜板最后,他生前的那些门客,筹钱为他置办了棺材,这才得以妥善安葬。

    而这点工资也就罢了,还要折色,也就是在当时,官员的工资是按“石”为单位的,要将这米的单位换成银钱的话,这中间就得经过一系列的计算。不过,在当时,这工资的换算也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因为,朱元璋规定了,不同品级的官员,在工资换算的时候,这比例是不一样的,品级越高,一个单位的米所还得的银钱更多,反之则更少。

    “大家爱国可以,但用饿死自己的办法爱国,还是不妥吧。所以,大明贪腐成风,其实也是朝廷逼的啊。”

    这种状况崇祯不是不知道,但他是真的没办法:“现在,大明在册官员三万,虽然已经不足两万,全增俸禄,还做不到,咱们没钱啊,如果再加百姓赋税——”

    赵兴当时否定:“不可再加了,现在的赋税苛捐杂税已经让百姓铤而走险了,若再加,就是抱薪救火火上浇油啦。”

    崇祯就一摊手:“那我们如何加俸?”

    赵兴想了下,然后直接道:“三万官吏,按照增加两倍,是现银,臣管他叫养廉银,平均三十两,那么合计是九十万,全年就是一千万。”

    崇祯苦笑:“你算数好,我们国库的收入是一年四百万不到,再你的努力下,朕的内帑年入六百万,刚刚好。可是,都给了官员,那么国家开支拿什么?”

 第406章 计算收入

    给大明三万,其实是两万官员加两倍的俸禄,那可是一笔大费用,钱从哪里出,这是个大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