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不派对西南根本不了解的官员,来这里平叛,这才有了靡费千万,牵连十年的奢安之乱的发生。”
看看大家凝神细听,郭生田就接着爆料:“现任的黔国公沐启元轻狂不法,纵容家奴,横行各地,肆意贪战田地,这才是首恶。沐家,历代恩赐,再加布政司田土、屯田、沐庄三项合计的四万多顷,(明代一顷等于一百亩)。云南田上总额,则沐氏庄田所占,实为全省田土总额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四百多万亩。”然后痛心疾首的加了一句:“按照规矩,他们是不需要缴纳赋税的。”
听到这个数目,赵兴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也太多了吧。”(标注一下,沐启元是在崇祯元年末暴病死的,为了故事需要,让他多活几年吧。)
郭生田淡淡道:“国朝史学家王世贞记载,“晟父子前后置圃墅田业三百六十区,日食其一,可以周岁。珍寳金贝充牣库藏,几敌天府。后庭曵罗绮者恒数百人,役使阉奴亦可数千百。上下各级家奴达万人。”沐氏财富可见一斑。”
看看赵兴惊讶的样子,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o_m 郭生田冷然一笑:“多?大人,还不止如此呢。现在的沐启元趁着农民徭役繁重的时机,指示家奴,大肆收拢百姓投献。而他看中哪块土地,只要一指——此我沐家地,然后就是一群虎狼家奴,将这土地原有的主人赶走,或者直接灭掉。原先还假借土人之名作恶杀人,到现在,都已经到了明目张胆,嫌那麻烦了。”
赵兴猛的一拳砸下去:“可恶,猖獗。”
“猖獗的还在后面,他对土地有着迷一样的迷恋,汉人百姓家的土地他要争夺,而土司的土地山林他也要。不瞒诸位大人,现在云南土司的叛乱,有一部分,就是他逼出来的。然后他又以土司叛乱为名,向朝廷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现在的沐家,已经成了云南一大祸害了。”
赵兴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他出京的时候,是有着官绅们给自己巨大阻力的思想准备。而为此,在一路上,他和李守一也反复的权衡盘算,就是争取张慎言不阻挠自己,最好是让他做个冷眼旁观者。而他们寄予最大希望的,就是沐国公府能和自己结盟,共同推行这个利国利民的大政。赵赵兴对这个想法是充满信心的,因为他的习惯认知里,沐家在后世,给国人留下的印象相当好。
现在看来,自己是想当然了,黔国公沐家不但不能成为自己的盟友,反倒成为自己的最大对立面。而可怕的是,沐家久镇云南,早已经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国中之国了。而他手中,还掌握着国家允许的5万精兵。一旦沐家死了心的与自己为敌,即便自己做出多么大的功勋贡献,一个逼迫沐家造反的罪名,自己就将万劫不复。
郭生田看明白了赵兴的痛苦,但为了国家大计,他没有心软的不再发声。只有将整个云南真正的内幕告诉这位一心推动国家变革的人,让他心中有一个真实的底,才能有备无患。或者是,知难而退。不至于弄出一个夹生饭,最终还牵连大家身败名裂,功败垂成。
“这第三害,就是秀才。”
赵兴也存着郭广生想的一样的心情,于是强打起精神:“秀才怎么又成了一害?”
郭广生道:“国朝养士,只要取得秀才以上功名,就可以减免他名下的土地上的徭役赋税。”
这个赵兴知道,于是仔细往下听。
“但是,大人您也主持过两科科举,更办了那惊天的科场舞弊大案,应该明白现在大明的科考制度,已经颓废到了什么程度。”
赵兴痛苦的点头。
“而单单咱们城外的豪族杨家,虽然没有出现举人以上的身份,但一族20秀才,就几乎占尽了城外所有的良田。”
“一族这么多秀才?这也算是天下奇闻美谈了。”
郭生田摇头:“不足为怪,他一个家族两千多口人,再加上咱们这里读书的人本来就少,而各省名额在那,竞争根本不激烈,同时考秀才举人,就在州府省里,那些家大业大,有钱有势的,弄一个秀才不跟玩儿似的,反倒是穷苦者,根本不得其门而入。”
赵兴深有同感,上次京城抡才大典,那么严密的层层遴选之下,还是有那么多不合格的考生进入呢,何况是地方上的,这个现在看来是不足为奇了。
“那么,楚雄有多少秀才?”王庆一询问。
郭生田痛苦的回到:“四百秀才。”还没等赵兴惊讶,郭生田再次爆料:“全省有秀才三千七,这还不算,还有监生。”
赵兴这次是真的坐不住了。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他们虽然没有真正监生出学致仕的资格,但身份却和监生相同,也就是说,他们依旧算有功名的。他们都有享受名下免赋税土地的资格。
“那么,监生又有多少?”
郭生田苦笑:“这个学生不知道,不过,现在在云贵川,流行家族集资捐监生的习惯,哪怕是一个穷掉了底的家族,只要有一个识文断字的,这个家族就宁可卖儿卖女砸锅卖铁,也凑足银钱,上下走动,为其捐一监生。如此,不但家族有事,这个可以能见县令不跪的为大家出头,同时,还能将全村的土地,都寄在他的名下,如此,一村世代不再缴纳税赋。”
最终赵兴没有底气的询问:“那真正向朝廷上缴赋税的,到底能有多少?”
郭生田肯定的道:“绝对不会超过一成。”
面对着浮现出来的总总阻力,面对现在的现状,赵兴猛的一敲桌子:“施行变法,必须施行变法。要不然,这个大明就不是亡于建奴流寇,而是亡于士绅大族啦。”
。
第474章 天下汹汹
天亮之后,赵兴的行辕和知州的衙门,一起挂出了牌子,说是钦差大人一路来旅途劳乏,再加上水土不服,身体抱恙,暂停公事一天,休息之后,再处理相关事宜。
对于这样的借口,等待这里的所有官员,还有几乎整个云南所有的官绅世家的探子,倒没有什么太大的紧张,因为所有人都看到,赵兴带来的那六千北方的虎狼锦衣卫力士校尉,彪形大汉,真的因为饮食和气候的不习惯,由原先的如狼似虎,变成了一个个的软脚虾。虽然外表依旧是盔明甲亮气势汹汹,但外强中干,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不过倒是让当地的官员和探子们开心的嘲笑,贴出了休息一日的告示,就是免战牌,这些中看不中用的家伙,就是纸老虎,吓唬吓唬吓唬人罢了。
就在营外一片嘲笑声中,赵兴和李守一郭生田,还有老同知丁广新吴三桂,就在自己的行辕里,面对眼前层层的阻力,紧锣密鼓的在筹划着,想着打开局面的办法。
而同时,赵兴不用别人捉刀代笔,就用自己的行文风格,将自己在这里所见所知,毫无隐瞒的写了一份奏折,用800里加急的方式,送回北京,交给崇祯。
内容不必添油加醋,就已经足够让人触目惊心,不用危言耸听,就足以让崇祯感觉到大厦将倾。而这时候,京里传来的消息,在朝堂上,没有了自己的胡搅蛮缠坚定的支持,崇祯再也招架不住东林党人的连篇累犊的轰炸,已经被定性为暴君,昏君,亡国之君。
而再一次陷入群龙无首的,东林死对头勋贵们,在这一次也没有挺身而出站出来,支持崇祯皇帝,而全部保持了沉默。沉默就是反对。
而赵兴在外的孙传庭,洪承畴,满桂,孙元化等远水解不了近渴,在京的孙承宗,杨嗣昌,早就被其他的大臣们,堵在家里,日夜的包围,不能挪动半步。
这一次,崇祯再次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在朝堂上被批判,那就躲回后宫,崇祯,从当上皇帝那一天,第一次没有上朝。结果一群大臣们就跑到后宫的门宫门前,轮番请他上朝,让他必须继续接受大家触及心灵的再教育。
现在,崇祯上吊的心都有了,他已经开始招架不住了,已经开始气馁,已经开始妥协。
赵兴的奏折就是要用血淋淋残酷的现实,告诉他,天下已经危如累卵,你作为老朱家的继承人,绝对不能再退半步,你只要一退,就是万丈深渊,你老朱家的江山,就在你的手中彻底的断送。
当崇祯拿到这份直白的奏折时候,他已经双手发抖,冷汗淋漓。这是所有大臣从来没有向他说过的真实局面,他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所面对的是什么。挺住,支持赵兴,自己可能被群臣碎尸万段,而一旦挺不住,这个大明的江山,将变成齑粉。
于是这个有责任心的小皇上,拿出了为朱家江山负责任的巨大勇气,每天是猴头燕窝,老参枸杞顶着,开始坚持上朝,孤身一人,拼命的和群臣们抗争。每天午门,不打几个大臣,那都出奇了。
好在锦衣卫还支持他,张之及的京营禁军还坚定的站在他的身后,他耍起蛮横来,打杀那些大臣,还没有出现后来,崇祯皇帝要抓一个大臣,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竟然搀扶那个大臣下殿的状况出现。
但即便在崇祯皇帝如此的现实砥砺之下,在京的诸位大臣们,依旧是前仆后继,寸步不让。
最终到了,崇祯每一次上朝,都要悄悄的在自己的后背上,绑上一块木板,支撑着自己的腰杆不断,但他总是听到,自己那瘦弱的脊梁,每一天都在瑟瑟发抖,发出渗人的即将折断的声音。
但他依旧在坚持着,他咬牙的坚信,只要自己坚持到赵兴回来,局面就能扭转。
而就在这坚持中,朝中的斗争,也已经传遍了天下,整个天下彻底的乱了起来,各地督抚,凡是能有权利上折子的,全部上折子,绝大多数,都坚决的抵制这个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而有识之士也纷纷上书赞同,但可惜,真正的有识之士太少,而崇祯和赵兴真正的门生,势力还太小,绝大部分还没有上折子的权利。
多亏天下四大巡抚之中,山西巡抚洪承畴,登莱巡抚孙元化,上折子支持,云贵川巡抚暧昧无语,才最终弄了一个僵持不下。但最终鹿死谁手,还是不能确定。
但不过,在天下官绅士子的眼中,崇祯是昏君暴君,赵兴是佞臣,这君臣两个的名份是定下了。
就在朝堂天下乱成一锅粥的时候,云南的楚雄,这个真正的暴风眼,却平静的让人胆战心惊。
开行辕了,省城里依旧没有官员们前来,连一个厉行拜见钦差的过程都没有了。拜见的,还是以禄丰县令费尔更为首的8个县令,以及楚雄州衙门的各级官员。
这一次赵兴和李守一开中堂,大家是憋足了劲头,要好好的和这两位顶头上司斗一斗。
现在,费尔登其实是实际上的楚雄州第1人了,上到各级官员,下道官绅世家,全以他马属前瞻,他就是这楚雄州,双方小试锋芒的反对派代表。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那就是上面已经做好了,先用这些下层的官员们,和赵兴在新政上进行死缠烂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