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宋的赋税财政的宽裕,是所有的人都羡慕的。汉的文景之治的财政,那是从牙齿缝里勒出来的;大唐盛世的富庶,那是驴粪蛋子的外表光鲜。只有南宋的富庶,那是真富庶,是在繁荣之上的富庶。四五千万人口,每年就有上亿贯钱的财政收入,朝里的大臣整日算计着,怎么把钱花出去。官员们不需贪污,每月莫名奇妙的补贴,就让大家花到手软,将士们不知道拖欠军费为何物。对于已经横扫天下的蒙元的进攻,将士们就是往敌人的脑袋上砸钱,砸的他们横扫了世界怎么啦,也拿南宋没辙。

    而老朱家,从坐上这个江山的那天开始,就祖祖辈辈为钱发愁,大明的军队,即便在极盛之时,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不管是中原什么朝代,都大大小小,哪怕是吹出来的,也有个盛世。但你看看大明,连吹都没得吹。

    “楚雄城外一战,我现在还在怀疑您老带兵来的目的是为了我。”赵兴对这事一直耿耿于怀。

    “当然是为了你啊,这一点,你没有必要怀疑。”张慎言很严肃的对赵兴公布着答案。但下话,就没有了下话了。

    尴尬的话题就没有必要谈,不管怎么说,人家还是在关键时候,为自己挡住了土司叛军的偷袭。

    “楚雄门外一战,本来是个好机会,趁着他们出山,我们完全可以在哪里歼灭他们。可惜,还是让他们逃了。他们再入大山,就如同虎入深山,我们再也难以抓到他们了。”赵兴到现在还一直为那一场战斗的不彻底,而感觉到万分惋惜。

    反倒是张慎言开始开解这个小家伙:“你还是不太懂这里的地理人情,土司蛮夷的叛乱,之所以牵连了这么久,关键就是他们太狡猾。他们从来不和咱们搞堂堂之战,那就是打了就跑。”然后眯着眼睛看着赵兴:“当初我认为,这些家伙又会来一个像毕节那样的围城战。然后用你来吸引住他们,我在外面调集大军,给他来一个反包围,我们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可惜,你这里变化太快。尤其是周围几万百姓,自带粮草帮助你守卫,让他们看到了你不是好惹的,结果他们就改变了主意,算起来,这功亏一篑的事——”

    “反倒是怨我了啦。”

    张慎言点头:“可以这么说。”

    赵兴当然不能背这个黑锅,于是就道:“其实咱们双方还是缺少沟通,如果当时您是先将您的计划告诉我,我是会全力配合的。可惜,你老人家就这么突然来去,我哪里知道你打的是什么算盘?”

    被赵兴这么回怼,张慎言就有些尴尬,然后转变话题:“虽然我们没有避其功于一役,但在那次战斗中,我也给了他们一个重创,现在,他们最多有兵力,也不过是万把人,掀不起大风浪了。”

    赵兴摇头:“打蛇不死,终将被反噬,最少牵扯着我们这五六万大军不能动弹,每年消耗的军费,按照现在我们足额足饷,云南收上来的这点钱,就又要甜到这个窟窿里去了。”

    “但是一旦我们撤军,那1万左右的叛军,就会再次聚拢起来,祸害三省。”

    赵兴背着手低着头,转过身,看着像是陷入沉思,其实是将自己的表情避开他。

    按照朝廷的投入,局势的发展,在一年前更将奢安人头送上了北京。在敌人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只要运筹得当,早就将这一路叛军剿灭干净了。之所以拖到现在,还不是你在玩养贼自重?

    张慎言老了,如果这里的战争结束,按其他的办法,就是调回北京,给一大堆虚衔,荣养起来。到时候没职没权的,一来不能照顾原先手下的那群门生故吏,在精神上也会有所失落。

    不能说这个老人家心思坏了,主要也是这大明局势动荡的结果。

    大明党争激烈,各派不断的互相倾轧,像张慎言那一批的老人,存在的已经寥寥无几,能得善终的更是少之又少。

    之所以出现他这个异类,还不是他掌握着军队,主持着南方的剿匪,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即便党派如何相争,谁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吗。这才是养贼自重,养贼自保的好办法啊。

    但对于他来说,这是好事,但是对于整个朝廷来说,却是坏事。赵兴是不能允许因私利而废国事的事情出现的。

    转了一圈之后回来,对着张慎言道:“东面的建奴,已经恢复过来了。据我掌握的情报,自从他打败林丹汗之后,已经彻底征服了漠南漠北蒙古,从北方,形成了对整个中原王朝的包围。他已经整编完了蒙古八旗,可谓兵强马壮,我们整个北方防线,面对着他随时突击的重大压力。”

    现在,面对大金,虽然几次重创,但那是战术层面的,在战略层面,反倒是更加严重了。

    “虽然我的整军已经推行的差不多了,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机动性,有了大大的加强,但面对越来越强大的皇太极,压力依旧存在。所以,皇上和我都希望,南方的战事早一点平息,让朝廷的从三线作战里,抽出身子来,专心的对付朝廷最大的威胁皇太极,这一点,还请老公祖您能深刻的体会圣意,深刻地体验国朝的艰难啊。”

    赵兴说了这么一大堆,其实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旁敲侧击的告诉张慎言,你作为国朝的老人,侍候了四代皇上,你应该以国为重,不要老揣着小心思。你的心思我知道。

    张慎言人老成精,怎么不知道赵兴的意思。“皇上和你主持的整编全国军队的事,我是赞成的。同时我也理解,当初你整编全国军队的时候,为什么唯独没有动我这里。在这一点上,我对你还是心存感激的。”

    赵兴一笑了然。

    “但是,我这里也有我这里的难处。我在这里征战了10年,跟随我的将士们劳苦功高,他们一批一批的退下去,需要安置,以报答他们的功劳。而这样的人太多了,一旦处理不好,那一群桀骜不驯的人,也会给我们弄出麻烦来。”然后自私的一笑:“老夫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好比是坐在马桶上,我的屁股压着他,还没有什么,而一旦我的屁股抬起来,毕竟是满屋子的恶臭。你说我该怎么办?”

    这是实情,也是绕不开的问题。

    赵兴就皱眉道:“那是以后的事,以后的事只有以后解决办法。在眼前,我们必须用尽快的速度,解决这里的战乱,让朝廷抽出心思来,全力以赴的对付辽西。对了,还有越来越壮大的西北流寇,否则局势依旧这么糜烂下去,这个帝国早晚是要崩坏的,您所希望看到的大明中兴,就依旧是水中花镜中月啊。”

    话说到这里,两个人就感觉到双方是鸡对鸭讲,无话可说了。

    而在这个时候,赵兴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决断:趁着自己在这里,搬开这个老朽,然后一面推行新政,一面剿匪,尽快的将这里的事情料理清楚,然后轻装上阵,对付自己两个宿命中最大的敌人,李自成,皇太极。

 第509章 和老总督的对话

    “云南的新政已经彻底的铺开了,我准备请朝廷恩准,调派全国的官员,到云南实地考察。让所有的官员,对新政的局面,看得见,摸得着,吃的透,拿得稳,然后回去,在自己的地方推行。可不能再走当初我的弯路啊。”这是赵兴的计划,也是后世的经验。

    “这个办法好,这样就不会出现政策是好政策,执行起来却是各凭理解,把好经给念歪了。不要出现王安石的变法悲哀,从后世看,王安石的变法,其实都是对的,只是被执行者给弄歪了。真的是可惜了。”

    “那贵州四川的推行,老大人认为该如何施行啊。”

    楚雄一战,张慎言带兵大兵压境,按照事后诸葛亮解释说,他是来帮助赵兴对付土司,稳定局面的。

    反正有那时候的大反转,谁也不知道他最初是怎么想的,任他说呗。但事后,新政在云南推行的轰轰烈烈,他也没有反对。但在四川和贵州,他却一直迟迟没动,即便是皇上下旨几次的催促,也不见效果,这很让赵兴挠头。

    “并不是老夫不在那两个地方推行新政,实在是暂时不敢。现在的四川已经被土司蹂躏的不像样子,无数的世家大户,都被灭了门,而百姓也被屠杀无数。无主的土地到处都是,而官员更缺,我怎么推行?还有就是贵州,穷山恶水,土地少的可怜,而且还多少数民族。在这时候,我稳定局势还稳定不过来呢,我还怎么敢捅这个马蜂窝?”

    张慎言说的也是实情,但也有些强词夺理。

    四川遭受的摧残是最严重的,大量的土地被空闲出来,张慎言就将他们全部握在自己的手中,来奖赏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的那些将士,这是好事。

    但问题是,被安置的那些骄兵悍将,却不愿意再往外拿钱,而他作为老上司,又不能强迫属下。

    贵州倒是如他说的,真是穷山恶水,所谓的土地,基本就是石头缝里,碗口大一块,只能种一两颗庄稼,怎么征收?再加上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也就是所谓的蛮夷。你这不征收他们还要反呢,如果征收,那不更反啦?那样一来,就给现在还没有平息的叛乱,火上浇油。

    还有一点,在云南推行的新政,看着是红红火火,轰轰烈烈,大家都双手欢迎,而实际却不完全是这样。

    虽然赵兴地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明面上是没有动士绅大族的根本;土地还是他们的,他们还可以坐地吃租,依旧过着原先逍遥富足的日子。

    然而实际却不是这样,首先说佃户们交上来的地租,就要拿出两钱银子做国家的税收,还要拿出一钱银子做代役钱,平白的没了三分。

    而原先佃户们上交的地租是多少呢?约定成熟的是8成。但是,这是推行的新政,掌握在农民手中的土地,只缴纳三钱银子,那么我干什么要给你上缴8成的收入?

    佃户们的心态就不平衡了,于是,各地闹租不断。如果你不将地租降下来,佃户们就不再租种原先的土地,转而租种百姓手中的自有土地了。而百姓也乐于坐在家里,收五成的收成,上缴国家,还能坐享其成一点呢。

    而对于各地的闹租,权云南布政使和赵兴,却是视而不见。每一次实在闹得厉害,就玩警察永远出现在最后的戏码。这么闹来闹去,地主就不得不将地租降为一半。

    这对国家对百姓是天大的好事,不管是有地的没有地的,一年下来,怎么的都能有些落星。大家能吃上饱饭,略有结余,然后就可以置办一些东西。这样在改善生活的同时,拉动的商业的发展,现在非常明显的是,走街串巷的小贩们,跑得更殷勤了,他们的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上交各地锦衣卫的爱国捐,也越来越多了。

    就比如现在,赵兴在云南精挑细选三千汉子,补充了锦衣卫,北镇抚司再一次齐装满员。单单云南锦衣卫收取的爱国捐,就完成了这些将士们的装备钱粮开销,而且还有结余。

    这是好现象,但却苦了那些地主。所以他们心里相当不平衡,于是各地的地主叛乱,也是层出不穷。

    如果还处在战区中的四川和贵州,也出现这些现象,那他张慎言可就倒了大霉了。前面起火冒烟,后面暗流涌动,他张慎言即便再有天大的能力,依旧自顾不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