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就兴奋的回答:“是钱阁老教的,他说那很好玩儿。”

    赵兴就噢了一声,这是钱谦益在给自己上眼药啊。

    汉奸周廷儒死了,温体仁被自己架空了,表示加入了保皇党的钱谦益的野心又爆棚了。这帮东林党人啊,怎么这么死不改悔呢?非得要把我这个忠心耿耿保佑大明的人,除了吗?我碍着你们什么了?

    车马来到了午门,果然看到崇祯皇帝,站在高高的城门楼上,翘首以盼。

    赵兴赶紧下车,来到了午门广场正中间,恭恭敬敬的跪下:“臣赵兴,完成了推行新政,完成了西南剿匪。臣,交回圣旨尚方剑。”

    其实赵兴已经获准了崇祯皇帝面君不跪的恩裳。

    但赵兴坚决的拒绝了。

    这并不是说赵兴喜欢给别人下跪,也不是说故意的,显示自己的忠心。原因是,每一天上殿朝会,自己站在第1排。别的文臣武将,舞拜磕头,就自己杵在那里,就好像是一群兔子里,站着一头驴般突兀。不但别扭,还招嫉妒,真的犯不上啊。

    这个年代有这个年代的规矩,尤其是在上一次的事情之后,赵兴变得越来越谨慎小心,绝对不触碰这个时代的规矩了。

    太监王承恩走了过来,接过了上方剑,方正化走了过来,接过了圣旨。曹化淳走了过来:“赵大人请起,我代替皇上为您解甲。”

    接受了这一切的安排,宫中雅乐声起,午门大开。守卫的锦衣卫,都用疯狂的崇拜眼神,目送着自己家的大人走进了皇宫。

    在金水桥头,崇祯负手而立迎接。

    赵兴再拜。

    崇祯一把拉起:“赶紧的,赶紧的,朕都饿坏了,咱们边吃边聊。”然后就这样拉着赵兴的手,直接赶奔了乾清宫。

 第525章 总结未来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也是办公的地方。

    这次不是赐宴,算做了家宴。

    久不露面的先张皇后,被请来上座,边上的是赵兴的娘和周后,然后依次是田妃,翠艳和秀芬,赵兴的妹妹带着太子和赵洁,以及赵洁的妹妹。

    赵兴拜见了张皇后和娘,参见了周后和田妃,再与妻儿示意之后,来到了外间,和崇祯同席而坐。

    赵兴在席间汇报了自己在云南处置了蛮夷事后,崇祯满意的道:“按照你说的,祸乱咱们十三年的奢安之乱,提前五年解决了,这彻底的打破了我们三面受敌,四面楚歌的局面,你真的功不可没。”

    “只是尽力罢了。”

    “还是按照你说的,今年,田妃果然又得了一个大胖小子,真的国兴家兴旺啊。”

    赵兴也为崇祯贺。

    “但一样是你说的,袁可立老爱卿病逝在了任上,国家失去一个栋梁啊。”

    赵兴就蔚然叹息。

    “还是按照你说的,农民军承受不住卢象升孙传庭的打击,不是十一月二是就在四月,就进入了河南。现在,河南没有主事的人,就等着你回来,咱们商量商量,让何人做人选。”

    然后看向赵兴:“你说的陈奇瑜能行,但你又说他最终降清,我很讨厌。”

    赵兴笑道:“历史的大明,即将崩溃,有些人无奈做了汉奸,其实也是可以理解原谅的。更是大明现在已经在皇上的手中改变啦,我们还是要看他现在的能力表现,最少,他已经没有接触满清的可能了,他现在是忠臣,能臣。只要您不听谗言,还有什么关系呢?”

    一听这话,崇祯立刻精神振奋,有了一种自己改变了历史的成就感。

    “那好,就用陈奇瑜做五省总督,围剿李自成。”

    “但一定要告诉他,绝对不许接受李自成的诈降。”

    “那明年的满清入寇京畿还会出现吗?”

    上一次的入寇京畿,真的把崇祯吓到了,若不是当时有赵兴救火,如果再荼毒三月,大明可能真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而二一次入寇,也弄得崇祯鸡飞狗跳,一日三惊。如果这一次再来一次,按照赵兴告诉他的,建奴比上两次更加凶猛,那可能就将这大好局面再次打破,这个刚刚起步的大明,就有可能走回历史上的那样。

    现在煤山上已经没有了歪脖树,但这故宫里房梁多啊。无论是从历史的宿命,还是自己的责任性格,都会一根绳子吊死的。

    赵兴笑了,自顾自喝了一口小酒,笑眯眯的道:“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了,这个即将灭亡的大明,已经在您的领导下走向了重生。虽然我不再确定我原先知道的历史是不是会再次发生,但是,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原先的大明了。

    君能臣贤,政通人和,兵精粮足,对于未来的事,只要咱们不走错误,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听到赵兴这么提气的话,崇祯用拳头捶了一下桌子:“是的,这个大明,因为我和你的努力,已经重生,不再是那个老朽没落的了。既然是这种状况,我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然后更是兴奋的连连捶打桌子:“最好皇太极来,然后咱们给他四面出击,将它包围在这里,省得咱们还得到辽东去,这就省了许多事了。”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赵兴不敢这么实行:“皇上的想法是好的,但微臣绝对不敢执行。”

    “为什么?”

    对于,赵兴反驳了自己伟大的构想,崇祯皇帝表示了不满。

    面对这个操切起来的皇帝,赵兴只能耐着心向他解释:“先前两次的建奴入寇,已经给我们的民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人心士气上,造成的打击更大。皇上和微臣,倒是知道我们的国家有了底气,但百姓和将士们不知道啊。”

    崇祯默默的点了点头,拿着筷子夹菜,但筷子只是在菜碗里左右的扒拉,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果建奴再次打进来,就会造成百姓的巨大恐慌。他们会认为,我们这个老大帝国根本没有改变,还是那样脆弱,还是那样的不堪一击。军心士气就会彻底的崩塌。而随之崩塌的,就是对我们这个帝国的信心,那将是一场灾难。”

    没有夹菜,将筷子放到桌子上,把身子往后一靠,崇祯皇帝就只能长叹一声:“你说的对,我这个急切的心情还是犯了,多亏你的提醒。这真是国有诤臣!”

    赵兴谦虚了一下。“微臣只是就事论事。”

    “不要谦虚,这里也没有外人,也不需要你毫无意义的捧我的臭脚,咱们君臣之间,就应该有事说事。”

    然后郑重的看着赵兴:“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历史已经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发生了改变。当初我所知道的,也不一定再发生。但我认为,大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而我站在皇太极的角度,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他还会入寇京畿的。”

    “为什么?”

    “为了打击我们的士气,打击我们的民心,更为了获得物资,解决他们现在的困难。”

    崇祯不言不语。

    “据我的锦衣卫汇报。”

    “从今以后,你没有必要再拿这个借口做搪塞了。”

    赵兴郑重道:“微臣还是那句话,历史已经改变了,我的那些历史经验已经作废了。微臣也不敢再凭借着历史经验去做事了。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微臣不惜花费大的代价,强大了锦衣卫,在周边国家的组织。让他们尽可能的为我们收集情报,然后呈现给皇上,让皇上真正能将天下了然于心,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以后,历史就掌握在您的手中,大明就掌握在您的手中了。”

    这样的说辞,让崇祯再次有了掌握历史,掌握命运的豪迈。

    “看来锦衣卫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正像你所说的,这个国家没有国安系统,那将是多么可怕啊。说说现在辽东的局面。”

    于是,赵兴就详细的给崇祯,说明了天下,主要是辽东的局面。

    “皇太极现在兵强马壮,恢复了元气。但他的日子却非常不好过。”

    “怎么说?”

 第526章 君臣相得

    “虽然皇太极打跑了林丹汗,清除了他一个敌人,但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崇祯得意的一笑:“投靠他的蒙古人,虽然有一两千万,看着是实力壮大,但在我们内清汉奸,大力封锁的情况下,这一两千万人的嘴,却成了他的巨大的负担。”

    “对,不管是谁,投靠一个老大,最终的目的是跟着老大吃香的喝辣的,结果现在连口凉水都喝不上,那还跟他干什么?”

    情况的确这样,蒙古草原只产牛羊,却不产其他任何的东西。

    而那些牧民整天吃牛羊肉,是绝对不是现代人想象的那种享受,而是要命。

    常年吃牛羊肉,身体的营养单一,最终会腹胀而死。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原的茶叶和食盐,乃至咸菜菜干,在几个得力的边疆干将的控制下,这一次是真的实行了对他们的封锁。

    而正是从这次封锁中,才体现了经济战的巨大威力。

    现在从朝鲜,一直延伸到后世的新疆,不管是陆路和沿海,真正做到了没有一粒粮食,一片茶叶,哪怕是一个绿色的树叶,也传不到北方去。

    赵兴对严守这条防线的将士们下令:“我给你们充足的粮饷,你们就要履行你们的责任。只要有一个人放一个走失的商人出边关,我砍你人头;只要有一个人敢放一个商队出关,我砍你全家。”

    在一手胡萝卜,一手屠刀的震慑下,没有任何一个人再敢放那些走私的人出关。经济封锁是要靠国力的,是要靠对方对这个国家的经济依赖。

    而恰恰是他们不幸的,大明的朝廷不但占据着这个世界,70%的工业产值,尤其对于苦寒的周边地区,正是占据着他们绝对的命脉,这就是天然的经济制裁的底蕴和优势。

    这样的经济封锁,就让那些草原人感觉到了痛苦不堪。本着有困难找老大的原则,他们原先可以向明朝求饶,但是现在他们必须只能,也仅仅能向皇太极求救了。

    “而皇太极能够解决这些急缺物资的地区在哪里呢?只有辽南和辽中。如果我们打掉这两块,就不用我们去收拾皇太极了,那些皈依他们的蒙古人,就会吃了他。”

    崇祯就一拍手:“对,我们打掉他的补给基地,彻底的让他在财政上崩溃,那真的就是事半功倍了。”

    财政上的崩溃,那巨大的危害,崇祯是感同身受的。

    “你一定有了新的想法,说说看?”

    “微臣准备在明年开春,赶到东江镇,展开收复辽东的计划。不一定收复辽东,但只要收复辽南,就可以掐断他们的物资生产基地。”

    崇祯一拍手:“太好了,这不但收复我们的领土,掐断他们的物资生产基地,更让他们不可能抽出实力,再入寇京畿。这真是一举多得呀。”

    然后郑重的询问:“你到那里行风行雨,我该怎么做?”

    赵兴也郑重的提议:“面对国内的形势,皇上,您最该做的就是什么也不要做。进入河南的流寇,就放权给陈奇瑜,绝对不能越权指挥,更不能偏信那些弹劾他的小人言辞。人不会不失败,一定要允许陈奇瑜失败。”

    他在给崇祯打预防针。

    “我听你的建议,我只负责协调,而不去亲自指挥,这总成了吧。”

    赵兴给崇祯施礼:“皇上的责任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