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这三个人,已经成了好朋友了。

    跟随着毛守义进了毛府,先拜见了两位夫人,问了一下身体心情以及生活上的事,然后就进了后花园。

    后花园不大,但却设计的别致雅致,回廊小桥每走一步,都会展现在你眼前一幅另一样的图画。

    穿过一排垂柳,眼前就展现一个不大的池塘。

    正是盛夏时候,荷花盛开,将池塘中那一个小小别致的凉亭,衬托在一片碧绿和姹紫嫣红之中。的确让人赏心悦目。

    赵兴刚刚走进,在亭子里面对着赵兴这一方向的太子,就赶紧站起来,欢喜的高呼:“老师来了,老师来啦。”

    背对着赵兴方向的毛承斗,赶紧站起身,回头张望。见是赵兴,就赶紧起身出了亭子迎接。

    太子和自己的儿子也过来施礼。

    赵兴给太子见过礼后,大家就再次回到了那个小亭子里坐下。

    小太子兴奋的拍着桌子对赵兴恳求:“老师,赶紧的给我们讲一讲东江镇的那场战斗吧。”

    男孩子好打仗,女孩子爱绣花,这是存在基因里的东西。

    赵兴一面是满足太子的邀求,一面也是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将东江镇的实际情况,讲给这个真正的东江镇主人,总兵官毛承斗说的。

    首先将占领辽南之后,军队的扩充,人事的安排,未来的战略方向,详细的向毛承斗做了交代。

    毛承斗已经是一个年轻人了,今年20岁,这一段特殊生活的磨砺,让他比普通的20岁年轻人,更显得老成沉稳。

    面对赵兴,他就是含着淡淡谦虚的微笑,静静的听着。不发言,不反问,也更不深究。表现的就像在听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和他无关。

    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将这件事说明白了,也满足了小太子的猎奇心之后,赵兴就郑重的对毛承斗说。

    “在我回来之前,毛仲明和刘光道,这一对文武向我申请,让你到东江镇去。我想问一问,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小太子就跳起脚:“毛哥哥兵书战策读了非常多,我们三个在一起,也最爱谈论的就是这些。他回东江镇,统领百万大军保证没有问题。”

    然后跃跃欲试:“到时候,我和赵二哥再在旁边帮助他,一定会把皇太极那个野猪皮,打的满地找牙的。”

    赵兴就笑了,“太子应该就在京师,怎么能到外面随便乱跑呢?还有,你怎么能够称呼毛总兵官做大哥呢?君臣纲常,是不能乱的。”

    太子就梗着脖子道:“我已经和毛哥哥和赵哥哥,学那桃园三结义,拜了把子了。等将来我要是有那么一天,毛哥哥和赵二哥,就是我的左膀右臂,张飞关羽。就像你和我的父皇一样。”

    童言无忌,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若是被外人听到,他这个太子就废了。但赵兴不是那些冥顽不灵的家伙,听到他这么说,感到相当的欣慰。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好事。你的二哥就算了,但你要向你大哥学习。主要学习的就是他的沉稳,这一点相当关键。”

    结果小太子反驳:“我大哥什么都好,就是您说的这个沉稳,我实在学不来。大哥可以几个月不出院子,就在书房里读书,一坐就是一天。那会憋死我的。”

    赵兴闻听,哈哈大笑:“坐江山坐江山,首要的就是一个坐得住,然后是坐得稳。老是像你这样东游西荡,那怎么能行呢?”

    然后又看向了毛承斗:“我刚刚提的事情,你是怎么考虑的?”

 第624章 考教

    对于当初,东江镇的百官和军民,恳求放毛承斗回东江镇的要求,赵兴是反驳的。因为这里关乎到政治。

    但最终,赵兴还是决定,将东江镇军民百官的意思,转达给毛承斗,看一看他是什么样的心态想法。

    自己和太子说话的这一段时间,其实就是在给他考虑的时间余地。

    面对赵兴的再次询问,毛承斗微微欠身:“我是相当感谢东江镇的军民将士的厚爱,但我认为我还是不去为好。”

    赵兴就悄悄的松了一口气,笑着反问道:“为什么?”

    毛承斗就恭敬地回答:“我今年不过20岁,才疏学浅,更没有实战的经验。如果我回到了东江镇,以我现在的官职,当然就是东江镇之首。”

    赵兴点了点头。

    “但是我的几个哥哥,一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到时候我的处境就会相当尴尬。”

    “怎么说?”

    “论官位,我在几个身经百战的哥哥上面,到时候,一旦战争爆发,他们是听我的还是不听我的?如果他们不听我的,在上下级上来说,就说不过去。而一旦我拿出的应对办法,只是纸上谈兵,如果他们要是听了我的,就可能够坏了大事。”

    赵兴点点头:“你考虑的很周全。”

    毛承斗就坦诚的再次对这安排自己一切的恩人道:“从这一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东江镇的军民百,还是只知道我父毛文龙,而不知道朝廷。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我会在事后,写几封书信过去,请叔叔派锦衣卫送过去。向他们说明,东江镇是朝廷的东江镇,不是我毛家的东江镇,如果他们一味的这么认为,我将请辞我这个东江镇总兵官的职务。”

    赵兴就彻底的松了一口气,含着笑意看向了太子:“臣在这里恭喜太子,未来您将得到一个能臣,一个干臣,一个忠臣。”

    小太子就得意的回答:“我就说嘛,桃园三结义,就是一个忠臣的楷模。这回老师不反对我和两个哥哥拜把子了吧。”

    孩子的思维就是这么简单,但在孩子期间结成的友谊,将是牢不可破的。如此一来,只要自己处理好和崇祯的关系,那么到了太子登基之后,自己的一家未来,和毛文龙的一家未来,就有了安全保证了。

    “辞去东江镇总兵官的职务,还不到时机。在这个时间段内,你千万不要提这件事。”

    毛承斗施礼:“小侄明白,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一定会提出来的。”

    赵兴就点点头:“你已经二十岁了。”

    “二十一。”

    “这些年的磨砺,我看到了效果。但是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实际的经验,未来是不能够辅佐太子成就大业的。所以我准备和皇上商量一下,给你一个实际的职务,好好的历练历练。”

    一听这话,毛承斗的眼里,就有一丝激动的光一闪而过。

    小太子就在旁边帮腔:“师傅和我父皇,好好的商量商量,让我大哥带兵上阵,就像关羽关云长那样,未来好给我独挡一面。”

    赵兴刚刚说和皇上商量商量,其实这已经就是非常狂妄了。

    但小太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师傅和父皇商量商量,这是天经地义,再正常不过的事。

    而毛承斗,却在这一句话里,听到了太多的含义。

    因此上,在内心里,他对赵兴就更加恭敬了。

    谷<;/span>;  “我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准备是做一个文官呢,还是做一名武将?”

    这意思就是非常明显,只要你提出要求,只要我答应了,这事儿就准了。

    “果然是说一不二的二皇帝呀。”

    毛承斗想了一下:“小侄的意思,做一个文官。”

    赵兴就点点头,这是毛承斗在刻意的回避东江镇的问题。

    “未来辅佐太子,是要一文一武的。”

    “对对对。”小太子跳脚:“我大哥做个文臣,做个内阁首辅;我二哥做个武将,做个三军大元帅,到时候我们三兄弟,横扫天下。”

    赵兴却笑着摇头:“别的人我不知道,我的儿子我最了解。遗传了我聪明的基因,做个学霸没有问题。但是要让他上阵杀敌,你现在看看,他小脸儿都白了。真要让他当个三军大元帅,那就不是辅佐你,而是害了你。”

    小太子就看了一眼自己的二哥,就有些为难。

    “将他们两个人调换一下,那不就完事儿了吗?”

    “对呀,那好吧,现在我大哥当元帅,我二哥当首辅,就这么定了。”

    于是几个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就在刚刚的御书房,我和皇上调整了一下西北的人选,准备将卢象升大人,调到西北去,做三边宣大山西总督。卢象升大人的才情能力,是现在整个朝廷的上上之选,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因此上,我准备安排你到他的帐下,做一个参政。你以为如何?”

    一听这样的安排,毛承斗激动的直接站起了身,给赵兴施礼:“卢大人的能力,小侄是无比佩服的。如果能在他的手下历练,随时向他学习,是小侄的万幸。多谢叔叔的成全。”

    赵兴勉励:“你和卢大人多多的学习,不单单学习他的文治,也要学习他的武功。我希望在十几二十年后,你是这个大明能文能武的一颗新星。”

    毛承斗就再次施礼:“小侄绝对不辜负叔叔的厚望。”

    “那我二哥呢?那我二哥你准备给他安排个什么职务?”小太子兴奋的提议。

    赵兴就拍了拍他的小手:“你二哥年纪还小,他现在主要的精力,就是学习。如果他好好的努力,能在20岁的时候,考上一个举人,我就心满意足了。”

    小太子立刻拍着自己的胸脯:“老师,能不能下次科举考试的时候,把我们三个报上名?到时候我就给你拿一个状元,大哥拿一个榜眼,二哥拿一个探花。怎么样?”

    赵兴就笑了:“胡闹。”

    第2天下午,赵兴和崇祯再次在御书房相对的时候,赵兴就将自己对毛承斗的安排报给了崇祯。

    崇祯不由得感慨:“我没有想到的,你都能这事先给我安排的妥妥的,我有你这样的臣子朋友,真是老天对我的照顾啊。”

    这样的情景,让坐在桌子旁的曹化淳羡慕和感动无比。

    当赵兴谈起小太子的表现时候,崇祯是相当的欣慰的:“你与我君臣相得,可做后辈楷模。但我们早晚会老的,这一个老大的帝国,最终还是要交给他们的。对于你这种未雨绸缪,我是相当满意的。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就学一学唐太宗,干脆给太子成立一个机构,就像天策府一样,早早的让太子接触到一些政事,将来你我老了,也就可以放心的交给他们了。”

 第625章 战略目标的选取

    赵兴的决定崇祯的圣旨。发到了坐镇在锦州的洪承畴的手中。

    洪承畴不敢怠慢,立刻召集主要的将领,商讨贯彻圣旨内容的行动。

    吴三桂这个背景深厚的新锐,就首先站出来对洪承畴道:“要想实现皇上打击皇太极,又要遵守赵大人的军事布局。对辽东的进攻,不能太过深入,以免被敌人包围歼灭。但还要打疼敌人,让敌人不得不被我们缠住。末将以为,这样的进攻点,选在广宁最为合适。”

    洪承畴对他提出的目标,表示了赞同。

    “想当年,广宁一丢,就切断了与辽西比邻的蒙古各部和国朝的联系,让努尔哈赤得到了争取蒙古的目的。当时广宁被攻陷后,“蒙古厄鲁特部十七贝勒来归。喀尔喀五部也同时归顺。局面对咱们大明相当的不利。“

    祖大寿也道:“当年王在晋对广宁沦陷痛心疾首,他说东事一坏于清抚,二坏于开铁,三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