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正在他拉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一阵马蹄声和整齐的脚步声,出于好奇,从缝隙里往外一看,当时吓的狗子差点坐在了自己的大便上。一队队杀气腾腾的军兵正在开向他住的军营。
这群兵可比狗子见过的官兵强的太多了,不但各个都是精壮的汉子,更是装备整齐的让人羡慕。
当他们冲向自己的军营的时候,狗子当时就喊了一声“坏了,这是官军要我们搬家啦,我得回去,别把我落下了。”
结果人这三急容不得,肚子搅着疼,让他不得不再次蹲下。当他正在祈祷舅舅能等自己一会的时候,一个红袍大官骑着马正巧路过,对着属下大声吩咐“包围完毕,一个不留,斩尽杀绝。”说完,感觉自己站的地方臭气熏天,赶紧打马前进,却没有听到茅厕里的一身惊呼。
王广生还在屋子里,计算着手中的钱粮,计算着未来路上需要多少时日呢。
猛听军营外一阵人喊马嘶,当时大惊,丢下手中的事情急匆匆往外跑。一来是看看有什么状况,二来,也需要弹压下自己的乡亲,在这个关键时候,千万不能和官家起了冲突。
跑到教场中间,看到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兵,将这不大的教场团团包围,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
面对这样的阵势,王广生大声的安抚已经没头苍蝇一般奔跑起来的乡亲“乡亲们,不要跑,不要跑,都静下来,到我身边来,别引起官军的误会。”
无数乡亲看到了王广生,就有了主心骨,当时纷纷聚拢过来,围在了王广生的身边。
这时候,一个跨刀的大汉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下王广生“你就是这群叛贼的头?”
王广生赶紧上前施礼“大人,我们不是叛军了,我们已经是河曲屯垦的屯民,我是他们的头,河曲屯垦使。”
这个人就一挥手“我贺疯子不管你是什么使,我问你,你的人都在吗?有没有缺少?”
王广生立刻掂着脚向四下张望了一下,看到大家都惶恐的聚在一起,但身边却缺了外甥狗子,刚要说,但想想不要节外生枝,也就算了。于是再次回身,恭敬的对贺人龙道“将军,我的人一个不少,都在。”
贺人龙微微一笑“很好,很好。”然后转身大步而去。
王广生一见,连忙追上几步“将军,难道是要我们现在就上路吗?”
贺人龙站住,狞笑道“是的,现在就让你们上路。”
王广生还有点为难“可是,我们路上所需还没购买齐备呐。”
“不需要路上用了,我现在就送你们上路。”然后对着围在周围的士兵大吼一声“送他们上路。”
随着他的一生大吼,无数张弓一起发动,狼牙箭如狂风暴雨一般飞扑而来,随着箭雨,紧密的人团立刻坍塌了一片,惨叫之声冲天而起。
王广生大叫一声不好,他没有扑回自己的人群,他扑向了眼前的这个军汉,这个军汉看着王广生扑来,一个漂亮的抽刀,钢刀划了一个眩目的光华,轻巧的割开了王广生的肚子。
王广生站了一会,然后慢慢的瘫倒,他不甘的将手伸向了贺人龙“我们已经接受招安啦,我们是良民了啊。”
退后一步,躲开王广生带着他自己鲜血的手,冷冷的道“流寇什么时候都是流寇,我们洪大人不接受招安。”
“可是贺知州接受啊。”王广生艰难的继续争辩。
贺人龙蹲下身,轻声的告诉他“你劫杀钦差,这么天大的案子,不管你做成做不成,我们都必须杀光你们灭口。”
王广生生命中最后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眼中对生活的最后一点希望之光也熄灭了,突然,他拼尽浑身所有的力气大吼“狗娘养的官府,造反——”
但已经没有人再应和他了,他的两千乡邻,已经变成再也不能呐喊的尸骸了,一股汇流在一起的鲜血,四处流淌,最终淹没了王广生,也淹没了贺人龙的战靴。
狗子似乎是听到了老舅的那声呐喊,他已经忘记了肚子的绞痛,悄悄的爬出了茅厕,哭泣着,踉踉跄跄的向城外走去,嘴里喃喃着“不可信的狗官,狗娘养的官府,造反,造反。”最终消失在了那片莽莽的群山中。后来,一支杆子的队伍里,就多出了一个从不屈服官府,从不接受招安的小头目,他凶狠敢战,无惧生死,最终成为了李自成的义子,名叫双喜。
。
第142章 初会洪承畴
通过两种手段的震慑,赵兴再次前行,就太平的多了。面对这样一支强悍的队伍,让人胆寒的缇骑,沿途的小杆子流寇望风而逃,大股的杆子紧闭寨门严防死守。
至于沿途的官府,也不由自主的闭嘴失声,对这个钦差亲热的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赵兴也不想多生是非,就一路安安稳稳的前行。
但越往西走,土地越荒凉,村镇越破败,撂荒的土地边上,干涸的沟渠之中,冻饿而死的尸骸也越来越多。倒是野狗肥壮的很,一个个瞪着血红的眼睛,毫不畏惧的站在道旁,看着这群大队人马过去,然后尾随而行。它们习惯了这种人群过后,会有新鲜的尸体,能让他们大快朵颐。
其实,这个年代,陕西山西等地,大小河流无数,虽然大旱,但许多河流还是有水的,所以,沿河的土地,还是可以耕作耐旱的谷子黍米等庄稼,道是不至于饿死那么多人。
但这个年代土地兼并已经到了极限,沿河的好地,都被各地亲王郡王占据了,剩下的又被地主豪强拥有,百姓只能佃地耕作。
然而这个时候,地租高的已经达到了八成,有的更高。平时的年景,没日没夜的劳作,还能剩下个一升半斗的活命。但这般天旱减产,但贪婪的土地主人却不减租,一年下来,不但没有落下一点点可怜的口食,还要给地主倒贴,所以,大家就抛荒逃难去了。这就是赵兴看到的,虽然河水依旧,但沿河的土地却依旧抛荒。
进入平定州,赵兴立刻感觉到空气中浓浓的血腥的味道,站在城门口好久,最终还是黯然长叹一声,吩咐王胜林“胜林,带着咱们的人马去城外驻扎吧,赵梓先生带一批兄弟进城,采购补充粮食物资,切记不要扰民。”
两个人施礼接令。
“守义,我们回军营,等物资采办完了,然后我们就走。”
还没等他行动呢,知州贺宏图带着一群衙门的各级官员,呼啦啦的跑过来迎接了。
按照标准的程序,问候了钦差代表的皇帝的安之后,延请赵兴进衙门赴宴。
赵兴本来不想去的,但看到在这群官员里,一个大红袍服的官员,挂三品朴子,虽然尽量低调,却依旧给人一钟鹤立鸡群的感觉。
在这群混蛋中,竟然有如此人物,倒是让赵兴感了兴趣,于是对着这个官员微笑着询问“不知道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这个官员上前“启禀钦差,在下三边总督杨鹤属下,都粮参政,洪承畴。恭请圣安。”
洪承畴?遇到了个大佬,真正的大佬,得盘恒,得结纳。
钦差见官大三级,赵兴坦然受之,然后微微侧身,给洪承畴见礼“久仰洪大人文武,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幸会幸会。”态度真诚,绝无虚伪敷衍。
洪承畴看了眼,就连北镇抚司的一个小小缇骑校尉,看到各级官员都是鼻孔朝天的时代,这个幸臣真诚谦虚的表现,心中对赵兴的好感也就升了几分。也就放下了不冷不热拒人千里的态度,和赵兴寒暄了起来。
贺宏图一见双方亲近,就笑着上前“钦差大人,洪大人,二位一见如故,当是推心置腹的详谈,但站在城门洞里,终究不是礼数,还是请二位到下官衙门叙谈如何?”
赵兴认为不去,是故意和当地官员摆架子,洪承畴认为自己站在这里,似乎是喧宾夺主,于是两人对望了一眼,就跟着贺宏图进了衙门。
酒菜当然丰盛,群官也极尽奉承,不对,应该叫热情。
赵兴和洪承畴谈的很开心。
洪承畴只是说奉山西巡抚之命,到这里公干,事情了结了,准备回去复命。但却碰上了钦差驾到,所以停了下,准备向圣上问安之后再走。
赵兴立刻欢喜的道“本官这次是奉了皇上亲差,办理边军哗变的事,其他也不归我管,所以也不敢耽搁,正要继续启程前行。但就在前日,却被一群流寇所阻。但圣上差事,即便是天塌地陷,本官也一定坚决完成的。为了不耽搁前行速度,倒是想和洪大人结伴同行,不知道可否借您虎威?”
一听说钦差在自己的辖区被流寇阻拦,这可是天大的事,贺宏图赶紧假作诚惶诚恐的站出来给赵兴下跪“都是本官治下无方,惊扰了钦差仪仗,下官万死,万死。”
其他官员也赶紧跟着跪倒一地请罪。
赵兴微笑着站起来,一一扶起“诸位不要自责担心,一群流寇,在我缇骑一个冲锋下,杀散了。剿匪地方,也不归我管,也就过去了,下官也没有上报,给日理万机的皇上添堵。这下有洪大人的队伍在,估计以后也就安全了,起来,起来说话。”
赵兴和煦春风般的态度让这群官僚放下了心,贺宏图也悄悄的松了口气。
他听明白了,赵兴的话里话外,总是反反复复的向大家传递几个消息“第一,这次出来办差,就是办理边军哗变的事的,地方的事他不管。但他的本职任务,不管是谁阻拦,都要坚决完成的。而流寇的事,他被流寇阻击的事,他不管,也不想追查,请大家安心。第三就是借洪承畴的兵,打住其他人对他的任何非分之想。”
京城白莲教案,天下皆知,而这个案子的导火索,就是皇上微服私访山陕事引起。有那见风使舵的官员,将弹劾耿如起的奏折堆满了皇上的龙书案,若不是东林力保,皇上碍于面子顶着,谁都知道,这次耿如起倒定了。
也正是如此,反倒让山陕官员看到耿如起这巨大的能量,他真的能替大家遮风挡雨,反倒更加抱紧耿如起,要不然,他的一道指令,就可以让贺宏图有对赵兴的这些种手段?
若是放在平时,打死他他也不敢,对天下官员闻之胆寒的北镇抚司动手。不要做什么心存侥幸,这个天下,锦衣卫要想知道什么,就连你床地间的那点事,也休想隐瞒过去。
但赵兴这次已经明确的表明了“我只做好我的事,先前的事,我不追究了,你们也别闹事了,那洪承畴给大家一个台阶,这事就这么算了。”
面对这个一脸和煦春风般的笑容,这个蹿升奇迹,这个当之无愧的幸臣,这种工作性子的态度,反倒让贺宏图和洪承畴却看不清他,摸不清赵兴是真的有胸怀能力,还是胆小怕事的草包饭袋,还是真不想惹事,还是别有用心了。
。
第143章 探讨局势
赵兴的要求,洪承畴不敢拒绝。两方的队伍合兵一处继续西行。但两个上官虽然显得亲热无比,两支队伍却是泾渭分明。缇骑虽然尽量低调,但洪承畴的属下依旧对他们敬畏如鬼神。就那个只见过一面,天不怕地不怕的贺疯子,也不知道躲到了哪里去了,赵兴想挖洪承畴的墙角,都找不到人影。
面对这个大明公认的知文武,后来大明的大厦顶梁柱,再后来的汉奸洪承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