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北魏末年-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孝瓘拿不到修律的功劳,便只有接过宋游道的衣钵,严肃风纪。
  这些南梁旧臣若是还保留着萧衍治下的坏习惯,只怕瑶光寺里又要多一批罪眷美妇。
  江北的官员在高澄手下熬了二十余年,大抵也知道,哪怕贪,也不能胃口太多,小贪小腐,高澄念在能吏难得,便也高抬贵手。
  若是贪得多了,不只是把妻妾送进瑶光寺,连赃款也都得上缴国库,自己还得被问罪。
  最关键的是无孔不入的听望司探子,连底裤都能够看穿,大臣们面对小高王可谓是单向透明。
  但也没什么好抱怨,高孝璋、高孝瑜等亲生儿子都不能免于监视,又何况外人。
  给高澄当了这么多年的臣子,他的猜疑之心,也无需大惊小怪,若非其威势太盛,不然的话,活曹操的外号早就在背地里传开了。
  高澄在建康并未寻花问柳,是有不少人妄图走献女的路子,但小高王实在吃不消了。
  他自己都不清楚往瑶光寺里究竟塞了多少人进去。
  但也没有拒绝江东士族的好意,而是大手一挥,做主将那些女子许配给自己儿子、兄弟们为妾。
  由于是北齐天子赐婚,这些女子地位虽不及正妻,却也不是能够随意折辱打骂。
  当然,高欢诸子与高澄诸子的正妻也都是小高王钦定。
  但同是高家人,纳的江南妾室身份亦有差距,如高澄之子,纳的便是王谢两家以及萧家女,而高欢诸子纳的却是门第稍逊的朱、张等族。
  虽说逃过了侯景的血洗,但有柳仲礼与吴明彻的努力,江南士族也是元气大伤。
  被剥夺了隐户与田亩后,他们或许没剩多少实力,可名声尚在。
  高孝璋、高孝瑜已然明媒正娶了王妃,但高孝琬与高孝瓘却迟迟没有定下婚事,高澄便是有意让他们与萧家女子结亲,至于高孝琮,还要再等几年。
  由于高澄娶了萧衍的孙女萧妙湥В咝㈢敫咝彵阈枰粞茉锱锩嫣簟
  高澄做主,为高孝琬聘萧纲长子萧大器之女,为高孝瓘聘昭明太子萧统长子萧欢之女。
  萧纲是南梁末代君主,只是因高澄的操纵,背了不少骂名。
  而昭明太子萧统在士族之中广得人心,至今都有人感怀,若昭明不死,萧氏也不至于夺嫡武斗。
  如今南梁已亡,高澄还是依诺迎萧妙湥Ы夥蛉酥唬园哺Ы现耍盖鬃龅梦咝㈢⒏咝徸匀灰驳苯环萘Α
  更何况与萧氏结亲,也未尝没有益处,尤其是取昭明太子萧统之女的高孝瓘。
  高澄在建康逗留了月余,期间安抚士民之余,也抽闲游山玩水,但他始终在关注着江州,看一看吴明彻是否会因为柳仲礼被释兵权,兔死狐悲下,做出蠢事。
  小高王在段韶面前信誓旦旦,声称信任吴明彻,但二人并未有过深交,小高王若真的深信不疑,显然是被人夺了舍。
  一个多月的时间,吴明彻始终规规矩矩,为明心迹,甚至将军务都暂时分担给了总管府司马处理,也让高澄大感满意。


第四百五十七章 感伤
  南巡期间,一应正式场合,高澄都是携带尔朱英娥、宋氏、元仲华、萧妙湥拿蛉顺鱿黄灰小
  建康的行程结束以后,高澄便启程去往江州。
  江州刺史吴明彻只身往州境相迎,面见高澄以后,效仿柳仲礼,自请免去军权,为文职刺史,由高澄再调大将领军。
  “吴总管何故多心,平灭岭南,还少不得你出力。”
  高澄一把扶起吴明彻,宽慰道。
  吴明彻见高澄神情不似作伪,一个多月来提着的心总算放下。
  “臣谢陛下信任,愿为王前驱,荡平岭南!”
  进浔阳城的时候,高澄便换上了密闭的车厢,在建康时坐敞篷,是因为临时起意,便难有危险。
  但此番有了建康之事,小高王担心真有顽固分子企图刺王杀驾以复国,自然要换了坚固的密闭车厢。
  自己露不露面不重要,随行的八万步骑自能彰显他的威仪。
  高澄来到浔阳的时候,已是隆冬,江南下起了雪。
  宴席接风的第二日,高澄随即将吴明彻召来,与他煮酒参详三路伐陈之事。
  段韶在江东本有三万战兵,高澄再为其调拨两万,共计五万兵马。
  而吴明彻原本麾下就有数万前梁精兵,又得高澄分拨柳仲礼之精锐,也能凑个五万人马。
  高澄还有心在明年再调十万步骑南下,分派给高季式与斛律光,十五万大军三路伐陈,留五万大军给斛律光,防范宇文泰东出之余,也伺机夺取楚州,打开蜀地门户。
  届时高澄将会以亲征之名,坐镇浔阳,协调三路大军的进度,同时也为他们调拨后勤,却不具体干涉前线作战。
  哪怕南陈只是盘踞岭南的小国,但这灭国之功,大头还得让小高王自己收入怀中。
  倒不是他非要跟麾下将领抢夺这份功劳,哪怕他留在洛阳,后人也会把统一之功算在高澄的身上,而小高王拿了这份功劳,难不成还有人能给他赏赐。
  更重要的还是保护这些将领,担心有人独得灭国之功,从此自恃功高,惹出祸事。
  这一点并不只是针对吴明彻,无论段韶、高季式、甚至斛律光,都算是高澄的潜邸之臣,相识相知,但防微杜渐总不会错。
  当然,在高澄协调下,也能够避免有人贪功冒进,致使三路大军被逐个击破。
  高澄与吴明彻通宵达旦,彻夜都在规划江州这一路大军的行军路线。
  窗外已是天明,高澄与吴明彻都是疲惫不堪。
  昨夜本是轮到尔朱英娥侍寝,只是被吴明彻搅合了好事,但她仍是热情的端了羹肴进门,招呼着吴明彻一起用膳。
  尔朱英娥年近四旬,这些年养尊处优,保养得当,还是留住了不少光彩。
  当然,小高王也不会因旧人年老色衰,便与她们说什么‘按理说你这般年纪,也该失宠了。’
  真这么缺心眼,被枕边人闷死也是活该。
  哪怕是四十四岁的元明月,在洛阳时,高澄对他仍是宠爱有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她屋里睡一宿。
  吴明彻诚惶诚恐的拒绝,正要请辞,却被高澄挽留下来。
  小高王如今不再动不动就如鱼得水,反而是时常留着心腹陪伴自己用膳,偶尔与他们回忆过往时光,与他们加深感情。
  三十三岁的高澄做了祖父以后,到底是比过去稳重了许多。
  吴明彻怀揣着十万分的小心陪高澄用过早膳,离开临时行宫后,用膳时的忐忑,全化作了藏不住的喜意。
  他当然知道这是高澄的施恩手段,要与自己拉近距离。
  天子如此作为,自然是于他有大用,一如之前所言三路大军伐陈,由他独领江州之众。
  如今再也没有了一丝丝怀疑,满脑子都在想着伐陈的事,根本不担心会被临阵换将。
  高澄一夜没睡,用过早膳后,也困得很。
  尔朱英娥则一如二十年前,跪坐在了御榻上。
  高澄见状,又回忆起了当年的游戏,屏退了侍奉的众人,只留他与尔朱英娥独处。
  小高王躬身拜道:
  “臣高澄,拜见殿下。”
  尔朱英娥抬手道:
  “高卿免礼。”
  说罢,两人相视而笑,这是他们二十年前的闺房情趣,如今有好些年再未上演。
  时隔多年,高澄再次枕上了尔朱英娥的大腿。
  曾经大腿上紧实的肌肉早就不见了踪影,松垮了许多。
  为了不给儿子高孝璋在汉臣面前跌份,能够张弓杀人的尔朱英娥这些年文静了许多。
  哪怕是高澄带了一家人围猎,尔朱英娥也始终保持着娴静的模样,让人觉得她是个贤淑的妇人,而不是粗蛮的胡人女子。
  “还记得你我初见么……”
  高澄枕着腿,闭目说起了旧事,声音越发微弱,却是睡了过去。
  尔朱英娥一如既往地为他拨弄着头发,脑海中也是回忆起了当年莽撞进宫的少年郎。
  却也从高澄的鬓间找到了一缕白发,尔朱英娥心中感叹,原来青春不再的,并不只是自己。
  小高王这些年的膳食都由全元起、孙思邈这对师徒打理,但再是膳食养生,也遭不住他放纵享乐,虽不至于早亡,但当年定下的百岁目标,纯属痴人说梦。
  高澄当初,甚至还畅想过自己要是把儿子们都熬死了,该怎么办。
  如今只怕还得由高孝璋、高孝瑜他们几兄弟给送终。
  午后,醒来的高澄由尔朱英娥为他梳发,也在铜镜里瞥见了鬓角的一缕白发,心道:
  ‘是该节制了!’
  便传回一道密令往洛阳,今后犯官罪眷不再送往瑶光寺,依回旧例,入宫为婢。
  小高王自是感伤春秋,哀叹年华易逝。
  但在他南巡期间,无论是南陈的陈霸先,还是蜀地的宇文泰,都保持了高度紧张的状态。
  谁也不知道高澄会不会是以南巡之名,行南征之事,毕竟这随行的八万步骑,再加江南原有兵马,足以发动一场灭国大战。
  陈霸先派遣亲信将领守备南岭各道,宇文泰也加强了楚州的守卫力量,好在防备中的大战始终没有爆发。


第四百五十八章 成全
  高澄在江州体察民情,抚慰士族的时候,洛阳传来消息,前中书监司马子如病逝于宅邸。
  司马子如此前以老病乞骸骨,为此,高澄特意将司马消难召回京师,侍奉其父,不曾想司马子如还是没有挺过今年。
  高澄由少年步入中年,随高欢创业的那批元从也日渐凋零。
  尤其是文官,如今朝堂上,建义元从的老人里,也只剩了高隆之。
  当然,司马子如虽然有高欢旧友的身份,却算不得建义元从。
  他是高家进了洛阳,才从关西绕道投奔。
  当初高欢信都建义,尔朱氏将司马子如驱逐出京,命他西行做刺史,司马子如最终选择了上任南岐州,而非往河北,故而生前连爵位都只是县侯。
  “封司马子如须昌县公,由其子司马消难袭爵,追赠使持节、都督相、冀、定、瀛、沧五州诸军事,沧州刺史,赐布三千匹,交由礼部商议谥号。”
  高澄口述,温子昇执笔行文。
  小高王检查无误后,便命人快马送往洛阳,除非是后方出了乱子,否则别说是司马子如,就算娄昭君的死讯传来,高澄也得往衡、湘二州走一圈,再回江北。
  领着八万步骑出来一趟不容易,人用马嚼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没有半途而返的道理。
  高澄在浔阳的时候,特意从江北召来了王琳,对他称赞有加。
  在象征性的问过吴明彻的意见,命王琳留在浔阳,明年以副将的身份,随吴明彻参与灭陈之战。
  王琳自是再三拜谢,对于他们这种降将来说,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让君主看到自己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向主上表忠。
  送走了吴明彻与王琳,又有一名妇人牵着孩童,被带了过来。
  “你便是王僧辩之女、杜龛之妻?”
  妇人略带惊慌地应承下来。
  当日浔阳城破,萧绎自焚,杜龛投奔南陈,却没有顾得上妻儿。
  “无需惊慌,你父忠贞亦为朕所钦叹,奈何萧绎自毁长城,如今朕有意送你们南下,成全你们阖家团圆,如何?”
  高澄话才说完,王氏便迫不及待地带着儿子叩头谢恩。
  “无需多礼,且先起来。”
  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