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周卫国拿起了茶杯,喝水,不再说话,总之,时间拖得越久,对他独立师就越有利。
见周卫国不说话,中岛简直要气死,就不能就事论事吗?就不能好好说话吗?别拽的一比行吗?可他也只能想一想,毕竟,现在主动权在周卫国手上,“周君,或者你还有什么要求,一并提出来,在下回去请示司令官阁下。”
周卫国这才放下了茶杯,点点头,“既然这样,我就不客气了。”
中岛无奈,点头。
“一,交换俘虏的事情不变,但最后一批俘虏是否交换,在于你们是否答应我们独立师自主运送物资一事;二,保定我是一定会拿回来的,所以,我独立师自己出手了,至于唐山、北平,我希望你们可以识相一些,自己退军,否则,虽然我独立师不忍毁坏一些古迹,但到时候也不会手软;三,暂时和平的调节时间两年太长了,如果两年,那还不如你们皇军从我中国撤军,所以,这一点一定要改,我认为,6个月就很好。”说完这些,周卫国继续拿起了茶杯,等待着回复。
“周君,这些我无法做主,但是我希望周君给我时间请示,在此之前,还请周君下令,让前线部队停止进攻。”
周卫国笑着,手指敲击着桌子,“中岛君,说句实话,北平、保定、唐山、承德等地,早都在我独立师的进攻计划内,我给你们机会撤军,你们不撤,那就是等着挨打。还有,我打下了保定、北平,就打算一路往西,连通山西,就这一点,我想你们也阻止不了我独立师,你们日本在中国的兵力就这样写,一个县城能分到一个大队都算不错的,在我独立师面前,如何阻挡?”
“等我独立师连通了山西,以一半兵力抵挡你关东军,再以一半兵力南下,与数百万国民革命军一起努力,那么,在我华夏中南部的日军,该如何?”
听完周卫国说了这么一席话,中岛冷汗淋漓,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而且,就目前来说,确确实实只有关东军南下才能阻挡周卫国的计划。可是,问题又来了,关东军南下,到底值得不值得?
日本人在中国攫取的利益,已经数不胜数了,从全面侵华开始,财富一船一船的往国内运,如果说,在中国还有什么可以继续的,无非也就是矿产、人口以及产出了。为了保护这些,是否有必要牺牲百万他们大日本帝国的勇士?
“我华夏军人,不惧流血牺牲,也会保家卫国,纵然一时不济,但终会坚持。我刚刚所说的计划,或许会很久,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那就三年。三年再不行,五年,十年,我们依旧会坚持。去问问你们高层,是否觉得真的有能力,吃下我华夏,再来好好和我谈!或者,派一个明白人过来!你们一个中佐一个大佐,等级终归太低了!虽然此次调停是与我独立师单独的调停,但我代表的,可以是整个华夏!”周卫国淡淡的道,说出来的话,却再一次让中岛出了一波汗。
中岛沉默许久,对着周卫国一鞠躬,“周君,多谢点醒,在下明白了,会将今日之事全部上报,在此之前,还请周君令前线部队停止进攻。”
周卫国翻了翻白眼,“不用命令了,你们保定的守军都跑了,不想与我独立师硬刚。”
中岛了张了张嘴巴,所以,他为什么下午的时候在那里等了那么久,这会儿又为什么会被周卫国说服,“多谢。”
说完这句话,中岛站起身子,浑浑噩噩的走出了房间,井上也被周卫国的话震惊到了,周卫国说的,好像真的很有道理。
几个国家的代表见此,好像没有自己要说的了,也都准备告辞。
不过,周卫国还是让人留了他们吃晚饭,毕竟今天让他们等了好久,虽然是为了整治日本人,但中国不可能是一个孤国,需要同其他国家保持友好的邦交。
第640章。640。抉择(一)
1940年5月2日,保定光复。此消息一出,百姓们大多是兴奋的。他们太希望能把鬼子赶走了,太希望能够挺直腰背,堂堂正正的做一个中国人,不再受洋鬼子的欺凌。
而保定光复的消息,不仅惊呆了百姓,也惊呆了日本人,更惊呆了国共高层,不是才商量说要在保定驻军吗?怎么直接打下来了?这样一来不是又要再想一个地方,那你兵力到底够不够?
周卫国自然不会去想这些,他只是想让独立师达到既定的目标,其他的,慢慢和日本人谈吧,中国与日本的仇恨,几个世纪都不会化解,如若日本人知道忏悔,知道做错也就罢了,可日本人完全不知道,依旧嚣张的叫嚣着,虽说,也并不是所有日本人都如此。
保定拿下了,下一步,其实是拿下北平。
“北平啊。”周卫国叹气,近几十年来,中国承受的灾难实在太多,也证明了一句后世广为流传的话,落后就要挨打,确实是因为落后了,没有了实力的保障,才会被战舰战炮敲开了国人,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这个时代,恐怕是中国最为黑暗的时代了,百姓食不果腹,却有日本人侵占了大好江山,奴役着他们,甚至于,不仅仅是奴役,凄惨者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得安息。无论如何,要对得起来的这一遭。
……
重庆
“委座,这小子动作有点快,出人意表。”陈诚叹气,“咱们这头才选定了地方,他就动手了,恐怕日本人是懵懵懂懂,都不知道为什么独立师又进攻了,甚至于,有些日本士兵会猜测,是不是调停失败。”
老蒋笑着,“这小子啊,打仗是个好手,也不爱按常理出牌,明明还在调停期间,至少,这个时候是不应该打人家的,可你偏偏打了,这又是咱们自己的土地上,日本人还真没法说什么。”
“是啊,后生可畏。”陈诚点头,“若是他真的能打通山东山西,这全国的局面,可就真的活了。”
老蒋看着地图,也是点头,“诶,是啊,辞修,你说,党国是不是也该注重一下民生方面的事情。”
陈诚张了张嘴巴,然后沉默了一下,点头,“的确,党国之内,如今风气是有些不好。”
“有人去八路那边看过吗?”老蒋又问,“听说那边民生弄得很不错,你说,党国能不能学一学。”
陈诚沉默,八路那边的土地改革,他并不赞同,但又不得不赞同。一直一来,历朝历代,会发生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农民没饭吃了,为什么没饭吃了呢?因为农民没地了。可又为什么没地了呢?每个新朝代一开,除去世家大族,又会有新的勋贵产生,而新贵族手中,又会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至于世家大族,屹立多年,土地越来越多。如此一来,即便百姓不断的开垦新的土地,一到灾年,就不得不卖田卖地来活下去。而被卖掉的这些田地,大多又到了富人手中,如此一来,穷着越穷,富者越富。
如今这个时代,就好比要开创一个新的朝代一般,现在押注在国民党身上的,恰恰都是这群富人。而共产党带领的,则是最为穷苦的那群百姓。
陈诚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但他其实是赞同共产党的举动的,因为他们是真的给从百姓的角度去考虑了很多事情。知道百姓对于土地的执着,以及,中国还未从农业大国中解放出来,那土地的重要性依旧不言而喻。
在利益出发点上,双方是违背的。注定到时候会有冲突,除非一方妥协。而妥协的那一方所代表的利益者的利益,就会被牺牲。
“委座,如果真的要学,我们牺牲的东西会很多。”陈诚沉声,“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难度很大,委座有这样的决心吗?”
这回,轮到老蒋沉默了,对老蒋来说,这些人都是自己手中优秀的资源,若是触及这些人的利益,他们会怎么做?老蒋随便想想也知道。历史上的改革者难道没有看到这些吗?不,他们都看到了,只是,因为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最后下场都很不好罢了。
“数千年来,百姓总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一群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我蒋中正,从内心来说,还是希望百姓能够过的好的。所以,试一试吧。”半晌,老蒋才说了这句话。
“如果要试,必然要派一个身份非同寻常之人,至少,众人会有所顾忌。”陈诚想了想。
“就让经国去试试吧,前几年还在那里谴责我,这几年稍微好了些,怎么说,经国也是我蒋某人的长子。”
“也是。”
而此刻,关东军指挥部,梅津美治郎在收到了中岛的电报后,对周卫国所说的话也产生了思考。在他看来,周卫国说的没错,帝国如今无法西进,获得的利益已经越来越少,反倒是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多了。独立师已经成长为一个令他们不能忽视的对手了。他们大日本帝国能以区区一个岛国之躯,挑战了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凭借的就是工业的优势,装备的优势。而如今,独立师的装备显然优于他们,所以他们的优势就没有了,再加上,他们也没有人数优势。
叹口气,梅津美治郎放下了手中的电报,果然,大本营还是有能看清形势的人的,现在正在止损,到时候换个目标,那他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今的战争,已经不是两国之间的战争了,而是与世界大势相关的。为了更大的国家利益,必须做出最好的选择。毕竟,战争是为了政治服务的。
“来人,将此电报转回大本营,请大本营定夺。”
“嗨!”
……
周卫国再次见到方胜利的时候,是在3号的下午了,保定的防卫方胜利都已经安排好了。
“可以啊,你小子,昨天那几个日本人可是着急的很,让我赶紧命令你停止进攻呢。”
“哈哈哈!原本打的也不会这么轻松的,后来鬼子直接撤退了。”方胜利大笑,“不过,这样一来,距离我们的战略目标也更近了吧?”
“嗯,我也算是给鬼子一个通牒,让他们好好考虑,现在就等鬼子的消息了。”
“好。”
第641章。641。抉择(二)
日本,东京都,皇宫。
昭和天皇与近卫文麿面对面的跪坐着,侍女倒上茶水后退下了,而桌上,摆了一桌子的茶具,还有一封,电报。
“近卫君,你先看看电报吧。”昭和天皇拿起茶杯后,没有喝茶,只是说了这么一句。
近卫文麿点点头,拿起了电报,快速的看了起来,半晌,他才放下电报,也拿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茶,却没有说话。
“说说想法吧。”昭和天皇叹口气,对近卫文麿道。至于他自己,在初初看到这封电报的时候,是务必愤怒的,什么时候,他们大日本帝国,如此的不堪了,气的他差点将电报撕了。可他又明白,电报上说的,是实情,他们在中国获取的利益,已经不如一开始的时候了。而且一开始获得利益,已经又有一部分被拿去安置灾民,研究新技术。梅津美治郎的上一封电报上就说,一定要在军工上领先独立师才会有优势,这一点,他深以为然。
近卫文麿组织了一下语言,“陛下,在下认为,电报上的说法完全正确。”
“诶。”
听得昭和天皇的叹气,近卫文麿也是无奈,但却不得不继续说下去,“陛下,正如周卫国所说,一旦他打通了与山西的通道,那整个中国战场,对中国人来说,就已经全部盘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