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康熙-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也挺难捱的。
★
肖涵长叹一口气,认命地拿起康熙从前批阅过的题本和奏折,还有《康熙起居注册》,书籍,题字等等开始勤勉钻研起来。肖涵小时候确实上过书法班,毛笔字中习颜真卿体写得还算凑合。然而要模仿康熙皇帝那种勤修二十多年,炉火纯青的成熟笔迹,尚遥不可及。
先不说需要提笔写毛笔字了,肖涵看着面前几本待批阅的奏章,统统都是繁体文字,从右往左反过来写的,八股文章体式,骈五骈六,之乎者也的起承转合,连个标点符号也没有。
肖涵实在是头大如斗,透亮贲的光脑门上泛出一层虚汗,咋办哩?“朕”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呀?快晕了!有看没有懂!看完也不大明白!
肖涵踌躇半天心道,想那些大叔们重生,全都是傲视群雄、诗书经纶满腹,俊男美女环绕,赚钱的点子成批成批,怎么轮到咱穿成了千古一帝,就如此为难呢?看来还是放不开手脚。思想没有解放,行动上就成了矮子。那啥,咱既已经当上了英明皇帝,总不能被句号、逗号给难住啊。
肖涵枯坐了半天,终于作出决定,唤了一声:“来人。”
立刻有小太监轻轻推门而入,弯着身子,恭恭谨谨说道:“皇上圣安。”
肖涵吩咐:“你把门关上。”小太监立刻照办。
肖涵又伸手一招,把他叫到近前来,低声问他:“朕忘记了,你叫什么来着?
小太监紧忙回答:“奴才双喜。”
肖涵点点头又问:“你识字么?”
小太监吓了一跳,立马跪倒在地,抖着声音回答:“奴才真的不识字。”
原来,自从前明皇帝因为滥用身旁亲近的太监担任内相,造成宦官专权误国的局面,公公们把持东厂大肆贪赃纳贿,宦官监军制度的弊端也顺带彻底腐化了军政,间接导致了前明王朝的覆灭。所以现在清国皇宫里的太监近侍,大多不允许识字。
这小太监害怕得要死,误认为皇帝是担心近侍看见了什么不该看见的东西,赶紧撇清关系。肖涵本打算找个识字的内监先读读折子,见把小太监吓成这样,也觉得十分古怪,只得作罢。
肖涵又仔细回想了一番,印象中康熙朝是设有内阁的。这些内阁成员衔头都是文华殿、武英殿大学士一类的高层谋士班底。当时内阁直接辅佐皇帝,并且代皇帝拟旨意发布政令,其实权利很大,许多事情都可由内阁票拟通过。
因此从皇权角度来说,内阁的存在既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体制,又延揽了过多的权力。当时康熙朝并没有设置有效的监督监察机构,全靠皇帝一个人把关,喜欢谁就提拔重用谁,不喜欢了就找个由头打压一下。权利集中之后一旦失衡失控,往往容易形成专权贪腐的后果。
不过现代白领肖涵同志,刚刚荣膺“皇帝”这个职业没多长时间,基本上就是新手来着。因此他一想起政事上既然有现成的内阁大臣可以帮忙处理,便龙心大悦。肖涵初步确定,现下最首要的任务是装好门面功夫,摆足上位者的架势。其余诸事尽可以大手一挥,暂时权利下放,先插上两根青葱装大象,还是很简单的。
肖涵吩咐小太监,把剩下待批的几个本折打包送到内阁首辅案头,颁口谕由大臣们票拟商议。一旦解决了思想包袱,肖涵心一宽松,便直接回了寝殿,躺上龙榻安安稳稳睡觉了。
想被收藏包养※想有推荐的票票※怕见催更的票票。
俺是爱听夸奖※怕被大阿哥欺负※龟行蜗速小太子。
………………………………
004。 职业皇帝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肖涵睡得正香,忽然一声一声召唤传来。肖涵闭着眼睛,迷迷糊糊地往床头边伸手,想要把吵人的闹钟揿掉,结果被一只手给轻轻托住了。肖涵一个激灵清醒过来,眼前正对上一个油光铮亮的光脑门儿。
肖涵心里憋着气,哑着声音问道:“何事?”
青年太监笑着轻声说:“皇上,已经寅时了。”
肖涵明白他的意思,这是到了起床的时间,然而心中不免暗恨,看外面天色分明还是黑漆漆的,又不是退休老头搞晨练,这么早起来干嘛?从前每天早晨赶地铁去公司上班,也是朝九晚五的准点,哪里需要凌晨就爬起床?
肖涵实在没办法,一想到皇帝因为赖床,上朝迟到的结果,可能会被太皇太后、皇太后以及诸多大臣们规劝。倘若进行面对面深入沟通的对话,很有可能暴露出更多的自身问题,所以肖涵只能乖乖地爬起来。更衣漱口洁面净身,开始从事职业皇帝,辛苦而操劳的一天。
一、寅时正。品尝御膳。
皇帝的早饭也就家常几样,清粥小菜,杂粮馒头,四式点心,一碗白色的奶。起来的时间实在太早了,肖涵一点胃口也没有。他记得曾经看过一本小说,讲清朝的规矩是一天早晚两顿饭,如果早晨不吃饱,捱到下午又漫长又艰难。为了少生事端,肖涵勉强吃下一碗粥,硬塞进去两个馒头。再瞄瞄那碗白色的东西,估摸着很可能是人奶,就没有喝。
二、卯初。御门听政。
肖涵老老实实坐在正中间那把黄龙椅上,一脸严肃地看着下面排班站着一堆衣冠楚楚的官员。这些位先生全是大学士,学士,还有六部九卿的领导,可都是相当于国务院各部委的部长级人物。肖涵根本分不清,谁谁谁究竟是哪一个。反正大家全都微微低着头,依规矩是不准随便抬头看皇帝的。肖涵很放心,就按照他们站立的位置胡乱琢磨。
这边这个绣仙鹤的中老年大叔可能是明珠,那边站的那个也许是李光地?还是熊赐履?肖涵悄悄地打量他们朝服上那些到底是锦鸡?孔雀?还是云雁?搞不清楚再看顶戴,幸好上头镶着珊瑚顶、蓝宝石、青金石之类,从颜色上看还比较容易辨别。
御门听政过程,简单概括下来就是五个字儿,奏、听、议、决、行。大臣们按部门向皇帝奏报要讨论的事情,皇帝得认真听着。君臣双方就事论事商议之后,由皇帝最终拍板做决定,然后由大臣们把事情执行起来。
肖涵刚刚进入角色,可不敢随便乱做决策,打定主意多听多看扮深沉,能少说话也尽量不说。幸好今日没有大事,就一个顺天府尹员缺的本奏。
肖涵揣度这至少是个中层干部的人事空缺,他根本不了解情况,想了一会儿便道:
“吏部取两个人选,明日奏上来。”这事就算暂时蒙混过去了。
三、辰时南书房听御讲。
下了早朝,辰时还未到,肖涵估摸着,接下来得去著名的南书房听御讲了。新版皇帝很头疼,让他每天听那些古代的经筵讲义有点犯愁,况且皇宫他也不熟,又不认得路。
肖涵索性对身旁的青年太监说:“你过来扶着朕。”
皇帝硬是半倚半靠在大太监身上,跟着他的脚步慢半拍行进。
肖涵一边磨磨蹭蹭一边心想,这太监身上熏得香是什么味儿?好像隐隐有点臊。他们这些人实在可怜,后天人为造成的残疾,不要说男人的终身性福,恐怕连个人生理卫生一辈子也弄不干净了。
肖涵怀着悲悯的同情心走向南书房,仿佛忽然想起来才问大太监:
“今儿个是谁进讲?”
大太监赶忙回答:“皇上,侍讲学士张英和高士奇都在。”
皇帝心里有了一点谱儿,顺口说:
“今日高士奇留下先讲,明日张英再讲。”大太监应下。
待走进了南书房,两位学士先生早侯着了。皇帝径自坐到龙椅上端架子,大太监就直接同张英说,请张学士明日再来。张英不晓得出了何事,心底忐忑不安,向皇帝陛下跪安后小心翼翼退出门去。肖涵默不作声冷眼打量着,暗暗把这一留一走的二人相貌先分辨清楚。南书房行走的翰林学士,可是日日伴驾的腹心人物,万一认错了可就糟糕至极。※
关于“张英”这个历史人物,肖涵并不很陌生。
肖涵以前曾经去安徽桐城旅游,还参观过张英老家那一道著名的历史遗迹:只有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六尺巷”。
当时带队的地接导游,是位相当漂亮的安徽姑娘,一双丹凤眼,水灵灵地。姑娘口齿清晰,拿腔拿韵,念起张英写给家乡老管家的诗,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颇有文人风范: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肖涵立刻对导游妹妹产生了好感,当然啦,毕竟只是旅游,也就仅仅保持在有好感的阶段。肖涵却因此对导游后面的讲解,印象深刻。
一个教私塾的倔秀才,同当朝一品宰相、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家打官司。张、叶两家的社会地位完全不对等。但是张英没有以强凌弱,而是采取了和邻睦里、以仁待人的姿态,让管家主动退让三尺墙,并且感动了邻居叶秀才,最后叶秀才也把自家的墙拆了后退三尺,形成了六尺巷。这一段拆墙礼让的事迹,足以说明张英的人品端方,克己公允。
导游姑娘介绍说,安徽安庆很流行的一个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也是指的张英家庭。所以肖涵晓得,张英后来是做到了康熙朝的宰相。他的儿子张廷玉,将来更是青出于蓝,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甚至连张英的孙子读书也相当厉害,老张这家人都是挺聪明的。
'bookid=1497831;bookname=《忘忧海红莲火》''''qi su wang。COM/chapters/201010/27/1742077634237805104239076352076。jpg'''
--------------------------
想被收藏包养-★-想有推荐的票票-★-怕见催更的票票。
俺是爱听夸奖-★-怕被大阿哥欺负-★-龟行蜗速小太子。
--------------------------
………………………………
005。 分派差使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肖涵之所以让张英先回去,却只留下高士奇一个人,也是因为张英四十多岁,年纪比较大,地位更高一些,这样的人见事极多也更精明。何况张英是安徽人,可能有口音,也许对字眼敏感。肖涵的北京官话虽然说得不错,这还是得益于从前和第一任北京女友交往三年的结果。但是肖涵毕竟自幼生于南方,更熟悉江浙方言,高士奇是浙江余姚人,相对来说口音相近,也许容易交流。
高士奇还跪着向皇帝行礼呢。肖涵就说:“平身。”想了想,又加上一句:“赐座。”
大太监赶紧搬了一张方凳给高士奇。皇帝忽然如此宽厚优容,高士奇心里也有点发毛,连声谢恩,也不敢不坐,索性蹭着沾了半个屁股。
肖涵细观这高士奇,三十四、五岁年纪,面貌儒雅清矍,中等身量,很有亲和力的脸容。肖涵对他的第一印象很好,但在心中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新任皇帝肖涵,昨晚暗自计议许久,一个赝品倘若不露出马脚的办法,就是不要留给别人仔细鉴别揣测的机会。与其苦苦等待而陷入被动局面,不若直接出击、掌握主动权。肖涵想出一个主意,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