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10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郭鹏大军南下消灭江东孙吴政权,从江东带回了不少东西,也带回了不少风俗,比如使用扇子的风俗。
    江东气候比北方更热,夏日则酷暑难耐,扇子作为引风遮阳的好工具就得到了士人们的热爱,江东士族广泛使用扇子避暑。
    当然说起这扇子的广泛使用,魏帝国如今名义上地位最高的大臣——司徒蔡邕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早年在江东避祸十年,养成了用扇子的习惯,回到北方之后也没有拉下这个习惯。
    他虽然没什么权势,但是地位很高,是文坛宗师级领袖。
    接待客人的时候他总是手持一把羽扇摇啊摇啊,很快就被一群附庸风雅的人给模仿,配合着魏帝国攻占江东的历史潮流,这个习俗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盛行。
    再往后郭鹏把扇子定位为大众消暑用品,除特制礼器之外,小体型羽扇、毛扇则允许民间自由生产、消费、使用。
    于是直至如今,盛夏酷暑时节人手一把扇子摇啊摇啊,已经不是什么稀罕得事情。
    但是像诸葛亮这样不分寒暑总是拿着扇子摇啊摇啊的人,还真是不常见。
    照理说诸葛亮成长在江南荆州,习惯用扇子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可他在寒风瑟瑟的时候也拿着扇子,平时外出也是扇子不离手,这就不免让大家浮想联翩。
    这是个什么情况?
    有人询问诸葛亮,诸葛亮也是笑而不语。
    而且诸葛亮在思考的时候习惯性地会摇扇子,身边人都知道,只要诸葛亮开始摇扇子,那就是他在思考问题的对策。
    他总是能思考出妥善的对策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身边人一看到诸葛亮在摇扇子,心里就莫名的安定,因为这就意味着诸葛亮在想办法。
    等扇子一停,那就更有底了,这意味着诸葛亮已经想出办法了。
    现在诸葛亮就在摇扇子。
    8。手机版阅读网址:8

一千四百七十七 所以诸位,真的有人比我更能解决问题啊
    诸葛亮一摇扇子,所有人就觉得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仿佛一种奇妙的法术,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愿意相信诸葛亮能为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不是害他们。
    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很多人就做不来,不仅做不来,还想都不敢想,比如司马懿,他就从没想过自己可以和一群老百姓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这不扯呢吗?
    但是诸葛亮偏偏就可以。
    他不仅能谈笑风生,还能通过谈笑风生解决问题。
    “今日亮把诸位请来,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有一件天大的冤枉祸事要告知诸位,还请诸位做好准备。”
    商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集体懵逼。
    什么叫天大的冤枉祸事?
    诸葛亮缓缓摇着扇子,叹息道:“诸位都是城中商户,有办酒肆的,有办旅店的,还有销售粮食、蔬果、肉类的,也有专门与异域商人做大宗货物买卖的,这些,亮都知道。
    诸位这生意,不是和咱们本国人做,而是和外国人做,赚的也是外国人的钱,这自然是好事,可是诸位也应该明白,这生意能做下去,主要是因为源源不断的外国客商。
    但是诸位可曾想过,有朝一日外国客商忽然不来了,这些带着很多钱来魏国到处购买商品的客商他不来了,不买东西了,那诸位的生意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众人还是面面相觑。
    一个办酒肆的小商户主人举起了手。
    “诸葛都护,您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咱们准备好了。”
    一群商户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一双双眼珠子死死盯着诸葛亮。
    “好吧。”
    诸葛亮停止摇扇子,开口道:“诸位主要的客户来源国有两个,一者贵霜,二者安息,现如今,贵霜安然无恙,安息……在与娄摩国的战争之中惨遭败绩,国都沦陷,危在旦夕。”
    商户们齐齐愣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一阵子没人说话。
    忽然有个脑袋转得快的商人举起手。
    “诸葛都护,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安息国战败了,没了,所以他们的客商也就……没了?”
    这样说着,这个商人自己都露出了惊悚的表情。
    其余的商人们也都接二连三的露出了惊悚的表明。
    他们脑袋不笨,能把生意做到这个时候,维持到这个时候,多少有点小聪明,开店做生意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件极其考验技巧和耐力的事情。
    所以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诸葛亮所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顺势而为。
    “倒也不是说没了,但是国都沦陷,安息遭到重创,很多权贵富户被劫掠,其中有多少是来到咱们这儿购买商品的,吾等不知道,大败之下人心惶惶,到底还有多少人有钱有需求来咱们这儿买东西,那也是真不好说。”
    诸葛亮又摇起了扇子:“所以诸位,亮把你们喊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们,安息战败,损失惨重,客商很有可能大量消失,诸位的生意,可能就没得做了。”
    诸葛亮一说完,底下的商人们齐齐大惊失色,然后便互相交谈起来,言辞之间都是掩饰不住的焦虑和恐慌。
    “坏了坏了,这可怎么办?”
    “我家生意才刚刚好转一些,怎么就不来了?”
    “他们不来了我家的东西卖给谁啊?我才刚刚进了很多货,这人不来了我卖给谁啊?”
    “我家还欠着官府的钱啊!他们不来了我怎么还钱啊!这可怎么还啊?”
    “完了完了,这下可完了啊!!”
    见着底下乱作一团,诸葛亮朗声道:“诸位,诸位,安静一下,安静一下,听我说!”
    诸葛亮很有声望,他出言,商户们虽然惊慌失措,但出于对他的信任,还是安静了下来。
    “我知道,诸位有很多都是勉强经营,家中钱货不多,生意也不算好,收益也不多,还欠着朝廷的钱,要不了多久,咱们这的客商人数大大减少的时候,诸位的生意定然是做不下去的。
    到时候,诸位没法继续经商,还欠着朝廷的钱,家里除了土地房屋就没有别的,日子过的紧张,还要挤出钱来还给朝廷,这日子啊,真的很难过下去。”
    诸葛亮一席话说的商户们纷纷颓丧不已,低着头,捂着脑袋,都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了。
    一个焦虑不已的中年商户站起身子朝诸葛亮行礼。
    “诸葛都护,咱们整个北庭都护府的商户都知道您无所不能,只要是问题,您总能解决,现在您把咱们喊过来,是不是有办法了?”
    这中年商户的话说出来,所有人都满怀希望的看向了诸葛亮。
    的确,诸葛亮素来以能解决问题的形象治理北庭都护府,对于北庭都护府的人们来说,一旦出事,诸葛亮就是唯一的救星。
    依靠他,准没错,他不会辜负大家的信任。
    果不其然,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点头。
    “办法不能说没有,但是对于你们而言,这个办法可能稍微有些过火,而且,亮也不知道你们是否能接受,毕竟这世上,问题总比方法多。”
    “您请说。”
    中年商户迫不及待的想听诸葛亮的解决办法。
    诸葛亮停止摇扇。
    “办法是有的,但是这样的事情并非是我们自身的问题,而是安息国战败了,这样的事情我们无法干预到,只能被动承受,非常无力,所以无法挽救诸位的生意,当下唯一的办法,便是主动关闭店铺,及时止损。”
    诸葛亮的声音非常洪亮、清晰。
    场面凝固了片刻,那个中年商户眼中的希望完全消失,一下子坐回了椅子上,捂着脑袋重重的叹息。
    “诸葛都护都没办法的话,就说明真的没办法了,完了。”
    其余人也都是一样的颓丧。
    诸葛亮要是都没有办法,那就是真的没办法,诸葛亮都解决不了的事情,那就是真的解决不了。
    不知何时,北庭都护府的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看法。
    诸葛亮本人对此倒是不怎么认同,总是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一定有比他更能为大家解决问题的人。
    比如那位让诸葛亮仰慕不已的变革者。
    但是真正能比诸葛亮还能解决问题的人,北庭都护府的人们是没有见过。
    所以他们也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诸葛亮看着这愁云惨淡的一幕,无奈的叹了口气。
    “诸位,亮知道你们为了经营商铺都是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基本上借了朝廷的钱,自己也出了很多钱,还有不少人和亲属朋友借钱,的确是出了很大的力。
    一朝让你们关停商铺,你们觉得痛苦,亮也是感同身受,但是你们要知道,这种事情,已经不是我们所能干预的事情了,连天子都无法干预万里之外的战场,更何况我等?
    晚一天关掉店铺,就会多一天的支出费用,晚两天,就多两天,到时候危机一来,不仅收不回成本,损失还远比现在关停要大得多,诸位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场上无人应答,还是一派愁云惨淡。
    诸葛亮又叹了口气。
    “亮知道你们心里所想,你们心里所想,无非是觉得再搏一把,万一能撑过去,万一能继续做生意,岂不是能赚更多钱吗?但是诸位,这样的万一,你们就真的敢确定会发生吗?”
    诸葛亮站起身子,拿着羽扇走到了商户们的座位中间,近距离看着商户们颓丧的表情。
    “亮做事,从来不会考虑万一,因为那个万一实在是太虚无缥缈,根本不值得让人去寄予希望,尤其是在关乎生计的事情上,就更是如此。
    诸位的身价都不丰厚,准确的说,除了家中土地、房屋之外,没有其他的财产,一旦商铺被迫倒闭,诸位觉得凭借自己,要多久才能还完朝廷欠款,弥补损失?”
    商户们脸上的表情开始松动,露出了犹豫的挣扎。
    诸葛亮决定祭出杀招。
    他派人把他通过运算得到的一些数字写在了一张很大的纸上。
    现在派人把这张纸展开,让所有商户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反正大家都认字。
    接受了郭鹏广泛铺开的基础扫盲教育的人们都能看懂数百个常用字,能读会写,并且也懂得数字。
    开玩笑,能开店的人难道不懂数字和计算?
    诸葛亮每每都能感觉到自己做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在和老百姓交流的时候,总有一只大手在他的背后推动。
    没有这只大手,他觉得自己想要办成事情会困难许多。
    有了这只大手,至少,双方的交流难题已经不存在了,官府和民间拥有了最基础的共识。
    这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啊。
    那位变革者穷尽三十年心血,才办到了这一点,而从当时的角度看,这一做法又是如何的高瞻远瞩呢?
    所以诸位,真的有人比我更能解决问题啊。
    诸葛亮不胜感慨。
    整顿情绪,诸葛亮开始了自己的宣讲。
    “诸位请看,这是亮根据历年来的朝廷统计数据作出的推算,诸位的店铺成本,维持一天需要得费用,店铺关停之后的花费,还有被迫关停之后的额外损失,诸位可以看看。”

一千四百七十八 诸葛都护当真与寻常官员不同
    诸葛亮向在场的商户们展示了自己的计算结果。
    他告诉他们,他们现在提早一天关停店铺会损失多少,晚一天关停店铺又会损失多少。
    早一天和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