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鹏微微一笑,小桥的心脏顿时猛跳,赶快低下头,脸色变得通红。
    只是匆匆一瞥,郭鹏到也看出了这姑娘是个美人坯子,虽然年龄不大,也不知道是大桥还是小桥,但的确是美人。
    桥蕤相貌一般,估计女儿的相貌多是桥夫人的功劳。
    “看到桥氏家人都还安全,我就放心了。”
    郭鹏带起了话题:“桥将军是此战的大功臣,若是功臣的家人遇难,我还真不知道要如何向朝廷交代,现在可好了,我也可以向朝廷交代了。”
    “得将军看重,特意派兵保护末将的家人,末将不胜感激,所以带家人向将军致谢。”
    “不必如此,这是我应该做到的事情,不止如此,我还要为桥将军请功,我已经上表朝廷,请陛下正式封桥将军为大汉的前将军,晋爵,多赐食邑,桥将军的功劳,陛下一定会赏赐。”
    桥蕤连忙表示感谢,满脸都是感激之色的向郭鹏行礼。
    接着一阵象征性的闲聊,聊到了桥蕤的家人,桥蕤颇有一番感叹。
    “可能是做错了事情吧!属下先后有两个儿子早夭,只有两个女儿长大成人,以至至今无后,有些时候,也觉得凄凉,若是早早遇到将军,走上正道,怕现在已经儿孙满堂了。”
    郭鹏笑着宽慰了桥蕤,接着,便引入正题,谈起了桥蕤的两个女儿,桥蕤也是和郭鹏心照不宣,热情的赞扬起了自己的两个女儿。
    于是正戏开始上演,桥蕤让两个女儿上前,抬起头给郭鹏过目。
    经过桥蕤的指认,郭鹏知道了举止端庄文雅的是大女儿,大桥,而面色有些红润,身体微微有些发抖的,是小女儿小桥。
    方才偷偷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就是小桥。
    郭鹏不由得笑了笑。
    “二位女公子都是倾国倾城之貌,又通琴棋书画,也不知道是谁家子弟有那么好的运气,能迎娶二位女公子啊。”
    桥蕤立刻get到了郭鹏的暗示。
    “小女素来仰慕将军的威名,敬仰将军十九岁从军的勇气和为大汉平定叛乱的战绩,若将军不嫌小女蒲柳之姿,小女愿入将军府中侍奉将军。”
    桥蕤主动提出了想要送两个女儿进入郭鹏的府中侍奉郭鹏的目的。
    “这……我已有妻室,还有三名妾侍,二位女公子若入我府中,怕是不太好吧?”
    郭某人假惺惺的推却,桥蕤则立刻表态道:“桥氏出身普通,能侍奉将军左右实在是修来的福气,怎敢有其他的奢求?还望将军不要嫌弃。”
    “我如何会嫌弃?”
    郭鹏笑着摇了摇头:“既如此,那好吧。”
    桥蕤和桥夫人大喜过望。
    “虽然是纳妾,但是也不能过于亏待了桥将军二女,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也是要操办一番,这样吧,请桥夫人带着两位女公子先回濮阳,待我这边整顿完毕,回师之后,再把喜事办了,如何?”
    “如此甚好!”
    桥蕤非常高兴。
    于是在一番你情我愿惺惺作态的表演之中,这场政治联姻真人秀落下了帷幕,桥氏二女确定将进入郭鹏府中成为妾侍,一同侍奉郭鹏。
    郭鹏还是挺满意的,大小桥姐妹很漂亮,作为雄性的本能,郭鹏接受她们。
    桥蕤和桥夫人更满意,因为他们的未来有了保障,桥氏安全了。
    没人在意大小桥姐妹的想法。
    当然,她们的想法也不重要,只要她们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做就好了,那样就算是为家族做贡献了。
    其实郭鹏也没什么选择的余地,政治清洗的档口,有些人必须要杀掉,有些人必须要斩首示众,这样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会让已经投降的人不安,影响郭鹏快速平定淮南江北的计划。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需要稳定的人心和并不强烈的抵抗,而这个时候纳桥蕤的女儿为妾侍,是最好的安抚人心的手段。
    连曾经和我在战场上生死相对的桥蕤的女儿都成为了我的妾侍,你们还担心什么?
    还不乖乖地为我卖命?
    这是联姻的神奇魔力,联姻双方的意愿都不重要,双方背后势力的意愿才是主要的。
    郭鹏作为整个势力的主导者和所有者,也要为此做出牺牲,付出代价,否则什么都不用付出为所欲为,能坚持下去就真的是有鬼了。
    无关乎情与爱,只有利益。
    所以郭鹏会压制本身的情感,大小桥姐妹的意愿也没有听取的必要。
    桥蕤很快就很高兴的安排着家人在许褚的保护下离开了寿春,向濮阳而去,自己留下来帮助郭鹏在寿春办事,凭借自己的主场优势出力,的确为郭鹏办了不少事情。
    比如作为赵云的副将和领路人,领兵一万,南下占领庐江郡,行动非常顺利。
    另外郭鹏任命张辽为主将,统兵一万进攻九江郡,为郭鹏把长江以北的扬州全部占领,完成攻略袁术之战的最后一步。
    九江郡、庐江郡和汝南郡将成为日后郭鹏攻打扬州江南部分和荆州的重要前进基地。
    这次占据了豫州和长江以北的扬州之后,这三个郡就是郭鹏要重点经营的地方。
    为此,郭鹏调任枣祗做了庐江郡太守,任命关羽担任庐江郡守备。
    调任夏侯惇担任汝南郡太守,任命郭烈担任汝南郡守备。
    又调任毛玠担任九江郡守,令张辽担任九江郡守备。
    这三个郡将重点屯田,屯兵,练兵备战,储备粮草,修缮道路,建立情报站点,在南下出征之前就要把一切准备工作完成,为之后的南下大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郭鹏还需要留在这里做一些先期准备工作。

四百五十一 郭鹏的野望
    现在的江东十分混乱,但是郭鹏没有余力掐去掺一脚,否则的话这个时候奠定江东攻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为此,郭鹏感到很遗憾。
    荆州则不考虑了,江东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统治者,荆州却有,只会比江东更不好对付。
    江东现在就是地方势力和孙策相争,而朝廷任命的真正的扬州牧刘繇已经被孙策赶到豫章郡苟且求生去了。
    相当的没有牌面。
    小霸王还是战斗力十足,就是不知道会不会一样被刺杀而死。
    反正孙氏政权在小霸王手上开创,在孙权手上本地化之后稳固,看上去很难攻打,可是在郭鹏眼里,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筛子。
    一个继承了袁术的四不像的军事政治体制的杂糅体。
    小霸王有攻打天下的能力,却没有治理的能力,若不及时进行本土化,他再晚死几年,孙氏政权估计就要自行崩溃了。
    小霸王不是郭鹏的对手,刘表和刘繇也不是,陶谦也不是,刘璋就更不是了。
    现在,郭鹏需要把注意力转移到西边,弘农。
    说巧也是巧,郭鹏觉着袁术的脑袋应该还没有送到弘农,时间上不对,但是弘农那边,却来了阎柔的亲笔信。
    阎柔在信中向郭鹏简略的讲述了一下他在弘农城里工作得到的成果。
    简而言之就是贾诩认识到了天下大势不可逆转,于是决定投靠郭鹏,为他办事,利用手中的权力,榨干汉室的最后一丝利用价值。
    当然禅位是不可能的,阎柔传达了郭鹏的想法给贾诩知道。
    就是更进一步,封公。
    虽然小皇帝曾经在激动之下宣布要给剿灭逆贼袁术的人封王什么的,但是这的确不是什么具有可行性的决策。
    刘邦平定开国分封的易姓诸侯王们的叛乱之后,就在渭水边率领群臣杀白马宣誓非刘姓不得封王,西汉如此,东汉也如此。
    所以不是刘姓皇族就别想着封王,如果僭越,天下共击之。
    以至于汉室四百年江山,在早期异姓王被全部拿下之后,只有一个曹操成为了异姓王,曹丕也跟着做了不到一年的魏王。
    而曹操之下唯一一个这样做的人,就是王莽,但是王莽没有封王,而是封公,之后就做了皇帝了。
    其实封公在汉朝也是极其罕见的举措,真要算起来,也就是王莽和曹操两人得到过,究其缘由不是难封,而是汉朝的爵位制度里没有公爵。
    周王朝的分封制度里是有公爵的,但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取消了周王室的分封制度,改为以军功为基础的二十级封爵制度,最高一个等级的为彻侯,后来为了避讳汉武帝,改为列侯。
    亭侯乡侯县侯这三个级别就是列侯这个层次的爵位,是大汉王朝的最高爵位,王爵是刘氏专属。
    汉朝的爵位制度里就不存在公爵,公爵还是王莽为了方便篡位显示自己的不寻常而从先秦制度里面重新找出来给自己封上的。
    王莽这样做是有极其明确的政治野心,而郭鹏这样做则并非如此,而是小皇帝自己说的,为了奖励郭鹏为朝廷讨伐袁术,所以朝廷要奖励郭鹏,兑现皇帝的诺言,加官进爵。
    贾诩和阎柔商议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所知道的消息是郭鹏围住了寿春城,即将破城而入,伪陈覆灭在即。
    这个时候,其实局势已经明朗,没什么好说的了,贾诩知道郭鹏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于是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决定,向阎柔表达了自己愿意投靠郭鹏的意愿,只愿郭鹏遵守诺言。
    阎柔大喜。
    随后两人商议,是否要给郭鹏封王,阎柔立刻摇头。
    他说封王实在是太勉强,眼下还不到那个时候,虽然小皇帝说出了这样的话,但是真要这样去做的话,估计朝中反对者会很多。
    贾诩说朝中反对者已经被段煨和张济用兵力控制住了,只要郭鹏愿意,贾诩可以保证这个决议顺利通过。
    阎柔还是拒绝。
    “昔日高祖杀白马宣誓,非刘姓不得封王,虽然皇帝有言在先,但是如此一来,恐天下非议者不少。”
    贾诩皱眉道:“话虽如此,但是封公者,自高祖宣誓之后,只有王莽一人,虽然王莽以假皇帝的名义登上皇位,但是也的确只有他封了公,这样一来,会不会对将军有什么影响?”
    “王莽没有军功,将军则是为国家剿灭叛逆,实打实的军功,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最多嘴上说两句,但是那么大的军功,不赏赐,又怎么说的过去?这是名正言顺的赏赐,大汉最重军功,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阎柔开口道:“若是说僭越,以将军目前的地位来说,怎么升迁都会有人说僭越的,那么大的功劳,真的要赏,封王的确不在话下,难道不是这样吗?”
    贾诩觉得阎柔说的有道理。
    “那么,封号该如何拟定?将军那边有什么想法吗?”
    贾诩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阎柔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值得商榷,于是写信派人送给郭鹏,问问郭鹏的意见。
    而贾诩那边也同时向张济和段煨通气,怀揣着的异样的心思和他们商量此事,询问他们的看法。
    很快,得到阎柔来信的郭鹏则开始考虑阎柔询问的封号的事情。
    封号什么的可不是小事,这个事情关乎于之后自己建立的国家的国号,不谨慎选择可不行。
    一般来说,要么是出生地籍贯,要么是发迹地,要么是被封爵位的所在地,宋朝之前基本上都是这样,而就郭鹏来说,其实他的选择并不唯一。
    因为之前他也没有说建国之类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随着需要而迁移,一开始在齐国,后来迁移到了济北国,再后来是东郡濮阳县。
    讨伐袁术之后,郭鹏下一步的军事战略重心在北边,南方没有足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