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看来,郭鹏觉得自己之前的布局和想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人太扎眼,要一起来。
    利用凉州集团那群肌肉男们,把这个天下撕碎掉,让天下人对于时局的变动完全没有掌控,让天下脱离掌控,放飞所有军阀的野心。
    然后再由郭某人将所有军阀的野心全部收割掉。
    来一场漂亮的大一统。
    现在不是接受的时机,按照传统的三让规则,第一次肯定是不能接受的,要回绝。
    然后放出消息,给自己辖地内的人们知道,让士子,寒门子弟,还有黎庶们都知道。
    接着,发动舆论宣传机构的宣传攻势,造势,与此同时,发动临淄营对内监察,对于抵触情绪很高的士子、官僚登记造册,时刻准备用合适的理由借口人道毁灭。
    封邦建国势在必行,政治清洗也势在必行。
    这一波不清洗掉,以后的路只会更难走,所以这一波就要来一次内部的思想整合,遴选出心向自己的势力,孤立心怀汉室的势力,逐步将之消灭掉,为自己奠定更进一步的基础。

四百六十 他们没有自知之明
    军事战争获胜,政治战争和思想战争也要获胜。
    枪杆子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接下来,就是笔杆子的任务了。
    运转多年的宣传机构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而且至关重要的几个宣传要点,蔡邕,郑玄等有极大的影响力的儒学大家,自己也必须要争取过来,为自己说话。
    他们公开表态了,就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
    说到底,这不是叛逆,而是在汉帝国现有的政治框架之内的一次变革,并未动摇汉天子的共主地位,只是让这个现实变得更加骨感一些。
    比起袁术那种急吼吼的称帝建国的行动,这种做法要温和的多了,而且还是朝廷主动提出的,本质上,郭鹏并未弄权。
    他是清白的。
    以曹仁曹洪关羽赵云等人为首的武将集团对郭鹏表示了明确的支持,他们很乐意看到郭鹏更进一步成为国君。
    他们代表了郭鹏的权力支柱——军队的意见,军队支持郭鹏。
    这横扫天下的钢铁巨兽支持郭鹏。
    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底气,也是郭鹏对于军队干脆彻底的掌控力度的一种体现。
    乱世当头,枪杆子明显比笔杆子更有意义,更有力度,更加强硬。
    而文臣们主要的还是担忧和不确定,至于反对和接受,还是其次的。
    他们担心这是弘农朝廷的阴谋,要把郭鹏诬陷成袁术之后的第二叛逆,号召天下人反抗郭鹏。
    郭鹏虽然是天下第一大势力,立于不败之地,但是真要变成那个局面,麻烦一样不少。
    尚未完全掌握的幽州和并州,刚刚掌握的豫州,以及内部的某些尚未露出马脚的离心势力。
    郭鹏需要时间。
    青兖二州是郭鹏的起家地,势力最根深蒂固的地方,不会有人敢于反抗郭鹏,冀州也在强力掌控之中,配合者更多,但也难说会不会有反抗者。
    幽并二州和豫州一定会出问题,刚刚掌握的扬州北半部份也很难讲。
    更别说还有个徐州陶谦。
    真要让弘农朝廷算计了郭鹏,郭鹏的麻烦不小的。
    他们也是真心实意的在为郭鹏考虑。
    他们自然不清楚郭鹏为了这一天做了哪些准备。
    发展到今天,掌握了足够多的人口的郭鹏其实已经并不像几年前那样太过于担心舆论了。
    不过对于这种事情,郭鹏心里也不是很有把握,他也是有赌的成分在里面,他赌的是人的贪婪,他相信贪婪会把人拖入深渊,直至死亡。
    十八年做狗一朝成人的郭鹏深刻的明白,德不配位,会死人的。
    德,就是真理,真理,就是实力。
    没有相匹配的实力就贪地位,是会死的。
    但是很少会有人对自己的实力有一个准确的评估。
    反正郭鹏认为张济和段煨都不太像有自知之明的人。
    他们不是不像,他们就不是。
    在封赏使者出发去寿春之后的第三天,张济和段煨联袂上门拜访贾诩。
    看起来两人是做了一番交谈并且通了气的,对此,贾诩一清二楚,并且很轻松的就预料到了。
    “如果二位将军是来询问我之前的那件事情,我的回复还是一样的,这不是正确的做法。”
    贾诩还是表示反对。
    段煨笑了笑,开口道:“文和,从跟随着相国征战以来,你一直立下了很多功劳,却不要赏赐,不要地位,我们心里都觉得很过意不去,所以这一次,我和张将军决定为你请功,上表给陛下,请陛下封你为公,封邦建国。”
    贾诩佯装大惊失色。
    “什么?你们……”
    “文和,我知道你的顾虑,但是没关系,有郭子凤和我们一起,我们四人一起,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对不对?”
    张济笑呵呵的握住了贾诩的手:“文和,你难道不想光宗耀祖,不想在自己的封国内建立自己家族的宗庙并且祭祀先祖吗?”
    贾诩一副无言以对的样子。
    但是心里却颇为不屑。
    居然还想把自己一起拉下水。
    其实三巨头一直以来都是互相协商办事的,从话语权方面来说,军队最多的张济第一,段煨第二,贾诩不掌军,名列第三。
    不过因为贾诩最聪明,所以张济和段煨往往也会以贾诩作为谋主,听从他的建议。
    话虽如此,但是一旦真的发生了冲突,贾诩肯定是无法和这两人抗争的,之前的抗争不过是姿态,是诱敌深入,让他们无法自拔,使他们不由自主的陷入自己的圈套之中。
    现在都到了这个地步,就是时候示弱,增加他们的野心和决心了。
    在两人的眼神威压之下,贾诩松开了一直绷着的表情,长叹了一口气。
    “你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但是我不愿如此,二位将军想封邦建国,没人能阻止,我当然也不能。”
    贾诩把自己掌握的几枚皇帝宝玺拿出来放在案几上,任由张济和段煨取走。
    张济和段煨互相看了看,露出了笑容。
    “文和还是我们重要的臂助,我们绝对不会亏待文和,文和,兹事体大,我们还需要和你多做商议,你可千万不要推辞啊!”
    “就是如此,哈哈哈哈!”
    看着两人得偿所愿的样子,贾诩暗自叹息,除此之外,心中也略有一丝欣喜。
    一切都没有出乎预料,这两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将要做的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
    还是那句话,读书,了解历史,真的很重要。
    不读书不读史,难成大事。
    凉州集团就是输在了平均学历太低这一点上,但是他们直到完全覆灭也没有理解这一点,并且尝试做出改进。
    与这一代的领导人相比,董卓的学历反而更高一些了。
    对上拥有顶级学历和顶级行动力的郭鹏,董卓都不是对手,就更不要说是段煨和张济了。
    被算计的死死的,至今为止还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下场,这两个人,真的很搞笑。
    而和他们相比,郭鹏麾下的那些读书读史了解古今天下的真正的精英士人们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的文化水平很高,接受过家族的精英教育,也曾外出游学,见世面开眼界,还有不少人在朝廷当过官,了解政治规则。
    所以当朝廷打算给郭鹏封公,并且准其封邦建国的消息传到了如今的政治中心邺城的时候,顿时掀起了一阵议论热潮。

四百六十一 现在朝廷这是要往回走吗
    郭鹏的将军府在哪里,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就在哪里,如今的邺城就是这个中心。
    这个消息传到,那可真是足够让人感到惊讶。
    当然这个在议论热潮主要还是在士族群体中掀起的。
    因为只有他们知道封公爵和封邦建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有他们知道分封制和郡县制各自意味着什么。
    其余的军人和寒门子弟以及黎庶根本就没有渠道和机会去知道四百年前的华夏大地上通行着什么样的规则。
    所以这个时代的议论热潮的规模那是相当低了,比起现代动辄几百上千万的关注热度,那个时代,所谓的掀起热潮,可能也就局限于数百上千人这个数字。
    上千都算是大事件。
    没有那么多人能接受那么好的历史教育,不接受教育,自然不知道历史。
    所以当郭鹏要掌握舆论高地把持宣传攻势的时候,一点都不难,因为面对的对象只是那些士族子弟,而不是识字的全民。
    说句不好听的,大汉识字的人口不能说太少,认识个把字的还是能凑出百多万的,但是要说真正具备读写能力的,就要大打折扣了。
    读书人就更少,士族子弟就更加少。
    所谓舆论狂潮,绝非现代意义下的遍及全国的舆论狂潮。
    连字都不认识,历史都不知道,还怎么能对这种事件产生理解?
    大多数人照常过自己的生活,种田吃饭睡觉生孩子,做郭鹏的工具人,一边被压榨,一边享受着被压榨却能和平度日的幸福。
    极少数的人才有闲情逸致来讨论这种问题。
    这些人之所以看起来可怕,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家族掌握了人口,掌握了生产资料,间接的拥有了势力,数百家人的势力集合起来,就很恐怖。
    但是郭鹏掌握的人口和生产资料只会比他们更多。
    青兖二州的人口几乎完全被郭鹏掌握,冀州的人口有一多半被郭鹏掌控,幽州是郭鹏控制力最薄弱的州,并州反倒因为黑山流民大量加入而成为郭鹏手中掌控力度最强的第三个州,甚至强于冀州。
    豫州也因为被过度摧残而一片废墟,在废墟上重建的乡村和重新被掌握的人口也并不少,建立起来恢复生产之后,数量一样很可观。
    汝南郡,九江郡和庐江郡都是一样的。
    权力来自于下层,而不是上层,郭鹏明白,所以竭力走下层路线,根本性的掌握更多的人口,拥有更强的生产力和战争动员力,这是底气。
    所以现如今已经不像数年前,郭鹏掌握的人口数量还没有那么多,底气还没有那么足,对舆论是无比的重视。
    现在,些许舆论已经不能对他产生分毫的影响了。
    因为那些家伙没有以人构成基础的势力了。
    因为战争和刻意的行为被扫灭的太多,根本不能构成威胁,既然没有掌握那么多人口,威胁等级自然随之大幅度滑落。
    以前还算是舆论攻势,需要郭鹏依靠蔡邕和郑玄等人,狐假虎威,借势抵抗。
    现在不同了,就是一群在野嘴炮,自己的御用文人们就是他们的死敌,足以和他们抗衡。
    郭鹏放心的让人回去传播消息,然后下令宣传部门和临淄营密切配合,随时准备行动,对刻意带节奏的在野嘴炮进行降级打击。
    在野嘴炮们已经不在郭鹏的眼里了,因为他足够强大,在他眼里的,是他的统治集团之中吸纳的那些士人们。
    对基层的黎庶精英们,他有绝对的掌控权,对投靠他的寒门豪强,他也有掌控力,唯独对于那些出身很高的有真才实学的士人们的想法,才是最需要去理解的。
    郭嘉,戏忠,陈宫,荀彧,陈纪,崔琰等人,这些构成他重要辅助机构的精英人才的意见,才是对他最具威胁的。
    他的威胁不在外部那些士子的舆论,而在内部人心。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