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启分封的先例,必然造成野心的泛滥,这个天下眼看着就要产生大的分裂,但是那群人却不自知,还在欢庆,还在互相吹捧,还要胁迫郭鹏走到更高的位置上。
    那是归路吗?
    那是绝路啊!
    是绝路啊你们明不明白?
    荀彧强忍着心中的悲愤,继续做着自己手上那些鸡毛蒜皮的一看就没有任何价值的小事情。
    
    。
    东汉末年枭雄志

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
    稍晚些时候,官署里的人都离开了,只留下荀彧一个人坐在这里,荀彧在这里坐到了深夜,才缓缓归去。
    归去的时候,一名老仆,一辆马车,仅此而已。
    什么都不剩了。
    放弃一名能力极强的王佐之才,在郭鹏看来一点都不可惜。
    政治上的事情,能说可惜吗?
    不能。
    不和我一条心,杀了你都不为过,现在这样,是给面子的,看在荀氏过往的声望上,给了一点面子。
    别以为郭某人会顾念旧情,郭某人要是有那么顾念旧情,就不会把袁术算计的明明白白。
    郭鹏看着欢庆的群臣诸将,心中充斥着种种情感,但是最终,还是得意的情感比较多一点。
    他知道,荀氏不会因为一个荀彧而放弃在自己麾下重新取得一定话语权的尝试,他们还会继续努力。
    荀攸,这个比荀彧更懂得明哲保身的人,会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感觉呢?
    但是毫无疑问,荀攸要是敢为荀彧说一句话,或者说任何一个敢为荀彧说话的人,就会去陪伴荀彧。
    政治上的事情都搞不懂,站队都不会站,还能指望你做什么?
    郭鹏反正是希望荀攸真的如同史书上写的那么聪明。
    于是就在魏国建立带来的新鲜感还没有消退,而狂喜的段煨和张济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封公的时候,荀攸千里迢迢,跨越了半个中国,从江南来到了河北。
    五年前,荀攸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荆州避难,一待就是五年,期间经历了荆州和益州的战乱。
    他见识了刘表的无耻和无能,也见识了刘璋的软弱和无能,对这两个占领地盘最大、军队最多的汉室宗亲是彻底失望了。
    于是这五年来,荀攸是根本没有想过要在刘璋或者刘表手下做事,当然,他也没想过南下交州就是了。
    他一直都在期待着中原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会不会出现一位能够扫平战乱的人物,将和平重新夺回来。
    然后他等到了。
    五年时间,郭鹏做到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超过了荀攸的期待太多太多。
    甚至他觉得自己这个时候过去是不是已经晚了,是不是已经不能建功立业并且成为郭鹏身边重要的一号人物了。
    等好不容易渡过了黄河,距离邺城已经不是很远的时候,荀攸意识到,某种意义上自己来得有点晚,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自己来的刚刚好,不早也不晚。
    郭鹏封公,建立魏公国,大封群臣诸将,给他们魏公国的官职军职,但是漏掉了一个应该说是很关键的人物——郭鹏的行政系统里的二把手,荀彧。
    荀氏来信里说的很明白,荀彧站错了队伍,得罪了郭鹏,在该表态的时候不表态,不和郭鹏一条心,所以不再被郭鹏当作自己人,而是被当作了敌人。
    事实证明,做郭鹏的敌人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有官职有地位有俸禄有事儿干,就是无关紧要的边缘人。
    荀彧被郭鹏毫不犹豫的从权力核心内赶了出去。
    郭鹏毫不犹豫的把荀氏的代表赶了出去,荀氏一时间危如累卵。
    荀攸此来,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荀氏,为了一大批颍川士人的野望。
    于是荀攸明白了自己貌似是赶上了一个特殊时期,一个非常不妙的特殊时期。
    自己来,是来止损的。
    那个小了自己七岁的叔父会犯这种政治上的错误,可真是不应该。
    如果换作荀攸,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这种错误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时局到了这个地步,难道还看不清楚未来的走向吗?
    但是不得不说,荀攸挺佩服这位小叔父的。
    因为他言行如一,表里如一,是真君子,从来不说违心的假话,不做违心的事,说什么就是什么,私下里和公开场合也是一模一样,不是两面人。
    荀攸一直都觉得荀彧这样的人出现在这个世道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的。
    而且还偏偏出现在荀氏,出现在这个累世高门之家,成为它的一份子。
    学足了本事,带着自己做人的本分投入了仕途,一直都在坚持着某些事情,面对时光的流逝,面对大势的转变,不为所动,坚持本心。
    天下到了这个地步,大势到了这个地步,过去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大家都开始为了生存而努力拼搏,可荀彧,还是在为自己的本心而活,活成了他自己。
    多少人都戴着面具苟且求生啊,这不丢人,真的,这不丢人。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
    荀攸无奈的摇了摇头。
    兴平三年八月二十,荀攸抵达了新生的魏国国都,邺城。
    抵达的第一时间,荀攸哪儿也没去,径直去魏公府上递了拜帖,然后就站在魏公府门口,无视了来来往往的官吏、将军和士兵,以及负责营造宫室的匠人们。
    郭鹏当时正在召集参谋台的参谋们联合商讨接下来一个阶段的北伐南匈奴的战略计划。
    对于南匈奴,郭鹏是势在必得,必须要剿灭南匈奴,重新占据并州,恢复并州段的长城防线。
    然后才是幽州,收拾幽州的各部杂胡,乃至于那个自立在辽东的辽东王公孙度。
    彻底荡平北边,然后才是南边。
    先北后南的战略规划是不会改变的,这是大家一致认同的。
    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出兵北伐草原,狠狠的打击一下鲜卑,消灭他们大批量的有生力量,让鲜卑也不能趁着郭鹏南下扩张势力的时候从背后捣乱。
    郭某人最讨厌的就是两线作战,那非常困难,现在就要趁着这个好时机,把北边的祸乱全部根除。
    “南匈奴王庭在美稷,距离我们所掌握的并州最前线,奔袭的话,也就日的路程,不远,南匈奴所部户口和兵马并不少,不过从於扶罗等人离开王庭之后,南匈奴就发生了内乱。
    若不是我们将於扶罗等人击杀,南匈奴还无法恢复,眼下南匈奴有了新的单于,有了统一的首领,这不是好事,我等需要尽快对南匈奴展开行动,我以为,动用五万军队足以办到此事。”
    戏忠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郭嘉也不反对,不过郭嘉提出了另外一个意见。
    “乌丸早晚也是祸害,现在乌丸听命于我,何不利用乌丸的兵力,与我军联合,一起讨伐南匈奴,则胜算大增,还能借刀杀人。”
    郭嘉的眼里闪着狡猾的光,郭鹏哈哈一笑,点头应允。
    “都是祸害,早晚都要除掉,但是不把最后的利用价值给榨干了,我还真舍不得那些精悍的乌丸骑兵,哈哈哈哈!”
    一群参谋无良的笑做一团,言辞之间完全没有把这些乌丸人和匈奴人的命当一回事的样子,这种态度让郭鹏十分满意。
    就是要这种态度,就是要这种行为,就是要这样的觉悟,只有这样,才能将敌人全部干掉。
    。
    东汉末年枭雄志

四百八十三 战争和隐户
    五胡乱华的经验告诉郭鹏,这些家伙全都是潜藏的敌人,一时臣服,一旦有机会,一定会迫不及待地跳起来造反,统统不可信。
    长城防线以内,郭鹏不能允许心怀叵测的人存在,否则,就是对自己身后的汉民们不负责任。
    既然他们正在乖乖的做自己的工具人,那么自己这个首脑就有则认为他们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总不能让他们流汗流血又流泪。
    流汗是避免不了的,流血流泪,多少还是能控制一下的。
    郭鹏于是定下了北伐南匈奴的计划,要和南匈奴骑兵打一场硬仗,将之全灭,恢复整个并州。
    这一战,就是刚刚得到封赏的各大将领们和参谋们摩拳擦掌出力的时候了,也是大半年修养之后的新一轮征伐。
    冀州将成为整个行动的后勤基地,一力承担起北伐南匈奴和征伐幽州乌丸杂胡的计划,休养两年有余的冀州一百一十万户口,五百五十万人口是足以承担起这个职责的。
    古代王朝的人口数目素来都是一笔算不清楚的糊涂账,记录在王朝户籍之中的人口往往都是明面上的纳税人口,但是这绝非总数。
    屯户、兵户、吏户、隐户、佃客、部曲和降服的少数民族等人口数量,是不曾记录在王朝户籍之中的。
    蜀汉亡国时广为人知的数据户口二十八万,在籍民众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以及官吏四万。
    这一百零八万人口所指的,就是蜀汉政府直接掌握的人口,可以从他们身上征税征兵统计到位的人口数目,而非总数。
    现代学者考虑未纳入户口统计的兵籍、吏籍、漏籍、荫户、佃客及少数民族等不纳入统计的人群,而认为蜀汉时期的益州范围内总共生活着约四百万人,而蜀汉政府只掌握了其中四分之一左右。
    剩下的四分之三,要么是南蛮等少数民族,要么是豪强地主和士族家中的佃户和部曲,亦或是官员以及官员家中的奴仆等等。
    这些人口都是不能算在国家户籍之中的,也就不能成为蜀汉的国力。
    同样的情况一样发生在曹魏和孙吴身上。
    蜀汉灭亡的那一年,曹魏在籍人口约有四百四十三万,而现代学者考虑未纳入的屯户、兵户、吏户、隐户、佃客、部曲等人群,估算曹魏境内约有一千三百万人在生活。
    曹魏政府所掌握的能化为国家力量的户口也就是三分之一。
    孙吴政府灭亡的那一年的人口数目约在二百五十六万,而算上那些不能被计算在内的户口以及山越和五溪蛮族等少民,一般认为东吴境内生活着五百五十万人以上。
    总人口和国家掌握人口并不是一样的数目,被官员和士族、豪强地主所隐藏起来的人口,还有生活在境内的南北少民,都未曾记载进入国家总人口数目之中,当然也不是国家的力量。
    国家政府甚至不能占据绝对主动成为主导者,三国发展到后期,就是三个国家比烂罢了。
    三个六十岁的浑身都是病痛的老人比赛谁能活得更长。
    蜀汉和东吴都病死了,而寄生在曹魏身上的司马晋从诞生之初就是个六十岁的老人。
    毫无疑问,失去了诸葛亮和他的继承者们的蜀汉政府在后期完完全全的退化成了没什么存在感的小政府,连抵抗都办不到,就在内外敌人的里应外合之下被抛弃了。
    曹魏政府也在之后步上了后尘,孙吴稍微好一点,因为政权从孙权时期就开始的深度本地化,蜀汉灭亡之后又苟延残喘了近二十年。
    这个事情从郭鹏在青州平定之后统计户口的时候就发现了。
    从青州刺史府邸里面搜寻到的本地户口数量和之后人口普查所得到的人口数量一对比,就很有意思。
    最后一次统计得到的人口数量约是六十万户,三百余万口,但是初平二年底郭鹏统计出来的经过战乱之后的数目居然和这个数字相对持平。
    天下大乱数年,更经过黄巾之乱,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