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遂在女婿阎行的陪伴下带着精锐亲兵杀上了城墙,曾经差点杀死过马超的阎行挑起反击重任,率军杀在最前方,悍勇无匹。
    激烈的长安攻防战正在进行着。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东汉末年枭雄志

五百六十八 马腾请和
    马腾没有拒绝马超的请求。
    他答应了马超,交给他一支一千人的骑兵,打算让马超将功折罪。
    马超的确也是这样做的。
    但是没想到郭鹏的准备太齐全了,似乎早就猜到了马超会来这一手一样,稳稳的排列出了护卫军阵,一阵箭雨射的马超的骑兵人仰马翻。
    马超不得不面对失败,赶快往回跑,好歹是保全了大部分骑兵。
    这下子脸是真的丢光了,一点都没有了,三番两次输在同一个人手里,只能说是技不如人,心高气傲的马超也不得不承认郭鹏的统兵能力的确在他之上。
    郭鹏能在混乱的中原大地上扫平诸侯一统中原与河北,这份本领当真不是吹出来的,他是真的有真才实学的,而且明的确是在袁绍和袁术之上。
    不愧是海内大儒卢植的弟子啊……
    以区区县令之子的身份走到如今,走到这个地位上,郭子凤,何其可怕。
    马腾和韩遂如此感叹道。
    面对这样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流逝,看着郭鹏那边丝毫不曾减弱的攻势,马腾和韩遂不得不承认,郭鹏的后勤能力和他的军事能力一样,独步天下,难以对抗。
    感到绝望的同时,两人也决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撤军,暂时不要再和郭鹏作对了。
    遇上这样的敌人,是他们的不幸运。
    “郭子凤势力太强,我们难以与之对抗,继续这样下去,早晚要全军覆没在这里,不能继续犹豫了,文约,我们该撤兵了。”
    马腾看着韩遂,叹息道。
    韩遂面色难看,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马腾说的对,郭鹏太强了,根本就不是他们可以对抗的,继续打下去只能死在长安城,没有其他的出路。
    要趁现在郭鹏还没有封死所有的退路的时候撤退,回凉州,如此说不定还能保全实力,徐图后举。
    他们并不愿意相信郭鹏还具备着可以从长安追击到凉州的后勤能力,真要那样的话,他们要是覆亡了,也就不会觉得亏了。
    和这样的对手作战被打败消灭,不丢人。
    主意打定,两人就开始制定计划,如何撤退如何逃脱郭鹏的追击之类的。
    他们就商量,看看能不能和郭鹏协商停战,他们让出长安,郭鹏放他们回到凉州,两相无事,岂不最好?
    于是马腾和韩遂就派人向郭鹏传达了这样的想法。
    他们说这一战打到现在,大家的伤亡都很大,也很疲惫,如果继续打下去的话,对谁来说都不是好事,如果郭鹏愿意,他们愿意退出长安城,退出三辅地区,回到凉州。
    而郭鹏需要保障他们的安全,不可以追击他们,要让他们安全的回到凉州,并且从此互不侵犯,两相安好。
    得到这样的消息,郭鹏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只觉得马腾和韩遂做出这样的决定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意料之中的。
    “马腾和韩遂意图请和,想要让出三辅之地,退回凉州,乞求我不要继续攻击他们,放他们离开,诸位以为,这样做是好还是不好呢?”
    这场长安攻防战已经进行到了五月底将近六月份的时候,长安守军已经减员两万余人了,战死的饿死的病死的手上没药可救伤死的,再打下去就真的没了。
    郭鹏那边也战死了三千余人,受伤过万,虽然大部分都能治好归队,但是对于药材的支出也是一笔大数字,后勤部队的负担也的确是不小。
    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项,让他们让出长安,退出三辅,回到凉州去,则郭鹏的战前计划就完全实现了。
    全据司隶,占据关西之地,从此可以在关西立足,拓土八百里,这是一场极大的军事胜利。
    荀攸支持这样的看法,觉得从战术角度上来说,继续攻打长安当然可以攻下,但是损失未免会太大,眼下这个局面,未尝不是最好的选择。
    郭鹏点了点头,认为这是对的,但是还是想听到一些其他的意见,于是将视线放在了鲁肃的身上。
    “子敬,你以为呢?”
    这是郭鹏不知多少次主动询问鲁肃的意见了,郭鹏似乎特别赏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徐州破落士人,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奇怪,还有些小小的嫉妒。
    鲁肃没有惊慌失措,从刚才开始就一直有些忧虑的样子,听到郭鹏问他,则开口道:“魏公,我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我们应该尽快结束长安之战,为下一场战事做准备了。”
    “下一场战事?”
    军帐内众将议论纷纷,谋士们也议论纷纷。
    赵云奇怪的看向了鲁肃:“何来的下一场战事?难道是进取凉州?”
    “不是,不是进取凉州,而是防守司隶。”
    鲁肃摇了摇头,说道:“防守汉中方面的刘季玉所部军队的北上进犯。”
    郭鹏微微点了点头。
    这是他想要听到的话。
    鲁肃的大局观真的很优秀。
    这一点,荀攸也是在鲁肃提出来之后才想到,所以他也略显惊讶的看向了鲁肃,觉得这个年轻人的思维格局挺不错的。
    总能想到常人所不能想到的东西,十分难得。
    而鲁肃则就接下这个话题继续延伸展开。
    “就我们目前所知道的,两个月前,汉中之战已经结束,刘季玉部将庞羲率军攻占汉中,之前的汉中太守张鲁战死,引火自焚,汉中全境被刘季玉据有,刘季玉占据汉中之后,必然会选择北伐。
    而我们和马韩二人的军队在这里激战太久的话,会损耗太多的军力,关西残破,恢复不利,若不趁现在多积蓄一些粮草,让军队得到修养,并且修建一些军事设施,等蜀军北上,我们会应付的非常艰难。”
    鲁肃刚说完了一段话,就被迫不及待的曹洪给打断了。
    “等一下,鲁子敬,你凭什么说刘季玉一定会北伐?你怎么就知道刘季玉一定会北伐?”
    曹洪对于鲁肃看似有些武断的说法觉得很不满意,出言反对。
    鲁肃不紧不慢的开口道:“曹将军,我这样说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刘季玉攻克汉中之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就此休兵养民,而是在汉中积蓄粮草,操练兵马,并且,去蜀王号,改为汉中王。”
    曹洪对那段历史也就了解个大概,知道汉中王是刘邦称帝前的王号。
    不过帐篷里还是有不少军将不知道这个事情,所以鲁肃就大概的解释了一下,给他们补充了一点历史知识。
    “昔日太祖高皇帝在称帝之前就被项羽分封在汉中,成为了汉中王,但是高皇帝并未就此固步自封,而是积极寻求回到中原的机会。
    于是高皇帝以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兵北伐夺取了关中之地,占领秦地,以此为基业,和项羽争霸天下,最终建立大汉。”
    历史知识补充完毕,鲁肃看了看帐中的人们,看着他们恍然大悟的神情,知道自己并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东汉末年枭雄志

五百六十九 汉室江山,是不是已经到头了?
    
    掌握了必要的历史知识的人们似乎已经对眼下的局面有了最基础的判断了。
    于是这个时候,张昭也开口了。
    “刘季玉改称汉中王,这是最明确不过的信号了,魏公,刘季玉自称汉中王,这是在向全天下宣布,他要占据关中,回到长安,奉天称帝,继承汉室大位。”
    张昭大声说道:“魏公,这不寻常,这非常不寻常!依在下所见,这是刘季玉想要称帝!”
    一言既出,满帐篷的文臣武将们都大惊失色,纷纷震惊不已的看向了郭鹏。
    但见郭鹏一脸平淡的样子,他们纷纷觉得不知所措。
    “刘季玉乃汉室宗亲,父亲刘焉曾经是汉室宗正,从血脉上来说,距离皇室也很近,他若想做皇帝,在名义上来说并非是不可以的,你们为什么要如此惊讶?”
    郭鹏扫视了一圈文臣武将们,见他们的脸上都有迷茫之色,心中暗喜。
    “魏公,刘季玉于国家有什么功劳?有什么威望?何德何能可以奉天称帝号令天下?”
    眼珠子一转,心里亮堂堂的陈宫立刻开口:“汉室衰亡之时,刘季玉站出来挽救汉室了吗?他讨伐了董卓了吗?他讨伐了李傕郭汜了吗?他讨伐了段煨和张济了吗?
    他什么都没有做,偏安一隅,在益州做他的益州牧,于国家没有功绩,于天下人没有贡献,这样的人,就算占据长安奉天称帝,会有人信服他吗?会有人支持他吗?”
    陈宫的表态激起了大部分人的一致愤慨,他们纷纷认为刘璋是没有那个资格奉天称帝的。
    国家危难之际他没有做出任何功劳,现在皇帝没了,天子之为悬而未决,他倒站出来选择捡漏,想要占便宜,这天下有那么好的事情吗?
    真要论皇帝,难道郭鹏不比他更适合?
    郭鹏才是为汉室立下汗马功劳的功勋之臣。
    讨伐造反的黄巾,讨伐造反的张举张纯,讨伐不臣的鲜卑,讨伐不臣的乌丸,讨伐不臣的匈奴,讨伐乱国的董卓,讨伐不尊奉汉室的袁绍,讨伐伪帝袁术,讨伐害死天子的段煨、张济。
    一桩桩一件件,忠心为国,力扶汉室,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大家亲眼所见的吗?
    郭鹏麾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如果不是郭鹏十几年间奋力鏖战天下,和天下不臣的势力作斗争,竭力维护汉室正统,汉室早就消亡了。
    也不用等到之前的弘农兵变,汉室早就会消亡了,而天下也会更快的分裂成无数个小国,比现在还要更乱。
    论功劳,论能力,论品性,论功绩,郭鹏要是汉室宗亲,早就被大家迫不及待的拥戴为皇帝继承汉室正统了,只是郭鹏不姓刘而已。
    但是吧,弘农中央朝廷覆灭之后,不少人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有了一定的异样的看法。
    之前大家没得选择,现在天子死了,皇室绝后,弘农中央朝廷覆灭,天下核心正统权力没有归属,大家似乎又有了选择。
    刘汉天下真的要继续维持吗?
    如果要继续维持,为什么中央朝廷和皇帝本人会遭遇那样的结局?
    事实上这件事情的细节传开之后,以冀州为核心,类似于这样的说法已经广泛的流传开来,并且在民间有了很大的反响和市场。
    人们对于弘农兵变的消息议论纷纷,感觉这不仅仅是人祸,更是天意。
    否则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之前数次天子遭遇边乱,命途险阻,可是天子都活过来了。
    为什么偏偏这一次不仅天子死了,还让可以代表中央法统的中央朝廷的的官员们被一锅端了呢?
    天子和朝廷一起覆灭,覆灭的干干净净,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汉室江山走到头了?
    在郭鹏西征的前夕,这样的说法甚嚣尘上。
    从冀州蔓延到了并州、幽州,越过黄河又开始在青兖二州和徐州蔓延,现在估计已经蔓延到了长江以南了。
    深信天意和因果循环的世人对这样的灾难充满了敬畏。
    按照天人感应的学说,他们基本上认为这往往是上天的警示或者是明示,告诉大家天下出了什么问题,需要怎么应对。
    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