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也不是董卓一个人的功劳,诸侯联军讨董,尤其是郭鹏和孙坚两人的进击也是推波助澜的重要推力。
    董卓被他们打得没办法,只能迁都,但是迁都耗资巨大,需要大量的钱财,董卓首先想到的办法不是铸钱,而是抢掠。
    迁都之日,董卓先是对雒阳城中富豪加以罪名,抢夺财物,又命部下将雒阳二百里内一切宫殿、官府及民宅焚烧殆尽,还令吕布率兵挖坟掘墓,搜罗珍宝,上至皇陵,下至普通官员的墓葬无一幸免。
    在如此这般的浩劫之下,朝廷和百姓失去了生活必需的全部物资,抢劫浪潮过去后,生活问题接踵而来。
    人总归是要解决衣食住行的,不解决是不行的,董卓再刚,也要面临这样的问题。
    无可奈何之下,董卓不得不下令铸造钱币,这样才能到各地收购生活物资,以解决新都军民的生活问题。
    于是董卓在长安搜刮铜,为此还把秦始皇所铸十二金人给毁了,还把原来好好的五铢钱也给毁了,用作原料来铸钱。
    他铸出来的钱就是董卓小钱,这种小钱既无轮廓又无纹饰,重量又极轻,根本没有五铢的重量,数量还特别多,据推测足有七八亿之多。
    他以为铸钱是越多越好。
    本来当时的关中就缺乏生活物资,董卓不懂经济,没有任何经济常识,不知道货币和货物之间的关系,所以一股脑的把大量小钱投放入市场。
    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了,钱就出现了,问题就解决了。
    然后,董卓小钱的流通几乎是立刻就引发了市面上十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速度极其恐怖,但是董卓不管,他积累了大量的足够生活三十年之用的物资囤积在郿坞,自己潇洒快活,不顾人们的死活。
    之后董卓死了,李傕和郭汜掌权,引发了更加可怕的混乱,恶性通货膨胀达到了极致。
    就郭鹏所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当时长安周边一斛谷的价格涨到了五万钱之多。
    而与此同时,在郭鹏的大本营青兖二州,因为行屯田政策而积累了大量粮食和物资压箱底,郭鹏有底气。
    于是在杀掉吕布之后,郭鹏在自己的辖地内广设粮店、布店、盐店等,以辅助恢复标准五铢钱的铸造和流通,缓缓的恢复被摧毁的商品经济。
    当时,他治下一斛的粮食只要十钱。
    十比五万,这个数字可能有所夸张,但是略可瞥见当时关中地区的通货膨胀恐怖到了什么程度。
    基本上就是废物的程度了。
    所以在弘农朝廷稳定下来之后,当时的关西地区已经彻底不再接受董卓小钱的流通,大家约定放弃了货币,整个直接退化回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时代。
    凉州集团愣是把两汉时期关西地区繁荣的钱货商品经济打退回了以物易物的原始时代。

六百七十三 郭鹏回收铸币权
    
    除去关中,在当时郭鹏所控制的区域之外,私铸钱之风盛行于世。
    民间货币繁杂,币值不稳定,没有信誉度,且交易困难,于是很多地方干脆恢复了以物易物。
    从青兖二州时代开始,郭鹏每攻取一地所做的事情里头等重要的就是取缔当地的私铸钱币,然后宣布以一定的比例回收各类私铸钱币。
    回收回来的这些铸币被兑换以自己所主掌的铸币工厂里生产的标准五铢钱,以此更换市场上流通的钱,进行经济上的统一。
    军事上的统一之后,郭鹏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进行经济统一。
    以屯田制所得到的雄厚粮食储备为底气,郭鹏把自己的标准五铢钱和粮食这种乱世硬通货挂了勾。
    他规定一枚五铢钱能购买多少粮食,不准随意涨跌,以此为自己的标准五铢钱增加了信誉度。
    有了硬通货保底,大家都愿意相信郭鹏的标准五铢钱。
    于是郭鹏顺利用自己的标准五铢钱取代各地大部分流通的各类私铸钱币,如减重五铢、剪边五铢、侵轮五铢等。
    郭鹏又下令自己的管辖区域内只能用标准五铢钱进行交易,不接受其他货币,以糜氏为首的强大的郭魏官方商业力量带头遵从,以标准五铢钱进行商业结算。
    于是郭鹏很快就把各地私铸的各类五铢钱彻底击垮,确立了郭氏标准五铢钱的经济地位。
    郭鹏在扩大地盘的同时,也广设各类工人集中工作的工场,不仅如此,郭鹏还恢复了汉武帝时盐铁专卖的政策。
    自己的辖区内只有官方可以进行盐铁买卖,把控住这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命脉,使这些大规模的手工工场成为事实上的郭魏政权自己的国企。
    不仅如此,郭鹏还设立了管理粮食、战马、兵器等其余各大势力急缺的物资的对外交易机构,也将这些机构掌控在手,变成自己的国企,自己主导对外贸易。
    每当他攻克一地,下令辖区内所有贸易必须用标准五铢钱进行结算的时候,地方私铸的各类五铢钱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
    收回来的所有私人铸币,包括西汉时期汉武帝所铸的五铢钱,还有王莽所铸的钱,这些郭鹏也不浪费,全部回炉重铸,变成自己的标准五铢钱,重新进入流通市场,恢复流通,恢复经济秩序。
    在经济统一的同时,郭鹏命令郭氏的法律团队起草法律,公布天下,将东汉以来中央政府对铸币权并不太关心的政策予以取缔。
    郭鹏严令收回各地铸币权以归中央。
    不准任何地方政府机构、民间商业机构和个人私铸货币,一经发现,从重处置,最轻也是干苦力,五年起步,上不封顶。
    如此一来,数年之间,郭鹏在攻取各地扩充地盘的同时,也将自己下辖的各地区的经济秩序重新恢复。
    于是中原地区和河北地区经历战乱之后被严重摧残的钱货交易商品经济在郭鹏辖下逐渐恢复,甚至缓缓恢复到了黄巾之乱以前的状态。
    郭鹏也因此开始逐步下调屯田民的农业赋税额度,使他们有多一点的余钱可以去消费,以此拉动经济发展,扩充内需。
    然后郭鹏逐步逐步的缓缓增发货币,增加货币的流通量,再将经济增长所收获的钱抽一部分用于基础建设,改善交通和治安状况,上马水利、仓储和城建等各项基础建设行动,将辖地内的经济状况逐渐盘活。
    由此,郭鹏小心翼翼的行动,使得郭魏政权下辖地区出现了政通人和的状况,广受赞誉。
    在自己所能做到的范围之内,郭鹏是愿意对下层民众尽可能的好,尽可能的让他们的生活更好,尽可能的让他们吃到更多的东西,尽可能的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能做到的,他都愿意尝试,都愿意去做。
    说到底,五铢钱通行数百年,天下人已经认同了五铢钱。
    在天下纷乱、各个势力各行其是各铸私币的情况下,尤其是在董卓铸小钱毁灭关西经济之后,使用标准足额的五铢钱的政府才是能得到信任的政府,才是有信誉的政府。
    这一时期,别说董卓的小钱和东汉中央所发行的五铢钱,汉武帝、宣帝等西汉皇帝所铸的五铢钱,甚至王莽所铸的各种钱都有流通情况。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硬通货,每个地方还有每个地方的私铸币。
    有些大豪强拥有占地广阔的庄园,藏有数量庞大的民众,于是他在庄园内自己铸造自己的货币,自己发行自己的货币。
    他要求庄园内依附他的人民只能使用他铸的货币,方便他更好的剥削,俨然就是一个经济独立自主的私人小王国。
    东汉末年的货币混乱情况远超今人想象。
    政治上的混乱和军事割据必然带来经济的混乱。
    市场上流通使用的官铸私铸货币种类极多,各地通行的主流货币也不同,严重阻碍了商业发展,也难怪人们倒退回了以物易物的状况之中。
    毕竟那个时代,货币并非不可或缺。
    所以郭鹏坚持使用五铢钱,改良五铢钱的铸造技术,让它足额足量,工艺相对精美,足够保值,于是大家也乐于使用这样的五铢钱。
    以他雄厚的物资储备和正确的政策,帮助良币逐渐驱逐了劣币,经济秩序也就随之恢复。
    经济秩序恢复了,社会秩序也就基本上恢复了,郭魏政权的治安压力为此大大下降。
    过去,刚刚占领青兖二州的时候,这样的经济政策还没有确立,新占领一地还没来得及推行屯田政策之时,当地往往十分混乱。
    土匪,小偷往往遍地横行,非常难对付,所以郭鹏被迫投入军队进行对抗,逮捕大量不法分子投入监牢,使得各地监牢人满为患。
    这样的情况往往要到屯田制度逐步推行,大家都得到了各自的土地安顿下来之后才能结束。
    郭鹏逐渐摸索出了这样的经济对策之后,在河北进行了成功的实验。
    这样的经济政策在河北之地成功实施之后,郭鹏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麾下计吏团队里多出了一群善于搞经济和货币的人才。
    郭鹏把他们单独调了出来,在内阁之下建立了一个财政司,专管货币发行和铸币以及经济政策的推行。
    之后在攻克豫州和淮南,以及关西之地和徐州的时候,这样的政策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起到了安稳人心的重要作用。
    很显然,郭鹏觉得这样的政策是成功的,所以极力推行。
    

六百七十四 成公英的求援
    眼下关西之地百废待兴,因为缺乏铸币的铜,所以郭鹏让曹仁负责此事,在关西之地到处搜寻董卓所铸的小钱。
    还真别说,战乱之后董卓所铸的那数量极为庞大的小钱被人们视为废物,经常大批量的丢弃,于是往往被成堆成堆的发现。
    曹仁如获至宝,立刻将之大量发掘,装车,运到邺城去交给郭鹏。
    这样,郭鹏才算是的到了足够铸币的铜,没有因为骤然拓地千里而造成通货紧缩。
    钱不值钱是个很严重的问题,钱太值钱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前者让人民挥着钞票买不到东西,穷的只剩钱,后者让人民捏着钱不愿意出去消费,穷的只剩钱。
    所以,作为中央政府的掌控者,在经济这一块儿,郭鹏必须要小心翼翼的操持着,制定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候不能贸贸然拍脑瓜。
    至少就眼下来说,什么银行纸币之类的都是多余的。
    那些玩意儿是社会彻底安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之后才需要用的东西。
    而现在这种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连纸都拿不出来的情况下,考虑这些未免有些自作多情。
    只要能铸造出合格的五铢钱,并且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不外放地方,郭鹏就能身在邺城掌控全国。
    就眼下来说,因为郭鹏所铸造的五铢钱质量好,足额足量,不短缺重量,而且外形精美,且使用者甚众,所以凉州、辽东、荆益扬三州和更远的交州都通过和中原经商使用郭魏政权的标准五铢钱。
    他们内部的私铸钱币也因此而减少了流通,虽然不至于完全断绝,但是也是少了很多。
    话虽如此,郭鹏也没有想过玩货币战争之类的手法来打击这些地方势力,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个时代货币并非不可或缺,惹急了,大家分分钟把货币废了以物易物。
    绢布、粮食和铁器都可以被当作『货币』来使用。
    三国鼎立之后,三个政权面临各自的经济困局,都曾经使用过超发货币的手段,比如后来孙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