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6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亮得知此事的时候正在整理自己手上的讯息,准备把这件事情理清楚了再上报到中央,让三司知道,参与进来,惩治贪官。
    他不知道毛玠为什么会突然召见自己。
    毛玠是一州刺史,三千五百石的高官,要召见也是召见郡太守,和自己应该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吧?
    但是想到可能是一些其他的问题,倒也不得不去,只能把政务委托给县尉,让县尉代为管理县务,自己起身前往武威郡姑臧县,这座凉州首府所在地。
    PS:五一劳动节还在辛苦工作的作者,难道不值得诸位投票的鼓励吗?疯狂暗示

一千零六十七 诸葛亮很有想法
    原来的凉州首府在汉阳县。
    但是因为皇帝觉得这里距离河西四郡太远,不利于河西四郡的发展,所以下令把凉州首府迁移到了武威郡姑臧县。
    这样就方便凉州刺史就近督管河西四郡的建设。
    正好诸葛亮也可以少跑一段路。
    姑臧县作为新的首府,发展建设自然是得到了大力扶持的,因此在小地方呆了一段时间的诸葛亮见到姑臧县的时候,也忍不住设想自己什么时候能把敦煌县建设的和姑臧县一样。
    好歹也是一郡首府不是?
    从玉门关和阳关进入敦煌郡之后必须要来的地方一定是敦煌县。
    西域各国商旅都要经过敦煌县,越过河西四郡然后才能进入关中去做生意,敦煌县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汉帝国的西大门。
    诸葛亮就职不过数月,但是已经在默默思考该如何把敦煌县打造为一个中等程度发达的县城,好作为敦煌郡的门面。
    进入姑臧县之后,诸葛亮很快就被安排进入了姑臧县的官方驿站,被好吃好喝的招待起来,说毛玠有点忙,很快就会召见他。
    诸葛亮等了一天一夜,没等来毛玠的消息,就有点着急,屡次三番的询问之下,来了一个自称是毛玠身边的办事官员的人。
    他说毛玠正在安排新一批物资的发放,让诸葛亮稍微多等待一会儿,毛玠很快就会抽空来见他。
    “敢问阁下,毛使君到底为什么要见我?我不过是一个敦煌县长,毛使君要召见我,难道有什么特殊重要的事情要交代吗?”
    诸葛亮拦住那个官员不让他走。
    官员一脸无奈。
    “毛使君要见阁下,那也不是我们这些身边人可以去询问的,阁下稍待,看看书籍也可以,毛使君很快就会召见阁下。”
    于是诸葛亮只能继续翻看那堆被特意送来的竹简,那是《论语》的一部分,在诸葛亮看来是挺无聊的。
    他更愿意看一些农学水利学方面的著作,帮他丰富一下作为行政官员的职业技能。
    或者待在土地上看着下辖农民们辛勤耕作开垦荒地,那也比在这里看什么劳什子的《论语》要好。
    他家也没什么家传经典,有什么书看什么书,在荆州就是这样,到了冀州加入郭魏集团之后更是如此,博览群书,海纳百川。
    现在只有一册《论语》,实在是枯燥无味。
    但是他又的确是走不掉,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样焦急的等待啊,等待啊,又等了两天,终于得到了毛玠的接见。
    诸葛亮迫不及待的前往刺史府,结果又在刺史府的会客厅堂内坐了一上午,又被招待了一顿免费午餐,吃的诸葛亮非常郁闷。
    到了下午,喝水喝的快要崩溃的诸葛亮终于得到通知,说毛玠要正式接见诸葛亮,便带着如蒙大赦般的诸葛亮来到了毛玠所在地,使诸葛亮历时十数日,终于见到了毛玠。
    “下官诸葛亮,拜见毛使君。”
    诸葛亮快步上前行礼,表示对上官的尊重。
    见到毛玠的时候,诸葛亮发现毛玠正在低头奋笔疾书。
    好像真的很忙碌的样子。
    看到诸葛亮来了,毛玠放下笔抬起了头,然后露出了笑容。
    “诸葛孔明,哈哈哈,真是不好意思,我要办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耽搁了你的时间,希望你不要怪罪我。”
    毛玠站起身子走到诸葛亮身前,亲手扶起了诸葛亮。
    “下官不敢,下官只是疑惑,下官不过是区区一任县长,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如何能让毛使君百忙之中抽空接见呢?”
    诸葛亮直起身子,轻声询问。
    毛玠哈哈一笑,让诸葛亮先坐下,然后自己也坐了下来。
    “我是有这个习惯的,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我不问郡守,只问县令,甚至一些乡长和村长我都会召见来询问他们的职责,以此断定他们是否称职,是否有不法之事。”
    毛玠做了一番解释,诸葛亮觉得这颇有些意思。
    “所以,毛使君召下官前来,不是为了别的什么事情,而是为了考验下官,看看下官是否称职?”
    “没错,就是这样。”
    毛玠点了点头:“在你之前,我已经这样考验了一百多名地方官员,从一村之长到一郡之长,我都询问过,你不是特例。
    一些称职的官员被我建议提拔,一些不称职的官员则被我建议罢黜,乃至于问罪,这是我治理州郡的一种手段。”
    “原来如此,那毛使君有什么需要考验下官的吗?下官虽然无才,但自认尽职尽责。”
    诸葛亮对此怀有强大的自信,认定自己绝对能经过毛玠的考验。
    而且他可不想在这里耗费太多时间,不仅有正常的政务要做,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调查,诸葛亮真的很忙。
    毛玠笑了笑,开始缓缓的发问。
    比如敦煌县的户口数量多少,多少户,多少口,男子多少,女子多少,壮丁多少,壮女多少,现有土地多少,计划开垦土地多少等等。
    诸葛亮对此对答如流,毫无生涩之处,似乎所有的数据都在他的脑袋里装着,现在只是复述出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毛玠又问他之后打算怎么对敦煌县进行治理,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敦煌县这边陲之地,诸葛亮也很有些办法。
    他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增加人口开垦荒地以增加生产力的方式,而是积极寻求其他的各种方式,以期将敦煌县发展得更好。
    “农为国之本,要发展一地,农业必然是最重要的,劝耕农桑,帮助农户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工程,增加粮食生产,增加粮食储备,同时增加人口,开垦更多的土地,这是必然的。
    但是仅仅只是发展农业也不够,敦煌地处边陲,气候苦寒,无论怎么发展农业也不会超过中原丰腴之地,若要让民众生活更好,相对富裕一些,则要利用敦煌县特殊的处境予以开发。”
    感觉诸葛亮很有治理地方的思路,毛玠有了些兴趣,于是继续询问。
    “你说说看,什么特殊处境?”
    “就是敦煌县地处边陲之地,靠近玉门关和阳关,是西域各国商旅还有魏国商旅前往西域的必经之地,来往人数很多,若是能充分利用这一点,就能把敦煌县发展起来。”
    “继续说。”
    “是,下官的想法,是要利用敦煌县的优势地理位置,在筑路的过程之中,随着筑路的进程,在敦煌县内建设旅店、酒肆,给往返商旅提供足够的住宿和饮食条件。
    下官听说之前财政部受诏,愿意给民间欲操持商业的黎民百姓提供一定额度的免息或低息贷款,所以下官想要向财政部提出申请,协助县内民众申请这些贷款,以建设旅店、酒肆。
    如此,可以让他们愿意在敦煌县暂时歇脚、住宿,愿意在敦煌县内花钱,来的人越多,停留的时间越长,则花的钱越多,如此,敦煌县可以得到更多的税收。
    有了这笔税收,敦煌县就可以继续建设县域,把县城扩建,建设得更加宽广、高大,能做到这些,那么愿意来敦煌县的人就越来越多。
    人多起来,敦煌县就会繁荣起来,人力物力财力都会大大增加,甚至可能成为一个西域商旅和魏国商旅的集中交易地,这样,就能彻底把敦煌县发展起来。”
    诸葛亮兴奋地诉说着自己建设发展敦煌县的建设蓝图,让毛玠感到十分意外。

一千零六十八 毛玠要为自己的后人考虑
    先发展农业,积累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借助财政部的低息或无息贷款,从无到有的发展旅店和酒肆。
    利用往返商旅的消费建设更好地敦煌县,以此吸引更多商旅前来
    最终的目标是把敦煌县打造为一个西域商旅和魏国商旅的集中交易中心。
    甚至可以分走一部分原本属于武威郡姑臧县和汉阳郡冀县的交易额度,以此把敦煌县盘活,让敦煌县真正变成一个边陲门面。
    敦煌县相比于姑臧县或者冀县,当然对中原商旅的吸引力比较低,但是对于西域商旅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可以缩减成本的地方。
    毕竟路途比较短,要是敦煌县真的发展了起来,能留下人,诸葛亮的设计就真的可以成真,敦煌县会大放光彩。
    毛玠是真的没有想到诸葛亮还真的很有些才华,很有些想法,也很有行动力。
    按照他所设想的和正在做的,这个诸葛亮在行政方面的能力非常可观,着重培养,很显然日后必然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干吏。
    真让他放开手脚来做,要不了几年,就能把敦煌县带着飞起来也说不定。
    毕竟凉州大移民和大开发是当前的政策重点,是郭鹏集合数州之力着重发展的地方,河西四郡直到它乾城的联通大驰道是必然会建成的。
    借着这股政策的春风,诸葛亮抓住机会带着敦煌县努力前进,是绝对可以吃到这部分政策红利,一举上天的。
    这个诸葛亮,真的不简单啊。
    如此感叹之下,毛玠忽然产生了些许的犹豫。
    他的兄长是民政部右侍郎,且和吏部尚书张昭的关系良好,联系十分紧密,几乎可以给诸葛亮预定未来在洛阳城内的高位。
    而且诸葛亮还是内阁官员,身上有着郭氏故吏的光环,这就是他未来可以登上高位的第二道光环。
    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他几乎预定了未来的高官地位,未来进入中央几乎是一定的,而且至少可以做到部堂级高官。
    而且他的眼光和能力都很强,未来不可限量。
    从内阁外放地方,本身就是一种历练吧?
    对了,皇帝又会是如何看待他的?
    从内阁外放,他本身就是郭氏故吏,说不定简在帝心?
    毛玠忽然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他又是徐州人,是这一波政治斗争之中的赢家,几乎可以说是躺着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运气极佳。
    在这个郭鹏开始限制青兖冀三州出身的官员的政治权力而大力扶持弱势地区出身官员的档口,诸葛亮又站在了风口上了。
    等于天时地利人和都被他占据了。
    之前两次大型政治斗争暴露了一些事情,也体现出了皇帝这一段时间内执政的重点。
    这种事情,毛玠这种高官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
    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这两个重要的人事职位被非青兖冀三州户籍的官员掌握,这就等于说皇帝在未来的扶持重点就是那些出身弱势地区的官员,政治资源肯定也会有所倾斜。
    在这样的局面下,靠着上官的威严威胁恐吓压制未来必将大有可为的诸葛亮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做法呢?
    这样做,未来会不会留下什么隐患?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毛玠觉得即使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