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7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达投效于我,多少年了?”
    “回陛下,九年三个月,还有九个月,就满十年了。”
    “你记得倒很清楚。”
    “和陛下有关的事情,臣都放在心里。”
    “荀彧之死也是吗?”
    郭鹏面色淡然的说出了让对面的荀攸手一抖差点没稳住的话。
    不过荀攸不愧是抗压大师,稳健之主,以极快的速度稳住了心神,把茶水送入了口中。
    “叔父看不清时势,逆流而行,必然遭遇灾祸,这是必然。”
    荀攸缓缓开口道:“为了保全荀氏,臣不得不出手诛杀叔父,这是臣不可饶恕的罪过,也是臣一生无法洗刷的污点,陛下若要问罪,臣愿一力承担,绝无怨言。”
    说着,荀攸放下茶杯,从石凳上站了起来,跪在了郭鹏身边请罪。
    “起来,跪什么?我说过要问你的罪了吗?”
    郭鹏伸出一只手把荀攸扶了起来,笑了笑,说道:“你都说了,荀彧死于时势,死于不可逆转的时势,而不是死于你。
    公达,当一个群体内大部分人都要向前走的时候,唯有他还想停留在原地不走,那么他注定会被群体内的人所抛弃。
    当然了,本来他也不用死,他想一个人留在原地,那就留着,也没什么,可他错就错在他不仅要自己留下来,还要拉着一群人一起留下来。
    你不想走,但是其他人想走啊,你自己不走,还不让其他人走,那你就得死,所以,他不仅死于皇命,也死于每一个想要向前走的人。”
    郭鹏微笑着说道:“我们都是凶手,你并不孤单。”
    荀攸立于原地,眼神闪烁,面无表情。
    “陛下所言甚是,臣深以为然。”
    “天下大势,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我之所以可以改变天下大势,是因为我看穿了所有人的需求,我所做的,不过是顺应所有人的真正需求,我满足了他们,于是,才有了如今的魏国。
    文若看不懂,他以为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心中还怀念着过去,还想要回到过去,但是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想往前走,所有人都想要他死,公达,你不过是其中一员罢了。”
    郭鹏伸手指了指荀攸,又指了指自己:“坐下吧,茶凉了。”
    “遵旨。”
    荀攸严肃端正的坐下,捧起茶杯,将茶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郭鹏于是伸手又为荀攸满上一杯茶水,荀攸双手持杯接下。
    “公达,我一直都很欣赏你,从你接替文若跟随我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很欣赏你,因为我察觉到,你和文若不一样。
    你不会坚持你心中所想,你会顾全大局,为了大局,哪怕心中所想不是如此,你也会顺从,你不会抗争,所以我欣赏你。”
    荀攸双手端着茶杯轻轻放下。
    “因为从一开始,臣就知道陛下的意愿就是大局,陛下的想法就是大势,臣无论怎么做,也不可能改变大局,逆转大势。
    所以比起这些,臣更希望能保全家人,兴盛家族,不要让其余族人落得叔父一家那样的下场,那就是臣最大的心愿。”
    荀氏一族虽然没有什么事情,但是荀彧一家是全部殉难了的。
    荀攸有感此事,便从来不和郭鹏唱反调,力求保住全族,不要让全族步上荀彧的后尘。
    郭鹏是个能下杀手,敢下杀手,愿意下杀手的强人、刽子手。
    他强悍,精干,无人能挡,除了荀彧和臧洪那样的“傻子”,还有谁敢违逆他呢?
    “你恨我吗?”
    郭鹏轻声发问。
    荀攸沉默了好一阵子。
    “臣不敢。”
    郭鹏笑了。
    “这个回答我喜欢,公达,我真的非常喜欢你的回答。”
    安静了一会儿,郭鹏又说道:“公达,我越来越欣赏你了,当了皇帝以后,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真话了,这样的话,估计也只有你敢说,连奉孝都不敢在我面前这样说,总感觉好些时候没听到如此直接的回答了。”
    “陛下有所问,臣必有所答,臣终究不会欺瞒陛下。”
    “好。”
    郭鹏点了点头,然后喊来了苏远,从苏远手上把一张纸拿了下来,递给了荀攸。
    “公达,你看看。”
    “遵旨。”
    荀攸双手接过了这张纸,看到上面写了一段话。
    【灵公为无道,使诸大夫皆内朝,然后处乎台上引弹而弹之,己趋而辟丸,是乐而已矣。
    赵盾已朝而出,与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
    赵盾曰:“彼何也,夫畚曷为出乎闺?”
    呼之不至,曰:“子大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
    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这是春秋经当中的一篇很普通的文章,的开头部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荀攸看着看着,瞳孔一缩,身体不自然的一抖。
    郭鹏注意到了,便继续淡然的喝茶。
    过了一会儿,荀攸放下了手里的这张纸。
    “臣愚钝,不知陛下让臣观看此篇章有何用意,臣请陛下解惑。”
    郭鹏点了点头。
    “标点,我多年读书之下,所创造出的断句所用标点,各有各的含义,各有各的用法,很简单,一学就能学会,一用就能用会,以此标点标注经文,不需要学句读,也能读书,不需要名师口口相传,用纸用笔去记录,也能学习。”
    荀攸觉得自己的嗓子干涩。
    明明刚刚才喝的茶水,现在却感觉嗓子干涩的厉害。
    “陛下想让臣做些什么?”
    “把标点,标注在经书上,公诸于世,让所有学子都能看懂标点,并且依靠标点而不是堂师的口口相传而学习、读书,使标点大行于世,家法不再为家法,而是真正的国法,圣人法。”
    郭鹏又喝了一口茶,然后,就这样看着荀攸。
    荀攸久久不语。
    郭鹏叹了口气。
    “公达,我真的很看重你,所以,我决定把我的长女嫁给你的儿子,许你荀氏爵位世袭罔替、与国同休,不必隔代递减,你就答应我吧。”

一千一百七十一 若要说圣人,也唯有陛下一人可以担得
    午后往往是一日之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更遑论这还是个炎炎夏日。
    炽热的太阳当头,尽职尽责的发光发热,让紫外线和温度笼罩大地,堪称劳动楷模。
    但有些时候过于尽职尽责,反而不美,比如此时此刻,因为太阳的过于尽职尽责,哪怕是郭某人御花园里的凉亭,也不见得就凉快到什么地方。
    和太阳的勤劳形成鲜明对比,今日的风偷懒请假,拒不出工,也不知道是拉肚子了还是痔疮犯了。
    所以周围的空气就像是凝固了一样,被太阳光不知收敛地加热,烘的身处其中的人们的身上燥热,连带着心里也一起燥热起来。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郭某人都会想念起一个名为空调的东西。
    想念起遥远的记忆里,他抱着西瓜缩在空调房间里的夏日午后。
    不过那已经是久远的回忆了,久远到甚至都记不清楚他吃西瓜时用的是铁勺子还是木勺子。
    但是,那种凉丝丝的,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怯意的滋味,他不曾忘却。
    对,就像现在这样。
    一阵不知道从哪儿钻进来的微风忽然吹了过来,从这头吹到那头,把快要凝固了的空气吹动了,一种莫名的舒爽的感觉弥漫在郭某人的心里。
    非常巧合的,荀攸适时地站起了身子,面朝郭鹏恭敬行礼。
    “陛下的意思,臣已经明白了,臣,遵旨,一切,听凭陛下吩咐。”
    郭鹏看了看荀攸,然后点了点头。
    “我会很快让礼部官员与你家接洽,不过,我长女才十二岁,还不能婚配,先订婚,等三年以后,再行成婚。”
    “臣遵旨。”
    荀攸再拜。
    “去吧,和家里人说清楚,我相信,你能说服所有荀氏族人。”
    郭鹏摆了摆手,没把后面那句【也必须说服】说出来。
    “臣告退。”
    说罢,荀攸面朝郭鹏后退三步,转身离开了凉亭,离开了御花园。
    那背影有些决然。
    一如郭鹏如钢铁一般不可摧毁的意志。
    郭鹏不知道刚才那短短的时间里荀攸到底想了些什么,但是他知道,荀攸不会违抗他。
    很简单,【不敢】。
    荀攸的一生,贯穿了【不敢】二字。
    当年,他不敢为了荀彧而抗争,如今,他也不会为了标点符号而抗争。
    他懂得大势,懂得大局。
    现在的郭某人只会比当年的郭某人更强,所以荀攸不会违抗他。
    只要郭某人不死,荀攸就能立足现在,一眼望到自己的人生终点。
    还谈什么反抗呢?
    第二个解决了,该第三个了。
    第三个下手的对象,是孔氏,是孔氏第一代衍圣公,幸运儿孔羡。
    “臣孔羡,拜见陛下。”
    孔羡见到过鹏的时候,也是在郭鹏会见荀攸的凉亭里。
    “起来吧,坐。”
    郭鹏伸手指了指荀攸做过的位置,孔羡站起身子,恭敬的坐在了石凳上。
    “衍圣公近日可好?孤听说衍圣公近日里可是相当的繁忙啊,这拜见的人怕是能从青州排到洛阳了吧?”
    听出皇帝话语里的揶揄口气,孔羡笑了笑。
    “一切都是陛下的厚爱,是陛下厚爱,才让孔氏有了今日,否则,孔氏也是岌岌可危,传承危险。”
    郭鹏摇了摇头。
    “这都是孔氏应得的,孤素来敬仰孔夫子,孔夫子创办了影响力最大的私学,极力推动改变学在官府格局之事,让士人也可以读书学习,而不仅仅是贵族才能读书学习,由此改变了先秦学术。
    如此大无畏的勇气和实干的精神,是孤非常敬仰也非常尊重的,与他所留下的经文相比,孤更加赞赏孔夫子的勇气,大概正是有如此勇气,孔夫子才能将儒学发扬光大,为我等后人所敬仰吧!”
    郭鹏连连叹息,大肆赞扬孔夫子,这让孔羡非常高兴。
    “先祖能得到陛下如此赞叹,后人能得到陛下如此庇佑,孔氏感铭肺腑,世世代代不敢相忘,如今,孔氏祖宅已经为陛下建造了生祠,孔氏族人愿一直为陛下祈福,愿我魏繁荣昌盛,万世常存。”
    孔羡大大的称赞郭鹏。
    “孤何德何能能让孔氏后人为孤立生祠啊。”
    郭鹏叹了口气,开口道:“只有能和孔夫子做到差不多的事情,立下和孔夫子差不多的功绩的人,才有资格让孔氏后人立生祠啊。”
    “陛下怎么会没有资格?”
    孔羡一脸的不认同:“陛下文治武功,远迈秦汉诸帝,这是世所公认的事情,陛下何故自轻?这种事情,臣等绝对不认同!”
    “孤的文治武功,是帝王理所应当要做的事情,可孔夫子所做的,是历代帝王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郭鹏摇了摇头:“孔卿啊,孔夫子所做的事情是改变天下大势的事情,孤为什么要遵孔夫子为至圣先师?就是因为孔夫子大力推动私学这件事情。
    私学出现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读书学习,私学出现之后,士人才能读书学习,私学的出现固然是大势所向,但是也一定遭遇过阻拦和波折。
    可是孔夫子和那些同时代的贤人们一起顶住了压力,延续了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这才有了诸子百家,这是孤之所以崇尚孔夫子的原因啊。”
    孔羡皱了皱眉头,感觉郭鹏这话里有话。
    “先祖之勇气,我等后人亦敬佩不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