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7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在邺城的那场论才大典十分特殊,虽然最后的前三甲也叫状元榜眼和探花。
    但是和如今正式定为国策的科举考试还是略有区别的。
    尽管如此,郭鹏也下诏书,承认当年的论才大典也属于科举考试的范畴,承认当年的榜首三人的成绩。
    诸葛亮于是成为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状元郎。
    如今这一次科举考试,是第一次使用科举考试的名头召开的科举考试,也是正式的全国性的科举考试,还是不分出身的科举考试。
    黎庶子弟,那些泥腿子们也有参加考试的资格。
    而且未必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因为时间紧迫,太学甚至没能来的及开课给学生系统性的传授考试内容,所以这次考试一旦参加,就等于裸考,碰运气。
    大家都一样。
    黎庶子弟对于农务往往很有优势,而在整个划分分数的项目里来看,占据分数最高的不是经义,而是策论,经义考试和农业知识考试的分数是一样高的。
    这场考试的公平性在最大限度上得到了兼顾——
    因为大家都没什么准备,甚至有些人都来不及赶到洛阳,然后面对全新的考试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直接放弃,等待来年再考。
    敢于参加今年的第一届科举考试的,都是勇士。
    相比于文举的悲壮氛围,武举又有些不同。
    武举也是考三天,选拔的是基层带兵军官。
    第一天考体能,类似于铁人三项的长途越野负重障碍跑,考验考生的体能水平和意志力,满分一百分。
    第二天是个人军事技能考核,考验各种主流军队兵器的使用,考验马术,考验弓术,考验对军阵的理解和运用,满分一百分。
    第三天则是笔试。
    出于对军队和军人的高要求,郭某人对于武举笔试的要求也不低。
    参谋台负责出题,针对一些行军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安营扎寨,粮道保护,水源保护,防范夜袭等等问题,要求考生作答。
    然后还有如今主流兵书的节选阅读理解,要求考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一本兵书的节选内容进行作答。
    这场考试的满分也是一百分,整个武举考试的满分便也是三百分。
    规则一样,从高到低进行排名,一定名次之后全部黜落,不予录取。

一千一百二十七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和文举考试不同的是,武举考试有更强的专业性和高要求。
    不仅要有身体基础,还要识文断字能读能写,更要有一定的军事书籍的阅读经验,所以很多民间勇士就被拦在了这一环节之外。
    他们都不识字,或者就算认得几个字,也不会读写,更没有读过兵书。
    唯一能参与的大概也就是第一天的考试,第二天的专业技击考试他们大概都无法参与。
    简而言之,魏军的战斗素养已经完全不是民兵等级,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民间人士根本无法杂武举考试中取得名次。
    所以能参加武举考试的人本身就很有限,基本上都是原来军队出身的人,还有比较少的首阳山讲武堂出身的人。
    为此,郭鹏已经宣布和太学一样大量增加可以进入首阳山讲武堂学习的人士的名额。
    从仅仅接受军中人士改为民间人士也可报名参考,并且放宽报考条件,降低入学考试难度。
    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进入首阳山讲武堂参加学习,并且在三年的学习之后参加武举考试。
    然后为了进一步规范武举考试的参与人群,提高武举考试的等级,避免日后出现武举不被重视的情况,郭鹏规定从第三届武举考试开始,武举考试也要拥有首阳山讲武堂的学籍才能参加。
    等时机进一步成熟,郭某人也打算在其他州郡设置一些州所属和郡所属的讲武堂,以此扩大武学学子的基数,以便于更好地优中选优,选出真正优秀的军事人才。
    文举和武举双双确立之后,郭某人就可以向下回溯,配套各项教学设施,规范教学标准等等,反过来推动教育改革。
    文武两场科举考试的结果同一天发放,名次也都一样排列。
    文有文状元,武有武状元,同一天进行御街夸官,同一天由皇帝亲自设宴恭喜、鼓励这些天之骄子们再创辉煌。
    以示国朝文武并重的基本国策。
    在这样的基本精神的指导下,延德七年十一月的时候,郭鹏就下诏让有意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赶赴洛阳准备参考。
    虽然时间紧急,但是各地学子得到消息之后,还是紧赶慢赶的奔赴洛阳,里头并不乏有往日里必然能当官的士族子弟。
    他们一边困惑着,一边紧赶慢赶向洛阳前进,为了做官,他们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的苦楚。
    可是黎庶子弟们则是觉得找到了千年难遇的机会,作为泥腿子,有朝一日也能得到学籍,成为学子,拥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这在往年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是现在,却成为了现实。
    他们可以参加考试,一旦被录取,就可以当官,改变命运,走上人生的坦途。
    这是何等让人激动的事情?
    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以及对魏天子的感激,风风火火的往洛阳赶。
    文举考试的报名点在洛阳太学门口,武举考试的报名点在首阳山讲武堂门口。
    报名原则上是只要拥有魏帝国的户口,就可以报名参加考试,但是实际执行起来还是有一些限制的。
    犯罪者受限。
    民事犯罪留下案底者,子辈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官、吏犯罪留下案底者,子孙三代不准参加科举考试。
    有如此这样的限制,也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违法犯罪的举措,等到科举大行于世,这样的规矩就能在相当程度上遏制想要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人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不为自己,也要为子孙后代想想吧?
    为了进一步让科举制度得到人们的关注,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在大范围宣传的前提之下,郭某人还亲自下场宣传吆喝。
    他亲自写了诗句,命人传遍天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简简单单二十个字,就能让人看到一种改天换地的气势。
    一种让靠着血脉世袭登上高位的官员们不寒而栗的气势。
    这二十个字写出来并且被要求传遍天下的时候,朝廷里那些靠着出身登上高位的士人官僚可都面色不佳。
    他们纷纷感到疑惑,不知道皇帝写出这样的文字还要广泛宣传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觉得我们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区区一个泥腿子也能堂而皇之的站在天子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将军和宰相本来都是不看出身的,全看个人能力,只要你有这个志气,就去努力,终究能当上将军、宰相。
    这更是无法想象的。
    可是这偏偏都开始出现了。
    以前做文官有士族,做将军有将门,大家都看血脉世袭,只要一家出了一个牛人,子孙后代享用不尽。
    哪怕子孙后代全是废物,那也无所谓,只要有一个牛人就够了。
    可眼下局面不同了,当年陈胜吴广起义推翻秦朝的时候所喊出来的口号居然也给皇帝他老人家改了改,传遍天下了。
    什么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号召泥腿子们也来争取将相的地位,和现在的将相作斗争呗?
    皇帝陛下彻底的不和大家玩温情了,彻底的展现出了自己本来的面目。
    要不是这句话没涉及到皇权,他们都怀疑皇帝陛下是不是失心疯,想要号召大家一起造反,推翻他这个皇帝了。
    自己推翻自己……
    这位皇帝还有什么是不敢说不敢做的?
    一时间阴霾弥漫在朝野之中,但是很快就被一股清风吹散了。
    这二十个字先在洛阳传扬开来,然后就是人数极多的寒门子弟和黎庶子弟们集体陷入了狂热的氛围之中。
    他们奔走相告,说皇帝陛下都明说了,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将相,只要我们自强!
    不用看出身,不要看血统,只要我们自强,人人都能做将相!
    他们狂热的情绪甚至让士族出身的士子们都避之不及,不敢上前与之交流、争论。
    今时不同往日。
    这帮泥腿子背后站着的,是那个挥着大棒把五千士人打的头破血流的皇帝陛下。
    士人从此无骨节矣!
    不知道是哪位老者在听说此事之后哀叹一声,然后痛哭一阵,在祖宗祠堂里上吊自杀了。
    随着他的自杀,地方上还真有一批上了年纪的士人跟着一起自杀,用生命做最后的抗议。
    但是没用。
    死的毫无价值。
    科举,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极其恶劣
    通过科举完成从白身到官身的飞跃,完成命运的转折,登上朝堂,面对天子,对天下大势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是无数人做梦都梦不到的场景,而能梦到的人,还是因为郭某人给了他们启蒙,给了他们机遇。
    这个机遇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很多人哪怕不知道考试内容是什么,都要疯狂地奔赴洛阳报名参加考试。
    参加这个不用举荐,不用有上层关系,只要有户口就能参加的选拔官员的考试。
    洛阳的那些老百姓们满眼热切地看着这一幕,看着这些要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当中那些和他们出身一样的人们,非常羡慕。
    他们也想找个机会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就是不知道该找什么门路才能把孩子送到太学或者其他学校里面去读书。
    他们很急切,很羡慕,甚至羡慕的有点眼红。
    就是没机会,没办法。
    他们还需要等待,很多事情并非一蹴而就,郭某人还没来得及从教育层面给底层百姓搭好上升的阶梯。
    他现在要做的,是要让科举深入人心,让这种排除了察举制度影响的科举制度扎根在魏帝国,再也不会遭到动摇。
    紧张而又刺激的正月之后,二月底,天气转暖,举考试举办之前的资格认证考试率先开始。
    所有报名参加举考试的学子都要进行这一场身体素质考试。
    主考官是力主增加这一项目的猛男郭嘉,他满脸愉悦的率众主持了这场考试,并且制定了很多标准。
    跑圈啊,跳远啊,跳高啊,承重啊之类的。
    当时郭鹏看到他制定的这些标准的时候,都觉得很吃惊,感觉郭嘉肯定是多年来被他逼着练肌肉增强体质以至于心理变态,所以才想出了这么一些法子来折磨考生们。
    不过这也的确很有必要就是了。
    郭鹏削减了一部分毫无意义的内容,降低了一些标准,照顾那些因为营养不足而体力的确不好的黎庶子弟。
    然后,郭嘉愉悦的看着那些学子们哼哧哼哧的跑步,哼哧哼哧的跳远,抹着汗穿着粗气趴在地上跟狗一样,边看边评头论足,说这届考生实在是非常没用之类的话。
    郭某人必须要澄清,郭嘉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人。
    吃喝嫖赌,五毒俱全,才华突出的同时,他的性格极其恶劣。
    这一点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觉得意外,也不会觉得不认同。
    而他恶劣的性格与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