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9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事情一旦和皇帝的爱好还有选官考试扯上关系,那问题就大起来了,立刻就要成为全民议论的热点话题。
    如今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再次证明了这些。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这些太学生除了读五经之外,就在绞尽脑汁研究演算数学问题,一个个的不能说数学家,但是基础运算还是没有问题的。
    每天都会拿出相当一部分时间进行数学方面的学习,演算数学方面的习题,一个个的化身为洛阳做题家。
    使用郭某人创造的12345这样的数字进行基础四则运算那是每一个太学生乃至民间一些从事商业领域的人物所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
    让他们过来帮忙查账那是再简单不过了。
    还不用付钱,只要管顿饭就行。
    饭还是朝廷出钱的,郭某人出钱承担他们的伙食问题,不用花费司隶校尉府的预算。
    妙。
    程昱觉得自己这一波血赚。
    这一波郭鹏调查军队,最值得担心的一是军队本身,二是兵部。
    军队的军需官体系掌握着军队自主采买的权限,动用拨付到军队的军费购买一些军队需要的仓储不能提供的小规模日用品。
    兵部的仓储系统掌握着军队主要消耗物资的提供权限,动用没有拨付到军队的军费。
    而这其中,仓储系统作为兵部内规模最大的系统,是最需要担忧的。
    真要说贪污,军队的贪污只能算小头,军队独立使用的军费只是给仓储查漏补缺。
    仓储这一块才是大头。
    军队的主粮,军队的肉食配菜,还有军队主要的军械行军用物资,全部都是兵部仓储系统提供。
    当年冀州反腐风暴就是因为冀州的仓储系统出了问题,后来这样的动乱波及到全国,几百名官员为此丧生,掉了脑袋。
    再后来郭鹏主动停止了那场风暴。
    但风暴并未消失,依然存在。
    这一次,似乎可以看做是当年那场反腐风暴的重启。
    以郭某人对仓储的重视和各地官员手脚不干净的程度来推断,一些悲观的朝臣认为这次受到牵连要死掉的官员人数不会比上次少。
    多年增加官员数量,现在的官员、吏员的数量比起之前还要多,所以多死一些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现在选官用官的权力在皇帝手上,官员们曾经可以用来和皇帝打擂台的资本已经消耗殆尽,全部消失了。
    当官,不再看家世出身,而要看考试分数了。
    如今就看郭鹏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反正大部分官员对此不抱希望。
    他们普遍认为这一次又是一次腥风血雨。
    不过除了兵部系统内的官员自己惊慌失措之外,其他部门的官员倒还好,颇有些隔岸观火的悠然闲适。
    毕竟这件事情和他们暂时没有关系。
    郭鹏要收拾的不是他们,而是兵部和军队。
    这一波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闲庭信步,舒适的享受时光,然后看着兵部那些私下里吃的脑满肠肥的家伙们受苦了。
    总是咱们被整,你们倒是舒服!
    程昱很久没有出手了,他的出手也没有时间表,他总是突然出手,突然结束,不给群臣任何的预告。
    这一次要做到什么程度,要干掉多少人,牵扯到什么地方,也没人知道。
    他们只知道,这一定是皇帝的授意,是皇帝命令他们这样做的。
    只是他们本以为皇帝会因为太上皇和太上皇后的去世而安稳一阵子,可谁曾想,他就在这个档口又干出这种事情来。
    有些人充满恶意的揣测,觉得皇帝该不会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情绪吧?
    以皇帝过往的某些做事手段,这种情况也并非不可能。
    后勤系统内的官员人心惶惶,惴惴不安,自认自己没有问题的人行的正坐得直,不担心。
    但是知道自己有问题的人,他心里有鬼,他吃不香睡不好,生怕什么时候皇帝的屠刀就要落在身上。
    皇帝的屠刀不跟你开玩笑,说砍下来就砍下来,这段时间睡不着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军队后勤系统里的官员为了皇帝查账的事情惶恐不安的同时,其他官僚系统却没有这样的担忧。
    这次的事情难得的不是以他们作为主要打击对象,而是以后勤系统作为打击对象,目标是清洁军队,他们自然不担心。
    他们正在筹备另外一件事情
    魏帝国第一波正式的商船队即将出海前往罗马帝国,展开魏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的第一波正式贸易。
    意义非常重大。
    因为郭某人的亲自安利和主持,除了皇家商队的大海船之外,很多达官贵人等有资本参与海外贸易的,都参与了海外贸易。
    他们和来到洛阳的罗马大使、罗马商人会面,商谈,确定对方的商业需求,然后定下约定,派人采购,收取定金,接着装船贸易出海。
    第一次正式的官方贸易,双方都看得很重,可以说是不容有失的一次官方贸易。

一千三百一十九 曹操偶尔也想任性一把
    海上贸易,需要准备的东西就太多了,需要支出的成本也太高了。
    每一次出海都要准备很多东西,不能全都携带商品。
    需要船员,经验丰富的水手,还要给他们准备数量足够的生活用品。
    吃的,喝的,用的,全都要按照三个月来准备。
    不能少,万一不够,在海上是要出事的。
    就过去数年的航海经验来说,在海上要是某项物资缺乏、不足,那是真的要命的。
    并且要安排权威足够且地位较高的人总领船队,这样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控制船员们的情绪,不让船只失控。
    几个月在海上漂,停靠岸边的机会非常有限,船员们积累的情绪无处发泄,互相之间打斗起来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这时候也需要组织者考虑该用什么方式给船员们排遣压力,缓解他们的情绪之类的。
    内廷方面还建议他们多携带大豆,在海上发豆芽给船员吃,说这一点还是挺重要的,让他们务必注意。
    如此一来,很多人才发现出海一次的成本真的很高,不是什么人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
    不多加小心筹备,万一遗漏了什么,在海上那就是一个死。
    所以他们纷纷向内廷相关部门咨询,了解海上行商最重要的事情,以求商船可以胜利归来,满载黄金、白银,让他们血赚一波。
    第一波出发的人不少,都是朝廷里有名有姓的人物。
    拿出家里的老本跟着皇帝的商船队一起出发,不知道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讨好皇帝、表示自己和皇帝站在一起。
    如果只是为了表示自己和皇帝站在一起,这个成本会不会太大了?
    部分官员对此感到不解。
    相信能挣钱,也要有足够多的样本让他们去相信,只皇帝一人赚大钱那是不够的。
    这些人的出海,也是在为大家打样,让其他有资本出海的人相信,他们的确能出海赚到钱,而且还是血赚。
    郭嘉问郭氏宗族借了不少钱,因为郭嘉本身的确没什么钱。
    曹操也问曹仁借了不少钱,因为丁夫人死活不愿意把家底子掏出来让曹操去冒险,曹操只好去找目前的曹氏首富曹仁借钱。
    曹仁倒是大方,借了不少钱给曹操,于是曹操折腾一番,折腾出了五艘大海船,还有很多货物,加入了出海团队。
    曹操本来打算派一个有点威望的曹氏族人做曹氏船队的领头人,觉得这样就差不多了。
    但是曹操没想到他年仅十八岁的庶子曹冲之主动请缨,说希望跟着商船队一起去罗马增长见识。
    曹冲之原名叫做曹冲,虽然是庶子,但是曹操非常疼爱他,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待遇不比几个嫡子差。
    延德初年,为了响应郭鹏去二名的政策,曹操把曹冲的名字改为曹冲之。
    这一方面是响应政策,一方面曹操也有着想要给儿子改名,给他改改运道的想法。
    曹冲之小的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这让曹操非常担忧,本以为改了名会有好的变化,结果不曾想改名之后没多久,曹冲之就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没了命。
    幸好大医馆馆主华佗及时出手,花了几个月的功夫治好了曹冲之的病。
    从那以后,曹冲之仿佛就像换了个人一样,身体日渐强健起来。
    大家都说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曹操倒觉得这和自己给他改名也不无关系。
    曹操喜欢曹冲之,因为他聪明伶俐,思维活跃,从小考试就经常得满分,总是给曹操长脸,这让曹操非常愉快。
    郭嘉的几个儿子就没有曹冲之那么厉害,在学业上被曹冲之全面碾压。
    曹操经常以此嘲讽郭嘉,郭嘉每每都气的吹胡子瞪眼,却无可奈何。
    人家生个好儿子,自己又能如何?
    年龄越大,曹冲之越优秀,俨然成为同期学生里的头把交椅,羡慕的郭嘉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柠檬,曹操当然也越发的疼爱曹冲之。
    这一回出海,曹冲之本来提前完成学业,完成冠礼,正在备考科举,一听消息,立刻主动请缨,希望可以前往罗马增长见识。
    对此,曹操不想答应。
    “海上风险极大,一旦遇到海上风暴,船只极易倾覆,一个不好,连人带船全都没了,旁人去也就算了,就算船只倾覆,为父也就认了,可是你要去,为父怎么能放心呢?”
    曹操根本不愿意让最疼爱的小儿子去做出海这种风险极大的事情。
    但是曹冲之偏不,他青春有活力,觉得能去体验一下前人都没有体验过的事情是一件值得赞许的事情,亲身感受大海的广阔和凶险,还有异域明,是非常美妙的。
    软磨硬泡,拼命请求,曹操终于受不了这种软磨硬泡,无奈之下点头答应。
    但是为此,曹操不得不多出了一笔钱,安排了一些护卫上船保护曹冲之,务必保证曹冲之的安全。
    他还担心曹冲之的吃喝问题,给他配备了很多专攻他一人吃喝的东西,还有腌制的肉类等等。
    虽然他清楚这样的装备在遇到海难的时候没有意义,张辽和辛毗绘声绘色的描述过海难发生的时候,那种天崩地裂的无力感绝望感。
    张辽这种身经百战数次濒临绝境的将军都觉得海上风暴更加恐怖,更别提辛毗了。
    当时张辽还能坚持站着稳定军心,辛毗直接就缩在一个角落里面色发白的瑟瑟发抖,直到上岸的时候腿还是软的。
    当然这种事情张辽就没说出来,还是辛毗自己说出来自嘲,说自己胆子小,以及海上风暴十分恐怖等等。
    可以说,曹操对海上风暴也并非全无概念。
    思来想去,在曹冲之即将出发的前夜,他还是来到了曹冲之的房里,希望他不要去。
    “海上风暴之恐怖,为父也是略有耳闻,一旦遇到,生还之机十不存一,遇不见还好,一旦遇到了,你你叫为父还怎么活啊?”
    曹操握着曹冲之的手,怎么也不愿松开。
    曹冲之只是笑。
    “父亲,儿子终究是要长大,是要独立成户离开父亲的,一时离不开,难道一世也离不开吗?父亲养育儿子十八年,难道还能一直把儿子养到寿终正寝吗?”
    “旁人不行,我行。”
    曹操偶尔也想任性一把。
    曹冲之哑然失笑。
    “父亲,男儿顶天立地,不该只龟缩在一隅之地,若终此一生只在一隅之地生活,岂不是坐井观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