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9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海波解释,这一带离海边近,大部分是平原,地势较低,降水颇多,不做好防水准备的话,很容易就给水淹了。
    根据王海波数次轮转接近一年的驻扎经验来看,这一带的地势是西高东低,越往海边走地势越低,越往西去则地势越高,周围几条河流都是西东走向。
    所以驻军也好,筑城也罢,一定要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城池也要做好内部排水和外部排水工作,需要好好的设计设计。
    不然一场大雨就能把城池给淹了。
    郭珺听他这么一说,赶快让还没有扬帆起航回去的船只带信回魏国,告诉郭鹏,给他派一些靠谱的建筑专家来。
    建筑专家不到位,他实在是不敢滥竽充数不懂装懂。
    建造的一座城池对于他的西蜀公国来说意义重大,不能随随便便拍脑瓜。
    他不像郭瑾,跟随郭鹏身边学习多年,掌握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本领,堪称郭氏家族里的懂哥。
    但是他在治蝗一线辛勤的工作过,深深地了解一个专业人士对农业生产的帮助有多大。
    所以郭珺特别尊重专业的、懂技术的人才,认为专业的懂技术的人才才是一切。
    于是在航海的时候,他非常尊重航海方面的专家,虚心请教,在行军和安营扎寨的时候,又特别注意请教那些随他而来的带兵军官。
    郭鹏为了更方便他掌握军队,交给他的军队里没有军司马以上的中级军官,全都是军司马一级别的中下层军官,全体军司马直接向郭珺本人负责,听从郭珺本人的号令。
    对于这样的安排,郭珺还是高兴且放心的。
    他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虽然读过兵书,接受过军事教育,也在首阳山讲武堂历练过,但是终究只是一个纸上谈兵之辈,论及实战经验,完全不如这批东南兵团里厮杀出来的军司马。
    他们可都是真刀真枪和山越贼人干出来的军功,一个个手上至少有十个首级的功劳,都是刀口舔血的强悍军人。
    和山越贼人在深山老林里互相杀戮,拼死交战,一点一点的把数量超过百万的山越贼人彻底荡平,为扬州增加了超过百万的人口,这份功劳之大,足以让东南兵团的每一名士兵都获得美好的生活。
    在他们面前,郭珺觉得自己除了身份高贵一点,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
    所以他非常注重听取大家的意见,召集大家一起开一个军事会议,然后商讨要做的事情。
    不过虽然是听取意见,可是郭珺牢记着郭鹏交给他的驭下之道。
    必须要自己做出决断。
    无论怎么愿意广开言路,怎么发扬民主风格,最后的决断权,必须自己掌握在手。
    必须要自己做出决断才可以,否则,必然会大权旁落。
    这些军队受到魏军军法的束缚,本身纪律良好,知道一切行动听指挥,郭珺需要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但是决断必须自己做出。
    不能交给别人做出决断。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郭珺就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但是在最终做出决断的时候,一定是自己做决断,并且不允许任何人有异议。
    如此树立自己的威望。
    并且军事行动进行时,就算自己不懂兵事,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家伙,也不能不随军一起征战。
    他出发之前,郭鹏抱着他告诉过他——为父最早上战场的时候也是个纸上谈兵之辈,数次战场历险之后才得到了宝贵的战斗经验,战斗经验必须要自己去经历才能拥有。
    听,是听不会的。
    去冒险吧,去经历险阻吧,跨越无数的艰难险阻,你的未来就在你的手上。
    当时他心潮澎湃,觉得自己也可以走上郭鹏的道路,成为一代开国君主。
    但是当他真的看到黑压压一片一万人的军队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还是震惊了。
    一万人,有那么多吗?
    排列在一起,一眼望不到头,黑压压的一片,人山人海不足以形容。
    他听说魏帝国随时可以动员起一百多万军队作战,就觉得一万人不过尔尔。
    可是当一万人站在面前的时候,他才明白兵法上所谓的【万兵驱驰】到底是什么道理。
    一万人,恐怖如斯!
    一万人,拥有山崩海啸一般的力量,任何一座城池面对一万人军队的攻击的时候,都不敢说自己一定可以抵抗住,一定可以完好无损。
    带领一万人作战,掌握这一万人的生死,拥有一切的抉择权,为他们的生命负责……好沉重的压力!
    父亲他……一直都是承担这样的压力走到皇帝的位置上的吗?
    不,不止如此,父亲打天下的时候,手上军队几乎达到六十万,战后不断裁军才裁到了三十万的规模。
    父亲到底承担了什么样的压力?
    父亲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压力之下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一万人的目光就差点把郭珺给压垮了,更别说三十万、六十万!
    郭珺根本就不敢想象自己建立一个数十万人口的国家的未来,自己要为数十万人负责的未来……
    那该是何等的重担?
    而现在,父亲身上肩负着八千万人的重担!
    郭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直到此时他才发现,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多么伟岸高大的巨人。
    从零开始建设一个国家的父亲到底是何等惊才绝艳的绝世英才。
    郭珺不再迟缓,他要加快速度行动,否则他会被父亲甩在身后甩得远远地,再也看不到父亲的背影。
    不过尽管如此,就算他顺利建立起了西蜀公国,他也觉得自己根本追不上父亲的脚步。
    郭珺通过询问王海波,询问出了当地土著人口数量,以及他们的武器装备还有战斗力等等,以及各自的方位。
    他比较意外的发现,根本不需要大军全体出动,大概出动十个百人队就差不多可以横扫整个海岸地区的夷人了。
    事实也是如此,郭珺挑选了十个百人队,首先一起扑向了一个距离海军据点最近的夷人部落。
    大概有一两千的人口,可战斗兵员数量也不多,两三百的样子。
    居住地破破烂烂,很有原始风格,但是也开始了农耕文明。
    他们会耕种土地收获农作物,并且还有采集和渔猎等多项生产行动,生产方式多种多样。
    基本的生活习俗和一些汉人村落没什么区别,就是其他方向差得很多,比如穿着,行为习惯,语言等等。
    郭珺也没觉得什么不好的,左看看右看看看不出什么名堂,便一挥手,千人军队一拥而上。

一千三百六十七 郭珺的成长很快
    这些夷人的防备心理还是挺强的。
    他们隔着老远就发现了进攻过来的魏军,然后迅速通知了部落的人们,试图进行抵抗。
    但是他们的抵抗能力太差,战斗力太差,战斗人数也不够,面对一千人数量的魏军,惨败。
    他们用木棍、石头,还有少量铁质的不知道是什么种类的兵器抵抗魏军,衣着破烂,只有少数人身着皮甲一样的装备。
    面对这样的抵抗,当然,战斗没有任何悬念,郭瑾甚至觉得出动一千人有点小题大做。
    这些军队还不是那一千名东南兵团的老兵组成的,而是少量老兵做骨干拉起来的新兵部队,刚刚经过完整的训练还没来得及杀人见血的。
    这一波让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杀了人见了血,初战告捷,士气大振。
    魏军一举把这个夷人部落推平,杀掉了近一百个试图抵抗的夷人士兵,就征服了这个部落。
    征服这个部落一点都不难,打败了他们的军队之后,就把从上到下的部落居民都给俘获了。
    他们的首脑穿的最为华丽,身上有很多黄金白银的佩饰,看不出来还是个土财主,被郭珺一刀斩首用来立威,吓得整个部落的人尖叫不已。
    然后凡是衣着比较华丽的全部干掉,一个没留,剩下一群破烂衣着缩手缩脚一看就没什么财富的穷鬼。
    这群人到还没有被区别对待的价值,因为人数较少,凡是抓到的全部都被当做苦力去工作了。
    而整个部落的牲畜、粮食、财富全都被郭珺搜刮一波,纳为己有。
    还不错,收获颇丰。
    郭珺初次感受到了抢劫和征服的快感,感觉有点上头。
    军营的整顿工作,还有道路的维修工作,伐木以及一些搬运工作等等。
    就在军队的监视下进行。
    这些建立据点的先期准备工作都被安排上了,抓住一群就要开始工作,刻不容缓——
    郭珺迫不及待的想要建立起一个配得上自己身份的驻地,也就是一座城池。
    以此为据点,才能进一步向外扩张。
    在他看来,没有城池就没有安全感,就没有立足之地。
    抓捕苦力的行动还在继续,郭珺觉得这不仅可以获取大量苦力,也是很好的练兵之所,于是就非常果断的搞起了车轮战术。
    他让这些新兵蛋子们在老兵军官的带领下轮流去攻打夷人部落,自己也跟着一同前往,亲自尝试指挥,并且加入战斗。
    他也挥刀杀人,建立战功,积累作战经验。
    第二个要进攻的部落人数多,近万人,可战之兵约有两千多,那就派一千人去打。
    第三个要进攻的部落人数少,两千多人,可战之兵数百,那就派三五百人去打。
    郭珺自己穿着郭瑾为他特制的厚实皮甲,顶着头盔,手持雪亮的环首刀,加入战局,在亲兵的保护下亲自冲锋陷阵,把自己学到的战阵之术和武术全部用在了战场上。
    挥刀枭首,大力劈砍,砍掉他们的头,斩断他们的身子。
    土著夷人们装备差,普遍没有盔甲,没有合适的防御性的装甲,也没有多少铁质兵器,打起仗来就和国内早期的那些黄巾乱军差不多。
    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对上严密整齐的魏军军阵,毫无战斗力。
    郭珺组织指挥了七八场小规模战斗,开始渐渐熟悉了一千人的指挥方式,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战斗经验,产生了不少军事上的感悟。
    然后继续带领军队进取。
    亲自指挥的军队从一千人提升到两千人,接着是两千五百人。
    没用多久,郭珺就非常轻松的荡平了这沿海据点周边的十几个夷人部落,扩充了魏国人的势力范围。
    还抓到了超过四万名俘虏,亲手斩杀夷人超过五十人。
    很短的时间内,郭珺就从一个没有杀过人的战场菜鸟成长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战场勇士,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威望。
    为了进一步增加自己在军队里的威望,他还会亲手斩杀那些被他打败的部落之主。
    那些部落之主被打败之后,往往没有被阵斩,而是被俘获。
    郭珺不需要他们活着,他们活着只有无穷无尽的麻烦,死了才行。
    所以郭珺就会在全军面前亲手斩杀他们,砍断他们的头颅,在军队面前展示自己的勇气。
    根据郭鹏的教导,郭珺还知道要想彻底征服一个部落群体,就要消灭掉这个部落群体全部的上层,只保留最底下的下层人。
    部落上层群体有文化知识,有很多鬼心眼儿,想要搞点什么小动作,那是防不胜防,与之相比,下面那些小鱼小虾不仅能贡献劳动力,还没什么反抗的意志,简直是完美的工具人。
    所以但凡是被捕捉到的部落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郭瑾都会杀掉他们,一个不留,然后筑起京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