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人,对清廷是有大功劳的,也是有很大能力的,不少人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比如范文臣、洪承畴、孔有德、耿仲明等等。
  但是,他们对清廷的功劳越大,对大明的伤害,也就越大。
  身为汉人,他们这种行为,就是卖国,不可饶恕。
  为了以儆效尤,这些人都要进行重处。
  最终,以洪承畴、范文臣、孔有德、耿仲明为首的一些清廷汉人组成的重要文臣武将,全部于菜市口斩首。
  而其他影响力低一些的汉臣,大多流放或者入监。
  由于是先处理的这些汉臣,如此重罚,一时间让刚归降的满州文臣武将人心惶惶,生怕唐宁不守承诺,接下来就要用更严厉的手段来对付他们。
  但显然,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顺治帝福临退位之后,被封为满州亲王,豪格被封为顺亲王,其他如多尔衮的睿亲王、代善的礼亲王等,都不变,依然享受亲王爵位,但都只被赋予一些闲职。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唐宁知道,这些人虽然随清廷灭亡而投降,但内心可能是很不服气的。
  如果一开始就赋予其要职,难保他们不会搞一些事情出来。
  给他们一些闲职强留在京师,一方面可以磨砺磨砺他们的性子,另一方面也可以好好的观察一下。
  


第三零五章 明葡联姻
  清廷的一些重臣被安排完备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笔清廷的遗产,就是八旗军了。
  当初,唐宁向代善说过,自己会组建骑兵师,而八旗军也会被收编其中,他没有打任何折扣。
  他将手上掌握的所有骑兵都整编起来,再扩充一部分,准备组建二十个骑兵师,从骑一师一直到骑二十师,每师满编一万人。
  骑兵师的来源主要有五部分,关宁军、原大顺军骑兵、原三顺王部骑兵、八旗军、蒙军。
  其中,以八旗军的数量最多,有七万人,毕竟满州族本就是游牧民族,几乎人人善骑,上马之后人人可当骑兵。
  而大顺军,空有庞大的数量,但骑兵数量却不多,只有五万余人。
  然后是关宁军不到两万的骑兵,三顺王的降军也有不到两万的骑兵,蒙军现在主要是科尔沁的西鲁特氏,有七千余人,还有随清军一起投降的不到一万人,一共一万五千余人。
  既然是来自不同的部分,分归几个民族,为了更方便的控制管理,每个师当然不能让同一归属的部队存在,特别是八旗军,都需要打散。
  其在一个师当中的最大建制,只能是团,方便节制和管理。
  这样混编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互相促进。毕竟由于以往的一些因素,汉满之间,想不竞争都难。
  而二十个师的师长,除了明安达礼一个蒙古人,其他师长,暂时都只能以汉人为主。
  为何明安达礼能够独特一些?毕竟新军中的蒙古兵一共加起来才两万左右,比之更加善战的八旗军要少好几倍。
  这自然是唐宁对明安达礼的看重,同时对其识时务的回报。
  重用明安达礼可以给蒙古其他各部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更加放心的归入大明的怀抱。
  而且蒙军暂时只是占很小一部分,就算让明安达礼直接指挥一个师,唐宁也不担心他能生出反叛之心,反叛了也翻不出多大的浪来。
  而汉人师长几乎都是从关宁军、大顺军中提拔。
  因为通过长时间的征战,这两支军队是除了新军之外,最为唐宁所信任,也诞生了不少优秀的将领。
  当然,唐宁也没有完全斩断八旗军将士的晋级之路,他一再强调,军中用人,除开一些情感因素之外,最看重的,还是军功。
  只要战功卓著,未必不能晋升。
  八旗军将领现在最高的职位是团长,但只要其真心为大明效力,有卓越战功,其所在的团完全可以从原建制中抽离出来,然后再以其团为骨干,扩编成一个师。
  在骑兵师整编完备之后,唐宁又向步兵下手了,进一步进行精简,只保留六十万。
  这一裁,就裁了四十多万人,当然,唐宁不会直接将人用完就扔,他们都会被编入当地的治安保卫团。
  如果他们愿意响应号召进入关外安家,可以获得比普通百姓至少多一倍的土地补偿。
  这个政策可是非常受欢迎的,毕竟他们当中大多数也都是普通农民起义的,是受土地兼并的祸害,受沉重赋税的压迫,走投无路才将手中的锄头变成了刀枪。
  现在迁往关外,三年之内免除任何赋税,更没有徭役,三年之后,每年的赋税也会远远低于崇祯一朝。
  所以,在老家没有自己土地的百姓,还是很愿意响应号召,去往那些会分发土地耕种的地方,比如关外。
  毕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有土地,就有粮食,有粮食,才能活命。
  于是,一次人口大迁移开始悄然进行。
  接下来的一年中,大明没再进行征战,而是全身心的稳定国内发展,扶持农业,鼓励商业,加强对东北的控制和稳定。
  在农业上,大力鼓励种植玉米、番薯、马铃薯等耐旱、耐贫瘠,而且产量高的农作物。
  只要愿意种植这些作物的,种子商会会免费提供。
  这些年的天气比较恶劣,种植这些作物可以保证收成,让更多的困苦百姓渡过难关,也可以进一步促进人口的增长。
  在商业方面,继续大力推动资本主义发展,鼓励海外贸易。
  由于满喇加已经被新军和葡军联军占领,到南洋各地的航线全部打通。
  新军的强势崛起,并与葡萄牙联合,让巴达维亚的荷兰人颇为忌惮,即便重要的满喇加被新军和葡萄牙联合占领,他们也只能吃哑巴亏,不敢报复。
  并且,还默认大明的商船进入他们所控制的殖民地进行各种贸易,生怕不安分的新军继续向他们其他的殖民据点下手。
  商会还与葡萄牙人一起组成联合商队,准备沿着葡萄牙人的航线,将大明的商船开到非洲甚至是欧洲去。
  而葡萄牙人也想借助大明的力量,帮助他们在欧洲重新打开局面。
  因为他们很清楚,不借助外力,凭借葡萄牙王国现有的资源和力量,很难再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
  正因为如此,葡萄牙人才不遗余力的与唐宁,与大明展开更广泛的合作,他们看到了这个曾经内乱的国家已经真正的摆脱了危机,以后只会越来越强大。
  与这样的盟友联合,才能够让葡萄牙王国重整雄风。
  而为了让双方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葡萄牙人想到了一个很有效的方式,那就是联姻,联姻的对象自己是唐宁和濠镜总督千金克劳迪娅。
  克劳迪娅可以说是与唐宁已经非常熟悉了,从唐宁率军从福建北上抗清开始,她就一直混迹在新军军营中,甚至还随唐宁远征辽东。
  几乎是唐宁去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比唐宁的正牌夫人宋云舒相伴唐宁的时间都要多得多。
  毕竟,宋云舒有重要的职务在身,唐宁的几次远程都离不开她在背后的支持。
  可克劳迪娅不同,她可以放下手上的事情让别人去代替,她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建立与唐宁之间的联系,以自己做筹码。
  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唐宁自然也看出来这个女人有目的,有野心。
  目的是成为他唐宁的第二个女人,野心,自然是借助新军,借助大明的力量,让葡萄牙王国恢复往日的雄风。
  其实这种事情很常见,别说古代,就算是唐宁自己原本所生活的现代,为了利益联姻的事例也非常常见,就看这种联姻是不是双方所需。
  当然,对于克劳迪娅本人来说,一旦联姻成功,她并不是牺牲品,因为她对唐宁并非没有感情。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近距离接触,她已经从这个男人身上发现了太多的优点,她要嫁,也只会嫁给这样的男人。
  所以,她向唐宁尽情的推销自己,有一半的原因,确实是因为自己的感情。
  


第三零六章 李定国归附
  在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宋云舒也从未反对过唐宁再纳妾。
  而欧洲则不同,很早就确立了一夫一妻制,所以在欧洲,克劳迪娅想要嫁给一个已婚男人是很难的。
  但是,她现在是在亚洲,是在可以一夫多妻的大明,所以包括她自己,没多少人觉得不妥。
  只要唐宁开口,他立即就可以拥有第二个女人,而且还是整个大明历史上第一个与欧洲人进行跨国婚姻的人。
  当然,这对唐宁来说,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但他一直没有正面答应。
  毕竟在当时,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他还不确定未来所要走的路线,因此不想过早的与葡萄牙人捆绑得太紧。
  现在,大明的最主要大敌清廷已经覆灭了,大明也经过了一年多的休养生息,是时候开始自己的扩张计划了。
  大明之前几乎从未真正向外扩张过,在这方面自然比不上葡萄牙这个老牌殖民帝国,所以在双方利益并不是很冲突的情况下,加深合作还是很有必要的。
  终于,在唐监国二年的1648年的元旦,也就是正月初一,唐宁和克劳迪娅在京师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仪式。
  在大明与葡萄牙双方显贵的共同见证下,双方正式成为夫妻。
  一个月后,由大明出资资助的一支由大明人和葡萄牙人共同组成的冒险船队,正式从宁波府出发,目标中北美洲。
  葡萄牙人在美洲有殖民地,但主要都在南美,现在在中北美洲实力最强的是西班牙人,可即便如此,他们也只是占领了一些据点,没能对广大的中北美洲进行完全吞并。
  而此次,这支船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寻觅几处最佳位置建立据点,以便将贸易直接扩展到中北美洲。
  不过,唐宁还临时交给船队另一个任务,那就是帮他寻找一处叫檀香山的群岛,大概在航线的中间位置,他给出了相应的坐标。
  其实,就是现代的夏威夷,夏威夷群岛现在还是一个未开发的地方,第一次被发现还是在十八世纪下半截的1778年,到十九世纪才被占领。
  唐宁能够给出坐标,那是因为他有相对现代的地图,而且还是军用地图,自然是军火库中的德国军用地图。
  还未找到该群岛,唐宁就已经将该群岛的名字给起好了,就叫檀香山,因为他知道上面有不少檀香木。
  唐宁提供那么多确切的信息,葡萄牙人一度认为唐宁应该是亲自去过那个地方。
  不过在他们与大明伙伴了解过之后,才知道这位大明的光明王,有着近乎神明一般的能力,能够预知很多事情。
  他们确信光明王绝对没有去过檀香山,但既然光明王这般确认大海上有一个叫檀香山的群岛,那么,一定会有这一座群岛。
  葡萄牙人感受到了他们大明伙伴的狂热,也不由对这次远洋航行多了更大的信心。
  找到檀香山后,在那里建立一个补给基地,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大明距离美洲有万里之遥,而该群岛几乎处在中间,有了这一处休整、补充的基地,对船员和整支船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这都是后话,唐宁只需要将任务布置下去,自会有人很好的去完成,他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如今大明境内最不稳定的一支力量,就是张献忠留下来的大西政权了。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