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铉是我罩的人,怎么能任人欺负?!」

    「朱允炆,迎接我的暴风骤雨吧!」

    「你,准备好了吗?」



    第0168章 做杀头的生意

    

坏了,三孙要怼二孙!

    三孙的心声肯定没错,他说到做到。

    在杭州之时,三孙为了达到目的,故意激怒咱!

    当着几千将士怒骂自己,真真假假假的。

    其中还把多年以来在宫中受的委屈和苦水一古脑都倒了出来。

    现在,三孙又要故技重施。

    对象,由咱换成了二孙。

    这要是在大殿中吵起来,皇家的颜面那可是一点都没有了。

    自己这个当爷爷的,怎么办?

    二孙和三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虽说准备让三孙当储君,但二孙也不能让他受委屈不是?

    如果两人今天吵上架了,局面可就没法收拾了。

    想到此,朱元璋一声喝:“常升!”

    常升正在为朱允熥暗暗叫好呢,没料到朱元璋喊到了自己的名字。

    声音大而急促,似乎是心存不满。

    “臣在。”

    “常升,你赶快把允熥带回家,”朱元璋马上补上一句:“允熥在杭州辛苦了,受累了,让他回家好生歇着。”

    常升心下高兴,原来陛下是怕累着允熥了。

    「不是吧,老朱对我如此关心?」

    「不由得有些感动。」

    「这么说,以后自己上朝不用站那么长时间,可以早退了?」

    「理由就是咱身子骨弱,站不了太长时间。」

    「但是,这也不行啊。」

    「天天都来这里点卯,完全是浪费生命啊。」

    「我天天在院里逗逗梅儿、兰儿,不香吗?」

    「我天天到科技院溜达,到城外逛逛,不香吗?」

    「不行,在走之前,一定要给铁铉出口气!」

    「一定要让老朱彻底烦我!从此不想再见我,于是就不再上朝堂。」

    朱元璋没想到,三孙还没有放弃刚才的想法。

    他还是想与二孙吵一架!

    那就满足他不想上朝的愿望!

    “常升,把允熥送回去。允熥今后就在家里好好呆着,不用再来朝堂了。”

    朱元璋以最快的速度抛出了朱允熥想要的结果。

    「哈哈,没等我怼朱允炆,老朱就烦我了!」

    「又或许是,老朱让我把所有精力放到大明科技院!」

    「看来,我向他讲解地球是圆的,让他乘坐热气球飞上天,让他真的动心了。」

    「那就好好研究出跨时代的武器吧,既为自己,也为大明!」

    为自己?

    三孙说为自己?

    这么说,他想当储君?

    三孙究竟是怎么想的?

    幸好,即将出现的尴尬总算是化解了。

    三孙,真是不让人省心呐。

    常升把朱允熥领出殿外。

    文臣们大喜,陛下怎么忽然变了态度?

    嘴里喊着允熥、允熥的,但是陛下不让朱允熥再来朝堂了。

    陛下不是说朱允熥立了大功吗?

    这怎么忽然之间就不允许朱允熥上朝了?

    不让朱允熥上朝,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参与政朝的资格!

    失去了参与朝政的资格,也就失去了当上储君的机会!

    本来,在储君之争上,表面上不争的朱允熥如日中天!

    宣布朱允熥为大明储君,也就是近期内的事情。

    哪知道,事情急转直下!

    谁也想不到,朱允熥在一瞬间失势!

    果真是,帝心难测!

    果真是,伴君如伴虎。

    想想前天,陛下让朱允熥独享掌声和欢呼。

    可能在那时,陛下就对朱允熥不满了。

    文臣们大部分都乐坏了,真的想此时散朝,陛下一走,大家弹冠相庆!

    蓝玉连续几天都在府中开宴,请了一帮子武将大吃大喝。

    表面上是庆祝陛下在杭州全歼窝寇,实际上是为朱允熥的得势而庆祝。

    现在,轮到我们为朱允炆庆贺了!

    蓝玉也迷惑了,陛下这是玩什么招数?

    难道对自己的亲孙子,也要像以前对付武将那一套?

    人家立了功,先是表扬,而后来一番打压?

    朱允熥走了宫外,微闭双眼,深深吸了一口气。

    终于,自由了!

    常升劝道:“允熥啊,不要灰心啊。陛下一定是喜欢你的,你这么有才,他肯定是先磨磨你的性子。”

    朱允熥真不明白,二舅为何如此高看自己!

    自己从来没有暴露过才能。

    “舅舅,我的性子不用磨。”朱允熥说道:“有空得和舅祖爷说一说,他的性子该磨一磨、收一收。”

    “还有,大明科技院要成立公司,朝廷占二成的股份。你和舅祖爷要是相信的话,可以入股。”

    “这个钱赚得心安。”

    常升根本不细想:“允熥,你说啥就是啥!你叫入股咱就入股。”

    朱允熥暗下决心,蓝家、常家对自己这么好,一定要尽全力保护好他们。

    一方面约束蓝家和常家不要欺负百姓,不要触犯法律。

    另一方面还得壮大实力。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现在的武将,手下无兵!

    只有在出征的时候,朝廷才抽调军队,挑选一名武将作为统兵。

    皇帝想杀掉哪个武将,武将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因此,必须把大明科技院掌握在自己手中!

    让所有进入科技院的人员,首先听我朱允熥的!

    生产出来的武器,统统先存到系统空间里!

    有了大批量的武器,这就是自己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最大保障。

    系统抠抠索索,每种武器只给一个样品,逼得自己不得不成立大明科技院。

    回到院子里,朱允熥就进入书房,从系统空间拿出了基础教材。

    把这些先交给陶成道。

    一边建校舍,一边招人员!

    算术、物理、自然常识、十万个为什么,这些都是基础课。

    大明科技院制作的第一批东西做什么?

    那就从最简单的入手:望远镜和显微镜。

    因为做这个,材质最易得到:玻璃。

    望远镜应用于战场,可以提前得到敌军的信息。

    相信制作出来,所有人都应该认识到望远镜的价值。

    而显微镜,则是让科技院的所有人看到,更加微观的世界。

    等到散朝之后,蓝玉带着陶成道急匆匆地来到了朱允熥的小院。

    蓝玉急着问是怎么回事,朱允熥解释说,陛下主要是急于出研究成果。

    所以,让自己从此不再上朝,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大明科技院上。

    蓝玉担心科技院做生意,赔了怎么办?

    朱允熥微微一笑:“舅祖爷不要担心。我们做生意,是稳赚不赔的。第一个公司,我保证赚得盆满钵满。”

    “你做啥生意,能稳赚不赔?”蓝玉问道。

    “大明科技院要成立第一家公司叫,大明盐业公司!试问天下人,谁能离得开盐?”

    朱允熥的话让蓝玉大吃一惊:“允熥,这是杀头的生意!”



    第0169章 算无遗策的三孙失策了

    

“舅祖爷,你放心好了。朝廷禁营私盐。大明盐业公司,朝廷占两成,大明科技院占八成。”

    “朝廷就不说了,大明科技院和国子监一样,都是官办。”

    “虽然我们大家入股,根本不影响官办的性质。”

    “大明盐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盐。我们产出的食盐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因此价格更低。”

    “舅祖爷,朝廷的盐税不仅不会减少,还会增加。老百姓也能吃得起盐了,两全其美,陛下不会说什么的。”

    蓝玉平时都是琢磨打仗的事了,根本不关心柴米油盐的事情。

    看朱允熥说得如此肯定,思路如此清晰,不仅去掉了担心,反而更加兴奋。

    自从朱允熥从杭州回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说话的底气足了,声调高了,言语之中充满了自信!

    这绝对是好现象!

    只要朱允熥当上储君,蓝家、常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假如朱允炆当上储君,就算是陛下不清洗蓝常两家,等到朱允炆继位之后,一定也不会饶过。

    “允熥,你成立公司,朝廷也不给钱,还占二成。肯定缺钱吧,缺就给咱说,舅祖爷砸锅卖钱,也要支持你把公司办成、把科技院办好。”

    蓝玉的表态让朱允熥十分感动。

    作为历史上的名将,蓝玉在朱允熥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蓝玉的作战风格,大胆而冒险,与常遇春极为相似。

    穿越至此,还有着血缘关系,当然要保护他们。

    前一段,为了消除陛下的怒气,朱允熥劝蓝玉还掉了田庄、解散了庄奴。

    这样一来,蓝家就少了一大块收入。

    让蓝家入股大明盐业,也是为蓝家创造额外的合法收入。

    成立大明盐业公司,此事得让陛下知道。

    于是,朱允熥让方孝孺代笔,就成立大明盐业公司一事写成奏疏。

    方孝孺写完,内阁辅臣杨溥来了。

    杨溥来京多日,这是第一次拜访吴王朱允熥。

    见到朱允熥,先是深深施一礼:“吴王,提携大恩,没齿难忘。”

    朱允熥哈哈一笑:“弘济,不必客气。你如果是个庸才,本王根本不会推荐你!听说你在内阁做得不错。”

    杨溥这下子更确定了,果然就是吴王向陛下推荐的。

    “弘济,你来了正好。这是我替吴王写的奏疏,你看看有何不妥。如无不妥,请交陛下。”

    方孝孺说道。

    “敢问,是方夫子吗?”杨溥问道。

    方孝孺脸上一红,自己给吴王朱允熥当老师的事,人尽皆知。

    都在笑话他命苦,去教一个白痴,去雕一段朽木。

    尽管他明白朱允熥绝不是废物,他的水平不在任何大儒之下,但他也不敢向别人说出真相。

    杨溥看完之后说道:“开办大明盐业,与国与民,均极为有利。”

    “只是,这成本未免太高,前期投入恐怕太大,朝廷又不给予支持,吴王为何如此做?”

    朱允熥笑笑:“我以为你要反对呢。”

    方孝孺心想,如果不是知道朱允熥有大才,他肯定是第一个反对。

    可能,这个奏疏拿到朝堂上,估计会引起强烈反对。

    特别是都察院的御史们,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果然,第二天的朝堂之上,朱元璋就让杨溥拿出了朱允熥的奏疏。

    杨溥念完提议,还没有说细节呢,户部尚书范敏首先反对:“这怎么可以,科技院的公司怎么可以把手伸进朝廷里?”

    “国库本就紧张,盐税就是主要来源。科技院这么一搞,全国岂不是乱套了?”

    “是啊,科技院这是与国家争利!”

    看大家强烈反对,朱允炆也站了出来:“科技院的成立,朝廷没有给予财力上的支持。哪怕是自己想办法,也不能如此胡来。”

    杨溥说道:“大人们不要着急,容下官把吴王的奏疏念完。”

    朱元璋急了:“让咱来说!”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