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对大明科技院说三道四了。」
「有了好的环境,下一步就看陶成道的了。」
「对于蓝家,我总算是放心了。」
「陛下说了,要让蓝玉跟我一块去嘉峪关,蓝玉就没什么问题了。」
「蓝玉安全了,但是常家,怎么办。」
朱元璋说道:“为加快大明科技院建设进度,常升,你要负起责任,经常到大明科技院督查。”
开国公常升,到大明科技院督查?
常升心中早已经乐开了花,这些个文官每个月都要到大明科技院的工地上干活十天!
刚好咱去督查建设进度,岂不是刚好管住了这些文臣?
这些文臣平时看咱的外甥不顺眼,看武将们不顺眼。
这下子,风水轮流转,轮到老子管你们了!
开石不用劲,鞭之!
搬砖不用心,鞭之!
运料累得慌,鞭之!
总之,就不能让这帮文臣在工地上闲着!
要让他们为大明科技院的建设流血流汗!
“臣谢隆恩!臣一定不负圣望,督促大明科技院建设得又快又好!”
「哈哈,老朱真不错,给常升这么一个活!」
「谁也不能动大明科技院,常升的责任是督查大明科技院的建设,那么,谁也不敢打常家的主意!」
「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嘉峪关了。」
朱元璋也放心了,三孙终于放下心中牵挂了,终于可以放手在西域一搏了。
还未散朝,朱允熥就有些不耐烦了。
朱元璋一看,三孙又不想在这里呆了,那就赶快让他走。
不让他走,他非得找个机会怼二孙,到那时,当爷爷的可就不好办了。
朱允熥得到特许,可以回家准备准备,随时西行。
还没有走到小院,从街角拐出一个黑衣和尚,单手行礼:“吴王,贫僧在此等候多时了。”
第0206章 黑衣和尚有大礼相送
这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和尚,三角眼,面部骨骼极大,但似乎面有病色。
朱允熥心中一动,这不会是道衍和尚吧?
此人长相奇特,且喜穿黑衣,人称黑衣和尚。
在帮助朱棣靖难成功后,退隐寺院,又为朱棣出了不少主意,人称黑衣宰相。
如果真的是姚广孝,此时他找自己做什么?
这个和尚正是道衍,俗名姚广孝。
姚广孝定定地看着朱允熥,心中狐疑大起。
此人似乎还有着帝王之相!
这就奇怪了!
吴王朱允熥怎么可能有帝王之相?
姚广孝所学颇杂,其中就包括相面之术。
少年时,姚广孝就出家了,有一天在嵩山寺游历,遇到了相面大师袁珙。
袁珙看他的面相之后大奇,于是断定他不会仅仅是一个和尚,而是会搅动天下风云的大人物。
跟着袁珙,姚广孝学会了相面。
正是学会了相面,让他遇到了一生中的贵人。
洪武十五年,跟随朱元璋一生的马皇后病逝。
朱元璋下令选拔高僧陪同皇子王爷们,一同为马皇后诵经祈福。
当时担任僧录司左善事的宗泐举荐了他。
在诵经过程中,姚广孝发现了一个人——燕王朱棣。
通过相面,他感到此人有帝王之气。
于是主动找到朱棣,两人相谈甚欢,接着跟朱棣到了北平。
一段传奇的经历就此开启。
此时,姚广孝很奇怪,怎么会有两个人有帝王之气?
原来如此!
哪怕是当上一天,那也是帝王!
也许朱允熥会当上皇帝,但是,有自己在,朱允熥决当不长久。
现在,朱允熥对于自己和燕王来讲,还有大用!
朱允熥基本可以确定,这就是姚广孝。
是不是可以把姚广孝给争取过来?
没有姚广孝,朱棣不一定能造反。
好多次,朱棣都打了退堂鼓,都是姚广孝帮朱棣重拾信心、重振精神。
在朱棣决意立刻起兵之时,忽然风雨大作,燕王府屋檐上的青色瓦片被吹落下来,砸得粉碎。
碎瓦,历来都是不祥之兆。
朱棣当时大惊失色,难道天意注定他起兵必败么?
所有人都蒙圈了,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此时,姚广孝站出来了:“这是大吉之兆啊,此乃飞龙在天,才会有风雨相从。青瓦落地,说明要换成皇帝用的黄瓦了!”
还有,朱棣攻打山东,怎么也攻不下来。
又是这个和尚打开了他的思路,不要管山东了,直接绕过去,直扑京城。
没有姚广孝,朱棣绝对不会靖难成功,早就在凤阳高墙里呆着了。
这个和尚,才是真正的大才,而且是实用性人才。
随即,朱允熥否决了刚刚冒头的想法。
姚广孝不是郑和。
自己之所以能撬来郑和,关键是郑和还没有与朱棣接触上。
姚广孝已经找到了主了。
这种人一旦认定了方向,绝对不会改变。
想把姚广孝争取过来,必须拿出让他震惊的东西出来。
万一自己拿出来东西,姚广孝仍然不肯跟着自己,这就坏菜了。
为了推动大明科技发展,自己在科技与商业方面已经完全暴露了。
在军事指挥、个人武力等方面再显示的话,一定会引起他人的怀疑。
特别是朱元璋,他对自己会如何看待?
你居然装了那么多年!为的是什么?
朱允熥马上换了一副表情:“等我做什么?你是谁啊,在哪个寺院敲木鱼?”
姚广孝答道:“吴王,贫僧道衍,游走四方,如今在燕王帐下听命。”
果然是他!
朱允熥笑道:“原来是我四叔的手下呀,真不错,我且问你,北平好玩不?是不是跟嘉峪关的气候差不多?”
“吴王对嘉峪关很感兴趣?贫僧未曾到过。吴王对北平感兴趣,燕王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
姚广孝说道:“吴王,此处不是说话之地。此处有一茶楼,吴王可以一品。北平风物,贫僧为你细细道来。”
两人进了一处茶楼。
来到了最顶层,要了一个临窗的雅间。
刚落座,茶博士就进来,姚广孝要了一壶碧螺春。
茶博士躬身退出后,姚广孝道:“吴王,此去嘉峪关,恐怕凶多吉少。”
朱允熥显得很是“惊慌”:“你为何这么讲?嘉峪关,应该是易守难攻吧。”
姚广孝说道:“易守难攻是不假。但陛下的任务是,生擒哈密王兀纳失里。你必然要攻出去。”
“你到了肃王的地盘上,你所率将士不是你的,一旦出城,吴王恐怕就会陷入危局。”
朱允熥到这里笑了:“凉国公蓝玉也要前往,以蓝玉将军的战绩,应该能镇得住那些将士。”
“吴王,蓝玉有再大功绩,在藩王面前也得收着。蓝玉这个凉国公,与肃王比起来,差得远了。”
“蓝玉与您一起去嘉峪关,也得经过凉州,过凉州,蓝玉也得亲去府上对肃王四拜方可。”
“蓝玉的国公身份,恐怕还没有吴王在肃王面前好使。”
朱允熥“急”道:“那,那,那可怎么办?”
姚广孝说道:“吴王,今日来,贫僧就代表了燕王。我们不妨打开窗户说亮话吧。”
朱允熥有些吃不准了,姚广孝想做什么?
朱允熥过去一向就是个废物,就算是现在会点技术,也不至于引起朱棣的注意。
姚广孝今日专门在半路上等着,又邀请自己到这个茶楼,显然是非常重视自己。
也许朱棣现在就想积累实力,准备搞商业了,或者是让姚广孝来找自己要制作高质量食盐的法子?
除此之外,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值得朱棣如此看重。
“当然,当然,得把窗户打开。”朱允熥起身,挑起帘子,推开了窗户。
突然,撑着窗户的木棍,直直掉了下去。
刚好,木棍砸中了一个人的肩膀。
“谁?”
一声娇叱从
此人,是个女子。
仰起面来,面若桃花,只是带着怒意。
“抱歉抱歉,如果伤着姑娘了,我让茶楼赔你医药费。”朱允熥说道。
女子瞪了朱允熥一眼,拿起木棍走开。
朱允熥坐下笑道:“大师,你继续说。”
姚广孝道:“贫僧别无所长,唯相面极准。我观吴王,气质非凡,绝非池中之物。贫僧愿助吴王一臂之力,且有大礼相送。”
“有礼送啊,好啊,快拿来瞧瞧。”
朱允熥心想,姚广孝曾经对燕王说过“有大礼相送”。
现在,对自己也说同样的话,难道姚广孝是在普遍撒网、重点捕鱼?
第0207章 朱棣派兵助战
“吴王,我有一顶白帽子相赠。”姚广孝说完,神秘地一笑。
我可奥!朱允熥有点想晕菜。
姚广孝没毛病吧?
你是把我当成燕王朱棣了吗?
姚广孝曾对燕王讲过同样的话,要送燕王一顶白帽子。
燕王本来是王,王加上白,上白下王,就是皇!
朱允熥是吴王,本身是王,加上白,也是皇!
姚广孝难道怂恿燕王朱棣造反,没成功,受到朱棣的斥责而心灰意冷?
历史上,姚广孝自从跟着燕王到了北平,就一直策划造反的事情。
每个藩王府都有一个王府长史,这个官员都是由陛下直接任命,都是陛下安插在王府的耳目。
就是怕这些藩王们有不臣之心、造反之举。
姚广孝跟着燕王赴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
这个和尚并不满足于每天青灯古佛、木鱼念经,而是经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旁人都要退避。
为了帮助朱棣积累实力,姚广孝开始暗中拉拢军队势力,并且招募勇士、培养死士。
这个和尚披着一身袈裟,手里拿着佛珠,不在寺庙拜佛,却在燕王府内为朱棣训练兵马、打造军器。
细心的他还养了一大群鹅、鸭子,用它们的叫声来掩盖军事训练的声音。
“哈哈,大师,你的鸭鹅开始养了吗?”朱允熥问道。
姚广孝心中一惊,自己在燕王府内养鸭鹅的事情,居然传到了朱允熥的耳朵里!
自己养鸭鹅的目的,也只告诉过燕王,其他人一概不知。
朱允熥是如何知道的?
不过,姚广孝马上想起来,在杭州城外的河边竹林里,朱允熥与一个窝寇对话的场景。
朱允熥难道真的是深藏不露?
“吴王果真是消息灵通,贫僧出生在苏州,自小与鸭鹅为伴。如今,已年过半百,来到北地,愈加思念家乡。”
“燕王体恤下属,特意命我在府内养些鸭鹅,好让府内多一些生气。”
朱允熥哈哈大笑起来,心想,鬼才相信你的鬼话!
既然燕王让你在燕王府内养鸭鹅,说明燕王已经对那个位置动了心思。
此刻,姚广孝却来试探自己!
目的就是看看自己有没有争储之心。
要怪就怪老朱,老朱天天带着自己,有事没事都来纠缠自己。
给外界一种印象:老朱要立自己为储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