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面有印迹,但绝对不是近十天以内的。

    从地面情况来看,兀纳失里的大军,没有从这里经过。

    朱允熥叫来了陈诚,这是从应天府随同西域使者、商人一起的官员。

    陈诚前年参加礼部会试中了举人,授吏部行人司行人,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务。

    陈诚的父亲早年从商,壮游数千里,览山川之奇胜、都邑之雄壮、人物之富盛,因此陈诚说起各地风物都头头是道。

    朱元璋感到此人是个当使臣的料,从应天出发时,让他专门管理和协调五十个西域使者和商人。

    陈诚和几个西域商人说,玉门关往西南可达敦煌,敦煌以北就是广袤的沙漠。

    走过沙漠六百里后,东北有一处缺口,此缺口叫黑风川,从黑风川可达哈密。

    这一路是西域通商、朝贡中最难走的一段。

    在沙漠的两端,经常有人原地等候。

    有的人是等天气,真没有沙暴之时再走。

    大多数人是在等其他人,在沙漠中行走,人越少越危险,人越多越安全。

    行商之人大多要等到50人左右,备好水和粮食以及结实的绳索。

    将马、骆驼和人都绑到一起,以防被沙暴掩埋或卷走。

    也就是说,兀纳失里和木扎儿带的几万胡人,过沙漠倒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

    朱允熥看着远处的群山入了神。

    朱元璋见此,又向着朱允熥靠近了一些。

    「从马鬃山进入哈密,这是七百年以后的事情。」

    「七百年以后,才从这里修建了高速公路。」

    朱元璋兴奋了,三孙果然是通历史、知未来!

    七百年后的事情,三孙都知道!

    「进入马鬃山,行走极为艰难,比过沙漠还要艰难。因为这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

    「行路难,开路更难,开新路是难上加难。」

    「马鬃山还不算什么,关键是祁连山更为可怕。」

    「想不明白兀纳失里和木扎儿为什么要走这里。」

    「很明显,他们是在虚晃一枪!就是让我们的斥候看到!」

    「他们回哈密,选择的道路,必然还是走大漠、过黑风川。」

    「如果我是兀纳失里和木扎儿,我也绝不会在那么明显的地方留下印迹!」

    「那么大个缺口,选这个地方走,明显就是缺心眼嘛。」

    「他们一定会留下印迹,但印迹不在这里!」

    「消除印迹,隐藏印迹,用什么消除,用什么隐藏?」

    「哈哈,我知道了,是水!」

    「上善若水!水能漫过一切,水能消除一切!」

    朱元璋愣了,水能消除印迹是不假,但是,兀纳失里和木扎儿五万余人,消除他们的印迹,得用水来冲!

    这得用多少水?!这得用多少人?!

    这些用水来消除印迹的,他们的印迹谁来消除?

    这,根本是不现实!



    第0286章 再找个挡箭牌

    

朱允熥拿出望远镜看了看,又递给了朱元璋:“老毕,跟我一起去逛逛,嗯,看看疏勒河。”

    朱元璋“嗯”了一声,跟着走下关墙。

    徐怀锦、吴伯宗以及诸位将军都跟上了。

    几个将军感到,毕百户虽说是朱允熥的老跟班,但似乎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气势,有时候居然还有些威压。

    也许是这个老兵听惯了鼓角争鸣、看惯了血肉横飞的场面。

    毕百户一定是杀了很多人,所以才让大家有这种感觉。

    沿着关城

    谁也没有说话。

    吴伯宗突然感叹起来:“多少豪侠词客在这里风云际会,诞生了多少流传千古的诗作啊。没想到,如今,几乎成了废墟。”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徐怀锦道:“长风几万里,长风如今成了胡风,汉唐雄风早已不在。”

    “既无城邑亦无山,不见雪原黄水滩。戈壁疾风声厉厉,何来羌管响荒蛮?”

    朱允熥道:“徐姑娘作得一手好诗啊。这里没有山,多正常啊。玉门关,本身就是两山之间一个狭窄的平原。”

    “不见雪原黄水滩,现在是夏季,雪都在山上!黄水滩,你等一会儿就见到了。”

    “黄水滩,不是指黄水。这里的水清澈见底,但河底过去曾经是沙漠,是黄色的沙子,所以水看起来就是黄的。”

    “这就叫黄水滩。如果水是黄色的,那就是有大量的泥沙,这是黄河。”

    徐怀锦没想到朱允熥居然知道黄水滩是怎么回事。

    黄水滩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自己刚才也只是引用一下。

    “吴王,你以前来过这里吗?”徐怀锦感到朱允熥解释得这么清楚,就好像来过这里一样。

    朱允熥答道:“来过。”

    啊,所有人都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啥时候过来?

    朱允熥在去年去松江府、去杭州之前,根本就没有出过应天府。

    怎么可能来过这里?

    不要说朱允熥了,就算是大明将士,也没有来过这么远的地方。

    大家都以为朱允熥在说笑。

    “这地方,书里看过,梦里来过。”朱允熥道。

    哦,大家都明白了。

    难怪,他居然梦里都在想这个地方。

    朱元璋心道,三孙对西域一直是念兹在兹、念念不忘啊,梦里都在想着。

    走了几十里之后,真有一条河!

    河面足有五丈宽。

    水不深,未及膝,所以河水便显出河底的颜色。

    河底河边果然都是黄色的沙。

    难怪刚才大家在关墙上用望远镜也看不到这条河!

    一是距离远,二是就算是看到了,也看不出是一条河。

    因为河水浅,与其他的海子不一样。

    海子水深,加上多年矿物质沉淀,一般呈深蓝色,如同宝石一样。

    “胡人从这里穿过,进入了沙漠!”朱允熥指着河水说道。

    大家都看向河流,不对呀,这里没有任何印迹!

    “胡人没有进入沙滩,他们是从下游很远的地方,溯流而上,他们的印迹全在河水中!”

    朱允熥脱下靴子,跳入河中。

    捞出了一块大石扔到了河滩上。

    接着又捞出几块。

    “你们仔细看一下,这河里沙多石头少。沙的印迹能被水冲掉抹平,但石头上的印迹却一时消除不了。”

    朱允熥边说边指给大家看。

    果然,石头上本来有青黄色的泥苔,但石头正面的青泥苔被踩掉了,只剩下了周边的青泥苔。

    这说明,有人从河中经过。

    众人都下河,察看起来。

    果然,又发现了几块大石头。

    石头上的泥苔被人或马踩过。

    吴伯宗道:“他们溯流而上,是想进入沙漠?何必如此费劲?”

    朱允熥道:“这河刚穿过关墙,那边就慢慢从河水变成了戈壁。戈壁滩风沙大,也容易隐藏形迹。但也不是无迹可寻。”

    朱允熥带着大家又穿过关墙:“过去,这应该有一个过水口。现在都塌了,成了一个大缺口。”

    “胡人应该就是从这里进入了沙漠,他们的目标就是回到哈密。”

    果然,大家从戈壁上找到了印迹。

    有一些石头翻过来了,这是被人、马踩过的。

    风沙可以抹平脚印,但风力绝对没有那么大,不足以把石头都吹翻过来。

    常升道:“哈哈,我说什么来着,吴王的水平你们还不相信?我告诉你们:信吴王,得胜利!”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此时,朱允熥的脑中突然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咸鱼系统基本不与朱允熥交流,也是一直处于躺平状态。

    咸鱼系统警告宿主,有显示才华的嫌疑,如再有类似暴露,视情扣除咸鱼值。

    朱允熥就指望咸鱼值来兑换各种超越这个时代的物品呢。

    「唉,看来,还是得注意,不能得意忘形了,一得意就暴露了!」

    「怎么办呢,把这事推给谁?」

    「对了,老毕!」

    「把这事,推给老毕!老毕只是一个普通的百户,我说啥他都得听。」

    「他要是不听,我就威胁他,下次他再心肌梗死发作,我不给他药。」

    「老毕人不错,替我担当一下,他应该没什么意见。」

    「再说了,这就是顺水推舟、举手之劳。」

    「老毕人老成精了,应该不会当众拆穿我!」

    朱允熥说道:“大家高抬我了!我没有那么厉害!这些常识都得长期接触生活才能掌握。”

    “我能看出这些,全是因为老毕,毕百户!”

    “毕百户早就料到这一切了,刚刚也告诉了我。”

    “吴王,这全都是因为你,咱,咱哪儿懂这些?”朱元璋决定不给他这个台阶。

    朱允熥愣了。

    「不是吧,这个老毕,是不是太老实了。」

    「我给你安功劳,一方面是替我担当,另一方面到时也能因此而立功,得到一笔赏钱!」

    「不过,听老毕平常说话,也不像什么老实巴脚的人啊。」

    朱元璋心中大乐,嘿嘿,三孙,没想到吧!

    你想找咱作挡箭牌,找错人了!

    「不行,得劝劝老毕。」

    「等没人的时候,再跟老毕商量一下。」

    “毕百户,你不能总是这样发扬风格!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

    朱允熥说道:“难怪你这么多年还只是个百户,经常是替他人作嫁衣,为别人添光彩。”

    “我这个人恰恰不喜欢这样的,你要是再推三阻四的,你就回你的火器营,别再跟着我了。”

    朱元璋没想到三孙这么讲。

    如果三孙让咱回火器营,不再跟着他,以后,还怎么听三孙的心声?

    没办法,那就先替三孙担着这份功劳吧。



    第0287章 边关冷月

    

对于朱允熥刚才的“推诿”,常升、平安、常森、蓝寿相视一笑。

    你了解,我了然,心照不宣。

    “由于毕百户表现突出,本王以为他完全可以火线入,火线提拔!”

    朱允熥说道:“从百户,提拔为千户!”

    朱元璋愣了,三孙,要提拔咱当千户?

    为了让咱替他打掩护,盖住他身上的光芒,不惜给咱封官提职!

    算了,咱不跟他计较,答应他吧。

    咱要是不答应,三孙该怀疑咱毕百户的身份了。

    “啊,吴王,真的?”朱元璋开始配合表演:“咱一把年纪了,没料到快入土了,还能提个官干干。”

    朱元璋假装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吴王,咱提拔为千户,陛下知道吗?”

    朱允熥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陛下并不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况,对你也不太了解。提拔一个千户,陛下不可能连这点权力都不给吧。”

    朱元璋朝朱允熥一拱手道:“吴王,咱在此谢过了!”

    朱允熥高兴了:“老毕,你今后是千户了,暂时不用管火器营,就给我出谋划策吧。”

    “徐军师心有兵书万卷,毕百户拥有百战经验,算是一文一武两个军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用。”

    「这下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