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标这才了解到自己这个平庸儿子的难处,默认他到宫外居住,但有一个要求:文华殿里的功课不能落下。
四年前,常升到辽东打仗,捡了几个高丽女孩。
几名女孩年纪太小,想到外甥朱允熥没有什么玩伴,就直接塞到了朱允熥的府上作丫头。
朱允熥走回院子:“梅儿、兰儿,我回来了!”
梅儿、兰儿快步走出来:“少爷回来了,火锅已经准备好了。”
朱允熥捏了一下两人的脸蛋:“梅儿、兰儿越来越漂亮,也越来越能干了!”
炭火已经燃起,驱走了初春的寒意。
这些精美的鸳鸯火锅、辣椒牛肉底料、薄薄的羊肉卷、毛肚以及蔬菜,都是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
为了防止香味溢出,选择了在密封最好的房间就餐。
这些器材和食材都是朱允熥用咸鱼值来兑换的物品,存在了系统空间里。
每天吃的时候,从系统空间里取出一点放在后院里。
梅儿、兰儿到后面取出来即可。
两个女孩都是高丽人,以为这就是大明人普遍的状态。
后来两人出去逛街才发现,公子的宅院才是最富有的,大街上最高档的酒楼也无法与公子制作的食品相比。
公子说,这些都是他的秘密。
为公子保守秘密,是她们神圣的职责。
“吃火锅,再喝点酒,驱驱寒气。”朱允熥随手从系统空间里拿出一瓶上好的毛台。
几杯下肚,梅儿和兰儿都醉了,而后自觉褪下衣物,为朱允熥暖床。
能在这个时代,喝到顶级的毛台,幸福感爆棚啊。
不过,想到今天的朱元璋,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
他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够看透一切,洞察世间人心。
从一个和尚开局,得到整个天下,朱元璋果真不是简单人物。
以后,真的要小心把自己藏起来,千万不能暴露自己的能力!
让朱元璋立自己为皇太孙,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都别想!
如果尽力表现自己,只会让朱元璋更加厌烦。
还有一个最深层的原因:自己身后有淮西武装集团的支持!
如果自己当了皇太孙,最后承继大统,朱元璋担心这些武将更加飞扬跋扈。
外戚掌权、夺权的教训太过深刻!
所以,朱元璋宁愿选择庶出的朱允炆!
这就不存在外戚掌权、夺权的问题。
所以,任自己怎么表现,也不可能成为皇太孙。
当然,历史的朱允熥,下场是悲惨的。
想要改变这种命运,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当咸鱼,积累咸鱼值。
10年期限一到,那个神秘的资源出现,他就可以登顶大明!
命运自然改变。
你永远可以相信系统!
有了系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又喝了一小杯毛台,咂摸咂摸嘴巴,心中却想着明天的事。
老爷子让自己参加廷议,到底是干什么?
自己今天的表现,怎么也算不上优秀吧?
又或许是朱允炆做错了什么事,老爷子借自己来敲打一下朱允炆。
第二天,朱允熥睡得正香,院门被拍得震天响。
一听粗嗓门就知道是二舅常升。
差一点忘了,还有上早朝这回事。
常升把马都准备好了,坐下之后,两人并排而行。
“我的好外甥啊,你这次可是给我们老常家争脸了!啧啧,都能上早朝了!允炆那小子就没参加过!”
常升的话说得异常大声,故意要让前后赶去上早朝的官员们听到。
官员中有骑马的,有坐轿的,也有不少是步行小跑的。
骑马的大多是武官,立马凑过来,对朱允熥好一顿表扬。
连朱允熥自己都怀疑起来,我有这么好吗?
坐轿的、步行的,好多都是不屑一顾,这事,是好是坏,还难说呢。
这些武人,太没素质,看不清形势!
说着说着,宫门到了。
下轿的下轿,下马的下马。
跟着常升走进去,不少人把目光扫过来。
刚开始朱允熥心平气和、泰然自若,常升更觉得脸上有光了。
忽然,朱允熥的脸色不安起来,说话又恢复了过去的常态:磕巴。
进入大殿,朱允熥找到最后一排的最角落,低头缩脖站着。
这地方,既不引人注意,也没有冷风吹着,如此,甚好。
听了一些春播、种子、耕牛等议题,一点都不刺激,朱允熥靠着墙角,昏昏欲睡。
正在迷迷乎乎间,一双大手把朱允熥给推醒了。
“醒醒,陛下叫你呢。”
第0003章 元主的藏身之处在哪里
“啊,叫我了?”
朱允熥醒了,看到常升那胡子拉碴的脸,写满焦急。
常升不由分说,拉着朱允熥往前走。
一帮子武将本来很兴奋,如此重大的事情,陛下居然问朱允熥来了没有!
这摆明了是要考较朱允熥啊。
如果朱允熥回答得当,表现突出,就为争夺皇太孙之位增加了大大的筹码。
哪知道,这小子居然睡着了!
走出来的时候,还不情不愿的。
就差他二舅常升拎着他的耳朵了。
难道常升没有告诉他外甥参加这次廷议的重大意义吗?
常升把朱允熥推到第一排,就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心中直打鼓,我的好外甥,亲外甥啊,可是得好好表现!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错过这个机会,你和我们常家,还有蓝玉家,恐怕就要遭罪了!
大殿中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朱允熥身上。
好多大臣都是第一次见到朱允熥。
这些年,活跃在前台的皇孙是朱允炆,知书达礼,一致被大家看好。
而朱允熥如同消失了一样。
今天一看,朱允熥能比过朱允炆的,恐怕就只有相貌了。
谁又能想到,这副好看的皮囊之下,包的全是草。
朱元璋看着
这孩子明显是装的!
为什么这样呢?
还不是因为母亲死得早吗?
“允熥,来了就好。昨个咱问你北方战事,你推给你二哥。今天你二哥没来。你有啥就说啥。”
朱元璋说完,大臣们都吃惊了。
陛下一向是严厉、严酷,刚才居然是和颜悦色!
「老爷子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北方战事,问朱允熥?」
听到朱允熥的心声,朱元璋有些凌乱,难道你不是朱允熥?
这小子,还没睡醒吗?
“皇爷爷,有蓝将军出马,一定会扫清北元残余、扬我大明国威!”
朱允熥的回答并不意外,因为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是朱允熥的舅祖父。
人家是一家人,当然得这么说。
刚才大家讨论的问题是,蓝玉率军北上已经两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北元的主力!
粮草基本没有了,朝廷还要不要为蓝玉筹集粮草。
如果蓝玉还是找不到敌人,怎么办?
是撤回来,还是继续寻敌?
“允熥,蓝玉现在是该撤回,还是该继续?”朱元璋也不费话,单刀直入。
刚才,朝堂上形成了两个阵营。
要求蓝玉撤军的,主要是文官集团。
要求继续寻敌的,主要是武官集团。
朱允熥“胆怯”地四处看了看,小心翼翼地说道:“皇,皇爷爷,撤与不撤,事关重大,一定要充分讨论、发扬民主、慎重决策。”
朱允熥说完就退后了一步。
就这样?说完了?
文官们心中暗笑,这话谁都能讲,这是无比正确的废话!
其实是啥也没说,这能把陛下给糊弄过去?
武官们心里也凉了。
你说不出个道道也就罢了,直接支持蓝玉继续寻敌!
这起码还有个观点!
常升摇了摇头,从昨天到到现在,自己对外甥寄予的厚望,果真是太厚了。
这小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弱啊。
朱元璋正要询问,脑海里就响起了朱允熥的心声:「嘿嘿,要是撤了才是真傻!都去了两个月了,还在乎多一个月吗?」
「这些文官真是一帮傻比,让蓝玉两手空空地回来,岂不是证明了老朱的愚蠢?」
朱元璋无语了,这孙子,居然把他喊老朱!
简直是没大没小!目无尊上!
不过,这孩子是自己孙子。
自己都是快入土的人了,何必跟孙子计较?
嗯?他后面这句话,说的倒是挺有道理!
让蓝玉北上击元,是自己的决策!
今天廷议之初,他就没有打算让蓝玉撤回来。
没想到,自己这一点心思,这个看起来傻傻的皇孙倒是猜出来了!
「就看老朱肯不肯下这个决心了!千万不要动摇啊!把北元从地图上抹去,在此一举!」
「蓝玉啊,你出发前应该跟我说一声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费劲了。」
「不过相信你也能最终找得到,元主脱古思帖木儿躲藏的地方,真的不难找。」
什么?
这个皇孙知道元主的藏身之处?!
朱元璋不动声色,决定听下去。
哪知道,这小子的心声到这里,又断了!
“陛下,”太常寺卿黄子澄出班奏道:“臣黄子澄以为,北元势力不足为惧,动用15万大军扫除残余,未免有些大题小作。”
黄子澄同时还是伴读东宫,是太子的属官,平时也难得发言。
今天终于抓到空档发表言论了,还专门说了名字,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谁。
「原来,这个酸不拉叽的家伙就是黄子澄?」
「这家伙除了会点之乎者也,除了有点文人气节,其他的可就啥也没有了!」
「治国他不行,坏事头一名!」
朱元璋没想到朱允熥对黄子澄这样的评价!
但他现在急于想听到朱允熥关于元主藏身地点的心声。
要不是黄子澄插话,皇孙就把这个地点说出来了!
朱元璋看黄子澄还要说话,大声道:“黄子澄,你给咱闭嘴!”
黄子澄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真不明白,陛下怎么突然发火了!
黄子澄闭嘴了,大殿中一片寂静。
「老爷子果然威武!黄子澄,该怼!北元不足为惧?开玩笑!」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人,那么好灭的?残余?几十年后,他们又是大明的威胁!他们的后代,把大明皇帝都给俘虏了!」
啊,朱元璋又惊了!
难道是朱允熥这小子在危言耸听?
不应该!如果他想危言耸听,那也应该是大声说出来,不可能闷在心里。
也只有自己能听到他的心声。
这小子可能真的能够知晓未来!
朱元璋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到底藏在什么地方!
「不过,让老爷子运一些粮草过去也是对的。万一蓝玉粮草不济,就算找到了,那也成了强弩之末,北元是以逸待劳,蓝玉就危险了呀。」
「蓝玉毕竟是我的舅祖父,是不是找个什么渠道,给他说一说元主的藏身地点……」
听到,这里,朱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