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吴王是矫诏!
这罪过,可就大了!
第0037 最好把我流放八千里
朱允熥还被押解在路上。
此时,朱元璋已将朱标祔葬在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
京城,一切开始恢复平静。
太子朱标之死给大家带来的悲痛渐渐散去。
一股暗流在无形之中形成。
这就是,立谁为储君。
大明朝的开国皇帝还在,他可以建立一切,也可以打破一切。
对朱元璋来讲,一切都没有成例。
不管是朱棣还是朱允炆,大家感到都有希望。
朱标一死,文官集团似乎有所松动。
毕竟,朱允炆年纪太小。
从能力上讲,朱允炆的四叔,燕王朱棣最适合当储君。
朱棣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而朱允炆根本没上过战场。
来自淮西的武将勋贵们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朱棣。
本来,以蓝家、常家为代表的武将是支持朱允熥的。
但现在看,朱允熥就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巴。
父亲去世了,他居然玩消失了!
就算他回来,结局也不会太好。
朱元璋绝对不会把他杀掉,但竞争储君就别想了。
大概率会像朱元璋的第十子朱檀的结果一样:撸掉封号,发配到寺院当和尚。
文臣武将们都要提前抱一棵大树,确保在未来的朝堂中保有一席之地。
文臣们想抱朱允炆,武将们想抱朱棣。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争斗中,朱允熥暂时被官员们遗忘了。
尽管军士和普通百姓都在疯狂寻找朱允熥。
朱允熥回到应天时,请求锦衣卫指挥使,直接到朱标坟前。
上身被绑的朱允熥在坟前哭拜。
尽管坟中的这个人轻看自己,但毕竟是血脉相连。
头重重地磕在满是纸灰的地面上。
眼泪、鼻涕和着纸灰、泥土,让朱允熥的面部看起来十分怪异。
奉天殿。
朱元璋一身黑衣素服,坐在龙椅上。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痛苦,谁都可以理解。
马皇后去世,对朱元璋的打击是巨大的。
从此后,皇后的位置一直空着,这是一种纪念。
九年前,嫡长孙朱雄煐夭折,对他的打击是沉痛的。
如今,长子朱标英年早逝,对他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大殿中,所有官员都不敢吭声,大气都不敢出。
这是十几天来,陛下第一次临朝。
所有的政务都由内阁成员来处理,倒也没出什么大事。
此时,有本要奏的官员,也不敢出来了。
在这个敏感时刻,谁也不敢当出头的椽子。
气氛诡异,压抑。
站在第一排的是各地藩王和六部尚书,他们距离陛下最近,明显感受到陛下身上散发出的一股戾气。
这种气味,往往是杀人的前兆。
忽然,殿中一阵脚步,声音轻,但很急促。
大家连头都不敢扭,只敢用眼睛的余光观察。
来者,正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终于有人打破了空气的寂静。
大家都知道,蒋瓛被陛下派出去了,目的是找到消失的朱允熥,绑回来!
看来,朱允熥已经有下落了。
朱允炆的心,又一次揪起来了!
朱允熥找到了,是活的,还是死的?
此时,朱允炆倒是希望,朱允熥活着。
如果朱允熥活着,说明母亲的计划没有成功,朱允熥也不一定会发现是母亲安排的。
朱允熥活着,对储君的确立,已经没有影响了。
朱允熥如果成了尸体,陛下会震怒,会用尽一切手段找出死因。
想想过去的检校和现在的锦衣卫,他们的侦测能力堪称恐怖。
万一查出来,母后一定会被陛下处死。
这对于自己竞争储君,绝对是一种打击。
蒋瓛对朱元璋耳语了几句,朱元璋拍案而起,胡子几乎根根翘起:“把朱——允——熥,带进来!”
朱允熥这几个字,几乎是咬牙切齿!
朱允熥被带了进来。
朱允熥被绑着,狼狈至极。
“跪下!”朱元璋直接命令。
朱允熥跪下。
常升看到朱允熥,心如刀绞。
我的外甥,怎么变成了副模样?
究竟是被谁灌了什么迷魂汤,在这个节骨眼上玩消失?
朱允炆此时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朱允熥回来了,是不是被锦衣卫给救回来了?
母后派出的杀手,有没有遇到锦衣卫?
锦衣卫会不会问出什么了?
就算锦衣卫没问出来,朱允熥估计也会问出来。
朱允炆脑子一热,急忙跨出一步:“三弟,你好大的胆子!父亲逝世,你不悲痛倒还罢了,居然有心情游山玩水!实在是,罪无可恕!”
朱允熥连忙道:“二哥,你骂得对,我一时糊涂。”
天啊,吴王这下惨了!
他居然连一句分辩都没有!
直接承认自己糊涂了!
吴王,不,今后,这个封号,不再属于朱允熥了!
常升的面色惨白,这下真完了,彻底没希望了。
朱允炆这小子如果当储君的话,常家绝没有好日子过。
朱棣还好一点,毕竟都是武将出身,并且还在一个军营里相处过。
朱元璋差点气晕过去,正要怒拍龙椅,脑海中忽然传来朱允熥的心声:「我到底说不说实情?」
「说出实情来,岂不是让老爷子更加伤心?」
「经历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痛苦谁能承受?」
「如果我再说出实情,老爷子能受得了吗?」
朱元璋缓缓放下手,朱允熥有什么实情?
说出实情,我会受不了?
且听一听再说。
「那天老爷子说满足我一个愿望,回来之后,宫里就来了两个太监!」
「说是传陛下的口谕,让我即刻到松江府就藩,并且不要声张,轻车简从。」
「当时我就信了!」
「直到杨知县告诉我一切才明白。」
「那两个太监是有人派来,想把我从京城支开,离得远远的!」
「两个太监想来已经死了吧。」
朱元璋心中震惊,原来有人让太监假传圣旨,把朱允熥支开!
这事,一定是真的!
这个世上,朱元璋最相信的,除了他自己,就是三皇孙、吴王朱允熥!
朱允熥在心声中,不可能说假话!
是谁这么干的?
朱元璋想到了!看向了朱允炆!马上想到了朱允炆的母亲!
但是,他不愿意相信!
咱,咱不想往下听了。
正是三皇孙所说,再听下去,咱怎么办?
太残酷了!
如果认真查找原因,处理不处理?
处理了,宫里的丑闻岂不是传出去了?
朱元璋直想捂住耳朵,但他知道,这没有用。
“住口!”朱元璋忍不住喝道。
朱允炆正想说话,却被这句话给吓了一跳。
皇爷爷以为我说的不对?到底是哪一点不对?
朱元璋没有管朱允炆如何想,此时三孙的心声又传进脑海:「老爷子看来生气了!生气了好!」
「我是他亲孙子,总不至于把我给杀了!」
「最好,把我流放了!流放三千里,最好八千里!」
「八千里路云和月,喊上一声我去也!」
「从此以后,我就做一条无人打扰的咸鱼,当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第0038 珍惜生命远离老朱
朱元璋此时忽然平静下来了。
三孙,还是那个三孙。
三孙,还是那个聪明异常而又可怜之至的三孙。
“无人知道的小草”!
听到这句心声,朱元璋忽然之间,泪目了。
这孩子真的是太可怜了!
自小就死了母亲,母亲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也许是母亲的死,造成了朱允熥的自闭、自卑。
尽管很有才,但还是深深地隐藏着自己。
在东宫,朱允熥一直被孤立。
他一直没有当皇太孙的打算,却因为自己的格外关注,而引起朱允炆和吕氏的警惕。
这很正常。
生在皇家,必然面对这问题。
这个问题,千年来无解。
朱元璋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深究。
本来他今天就是要让群臣讨论一下立储的问题。
顺便摸一摸朝中大臣们的倾向。
现在朱允熥回来了。
朱允熥不可能得到文臣集团的支持。
原先一直支持他的蓝家、常家也会放弃他,转而支持朱棣。
所以,他决定暂时不讨论立储的问题。
「感到老爷子要讨论立储的问题了。」
「赶快立,赶快立!」
「快立朱允炆为储君!」
「不要改变历史!」
朱元璋看到了一如既往的三孙,还是那么滑头,还是那么懒惰!
对自己屁股下的龙椅,一点兴趣都没有!
想立朱允熥,自己都找不出理由!
“陛下,”第三排的黄子澄出声了:“臣以为,为稳定天下计,立储问题应该提上日程。”
没等陛下说话,兵部尚书齐泰立马站出:“臣附议。二皇孙才华过人、德行高尚、中正无私,可立为储君。”
常升立马站出:“二皇孙固然有才,但燕王朱棣从小军功在身,守在北地,肃清沙漠,文韬武略,人所共知,臣以为,燕王当为储君上上之选。”
朱元璋说道:“联,说过要现在立储了吗?”
嗯?
陛下现在不立储?
「太好了,二舅居然会支持朱棣!」
「看他站出来,吓我一跳,毕竟有血脉关系,二舅不会害我。」
「看看朱棣,果然人中之龙!不好对付!」
「看来老爷子不想立储。」
「历史不能变太多呀。」
「我记得太子殿下是去陕西巡察,选择都城的。」
「太子是两年之后才死的。而且地点应该在陕西。」
「如果我见到太子,说不定还能救他。」
「可惜,这几个月我一直没见着他。」
「难道,太子在杭州不是因病而死的?有其他原因?」
「天呐,想起来了,原来如此!」
「也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证明朱标的非正常死亡。」
朱元璋尽管知道朱允熥能够通晓未来,但此时却是更加震惊。
他当时本来是想让太子巡察陕西的。
当时他是想定都长安的。
后来临时改变了主意,让他到南方去休养身体。
朱标是非正常死亡,不是因病而死!
到底因何而死?
不是因病而死,死因不外乎是天灾、人祸两种!
浙江那一带还没有听说有什么天灾。
那么,自己的长子、太子朱标,死于人祸!
也就是说,朱标是被杀死的!
谁如此大胆,敢杀我朱元璋、大明皇帝的儿子!
朱元璋怒不可遏,红彤彤的眼睛似乎能瞪出血来。
诸位大臣骇得向后退了一小步。
这眼神!难道陛下要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