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扑通扑通扑通!

    胡人都落地了!

    朱允熥冲出院子,街道上到处都是灰尘。

    停一会儿才看清楚,所有胡人都躺在地上!

    好大一会儿,吴开海才让军士上去看看。

    一个军士用刀拨开胡人:“死了!”

    所有的飞进来的胡人,都死了!

    全都是摔死的!

    奇怪了!

    「这帮胡人这么高的武功,从城外飞进来,动作如此潇洒!」

    「哪知道,这群胡人会飞高,但不会降落!」

    「以为多牛逼呢,结果,bia叽,摔死了!」

    「要不要这么无厘头?」

    「兀纳失里,要不要这么搞笑?」

    徐怀锦有些惊魂未定:“这些人会不会是木扎儿派来的?这是他们的死士!胡人也有奇人异士!”

    “胡人有刀伤!”吴开海喊道。

    众人都过去看。

    果然,躺在地上的胡人,个个有伤。

    这伤,不可能是火铳打的!

    所有胡人,身上还带着箭,带着刀!

    箭和刀都是深深插入胡人的身体!

    军士拿出火折子想点燃火把,但却被狂风吹灭了。

    就在那短短的一瞬,吴开海发现了:胡人伤口的血,不流了,早就凝固了!

    原来,这群胡人,在落下之前,就已经成为死人!

    吴开海的发现,让大家又蒙圈了。

    这算怎么回事?

    「明白了,明白了,今天的风太大!」

    「飓风把城外的胡人都卷起来,卷到半空,摔到城里,死得透透的。」

    「以为是飞人,原来是死人!」

    「还真以为是什么高手呢,吓老子一跳。」

    「真要是有武功这么高强的胡人高手,这就没法玩了。」

    朱元璋也明白了,三孙的判断有理。

    看刚才胡人飞来的方向,是从北面飞来的。

    因为今天的狂风,是偏北风。

    但问题来了,胡人在达坂城北面做什么?

    难道他们在达坂城的北面有埋伏?

    飞进达坂城的几十名死胡人,会不会是木扎儿的神箭营?

    “吴开海,这些胡人先不要动,等明天天亮再看。”

    朱允熥说道:“平安,安排好今晚的值班和警戒。”

    平安道:“吴王,这些胡人,会不会是木扎儿的人?”

    朱元璋心道,平安也想到了这一点。

    “有很大可能,”常升道:“胡人开始内讧了呀!太好了。”

    “兀纳失里的儿子被杀了,他一定是迁怒于木扎儿。木扎儿感到没有与我大明合作,就赶回去向兀纳失里解释。兀纳失里就决定杀掉木扎儿和神箭营。”

    常森分析道:“双方就在达坂城外,打了一场。恰好,今日北面刮起狂风,把胡人的尸体卷进了达坂城。”

    “我的老天,这一路上真的是长见识了!”邱英平感慨道:“在沙漠里见过沙雨,在黑风川见过石雨,今儿个见了尸雨!”

    众人纷纷议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尸雨!飞人!死人!」

    「别慌,我想想,好好想想!」

    「天呐,坏事了!」

    朱元璋听到朱允熥的心声,有些发慌,三孙怎么了,发现什么了吗?

    “注意,都不要动!”

    朱允熥道:“刚才,谁动了胡人的尸体?都站出来!”

    吴开海的特战营正准备回去呢,却听吴王大声喊叫。

    刚才动胡人尸体的都站出来了,共有五人。

    “所有人都不要动,你们五个,各自找一个房间呆着。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出房门一步!”

    朱允熥喝道。

    五个军士不知道怎么回事,难道刚才动了胡人的身体,动错了?

    刚刚大家看到胡人都死了,一个个都放松下来了。

    谁知道吴王突然大叫,让刚才动了胡人的人都站出来,并且让他们进房间呆着。

    没有吴王的命令,不得出房门一步!

    这分明就是惩罚!

    “吴王,你这是在做什么?”徐怀锦道:“就算他们是木扎儿的部下,我们也不必如此高看。”

    五名军士呆立着,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更不明白吴王为何发火。

    朱允熥没有管徐怀锦,大喊道:“你们五个,聋了吗?”

    “老九,聋了吗,执行命令!”吴开海生气地过去推一位军士。

    朱允熥一把拉住吴开海:“站住,你也不要命了吗?”

    特战营的军士们都吓了一跳,五个军士更是惶惶。

    不会吧,吴王这是要了他们的命?

    “吴王,你,你是不是太过份了?”徐怀锦斥道。



    第0403章 灭顶之灾

    

朱允熥道:“执行命令!否则,别怪我刀下无情!”

    呛啷一声,朱允熥抽出了刀!

    吴开海吼道:“老九,你们几个聋了吗?还不快滚?”

    五个军士就在临近的街道,找了五个铺子钻进去了。

    “你们五个,一律不得出来!”朱允熥说完转头对毛易道:“毛易,派人看着,只要他们敢出来,一律射杀!”

    所有人都惊呆了。

    吴王这次真的是怒了,要把他们关起来,可能是择日处斩!

    吴王说过,要搞什么民族大融合、军民鱼水一家亲。

    仗还没打完呢,吴王就急着要跟胡人融合了,就要跟人家鱼水一家亲了!

    是不是太早了点?

    只不过是动了一个胡人的尸体,至于发这么大的火吗?

    五个军士进去了,毛易的火器营军士也到位了。

    朱允熥这才将众将士领进院子。

    一边走一边从系统空间兑换物资:医用口罩。

    打开一个大箱子,拿出了个口罩,边戴边说:“各位,戴上口罩。”

    “有件事情需要告诉你们!”

    “因为,这从天而降的胡人尸体,很可能是得过瘟疫的病人!”

    瘟疫!

    众人顿时色变!

    朱元璋刚才已经猜到了一些,但此时,从朱允熥口中得到了证实,也不禁大惊。

    每逢有瘟疫,对于一个地区来讲,就是一场灾难。

    对于有瘟疫之人,都是采取隔离的措施。

    朱元璋对于瘟疫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

    在他十六岁时,濠州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

    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

    朱允熥的这句话,让大家相信了,天呐,胡人这是把得过瘟疫的人杀死,而后趁着狂风直接抛进了城!

    这是想让明军都染病而亡!

    胡人,好歹毒!!

    “毛易,你挑几个军士,戴上口罩,将落入城中的胡人尸体全部就地焚烧!”朱允熥道:“烧完之后,将口罩都分给所有的军士!”

    “记住,不要声张!传出去的话,会动摇军心!”

    众人都严肃起来。

    毛易领命而去。

    徐怀锦此时有些惭愧,吴王考虑得深远,且采取行动十分果断、异常迅速。

    幸亏吴王警觉,如果让瘟疫传播开来,六万明军岂不是全完了?

    不过,此事也难讲,真不知道这五个人是不是已经传染上了!

    刚才还多次斥责他,真是太不该了!

    “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得戴上口罩!都要向老毕学习!”朱允熥说道:“看看老毕,战场经验十分丰富!知道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所以一直戴着面巾和口罩。”

    “这几天,要注意观察这五名军士的情况。只要是五天之内没有症状,一切就万事大吉!”

    “五天之内,除了吃饭喝水,一律不得摘口罩。违者,杀无赦!”

    朱元璋没料到朱允熥会当众表扬他。

    他一直戴着面巾和口罩,根本不是为了防止染疫!

    而是为了防止穿帮。

    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吃饭喝水的时候,都得避着吴王,怕他认出来。

    大家都过去拿了口罩。

    此时,城内的风小了,开始有火光升起,传过来一股难闻的焦糊味。

    「瘟疫是古代人最大的天敌。」

    「从春秋战国到清朝,平均每4年就发生1次瘟疫。」

    「发生大疫的原因主要有四类:一是气候反常,包括大水、大旱、奇热、奇寒等;二是动物活动异常,包括鼠害、蝗灾、蝇灾、蛾灾等;三是社会因素如战乱等;四是其他自然因素如陨石下落、海啸等。」

    「今天这些胡人所得瘟疫,可能是奇寒加上刀箭伤。」

    「还有可能是其他动物给传染上的。」

    「古时瘟疫有数十种:疫、疫气、疠气、疫疠、温热、天行、疠、瘥、大头瘟症、疾疫、大瘟、痘疹、痘疫、疙瘩瘟、羊毛瘟、疟疾、天花、番痧、螺痧、痧症、鼠疫、鼠瘘等。」

    「瘟疫一旦爆发,靠人力主动扑灭,这在古代是极难的,可谓是灭顶之灾。」

    「在瘟疫面前,老百姓是无能为力的,可谓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对于瘟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隔离。」

    「秦朝时就设有疠迁所,是当时专门收容麻风病人。在秦朝,人们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染上麻风病时,要立即向官府报告,官府将患者抓捕后,并经过医生确诊,将其送到疠迁所进行强制隔离,以防止麻风病毒传播蔓延。」

    「王莽的新朝时,青州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瘟疫大流行。」

    「王莽,积极布置救灾防疫,并带头捐款。」

    「王莽在长安城中造一条闾里,建邸舍房屋,共分二百个区,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派来医生,送来药品,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

    「北宋时期,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有一年杭州大旱,颗粒无收,饥民哀嚎,流离失所。由于饥民食用死掉的家畜家禽,造成疫疾大流行。」

    「苏东坡在杭州建了一处病坊,取名“安乐坊”,三年时间里医好了上千个患者。」

    「三年时间啊,治好的只是少数!」

    平安道:“吴王,这尸体,是狂风卷进来的,应该不会是瘟疫吧?”

    常升也说道:“是啊,可能是巧合吧。”

    “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我要说的是,万事都要往最坏处打算!如果是真的,我们不严加防范,恐怕就是灭顶之灾。”

    朱允熥道:“一切巧合,都不是巧合。”

    “大家知道吧,抛尸传病,这是蒙古人早就干过的事情。”

    「蒙古人攻打克里米亚半岛时,有一个叫加法的小城顽强抵抗。」

    「所向披靡地蒙古人始料未及,原本以为唾手可得的加法城,却攻了整整一年也没有攻下。」

    「加法城虽小,却异常坚固,城中居民素闻蒙古人残暴,拼命抵抗,宁死不降。」

    「蒙古人本就不善攻城,又遇上一支不要命的军队,损失惨重,他们的信心也在一点点流逝。」

    「更要命的是,由于军队伤亡过大,军中开始蔓延瘟疫。再这样下去,蒙古军不被敌人耗死,也要被瘟疫吞噬。」

    「情急之下,蒙古人想出了一个极其卑鄙的计谋——转祸于人。」

    「他们把因瘟疫病死的士兵的尸体抛入加法城中,很快,加法城也开始蔓延严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