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玉毕竟是我的舅祖父,是不是找个什么渠道,给他说一说元主的藏身地点……」
听到,这里,朱元璋听不到了。
原来,是朱允熥往后面退了几步。
又到了关键时刻!
“允熥,你近前来说话,皇爷爷也不会吃了你!”朱元璋说道。
常升听出来了,陛下今天对自己的外甥格外不同!
还让他近前说话!
皇爷爷不会吃了你,这话,多亲切!
自己的外甥可算是等到了这一天!
我的老姐姐,你在九泉之下看到了吧!
“允熥,你说说,元主有可能藏在哪里?”
朱元璋此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点题。
刚才皇孙的心声说得,太有道理了,其实也正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长时间找不到元主藏身之处,蓝玉的大军疲惫之时,就算他不找元主,元主也会找上门来。
到时,真的是灭顶之灾!
这可是十五万大军,整个大明的精锐!
必须问出元主藏在哪里!
“皇爷爷,北方草原那么大,藏在哪里都有可能。具体在哪里,孙儿我也说不好。”
朱允熥心想,千万不能说出来。
今天能够到朝堂就已经是被逼无奈,已经引起人们注意了。
「嘿嘿,我才不告诉你们元主藏在哪里。」
「这帮朝臣也真够可以的,就不会看看地图?难道这个时代,还没有地图?」
朱元璋还没从皇孙心声中得到答案,心里痒得像猫抓。
地图?
养心殿里挂着的正好有一张大地图!
那就把允熥这小子揪到地图前,不信找不出元主藏在哪里!
第0004章 五千象军压境
事不宜迟,朱元璋直接宣布散朝!
同时让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开国公常升和朱允熥一起到养心殿议事。
朝堂一片哗然!
看来陛下是要小范围商讨蓝玉大军的进退问题。
兵部负责军事,户部负责粮草,开国公常升更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但朱允熥,凭什么?
今天朱允熥在朝堂上唯唯诺诺,也没有答出什么问题!
看今天常升满脸喜色、一路嘚瑟,难道朱允熥在陛下那里得到了某种认可?
太子朱标近来不在,听说陛下让他去选择新的都城。
要做好迁都准备!
迁都多大的事啊!
大臣们私下里分析,朱元璋老了,也折腾不动了。
迁都是借口,实际上是让朱标去各处散心、休养身体了。
今天的事情着实诡异,大明未来,风向要变了呀。
到养心殿,朱元璋让人掀开墙上的帘子。
一副巨大的地图显现在眼前。
铺满了整面墙壁!
“这是咱从元人手里夺得的,有了这个图,咱才知道世界之大,实在难以想象!”
朱元璋说到这里,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众人都上前观看。
「这个图,是传教士马可·波罗画的!他和忽必烈交好,所以画下这副地图送给忽必烈。」
「这图也算不错了,但是明显有很多错误之处啊。」
朱允熥的心声传到了朱元璋的脑海。
这个皇孙,居然说这地图有错误之处?
他四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应天都没有出去过,怎么能说这地图有错误之处?
这是他的心声,发自肺腑的,根本没必要说谎啊。
“你们给咱说说,元主有可能在哪里?”朱元璋刻意看向朱允熥:“你舅祖父出发前,夜不收带来消息,元主在宁城北百里。大军就从这里出发。”
朱元璋手持长竿,点向了宁城。
兵部尚书齐泰说道:“陛下,臣以为元主应该回到了老窝,毕竟这里最安全。”
户部尚书附和道:“元人的发家之地在斡难河,这里离我大明很远,蓝玉恐怕很难追到。”
常升也点点头:“八成就是在这里了。人家的发家之地,耳目众多、筹兵筹粮极为方便。”
朱元璋看了看距离,心中默然。
如果元主真的躲在这里,蓝玉的粮草根本不够!
就是筹粮,不可能的事!
此时是初春,在北地,那还是冰天雪地!
“可恨,脱古思帖木儿的胆子太小了!我真是小看他了!”
朱元璋说完,齐泰立马捧上了彩虹屁:“都是陛下英明神武,打得那北元胆小如鼠,望风而逃,逃得越远越好。”
「这货是谁?这马屁拍得溜啊。老朱啊,你小看元主,我小看你了!」
「黄金家族的后人岂能如此不堪?」
「还有,这个时候往斡难河跑?那里快到俄罗斯了!好几百公里,难道不吃不喝?」
「如果是我,和元主的选择一样。」
朱元璋听到这里,看向地图,皇孙说得有道理啊。
但,他的选择在哪里?
「这个地方,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有食物来源。就算没有粮草,也能支撑下去。这个地方,当然得有湖!」
「元人比较擅长在冬天捕鱼,在结冰上的湖面上随便挖个洞,就有鱼吃!」
「第二,必须是蓝玉大军找得到的地方。当蓝玉大军兜兜转转疲惫至极的时候,派出小股部队引其上勾。」
「第三,是有山包围的地方,等到蓝玉大军到此,元军从山上借着势能猛冲下来,明军就危险了。」
朱元璋征战多年,早就喜怒不形于色。
但此时,朱元璋真的惊了。
细汗从额头上渗出。
元主原来早有打算,在某个地方猫着,等蓝玉疲惫之时再亮出獠牙!
「距离不远不近,有利于藏,有利于攻,在湖边!」
「这个地图上标的有啊,就是捕鱼儿海,现在叫贝加湖。」
捕鱼儿海?
朱元璋的眼睛,立马锁定了西拉木河的上游、汗乌拉山的东麓。
那里,正是捕鱼儿海!
一个并不大的湖泊。
再一看大体距离和方位,朱元璋猛地拍了一下桌子。
“好,好!”朱元璋用长竿指向地图:“就是这里,捕鱼儿海,元主就藏在这里!”
常升看了好大一会,拊掌大笑:“果真如此,陛下多年不出征,眼光还是远远高出我等!就在这个地方,没跑了!”
「我靠,二舅,你也学会拍马屁了!不过讲真,老朱的本事真不是盖的!」
「老朱居然一眼看出来元主的藏身之处!」
「打服外族、从南打到北取得成功的,几千年,只有朱元璋一人!」
「老朱,我墙都不服,就服你!」
「千古一帝,真心佩服!」
得到皇孙发自内心的肯定,朱元璋居然有了一丝成就感!
不过,马上,朱元璋心里犯尬了。
如果不是皇孙的心声表露,自己哪儿会知道?
皇孙准确地料中南方战事,刚刚又指出北方战事的关键:元主藏身之处!
这说明,这个皇孙有大才!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愿意亮出来!
难道他对皇太孙之位,不感兴趣?
天天就想着躲在外面的宅院子,和两个小侍女瞎混!
“八百里火票加急,给蓝玉说,让他按咱的意思,直扑捕鱼儿海!将北元一网打尽!”
朱元璋作完决定,又拿出一个密折让大家传看。
三人看完吓了一跳,南边居然有三十万大军虎视眈眈!
这三十万大军非同一般,其中有五千先锋军是象军!
此前,明军就曾遇到过象军。
这些将士虽然身材矮小,但他们骑在大象上作战。
大象训练有素,背上还安着舒适的坐椅,象军坐在里面,挥舞长矛大刀。
大象皮糙肉厚,几乎是刀枪不入!
敌军坐在大象背上,武器都够不着!
明军接触几次,都被象军冲了个七零八落。
那几次,象军也只有几百骑的规模。
而这次,居然有五千象军!
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看完南方军报,手都在发抖。
常升经常与元人打仗,没有与西南的蛮军交过手。
但也知道,西南的蛮军并不比元军好对付。
参照之一就是镇守云南的沐英。
沐英自八岁起就跟着朱元璋征战,因有勇有谋,被朱元璋收为义子。
洪武十四年,沐英率三十万大军出征云南。
云南平定后,沐英留下镇守。
十年之间,沐英又平定普定、广南、浪穹诸多蛮族。
论军事,沐英不比傅友德、蓝玉等人差。
但遇到象军,几次都吃了大亏。
这次,边境居然集结了五千象兵!
想想都头皮发麻!
第0005章 朱元璋吃的是猪食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在朝堂上公布南边战事,主要是怕引起人心浮动。
毕竟,在派蓝玉北上击元之时,还有不少反对声音。
特别是浙东文官集团有一些不长眼的言官,居然说北上击元就是劳民伤财!
如果得到南蛮集结三十万大军包括五千象军的消息,这些人岂不要被吓破胆!
让蓝玉撤军的声音,绝对又会甚嚣尘上!
再加上这几年塞上边镇的巩固、连续水旱灾害的侵袭,已经支撑不起两面作战了。
户部尚书仍然仔细看着密折,擦了一把汗说:“陛下,如今之计,也只有急调四川布政司、广西布政司、贵州布政司的兵马入滇!”
常升道:“陛下,臣建议调火器营,只有火器才可以对付象军。”
兵部尚书摇摇头道:“调火器营,恐怕来不及了!”
朱元璋转向朱允熥,皇孙昨天不是说了嘛,南面的战事“大可不必忧虑”。
他的信心在何处?
几个人都奇怪了,陛下看这朱允熥做什么?
征询他的意见?
今天他的回答并无实质内容,真不知道陛下是看中他的才能,还是想从他的无能中得到乐子。
果然,朱允熥摇了摇头:“这大象,恐怕也只有火器能够制得住了。”
「大象,庞然大物而已,有什么可怕的?」
「沐英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在实践中摸索出经验。」
「有人对沐英说,大象怕狮子,沐英就让人拿出纸板画狮子,想吓走大象。」
「当时真的是吓走了。其实那是碰巧。因为第一次他们放了鞭炮。」
「可笑的是,战报到京城,官员们以为大象怕狮子。」
「画个假狮子就能吓走大象?你们想把大象笑死吗?」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禁脸红。
当时他的确也这么认为。
后来沐英的部队又画狮子,结果大象不吃这一套,横冲直撞,让明军死伤不少。
「沐英发现了,原来大象并非怕狮子,而是怕声音。」
「当然,沐英不可能知道,大象害怕的是陌生的声音。这次沐英如果再用大象听过的声音,恐怕要吃大亏。」
「古罗马时期,就曾经有部队用猪的嚎叫声,吓退了象兵。」
「后来的研究表明,只要是大象没听过的声音,听了绝对逃跑。别看大象很大,其实内心很脆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