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一点结束,就赶快回家拿金子,让人赶快去赌坊下注!

    完全可以想象,文官们肯定是把多年来的积蓄全部搜罗出来,全部投了进去。

    人家大明科技院撒钱,总是有个限度的。

    到了一定限度,人家的赌坊会随时关门,不接受任何下注。

    这就看谁的速度快,看谁下手早!

    早去了吃肉,晚去了喝汤,最后去的啥也没有。

    朱允炆站在龙椅前,觉得十分奇怪,大臣们居然没有其他要说的?

    既然没说的,那就刚好。

    朱允炆还真怕大臣们提出来抗击燕军的事情。

    因为自己提出了沿途不得抵抗的政策,引起了京城的轰动。

    大臣们对“不抵抗”政策的不满,朱允炆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朱允炆最害怕的是,那些年轻气盛、脾气暴躁的御史们,他们一旦联起手来,抨击不抵抗政策,并且非得讨个说法,还真不好办。

    今天,大臣们居然是无本可奏!

    正合吾意!

    散朝!

    朱允炆宣布完就走了。

    朱允炆刚走,奉天殿的文臣们全都动了,急火火地向殿外奔。

    站在后排的下级官员们总算是占据了一回有利地形,率先出殿,小步疾走。

    后面的文臣们都抛却了平时的矜持,大步流星,往外急奔。

    没有动的是武官。

    武官们没动,却被想出去的文官们给挤到了一边。

    武官们都摇了摇头,这些个文官们真的是,唉,斯文扫地啊。

    平时人五人六的,一看有利可图,一个个的都现了原形!

    武官们感到赌坊出这个赌注非比寻常,因为赌坊是大明科技院的。

    上一次,吴王朱允熥就搞了一个赌局,让武官们赢得是盆满钵满,文臣们输得连底裤都没有了。

    这一次赌局,居然不让武官们参加,只让文臣们参与。

    一些武官感到,这次,文臣们说不定输得更惨!

    因为这个赌局,好多人想起了吴王朱允熥,想到了疯掉了、被关起来的仇占可。

    这次赌局,会不会产生更多的仇占可?

    文官们奔出大殿,穿过宫墙,四散而去。

    不一会儿,各色人等背着包袱又朝堵坊迅速汇聚。

    不一会儿,赌坊被文官或文官们的亲属、下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因为下注需要办理相关手续证明,加上赌坊地方小、人手少,办理起来非常慢。

    排队的人不肯离开,就由家里人送饭。

    接连两天,很多小商小贩都来了,特别是别处卖小吃的铺子都派人过来,针对排队的人群售卖。

    多年之后,很多小商小贩都还清晰地记起这次排队下注事件。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事件会是今后大明证券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谁也没有料到,这里会成为大明金融市场的发源地。



    第0495章 史上最大骗局

    

第三日傍晚,想下注、能下注的文官们都来了,赌坊门前冷清了下来。

    朱允炆急匆匆走入养心殿,因为三天时间差不多到了,爷爷应该从西域回来了。

    朱允炆进殿后一直在观察。

    想看一看皇爷爷和毛易到底怎么进来。

    停了大概有半个时辰,朱允炆眼前一花,两个人出现在大殿中。

    果然,果然是皇爷爷和毛易!

    朱元璋哈哈一笑:“不过瘾,不过瘾,下次慢点就好了,这还没看风景呢,就从西域回到了养心殿。”

    朱元璋边说边解下腰间的绳索,放到桌子上。

    朱允炆对此只有惊奇,没有害怕。

    他已经接受了皇爷爷可以在西域和应天之间来回快速穿梭的事实。

    “爷爷,您吃过饭了吧?”朱允炆赶快道:“如若没吃,我亲去尚食监交待做几个可口菜。”

    “吃过了,咱在西域吃过饭才回的。”

    朱允炆又是一惊,爷爷居然是吃过饭才回的应天,这速度得有多快呀,简直跟《西游记》中孙悟空一样。

    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

    《西游记》正是吴王朱允熥写的。

    其实仔细想一想,吴王朱允熥其实也是个人才,只不过只喜欢钻研一些冷门,搞一些旁门左道的东西。

    在关键时候还能用得上,比如说他把陶成道找回来,搞了一个大明科技院。

    大明科技院研制出来的火器已经证明了威力。

    如果不是皇爷爷在,自己还真要靠大明科技院来抵挡燕王了。

    可惜了,吴王死在了沙漠,成了皇爷爷心中的念想。

    此时的朱允炆已经忘了,吴王朱允熥曾经是他最大的威胁。

    “唉,尚食监的饭菜是越来越差了。”朱元璋道。

    “爷爷,明日我就把尚食监的监正换掉,请正宗的凤阳厨子来。”朱允炆赶快表态。

    朱元璋一愣,微不可察地摇摇头:“不用换了,奢侈之风不可涨,咱得保持本色。”

    这几天在塞里木湖边,跟着三孙、徐家丫头吃饭,顿顿不带重样的。

    有各种烧烤,各种炒菜,还有不同的酒,把咱的嘴给养刁了。

    朱元璋突然想起三孙交待过的事,对,就是改革科举制度!

    “歪头,给你交待个事,务必办好!”朱元璋说道。

    朱允炆兴奋加激动,鼻子一酸,差一点流泪。

    皇爷爷交待任务了,要求务必办好!

    这么多天来,这是皇爷爷如此郑重其事地交待,这说明,我在爷爷心中的形象正在慢慢挽回!

    “爷爷,您吩咐,再难的事,孙儿也要办好。”

    朱元璋道:“当前的科举考试内容,已经不适应大明的发展了。大明的发展,不仅需要治国人才,更要有技术人才。”

    “因此,改革科举制度,培养多种人才势在必行!”

    “改革也不必全盘推翻,不宜动作过大。”

    听到这里,朱允炆简直了,天啊,今天在朝堂上,周吉士问我会不会改革科举制度。

    说是大明科技院开了一家赌坊,赌坊赌的就是朝廷要朝廷科举制度改革!

    天啊,有这么神吗?

    “你明日就宣布,今后,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纳入教育体系,作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的必考内容。”

    朱允炆呆立在原地。

    朱元璋冷笑道:“歪头,怎么了,不想干?”

    “啊不,爷爷,我干,我干,”朱允炆从恍惚中醒来:“明日,孙儿就宣布。”

    ……

    第二日上朝,朱允炆站在龙椅前,显得有些疲惫。

    昨天晚上,朱允炆想了一夜。

    大明科技院为什么这么神,居然猜中了皇爷爷的意图,并且还猜中了考试增加了什么。

    百分之一百的准确!

    明白了,肯定是沐瑶!

    绝对是皇爷爷作出了决定之后,先告诉了沐瑶!

    恐怕在前几天去西域之前就通知沐瑶。

    沐瑶作为女子不方便出面,于是就让大明科技院出面,办这个赌坊。

    皇爷爷这是要让沐瑶大赚特赚!

    同时,皇爷爷也想让文臣们血亏!

    文臣们一定是惹到了皇爷爷!

    否则,皇爷爷也不会用这种方法坑他们!

    怎么办?

    昨天站在这里明确地告诉大家,朝廷不会搞科举制度改革。

    今天我就宣布朝廷要搞科技制度改革?

    这又是在自己扇自己的脸呐!

    想想刘洪那天,自己扇自己的耳光,不好受啊。

    朱允炆觉得,实在是难以启齿!

    但是皇爷爷交待的事项,不仅要办,还得办好!

    不开口不行了!

    还是那句话,面子不值钱,位子最重要!

    只要能得到位子,管它什么面子!

    大臣们一个个地看着朱允炆,等着他开口。

    朱允炆干咳了几声,清了清嗓子:“今日,我宣布一件事情。”

    大臣们都竖起了耳朵。

    “今后,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纳入教育体系,作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的必考内容。”

    啊,奉天殿炸锅了。

    大臣们议论纷纷。

    陛下虽然没有提到改革科举制度这些个字眼,但是内容就是科举制度改革!

    而且增加了必考内容!

    考试内容的增加,就是最核心、最关键的科举制度改革!

    天啊,陛下,怎么可以这样唾面自干?

    你昨天刚刚说不搞科举制度改革,今天就改了口风?

    陛下分明是在和大明科技院沆瀣一气,他们为了掏空文臣们的家底,联起手来设了一个赌局!

    不,是骗局!

    史上最大骗局!

    这样的大明,还有明天吗?

    难怪燕王发出了檄文:清君侧之恶、还天下之明。

    大明朝给大家发的薪俸本就不高,朱允炆现在几乎是赤裸裸地来抢劫了!

    “陛下,不可,不可啊!”国子监祭酒白齐修扑通一声跪下了。

    白齐修自出了典诏狱、官复原职以来,是第一次在朝堂上说话。

    因为他不得不说话了。

    如果陛下一意孤行,坚持推行科举制度改革,那自己干脆就甭活了。

    因为他向王清选借了黄金五百两,如果输了,他不仅拿不回本,还倒欠赌坊三千两!

    朱允炆看到白齐修跪下了,似乎明白了皇爷爷为什么生气了。

    因为白齐修故意给大明科技院捣乱,故意搞了一个夫子像放在大明科技院的地盘上。

    最后因为这件事,白齐修被锦衣卫投进了典诏狱。

    皇爷爷要杀掉的人,自己居然放了出来并且官复原职!

    皇爷爷不生气才怪!

    白齐修,别怪我狠心,是你自己今天主动跳出来的!



    第0496章 国子监祭酒的小九九

    

“为何不可?”朱允炆问道。

    白齐修道:“考试内容乃先皇所定,不可擅自更改。此其一也。增加考试内容,就需要大量印刷《梦溪笔谈》,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广大学子如何承受得起?”

    朱允炆道:“我爷爷最重视的就是什么?一个字:农!没有农,何来粮?科举考试的内容里,有哪本是农书?《梦溪笔谈》里有!”

    “稼穑赖于天时,也赖于农具。农具靠什么,靠的是工、匠!科举考试的内容里,有哪本是匠书?《梦溪笔谈》里有!”

    朱允炆昨天晚上做了不少功课,此时说起《梦溪笔谈》的好处来,几乎是滔滔不绝,说得自己都相信了。

    皇爷爷果然是高人,把《梦溪笔谈》作为考试内容,实在是太有道理、好处极多!

    看众人还要说话,朱允炆又道:“我皇爷爷一向认为,教人育人不能以文辞为务、记诵为能,连国子监也是如此,监生必须关心时事,关注民生。不懂农、不知工,如何谈得上关注民生、了解民情?”

    “吴从权、张恒,你们可还记得这两人?”

    朱允炆的问话让大臣们沉默了。

    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全国各地到了任职年限的学正、教谕、训导进京考绩,等待升迁。

    朱元璋一一与他们见面,并亲自考核。

    朱元璋很少问他们教育搞得如何,更多的是询问老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