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让梅儿、兰儿到后院给几个人装了辣椒调料,几个人十分高兴。

    第四日,奉天殿。

    应天府尹周知安奏道:“陛下,臣有要事。”

    “如实奏来。”

    周知安看了一眼左边的武官们,慢慢道:“昨日,翰林院编修解缙投河而亡。”

    什么?

    殿中人都议论起来。

    解缙刚刚年满十八,就被陛下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足见此人才学过人。

    怎么会忽然投河身亡?

    看到第一排站着的朱允熥,大家明白了!

    解缙前几日在皇宫,被吴王朱允熥给羞辱了,又打又骂!

    陛下当时在场,不仅没有斥责朱允熥,还故意刁难解缙。

    让解缙回乡去,好好学习《孝经》。

    一个被陛下认为不孝的人,以后还怎么立足?

    难怪,解缙会投河自尽了!

    大殿之中,顿时炸锅了!



    第0071章 落井下石

    

文臣集团恼怒异常!

    解缙投河自尽,大家谁也不敢指责朱元璋,把一切责任都归结到吴王朱允熥身上。

    朱允熥几个月以来,一直与文臣们不对付。

    第一次,黄子澄的儿子黄承印上门送请帖,朱允熥无礼至极,把黄承印的脑袋开了瓢。

    这一次是更加出格,居然把大家一致看好的才子解缙给逼死了!

    大明才子,居然被一个废物王爷给骂得一踏糊涂。

    这还不算,解缙还被扇了一个耳光。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陛下后来还火上浇油!

    解缙之死,完全是皇权所逼,完全是野蛮人对文化人的一次践踏!

    此事,绝不可饶!

    此风,绝不可涨!

    如果不严加追究,文人士子读书还有什么用?

    如果不严加追究,文人文官的尊严何在?

    “陛下,吴王乃逼死解缙之祸首,如不严惩,国法何在?”首先站出的是户部尚书范敏。

    “陛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兵部尚书齐泰接着站了出来。

    “陛下,不惩治吴王,天理难容!”

    “陛下,吴王得不到惩治,解缙之冤得不到伸张,臣请告老还乡!”

    文官集团几乎人人站出,个个激愤。

    武官集团们则是集体沉默不语。

    常升这两天还在四处宣传,自己的外甥打骂了大明才子。

    会作个诗、写个文章又怎么了?

    诗词歌赋是能退敌,还是能饱肚?

    看看,像解缙这种年少轻狂的人,该打!

    没想到刚一上朝,居然发生了这种事:解缙自杀了。

    恐怕,自己的亲外甥要负全部责任。

    逼死了一个解缙,惹恼了整个文官集团,甚至是整个大明的士子!

    多么庞大的一支队伍!

    今后,允熥想和朱允熥争夺储君,难度就太大了!

    看陛下怎么说吧,想一想十皇子的下场吧,常升就不寒而栗。

    虽说没有被杀头,但把他关在寺院里,古佛青灯,跟死了也差不多。

    这下子,允熥当不上储君,朱允炆一上位,常家就是第一个被清洗的!

    陛下会护着允熥吗?

    这次,显然是护不住了。

    “陛下,吴王辱打骂解缙,这是向公序良俗发起的悍然挑衅!这是置《大明律》于不顾!”

    “陛下,吴王逼死我朝进士,实在是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陛下,吴王如此作派,是对我朝科举制度的严重不满,是对陛下制定国策的恶意违反!”

    “陛下,吴王不惩,天下不宁!”

    朱元璋此时为难了。

    因为从三孙的心声中了解到了解缙的人品。

    以自己当时的脾气,真想一刀劈了他!

    只是刚刚杀了光禄寺卿周牧,不想再动刀了。

    更何况,杀了解缙,也没法解释。

    总不能说,他知道解缙未来将是一个无耻的小人吧?

    这种人死了,也就死了,死不足惜。

    让他回家研读《孝经》就已经够仁慈了。

    但是现在,情况有些复杂了。

    武官集体沉默。

    文官集体爆发。

    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恐怕无法向文官们交待了。

    并且还涉及到天下士子。

    前几日,三孙心声当中说了很多,比如说匠人与文人的地位倒挂问题。

    匠人是科技发展的主力军!

    以前不觉得,现在越想越有道理!

    就拿奏疏来讲,要是放到秦朝,一天得搬多少竹简?

    岂不累得闪腰岔气的?

    有了宋代的造纸,这就轻松多了!

    有了雕板印刷,寒门子弟和平民百姓都能看上书了!

    还有农具,以前是人拉,改进农具之后,马上就轻松了许多。

    这些都是科技的力量。

    文人?待遇似乎是太好了些!

    正如三孙心声中所讲,在科技未成为主流之前,文人还得用啊。

    面对激动不已的文官们,朱元璋只好先用起了拖字诀。

    “诸位爱卿,”朱元璋用上了极为少用的称呼:“此事,内里必有曲折,须得全面查明,以作定夺。”

    必有曲折?

    文臣们更怒了!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吴王朱允熥刚刚辱骂了解缙,解缙出宫两天就投河自尽了。

    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

    不可能因为其他人!

    不可能有其他原因!

    都是吴王朱允熥的责任,没跑了!

    “皇爷爷,孙儿有话要说。”朱允炆此时出声了。

    朱元璋轻叹一口气,示意朱允炆开口。

    “皇爷爷,解缙之死,孙儿有罪,难辞其咎!”朱允炆说着就跪下了。

    啊,大殿里顿时议论起来,嗡嗡乱响。

    解缙之死,难道还有二皇孙在里面掺和?

    “二孙,你,你有什么罪?”朱元璋大为惊奇。

    “皇爷爷,那时我在场。三弟打骂解缙,主要是我阻止不够。”

    “当时我说,解缙是陛下召见的才子,你也敢打?”

    “三弟说:天王老子召见也不行!只要是老子不待见,想打就打!”

    “老子打的就是才子!”

    朱允炆模仿起了当时朱允熥的声音,倒也活灵活现。

    常升听出味儿来了!

    其他人也听出来了!

    朱允炆这小子真阴!

    他是现场见证者,这不是替三弟开脱罪名,而是在进一步坐实朱允熥的罪名。

    这样一来,陛下想包庇都包庇不了!

    “皇爷爷,我作为二哥,我的声音不太响亮,言语无力,阻止无效。”

    “还有,三弟打了解缙一记耳光,当时三弟离解缙的距离不近,他扬起巴掌之时,我就应该有所预判并上前阻拦。”

    “但是,我还是晚了一步。”

    “如果我当时果断一点,也绝对不会有这一惨剧的发生。”

    “皇爷爷,我在现场,我没有尽到职责。”

    “解缙投河而死,我愿和三弟共担罪责。”

    朱允炆说着说着,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文臣们都佩服起来,朱允炆这一招,真狠!

    表面上看起来是向陛下谢罪,实际上是在撩陛下的底火!

    表面上是为三弟分担罪责,实际上是对朱允熥落井下石!

    陛下不可能让朱允炆与三弟共担罪责。

    朱允炆说的,全是漂亮话!

    其用意很明显,陛下不可能看不出来!

    但是,看出来又如何?

    人家朱允炆说的全是实情!

    到了这个地步,朱元璋实在没法了:“允熥,解缙因你而死,你有何话说?”



    第0072章 刚发飚就发软

    

朱允熥连动都没动,抬起头坚定地说道:“孙儿,没有罪!”

    啊,文臣一个个又激动了!

    你没有罪?

    你打骂解缙,污辱解缙人格,导致其投水自杀,你说你没罪?

    那,谁有罪?

    朱允炆还跪在地上,而朱允熥面对陛下的质问居然不跪。

    乍一看,就像是他朱允炆是罪人一样!

    虽然是跪得难受,但朱允炆的内心是爽快的。

    朱允熥说自己没有罪,显然是要把罪推到皇爷爷身上!

    皇帝做事,哪儿有错的?

    就算有错,臣子敢指出来吗?

    皇爷爷不是唐太宗李世民!

    皇爷爷,亏你几个月来一直袒护朱允熥!

    但他却不肯为你有丝毫担当!

    现在,您总该看到朱允熥的本质了吧?

    您总该对他失望了吧?

    只有我,您的二皇孙,才是最合格的储君!

    朱元璋面色愠怒,心想,三孙,你怎么能把责任推给我?

    「终于,我得到了一个最好的机会!」

    「这是我离开应天,到封地逍遥的最好机会!」

    「就算被撸了吴王封号,被发配边疆,我也愿意!」

    「那可真是天高皇帝远、天高任鸟飞!」

    朱元璋心中这个难受啊,到这个地步了,三孙居然还想着离开应天,离自己远远的!

    哪怕是被夺了封号,哪怕是发配,他也愿意!

    难道朕的龙椅是扎人的钉板?

    「老朱,你赶快生气,快点发飚!」

    「把我赶得远远的!」

    「不过,在流放、发配或者是就藩之前,老子还想骂个够!」

    「不骂就没有机会了!」

    朱元璋一惊,还想骂个够,你想骂谁?

    “孙儿没有罪,一切都是解缙这个白痴咎由自取!就算是死了,也是活该!”

    朱允熥还是没有动,但把声音提高了八度。

    大臣们又炸锅了。

    我的天啊,吴王简直是反了天了!

    解缙咎由自取!

    死了也是活该!

    这是人话吗?

    这还是那个胆小怯懦的朱允熥吗?

    就算是死了?

    解缙明明是死了!

    朱允熥简直是在胡说八道,已经是在强辞夺理了!

    “解缙此人,对于匠人、农人不屑一顾!”

    “我们每个人,往前数一数,哪个不是农人,哪个不是匠人?”

    “就连黄帝,也是造车的匠人,所以叫轩辕!”

    “就连有巢氏,也是造房的匠人,所以当了首领!”

    “比如大禹,也只是河工,最后当了夏皇。”

    “那个时候,我们的老祖先就认识到,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决定人类的发展进步!”

    “我们的陛下,也是农人出身,从来没有看不起农民!”

    朱允熥说到这里,大殿里静下来了!

    “但是解缙对匠人出言不逊!说他们的技术是雕虫小技、奇技淫巧!”

    “解缙之类的文人,出自底层,鄙视底层!享用技术,鄙视技术!”

    “完全是数典忘祖!罪大恶极!”

    “老子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些个酸不拉叽的货色!”

    朱元璋听到这里,忽然有种击节赞叹的冲动!

    这话,怎么就说到咱的心坎里去了呢?

    一个个文臣们气得脸色煞白,偏又无力反驳!

    因为朱允熥说的是事实!

    黄帝,大禹等人,说到底就是匠人!

    陛下就是个农人。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