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纵然如他这样自命不凡的青年人,也难看出,简单的治理贪腐事件,稍不小心就可能走向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甚至于这些隐晦的事情,寻常人根本想象不到,此刻竟有张之栋讲出,薛奉年也感到极大的震动。

    官场,实在是汹涌莫测,任何事都必须得深思熟虑,如若不然,此后的影响难以把控,甚至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做礼一拜,薛奉年的心中波澜四起。

    “多谢张叔叔提点,小侄受教了。”

    再度起身,望着面容粗犷的凉州都督,他眼里多出了一份敬畏,甚至于看着自己的父亲,也感到有些陌生。

    初次认识到了为官者的权谋之道,薛奉年的心情无法平静,对于其中的博弈充满了好奇,也对于官场的凶险感到压力极大。

    而令这两位都敬畏的北王殿下,竟是与他年轻相仿的青年人,此刻回想起来,这事儿简直有些匪夷所思。

    那位殿下,实在是个妖孽般的存在啊。

    张之栋的话语引起了一干官员的共鸣,面容里都有几分异色,尤其是落于尾座的胡维宣,亲耳听闻这番含义深刻的话语,也是品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

    他为官多年,确实不懂官场俸银往来之道,但也是阅历丰富,不是什么年少愣头青,对于张之栋的话外之音,听得极为清楚。

    这话,既是给薛奉年的提点教诲,也是给他的忠告啊,瞬间惊得神色严肃,心里也为之一震!

 第172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

    胡维宣端坐大椅,心中浪潮难平。

    听着张都督的话语,言中深意都令他难以平静。

    大好的机会送到了手上,就必须记得刺史大人的恩情,此乃为人之本,胡维宣自然万分赞同,而张之栋又深知他为人谦和,恐怕心有仁慈,所以再度出言提醒,定要严正查处一干贪官,勿要错失良机。

    前者与胡维宣的为人准则毫无出入,他出声贫寒,能得贵人相助,向来都是铭记多年望报深恩,绝不敢辜负他人恩情,后者却是令胡维宣大受启发,深感多年谦和低调,对于仕途有极大的害处。

    此言,发人深省啊!

    心头动容,胡维宣也不在意年岁官阶,紧随薛奉年一般,起身向着张都督真挚做礼。

    “都督之言,下官受教了,定当铭记!”

    见到连死板清官都开窍了,张之栋只觉大慰平生,连连抚须点头。

    “胡大人言重了,还请起身。”

    得意之时,张都督笑容很是灿烂,习惯性地向着桌上随手一伸,却是端来了一杯清茶,这才意识到美酒早就被喝得干干净净。

    瞬间觉得兴致四散,有些无奈地轻叹了一口气。

    “那塞北红。。。。。。定然价值不菲啊。。。。。。”

    委屈巴巴的失落模样,就好像一个丢了魂的老小孩,与先前的气场判若两人,在场官员也是看得清清楚楚,对这个扣扣搜搜的一州都督心里憋笑。

    这哪里是都督,改为嘟嘟才是。

    借着话题念叨出声,一干人才渐渐借口笑出声来,客厅里一片和气,都为今日的雅间美酒塞北红赞叹不绝。

    薛青云无奈,只得大手一挥,命人再度送来了几坛新酒,以堵上张嘟嘟的唉声叹气。

    一时间,客厅气氛愈发的融洽。

    文官武将也出奇地和谐共处一室,把酒闲谈间犹如旧友。

    厅中欢笑不断,胡维宣也好像有些融入了其中,难得地其余官员言谈说笑,似乎也没有多年来的那般厌恶。

    说起来很是微妙,官阶最低的他,竟觉得遇到了同道中人,甚至有种相见恨晚之感。

    也不知是真的不胜酒力,还是被气氛所感。

    胡维宣斟酌之下,再度起身做礼,向着权谋老道的薛刺史请教出声,问出了心中忧虑。

    “薛刺史,承蒙提携,下官感激不尽。”

    “下官定不负厚望,将众官贪腐之风严查,只是。。。。。。以下官的了解,张翠峰为人阴狠,向来睚眦必报,此次谋求新盐不成,又身获罪名,定然不会罢手,若是此人与宋雨才继续勾结,借着宋家的权势暗中弹劾,下官又该如何是好。。。。。。?”

    谨慎之言响起,众官员突然沉寂。

    原本还在笑谈欢笑的知府将军一干人,听完这番话,都在此刻陷入了寂静之中,神色也变得莫名严肃了起来。

    张翠峰为人如何,他们极少接触,可是经由上司胡维宣道来,也必然八九不离十!

    若是那贪官真如胡维宣的了解,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甚至勾结宋雨才,借用宋家的权势搅动风雨,就不得不小心应对了。

    宋家可是大玄八大望族,在朝中也有不少族人出任要职,就算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一旦借用宋家之势,必是一场大危机!

    胡维宣不过是个四品州府盐官,根本不可能应对这种事,若是张翠峰和宋家人勾结,说不定真的会掀起一场风雨,甚至影响到新盐。

    若是这事儿一再闹大,莫说胡维宣的巡盐御史要泡汤,就连北王或许都将有受到影响,到了那个份上,在场的官员一个个都跑不了。

    转瞬之间,先前谈笑的官员们都神色凝重,却是一时没有什么见解,只得若有所思地注目而去。

    而在他们的注目下,正欢喜饮酒的张之栋和薛青云却是相视一笑。

    放下手中小杯。

    薛青云带着平和的笑意相望,眼中有几分无奈。

    “胡大人,你何必为这种小事所扰。”

    胡维宣一脸懵逼。

    他日宋家人找麻烦,朝堂之内必有风雨,就算最近宋家人不敢太过嚣张,可使点伎俩收拾个四品闲官,根本不算个事儿啊。

    他经历这次事件,已然看开了很多,哪怕将来巡盐御史的官位无望都不重要,能得到众多同僚的认可,已然算是心有慰藉。

    可若是因为自己,致使事件一再扩大,影响到在场的官员仕途,绝非君子所为!

    念及于此,胡维宣就要拱手进言!

    无奈注目多时的张之栋却是先一步闷声出言,语气里有种淡淡酸味。

    “胡大人,人家会告状,你也有靠山啊!”

    靠山。。。。。。?

    吐槽话语响起,众多官员瞬间目露恍然,一下子想到了再度入朝的天下文宗姜太渊,胡维宣有这位恩师庇佑,哪还用怕什么宋家人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突然意识到问题关键的一干官员,这才明白为何两位大员淡然端坐,丝毫不为这份担忧之言而动,眼里露出羡慕的光彩。

    也不怪他们一时反应迟钝,实在是姜太傅隐退多时,此次入朝又十分低调,暂无任何职位,故而才未立即想起。

    可就在接连的提点之下,一干官员欣羡注目而去,胡维宣却是面有难色,挣扎了几息,也只是做礼说出了为难的言辞。

    “这。。。。。。”

    “下官多年流转各地为官,也不曾拜会恩师,突然修书求助,恐怕有失礼数啊,何况此事涉及宋家,若是引得恩师与宋家再起争端,实非下官之愿。。。。。。”

    “下官踏入仕途多年,从未依靠权势,也更不愿再让恩师劳心劳力了。。。。。。”

    。。。。。。

    几句话说得是无可挑剔,众人也不觉得有什么有违常理,可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听来,就显得太过古板。

    别人都是巴不得有这么一位恩师,胡维宣倒好,身在福中不知福,堂堂帝师摆在眼前,多年来竟不知道灵活行事,真是气死了不知多少人!

    要知道,帝师姜太渊身份尊崇,不仅桃李满天下,连当今陛下都是门生,就连远在凉州的众官都有耳闻,大玄朝深得陛下信任的,除了三大统帅和宰相之外,只有这位天下文宗了!

    可以说,帝师姜太渊只要说句好话,就胜过了胡维宣十年的光景,先前姜太渊辞官隐退且不再说,如今姜太渊再度入朝,那就是天赐的机缘。

    就是这种世人羡慕不来的机会,他却是犹豫不决。

    眼见胡维宣如此古板,脸上的神色分外挣扎,众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于这位清廉官员的古板爱恨两难。

    哪怕老谋深算如薛青云,也是看得欲言又止,感到有些无计可施。

    唯有张之栋。

    刚刚续上的品酒乐事被再度打断,又见一个酸文官死板无比,酒后的意气当场就涌上头顶,直接猛拍茶桌!

 第173章 我要让他后悔

    “糊涂啊!”

    “胡维宣,你实在是糊涂至极!还说什么多年不曾修书,此时不写更待何时啊?!难道你要等将来张翠峰报复?”

    “胡老弟啊,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你若是修书前去,尊师见了定然欣喜,将来若能抓住机会扶摇直上,太傅也会满怀欣慰不是?”

    “如若不然,待到将来张翠峰勾结宋家,众位在座的同僚都被弹劾,你于心何安?”

    。。。。。。

    一番话又骂又骗,甚至不乏粗鄙之语,却是情真意切直白无比,听得在场官员深有同感,对于张都督的真性情很是敬佩。

    官场就是如此,借力而上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古人言:‘举贤不避亲’,只要身有才学,无需刻意避讳。

    或许也是被这番话语说通了心中执拗,也可能就是迫于最后的质问,无论如何,胡维宣终于还是艰难地做礼应声。

    当着一干凉州军政巨头的面前,接受了影响一生的建议。

    “张都督所言有理,下官明日一早就修书,将一切过往尽数道来,静候恩师教诲。”

    张之栋刚露出不容易的贼笑,又听这番啰嗦文人说辞,哪里还肯惯着胡死板,立刻就打手一会,横眉冷对下令!

    “还等什么明日啊,就在刺史大人府中写了!老夫近来也要向京都送出军报,一道送去便是!”

    强势的作风引得众人连连大笑,将张之栋引为了胡维宣的伯乐,一时赞叹之声不绝,附和之语不断。

    薛青云也是抚须点头,对于张之栋的贼点子分外赞同。

    面对满场盛情,胡维宣闹了个大红脸,也只得应下声来,随后跟着薛奉年前往书房执笔修书,心中却是感念不已,师生之情跃于纸上,多年的艰辛历历在目。

    笔落草纸,泪流心田,字句间情真意切,连窗外远观的薛奉年都心有感触,一时不敢上前惊扰。

    。。。。。。

    华灯初上,夜色渐凉。

    宋府。

    华美的客厅里哀嚎不断,比起杀羊宰牛还要刺耳,夹杂着阵阵骂声不断传出,吓得门外家丁都胆战心惊。

    “嘶。。。。。。!”

    “废物!一群笨手笨脚的废物!”

    “哎哟。。。。。。我的屁股。。。。。。轻点儿!哎哟。。。。。。”

    “你们还不赶紧去请城里最好的郎中,将这庸医给本会长打出去!”

    。。。。。。

    骂骂咧咧的声音响了几句,一位郎中就被家丁拖出了客厅,就算还有哀嚎响起,也没有那鼻青脸肿的郎中让人害怕。

    门外守候的家丁哪里见过这种阵势,早就吓得低头祈祷,生怕被老爷唤进去痛斥一番,再教人打得像那郎中一样面目全非。

    甚至于,就连出入端水的丫鬟们,也是没了往日的狐媚,紧张的面容里满是汗丝,如临大祸一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整个宋府,将近百十号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