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说完的讥笑浮现脑海,却是变成了大大的惊疑!

    这怎么可能!

    屠顿单于双眸一突,死死望着那可怕箭雨如潮水般落入骑兵之中,心头都好像在滴血,无比阴翳的脸上再不见笑容,唯有难以言喻的震动!

    明明只有数千弓弩手,竟然再度射出了不合人数规摸的箭雨!

    这种漫天的箭海,就算有两万人,也未必能做到啊!

    更夸张的是,大玄敌军不仅做到了,甚至还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再次射出,比起前一波还要令人瞠目结舌!

    不过数息功夫,数千骑兵已经中箭倒地,惨呼声回荡河谷,军心也有了一丝动摇!

    超乎常理的所见所闻,震动了屠顿单于在内的诸多匈奴人,也惊得公输绝哑口无言,好似见识到了什么无法想象的神器一般!

    他的想法,屠顿并不在意,这位征服匈奴各部的天骄可汗,眼里只有熊熊燃起的杀意,和一丝被愚弄后的深深忌惮!

    大玄军士示敌以弱,而后在射出更为密集的箭雨,只此一招,就让匈奴两次伤亡万余人,这种心机实在可恶至极!

    能做到这一切,心机城府固然重要,军事素养和那难以想象的古怪箭弩也绝不可少,这种大玄军实为隐患啊!

    主导者这一切的北亲王秦风,已然接连让匈奴军心受挫,若非敌我力量悬殊,此刻的胜负恐怕难以预料了。。。。。。

    哪怕骑兵还在冲锋,如曾经预想般将要刀兵相接,却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如同莫大的羞辱般让所有匈奴人双目通红!

    屠顿紧握腰间弯刀,眼中杀意决绝无比!

    “全军突击!诛杀鬼面将军,屠尽大玄军士!”

    此子,不可留!

    否则他日定是大祸!

    眨眼之间,破天荒的单于严令再度发出,已然由生擒改为了必杀之令,眼前河谷注定血流成河!

    面对终究还是扑来的残暴骑兵,大玄军如计划般以枪盾兵士抵挡,眨眼就陷入了血战之中,喊杀声淹没了一切,血色染红了黑夜!

    然而这一切,外界并不知晓。

    没人能想到,凉州能坚守至今,也没人敢想,仅凭着几处相加剩下的万余残兵,就能顶住匈奴的残暴攻势。

    就连此刻的大玄皇城和朝堂,都已经将凉州战事早早地放弃!

 第388章 皇儿定能建下奇功

    深夜。

    远隔数千里外的京都一片祥和,皇城也如往日般灯火通明。

    天枢殿。

    皇帝陛下批阅着奏章,眉眼间可见几分烦躁,好似心不在焉,劳累多时,放下手中狼毫远望西北,那份忧色更甚几分。

    常礼俯首恭敬近前,为陛下披上狼皮大氅,柔声劝慰出言。

    “陛下,夜深了,还望保重龙体早些歇息,凉州大局难改,陛下不必过分忧虑,诸将北出征伐,必能一改恶局。。。。。。”

    天子秦霄目不恻视,久久才回头瞥向躬身的掌印大监常礼。

    望见那抹多少年不变的恭敬神色,此刻竟是心中感到了几分暖意,奈何他身为帝王,并不愿吐露任何心思,只能轻舒了一口气。

    “呼。。。。。。”

    没想到啊。

    这么多年征伐建立霸业,到了如今贤良隐退老臣离去的光景,最懂他的,竟然是个宦官。

    放弃凉州是最为正确的选择,固守各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分兵北伐匈奴,以釜底抽薪之策应对,此战才有胜算。

    这种大胆的策略,乃是由老元帅提出,皇帝陛下深以为然,他也不指望满朝文武都能理解其中精妙所在。

    可看着近两日上奏的几十道求援庸碌之见,皇帝陛下仍然感到烦躁不已。

    他身为大玄天子,岂会放弃任何州府,连众官员都知爱民护国,难道他这个天子会不懂?真是可笑至极,满朝官员都是目光短浅之辈!

    就算心中烦闷震怒,这些奏疏还是刺痛了皇帝陛下的心境。

    连大臣们都如此做想。。。。。。

    那天下的百姓,又该是如何呢?

    将来凉州战事传来,哪怕经由苏老妙策釜底抽薪,他日重夺凉州之地,他这个皇帝恐怕也会背负骂名。

    为了大玄基业,为了天下安定,有时候就不得不做出牺牲,也不得不背负世人的非议和谩骂!

    感受着大氅的温暖,皇帝陛下烦恼的心境渐渐平息,曾经开创霸业的气度浮现,静立于窗边再无忧色。

    纵然天下人不解,他也要做到最为正确的选择!

    这就是帝王之路。

    帝王,从来都是孤独的,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绝不能被七情六欲左右,也不可被眼前一叶而障目!

    莫说区区凉州,真要到了无可选择的地步,为了万世基业的愿景,整个北塞暂弃又有何妨!

    这一切,就由他这个大玄天子来承担!

    心念通达之际,自青年就建立的雄心壮志从未改变,天子秦霄心中的决绝之意更为坚定,转身走向一侧墙面,负手静望着大玄疆域图,大军压境之危也难改帝王之仪。

    就在此刻,罗网暗卫再度悄然踏入大殿恭敬做礼。

    “启禀陛下,黑甲玄骑离开京都远赴凉州,今日想必已经抵达!”

    原本对凉州一切都不在意的陛下,此刻听到这般消息,也不是不禁回头凝望,双眸紧盯而去。

    “除了黑甲玄军,可还有其他将士同往?”

    暗卫如实禀报,各处动向尽在掌握。

    “启禀陛下,仅有黑甲玄骑,再无人同行。”

    听到这话,皇帝陛下眼中才有几分释然。

    既然是老元帅的私下之令,为救女儿也无可厚非,此乃为父者的人之常情而已,当年为救女儿,苏老也不是费尽了周章。

    如今大祸将至,派出黑甲玄骑援救并不不妥。

    若能及时赶到,以黑甲玄骑的战力,或许也可保得秦风安然无恙,否则以那几县区区万余的守军,根本面对不了匈奴十万之数,也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

    这个小儿子,虽然比起曾经多了几分小聪明,也有了些古怪的奇技,却是难以在这种大局面前自保,还是多亏了老元帅庇佑,或许才得以保全性命。

    若能保下竹书,也是极大的幸事了,这一次,大玄朝又欠下了苏老一大人情啊。

    感念之际,皇帝陛下对凉州不愿再提,有黑甲玄军出手,他就也没必要再关注,无论一州的得失,还是所谓儿子的安危,都难与大局相比,这就是帝王该有的眼界。

    此刻,皇帝陛下的脑海里只有关键的北伐之战,心思都飘到了北方。

    先前萧任来报,大军已经暗中开拔两日之久,匈奴本部空虚,想来应该很快就有胜报,足以缓解眼前危局。

    情势紧迫,皇帝陛下再无任何心思听闻无关紧要之事。

    “退下吧!”

    哪怕暗卫欲言又止,在帝王之令下,也只能恭敬做礼,就此退出大殿,消失在夜色之中。

    就在天枢殿恢复清静之时。

    门外却是再度响起了恭敬通报,扰得正在观看地图的陛下心中有几分烦躁。

    “启禀陛下,文贵妃求见,带来了亲手熬制的莲子粥,还望陛下开恩。”

    文贵妃。。。。。。

    听着来人,皇帝陛下大概就知晓所谓何事,原本烦闷不愿接见,可听到多年前最喜欢的莲子粥,对于这份心意也是有些动容,哪怕有意图。

    本就为国事劳累到了深夜,皇帝陛下也有些困乏,想到文贵妃深夜熬粥也是难得,前几日他也曾训斥出声,不禁宽容了一丝。

    轻轻点头。

    常礼很有眼色,并未以通传声搅扰陛下,而是亲自退去打开了殿门。这份体贴,陛下早已习惯,也正因如此,对五大监中的常礼格外中意,留在身边数年。

    可落在文贵妃眼里,却是以为陛下的优待。

    亲自拎着镂雕镶玉食盒,文贵妃碎步前行间满是信心,眼看陛下不出所料地赏光品味莲子粥,抓紧了机会大胆进言!

    “陛下忙于国事,臣妾不敢惊扰,只能做些吃食,若能解陛下万一劳累,臣妾就万分知足。。。。。。”

    有些过度的敬畏之言,皇帝陛下听得真切无比,也愈发清楚前来所谓何事。

    象征性地尝了一口清粥,就再无食欲。

    望着文贵妃谨小慎微的眼里浮现期待,也是卑微到了极点,无论如何心机和多事,终究可怜天下父母之心,皇帝陛下以丝帕擦过嘴角,难得地大度问话出声。

    “文贵妃,前来所为何事,但讲无妨。”

    听闻此言,文贵妃心中欢喜不已,感念陛下还是顾及多年情分,自己的分量就算不比曾经,也非寻常人能比!

    当即恭敬做礼,眼中泪光闪烁更显为母者的柔情。

    “陛下。。。。。。!”

    “眼看严冬将至,陛下为国事操劳,臣妾心中不忍,可震儿为了社稷远征北方,也同样身处严寒直面生死,臣妾连日来难以入睡。。。。。。臣妾不敢妄议国事,只想以人母的身份央求陛下,还望陛下念在父子之情,准许将来让震儿再返京都常伴左右。”

    “臣妾深信,震儿能痛改前非,此次北伐必定立下奇功匡扶社稷!”

    “望陛下开恩。。。。。。!”

    动容之言缓缓响起,皇帝的宽容却是消散了大半!

 第389章 这盛世背后是无数血泪

    身处严寒?

    立下奇功?

    匡扶社稷?!

    听闻着文贵妃一连串的话语,皇帝陛下眼里冷意浮现,先前的那一分难得宽容,也在刺耳的辞藻中消散无形。

    垂眸俯瞰而去,已然泪眼婆娑的文贵妃还在动情哀求。

    “还望陛下开恩呐。。。。。。!”

    这话听在耳中,皇帝陛下更是怒火升腾!

    老四随军出征,不过是做做样子的历练而已,最多也就是亲历一番战场的残酷罢了,以皇子的身份上阵,绝不会至于险地,大概率还会被诸将小心照料,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危险。

    何况此次北伐,乃是苏老道出的奇袭之策,以骑兵突袭空虚的匈奴本部,看似大胆惊人,实则风险极低!

    说难听点,只要前去,就极有可能建功立业!

    真要说奇功,当是能看清这一点的苏老才是,其余将士搏杀,此后若能建立功绩,也才配勉强担得起奇功二字!

    北伐看似凶险,实则是个美差。

    这种美差,若非地利之便,不可能落在了戍边诸将的头上,既有地利之因,也有帝王之念,皇帝对于各位将军常年的苦劳和忠诚看在眼里,欲以大功重赏,才顺道给个机会而已!

    至于四皇子秦震,也已是极大的优待。

    要不是看在父子情分,还有那一些微末的期待,皇帝陛下绝不会给这种机会。

    真要说奇功匡扶社稷的美誉,就算隐退的苏老已经不在意,也该落在真正浴血奋战的边关将士身上。

    说是气运也好,为母精明也罢,一个趁机捡得立功机会的皇子,又有何资格,在血战将士之前自表其功?

    身处严寒。

    皇子会真的身处严寒么?

    至少,会比寻常军士得到数倍的优待!

    天子秦霄曾经征战多年,深知其中之苦,也对战场惨剧历历在目,没想到轮到他的儿子,上个战场镀金历练而已,就成为了匡扶社稷之功?

    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