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挥。”

    “我铁穆耳先代表我大元表态,我大元支持秦皇为此次会盟盟主,愿意将手中兵马交由秦皇指挥!”出人意料,又是大元特使铁穆耳出言表态。

    扶苏看了看这个在场年纪最小的特使,元皇忽必烈不派自己儿子前来,而是让这个长孙前来会盟,果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这个铁穆耳,不简单啊!

    七国会盟,那一国最不可能成为盟主?

    毫无疑问,是大元。

    那么是军力最弱的大宋兴许都有那么一丢丢的可能成为盟主,但是唯独大元不可能。

    大元有草原异族的血统,能够参与七国会盟,这对大元来说已经是幸事了。

    既然根本不可能争夺到盟主之位,那么索性不如第一个开口支持最强的秦国,卖给秦国一个人情。

    这也是为何扶苏认为,这个铁穆耳不简单的原因。

    大元特使铁穆耳率先出口表态,大唐作为大秦的姻亲,自然也不能例外。

    “我大唐也支持秦皇!”李世民当即开口道。

    “大明支持秦皇!”

    “大宋支持秦皇!”

    “大秦军力最强,当属大秦为盟主!我大隋支持!”

    “大汉也支持!”

    。。。。。。

    。。。。。。

    一时间,毫无疑问的全票通过。

    实际上,大秦为此次会盟盟主,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首先,七国论起兵力,当属大秦最强。

    其次,这次也是七国会谈,也是由大秦牵头组织起来的。

    无论从哪个方面,只有大秦能够当的起这个盟主,也只有大秦的军力能够服众。

    “既然如此,我大秦便当这个盟主。”

    “作为盟主,我大秦自然也会拿出盟主的姿态。此次,我大秦出兵二十万,以白起为大帅,不知诸位以为可否?”扶苏扫视一眼众人问道。

    一听到白起这个名字,在场的这些人是嘴角直抽抽。

    这。。。。。。

    这何止是行,这简直太行了!

    白起挂帅,这场仗稳了啊!

    白起是什么,低于四十万的单子不接的,这次发兵匈奴,对白起来说倒也算是大单子了。

    “大秦身为盟主国发兵二十万,我提议,我等各国各自出兵十万。七国共计八十万大军,不止诸位以为如何?”李世民提议道。

    “可!”扶苏首先点了点头。

    “没意见!”

    “我等没意见!”

    。。。。。。

    。。。。。。

    其余五国特使也纷纷点头应道,八十万大军外加白起亲自挂帅,这个阵容若是灭不了匈奴,恐怕七国也就没脸见人了。

    接下来,七国又共同敲定了诸多细节。

    比如,三月之内,各国需要将各自的兵力,粮草运往函谷关外的联军大营集结。

    七国大军集结完毕之后,将接受为期两个月的集训,以方便白起的统一指挥。

    七国所有随军将领,也必须从新经过比试,选拔,然后由白起亲自分配职位。

    此乃族战,种族之战,其重要性犹在国战之上。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七国想要全胜,就必须做到帅能知将,将能知兵。

    当所有人都是奔着一个目的的时候,那这个联盟就会牢靠很多。几乎所有人的提议都是对联盟有利的,但凡是对联盟有利的,也几乎全部都是全票通过。

    这就是中原人的凝聚力,虽然内战的时候打的头破血流,但是对外的时候,却也异常坚定。

    这就好比兄弟几人争家产,兄弟之间在怎么争夺,这是自己人的事情。若是有外人想要图谋他们的家产,他们必然是要先打跑外人,在回过头来争夺。

    “此时结盟,咱们得有个名头,秦皇为盟主,当为此次结盟起一个名字!”大明特使朱棣提议道。

    “对,当起一个名字!”

    “不出,咱们中原人讲究一个出师有名,秦皇得为咱们起个名头!”

    。。。。。。。

    。。。。。。。

    各国特使纷纷附和。

    这般七国联合,乃是前无古人之事,确实应当起一个名字。扶苏细细思量着,这般严肃之事,可不能随意七个名字糊弄。

    思量许久之后,扶苏正色道:“不如此次行动,便叫七国会猎如何?”

    “七国会猎!”

    “七国会猎!”

    “好名字,好名字。”

    “匈奴人不是将劫掠咱们中原百姓叫做打草谷吗,咱们这次,就叫会猎。”

    “这次定当血债血偿!”

    “匈奴人岂能算人,不过是咱们的猎物罢了!”

    “猎物,畜生尔!”

    。。。。。。

    。。。。。。

    大殿当中,响起一片的赞叹之声,大家纷纷为“七国会猎”这个名字点赞。

    七国会猎示意敲定完毕,各国使者连夜回国,没有丝毫的耽误,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这场会猎了!

    这次,猎个痛快!

    (ps:五章更新完毕,接近一万两千字,首订超过四百,明天七更。过不了四百的话,就是四更一万字。兄弟们,求给个订阅,我想更新。)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tw。)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青豆繁体版??????????


………………………………

第六十二章 黑夫!!!

    咸阳宫,大殿。

    六国使者各自归国之后,扶苏召集大秦文武百官,开始吩咐备战事宜。

    国之大事,唯祭与戎也,所有一切都应当为战争让步,特别是与异族之间的战斗。

    扶苏俊朗的外表之下,无比郑重的吩咐道:“七国会猎,乃我大秦千年一遇之机遇,亦为我人族千年一遇之机遇,我大秦必当全力以赴。”

    “此次二十万大军,需得选拔精锐当中的精锐,选拔标准技巧方面,需要既精通骑战也精通步战。”

    “体力方面,需得背负一长一短两把兵器,另外需要背负一把青铜弩,配备五十支箭,还得携带一面圆盾。在这种情况之下,能够日行百里,且能够随时保持战斗力者,方才能够入选。”

    既精通骑战,也精通步战这在秦军当中并非难事,但是扶苏对于体力的要求,几乎是骇人听闻的。

    扶苏所言的三层铁甲,以及一应的装备,足足得接近百斤,在这种情况之下日行百里,且还得随时保持站力,对于体质的要求极为严苛。

    这种选拔标准,即便是在以精锐著称的秦军当中,也能够算的上严苛。甚至,即便是从全国兵源上选拔,也未必能够挑选出足够的二十万出征将士。

    扶苏之所以指定如此严苛的选拔标准,正是因为草原茫茫,一旦进入草原必然是苦仗,硬仗,在这种情况之下,兵员的素质绝对是能够取胜的必要因素。

    “陛下,这般选拔标准,恐怕军中难以凑齐二十万出征大军啊!”王离拱手出列说到。

    扶苏站在殿前,沉思许久,漆黑的眼眸如同朗星。

    许久之后,扶苏开口说话了:“若是军中无法选拔出足够的出战之兵,亦可在民间选拔。想来,武安君有办法在三个月内训练出新兵的骑战,步战。”

    “至于体能方面,依旧需要背负一长一短两把兵器,另外需要背负一把青铜弩,配备五十支箭,还得携带一面圆盾。在这种情况之下,能够日行百里。”

    “至于新兵,则无需能够时刻保持战力!”

    在急行军中时刻保持战力,这也是一种军中技巧。对于新兵的要求,扶苏只在体能上做要求,而未曾在技巧上做要求。

    扶苏相信,武安君白起有办法让这些新兵,在短时间内具备这些技巧。

    此时,白起正在函谷关外,一出名为临泉的河川峡谷当中,督造供七国大军演武,训练的临泉大营。

    扶苏必须在白起督造修建好临泉大营之前,为其准备好二十万出征大军,以及一应的用度。

    大秦身为这次七国会猎的盟主国,必须要做出盟主国的榜样,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池。

    扶苏的命令下达之后,军中大营以及民间的招兵同时进行。

    不过,这一次大秦可不是穷兵黩武了。

    这一次的征兵扶苏专门下达了命令,在招募体质达标的兵源的同时,一定要恪守一条铁律。

    那就是家中独子则不可征用,需得家中有两丁乃至三丁者,在体质达标的同时,才能应征入伍。

    咸阳城外,渭水河畔。

    “黑夫,体能合格!”

    “家中独子,且有一个瞎眼的老母!”

    “不懂规矩吗?来添什么乱?”

    军中负责招兵的书吏,看着眼前的精壮男子呵斥道。

    由于这次招兵对体能的要求很是严苛,单单是测试体能这一个环节便要耗费许多时间。

    眼前这名精壮汉子,在明知独子不可应征的情况之下,依旧前来应征入伍,自然引来了书吏的不满。

    “大人,还请通融一番。”

    “我父十年前与匈奴作战时战死,我大哥三年前也战死在了草原之上,我定要多少几条匈奴狗,为我父亲,大哥报仇。”

    “家中有父亲,大哥战死之时,朝廷赏赐下来的良田,良田有村民帮助耕种。家母亦有村民帮忙照顾,我无甚后顾之忧的。”名为黑夫的精壮汉子请求道。

    大秦有完善的户籍政策,因此,并不存在虚报名号应征入伍的情况。军中书吏,只需要翻看一下户籍名册,便能够知晓家中有几口人等详细情况。

    书吏翻看一番,发现此人说的倒是不甲,此人父亲,大哥皆战死在长城防线。

    虽有心想帮他,但是却也无能为力,只能语重心长的劝慰道:“小兄弟,今时不同往日了。咱们大秦也不似从前那边穷兵黩武,秦皇有令,家中独子则不可应征。”

    “回去吧,好好伺候母亲,便是告慰你父亲,大哥的在天之灵了。”

    “求。。。。。。。”黑夫又要请求,却听到书吏又一次喊道“下一个”,紧接着后面前来应征的壮汉,便将他挤了出去。

    自己体能测试已经达标,但是现在是家中独子,军中规矩不许他入伍,这让黑夫没有丝毫的办法,只能垂头丧气的往村里走。

    咸阳城,招贤馆。

    由于七国会猎即将开始,不止是大秦,天下七国都在为七国会猎做着筹备。

    大秦的招贤馆也将关闭一段时日,待到七国会猎结束之后,才会从新开馆。

    今日,便是招贤馆闭关的日子。

    招贤馆当中,一名老吏将招贤馆打扫的一尘不染,准备关上招贤馆的大门。

    “哒,哒,哒。”

    就在这时,一名腰跨长剑的青衣士子在招贤馆门前下马,朝着老吏询问道:“老伯,这招贤馆没人了吗?”

    “嗯!”

    “战事将近,之前招纳的士子都分配到各个衙门做官了,近些日子陛下也无暇顾及招贤馆,便下令暂且闭馆。待到七国会猎结束之后,在行开馆!”老吏回答道。

    说罢之后,老吏看了看青袍士子,淡淡问道:“那国来的?”

    “宋国!”青袍士子回答道。

    “懂得治国经济?”老吏继续问道。

    “不懂,略通兵法?”青袍士子回答道。

    “噗嗤!”

    “宋国书生还通兵法?”老吏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