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蜀汉中兴-第7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沐风咂咂嘴,挑眉道:“我本以为施洪投降,只能策反些许吴兵,我们只能趁乱进攻,不料近万水军按兵不动,这施洪的本事未免太大了些。”

    王濬也皱眉道:“这倒真是出乎意料,莫非你我看错了此人不成?”

    沐风皱着眉头,也颇为疑惑:“稍后整兵,再问便知。”

 第1328章 战果丰厚

    西陵峡南岸还未曾烧毁的一半营寨,暂时用来屯驻兵马,有士兵重新清扫战场,在两岸将战船靠拢,加上降兵,近二十万水军,几乎将这一片水域全部占满。

    朝阳再一次映红了江面,水面上还漂着各色的杂物,烧成黑灰的木屑汇聚到江岸,远远望去如同两条黑色的长绫在水中摇摆。

    中军帐中,王濬和沐风等人听了施洪之言,全都吃惊不已,他们猜测东吴必会吃亏,却没想到败得如此彻底,连孙权都死了。

    江东空虚,无人做主!所有人的脑海中都闪过这样一个念头,此时取江东,简直易如反掌。

    “趁你病,要你命!”

    沐风激动地站了起来,对王濬抱拳道,“将军,江东人心不稳,正该一战而定,事不宜迟,该即刻发兵取石城。”

    “嗯,吾正有此意!”

    王濬抚须点头,“孙权晚年凶逆,江东百姓无不嗟怨,今孙亮年幼,人心思变,更待明主,宜速征伐。

    若今不伐,天变难预,待其羽翼丰满,武各得其所,则江东难下也!”

    沐风言道:“将军之论,与吾不谋而合,马上派人与大将军报信,水军已经突破障碍,直逼建邺,水陆大进,平定江东指日可待。”

    “王含听令!”

    王濬也是杀伐果决,主意既定,马上便传达将令,“命你与鲍宇二人中午饭后,带水军精锐五千,战舰两架,楼船五艘,顺江开往石城探路。”

    “遵命!”

    王含前去准备。

    王濬又道:“赵融将军,命你领两万水军随后出发,与前军相隔三十里,以防吴军偷袭。”

    赵融出列道:“是!”

    “嗯!”

    王濬微微点头,又对其他几位将校吩咐道,“尔等即刻前去整备传令,明日一早,齐发石城。”

    “遵命!”

    众将轰然允诺,一看马上就要攻到建邺,这半月来的疲惫一扫而空,反而兴奋莫名。

    “王将军,属下,末将”施洪见王濬没有向他分派任务,顿时就着急了,担心他过河拆桥。

    “施将军不必着急,你的任务并不轻松,”王濬淡淡一笑,对施洪言道,“本将已向大将军禀告将军之功,这西陵峡暂由将军镇守,还有三万降兵,也需要将军代为处理。”

    “啊?

    那末将”施洪一怔,旋即抱拳道,“末将遵命!”

    这一次攻取西陵峡,昨夜一场乱战,除了跟随施洪投降的一万人之外,还俘虏了近两万吴兵,西陵峡水寨的战船、辎重等几乎全部留下,只走脱了留平和部分吴兵,战果丰硕。

    施洪听说将这三万降兵交给他统帅,还将他留在西陵峡,乍听还有些埋怨,马上想到这是王濬对他的一番信任,否则也不会把降兵和后方都交付于他,怎能不感激?

    不过反过来说,这也是王濬他们算定自己和那些士兵已经无处可去,就算逃走,眼看东吴难保,又能逃到哪里去?

    “施将军,收编降兵,整理辎重军器,可也是一件大功呀!”

    沐风看向患得患失的施洪,笑道,“这峡谷中的数百铁链,你可要带人将其熔断收集起来,大将军最喜清点战后缴获的物资,与杀敌之功不相上下。”

    “啊?”

    施洪一怔,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笑得如同江边盛开的野秋菊,连连点头道,“末将遵命,遵命,保证每一寸铁链都完全收来。”

    沐风挑眉问道:“如何熔断铁链,将军可会了?”

    “会了会了,”施洪抱拳干笑道,“属下看了多时,早就学会了。”

    他永远也忘不了自己在山崖上眼睁睁看着蜀军熔烧铁链的情景,现在所有的铁链沉入水中,两头悬挂于崖壁之上,操作更简单了一些。

    王濬点头道:“嗯,军中还有三十根火炬,收集那些铁链应该够用了,铁链收集完后,即刻命船送到柴桑去。”

    “遵命!”

    “施将军,我这里有一本册子,你收编降兵之后,务必叫他们都知晓这书中之义!”

    沐风说着话,从衣袖里掏出一本翻得有些破旧的书册递给施洪。

    施洪急忙上前接过,拿在手中看着封面上的名字:“大汉中兴盛世录?”

    “不错,”沐风点头,傲然笑道,“这是麒麟王和丞相亲自编审,凡我大汉子民,务必人人皆知:振兴汉室,安乐万民,威震四海,万国来朝,扬我华夏之威!”

    施洪连连点头,将其小心收好,叹道:“属下早就听说此事,只恨一直未能亲眼目睹,今日终遂旧愿矣!”

    “嘿嘿,你放心,以后保证你们人手一册!”

    沐风摆手坏笑道,“此乃大汉必读之物,如今科举考试,无论武,入门必考。”

    “啊?

    这个”施洪一听还要考试,顿时就觉得头大,他只是粗识几个字而已,还想着一会找几人宣读书中内容,考试对他来说,可就太难了。

    “放心吧,都是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沐风笑道,“这书中有我圈画的重点,将军务必要再三重视,拿走我这本册子,你可是捡了大便宜呀!”

    “唉呀,这还真是多谢军师,多谢多谢!”

    施洪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又小心摸了摸怀中的书册,暗想着以后要设法把沐风圈过的内容背下来,这可是要考的,不能大意。

    打发走了施洪之后,王濬皱眉道:“如今东吴退撤江北,淮南之地,岂不被魏军白白捡了去?”

    沐风却毫不在意,笑道:“将军莫忘了,魏将军现就在庐江,姜伯约已经领兵进入中原,曹爽不得不撤兵,就算不舍放弃淮南之地,留下的那些兵力,恐非魏将军对手呀!”

    “原来一切尽在大将军预料之中啊”王濬双目微凛,想着这个为期近两年之久的计划,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刘封虽未参与魏吴之争,但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嘿嘿,如今东吴空虚,魏军又何尝不是?”

    沐风站起身来,背着手走到门口,看着阳光明媚,江波绚烂,慨然道,“平定江东,再扫河北,只要我大汉武将士如同现在齐心协力,汉室中兴不远矣!”

 第1329章 后院拱火

    几日细雨,初秋渐凉,云层散开,偶现碧空。

    流云罅隙间,阳光洒落,如万千刀枪利刃,直指大地!刘封负手立于新都城头,饶河在眼前一分为二,南北殊途,延伸向远处。

    准确来说,是两条大江汇聚成饶河,流入鄱阳湖,江上千帆鼓荡,战船向东,却是逆流而行。

    西陵峡的捷报传来,刘封马上传令水军开动,冯习从北面昌江攻虎林,牵制东吴在虎林的水军,王濬便可领大军专心直取石城而无后顾之忧。

    饶河南支为乐安江,由张南领兵,从向东南方向进入浙江,与进入会稽的关平大军呼应,对诸葛恪形成夹击之势,平定会稽之后,便可攻乌程、余杭,取吴郡。

    两日前关平已经派人送来消息,荆州大军成功进入会稽郡,占领建安,以此为支点,左路有山越军,右路有交州增援的两万交州兵,三路大军齐头并进,进攻会稽。

    “将军,天色初晴,水师已发,马步兵为何迟迟不动?”

    陈寿陪同刘封在城头吹风,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皱眉道:“几日阴雨,阻碍行军,想必朱据已在泾县安札停当,再不出兵,待江东缓过气来,实为劲敌也!”

    “非是我错失良机,这场雨,岂非天意乎?”

    刘封轻声一叹,眯缝着眼看向云层间的阳光,“这是上天不叫我多造杀戮,以待江东之变。”

    陈寿皱着眉头,白皙的面庞此时还显得稚嫩,思索片刻之后摇头道:“属下不解将军之意。”

    刘封言道:“若是五日之前不曾降雨,吾领大军先取泾县,再攻丹阳,趁东吴丧乱兵败之际,以雷霆之势击之,自信一月便可杀到建邺城下,迫孙亮举众而降,则江东可定”陈寿点头道:“如今即便错过几日,朱据虽在泾县集结兵力,但将军以精锐击之,也不过犂庭扫穴,摧坚敌如折枯,荡异同如反掌,何故迟疑?”

    “强行进兵,以吾兵之强盛,自是如此,”刘封吐出一口气,却道,“但摧枯之势,涤荡吴兵,必有杀戮。

    如今正是秋收之际,若是烽火连天,尸横遍野,这江东之地,恐要三年之后,才能恢复元气。”

    陈寿疑惑道:“将军为天下而战,自当顾全大局,岂能因江东之民而延误中兴大事?

    其民心未附,便是他国之人,何多怜悯之心,属下以为此乃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或许是觉得语气有些冒失,陈寿又补了一句:“将军不也曾说过,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么?”

    “为将者,当审时度势,此一时彼一时也!”

    刘封忽然一笑,抬手遥指东方,一股睥睨之气浑然而生,朗声道,“这江东之地,吾已视为掌中之物,其一兵一卒,一民一木,自当珍惜。”

    陈寿猜不透刘封的心思,见他在这关键时刻忽然一反常态,怕他有骄兵之心,劝道:“将军,大军既发,且不说粮草消耗,就是这士气,长此消磨下去,也成疲兵了,望将军三思!”

    刘封转头看向陈寿,淡然一笑,反问道:“承祚,以你看来,江东人心如何?”

    陈寿不假思索答道:“孙权老悖昏惑,人心思变;江北兵败,群臣惶惑;将帅无用,军卒惧哀。”

    刘封又问道:“今朱据为将,若兵败,肯降否?”

    “不会!”

    陈寿马上摇头,“朱据为孙权所重,昔日权追思吕蒙、张温,以为据才兼武,可以继之,自此委以重任,虽因太子之事受牵连,今再担重任,又为托孤老臣,恐难降之。”

    “这便是了!”

    刘封慨然一叹,“忠臣带领哀兵,以朱据在军中的威信,加以鼓舞,士卒便有死战之心,此所谓哀兵必胜也!”

    陈寿奇怪道:“将军一向深谋远虑,昔年尚不惧陆逊,何独忌惮朱据焉?”

    “非是我怕他,而是不愿多造杀戮!”

    刘封轻声一叹,“吾意平江东之后,便即刻挥师北上,扫平河北,不给曹魏喘息之机”说到这里,刘封的目光才闪烁凛然之色:“比之东吴,曹魏才是真正的劲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迁延时日,叫其缓过这口气,便当真不好对付了。”

    陈寿吃了一惊,想不到刘封竟然已经在盘算河北之战了,却愈发疑惑起来:“既然如此,将军为何偏偏按兵不动?”

    刘封笑道:“若是让江东变成烽火之地,民不聊生,百废待兴,吾如何领兵北上?

    唯有尽力保全江东百姓安稳,才能从容北上啊!”

    陈寿摇头道:“此事恐难两全。”

    刘封却怪异一笑,轻声道:“谁说两国交战,必须要刀兵厮杀,浴血奋战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