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匹夫-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家人的性格,没事还要搅三分,有事那不得拼命搞大?
整个部落,连同那生事的蒙学先生一家,全部被当众沉了红河口。
程处默血腥的镇压让整个静海府噤若寒蝉。
没有能与程处默对抗的拳头,最好少生事。
别拿自己整个部族的性命与程处默开玩笑。
有弱弱的声音传到程处默耳朵里,程处默冷哼了一声:“讲道理?耶耶的小名叫道理!”
这句话,老传统了。
后人编撰《程氏语录》的话,这句话绝对应该收录进去,且位列第二。
阮氏水家族巨大的作用发挥出来了,身为静海府几大家族之一的阮氏迅速在静海府散布言论,谴责那些不安分的家族,表明阮氏坚决服从大唐的调派,坚定不移地支持静海府。
阮氏阐述静海府加入大唐之后,各种海产不愁销路,以前只能喂猪的木薯,在大唐的安排下产生了巨大的利润。
阮氏的言论,让一些脑子发热的家族冷静下来。
大唐给静海府带来的利益肉眼可见,和静海府过不去,就是和自家的钱袋子过不去。
最重要的一点,本地大势力之一的阮氏旗帜鲜明地支持静海府,还斗个屁啊!
你要耍什么手段,人家都门清啊。
于是,静海府宁静下来。
心满意足的程处默开始写信,让人送回长安去。
大意只有一个,王恶兄弟,给静海府增加些经济点,让额老程对这些土著的掌控力度再强一些。
王恶的回信简单得很,收晒干的小鱼仔与谷糠,不限量。
对了,小王庄的义仓与社仓需要粮食,程处默可以想法弄一些来填充。
程处默的第一反应是,难道王恶兄弟穷到吃糠了?
要知道,无论是小鱼仔还是谷糠,都是不值钱的破烂玩意儿。
尤其是谷糠,在这水稻产量极高、一年三收的静海府,这玩意儿连猪都不吃啊!
东西不值几文钱,可运费、装卸费占的比例却不低,拉到长安,可以说是豆腐盘成肉价钱了喟!
程处默绞尽为数不多的脑汁,最后想出一个天才的主意——搭便船!
是的,便船。
大唐远洋水师的宝船。
静海府占据了有利地势,大唐远洋水师总喜欢到紫城补充淡水与菜蔬,而程处默这个人虽然有点财迷,对军中袍泽却是多有关照,时常给大唐远洋水师提供便利,对于举手之劳的搭便船,大唐远洋水师也不能拒绝。
谷糠还好,只是占了压舱石的地盘而已;小鱼仔,即便晒得再干,那浓郁的鱼腥味还是让人头疼。
算了算了,看在交情上,也就是顺带拉一趟而已。
些许鱼腥味……海上讨生活的人,会怕么?
倒是那稻谷,大家花费了一点时间才将它们与小鱼仔隔绝开来。
否则的话,你想想好端端的米饭里窜进鱼腥味的感觉。
常升安排足够的人手接收了货物,很有人情味地给大唐远洋水师赠送了一批蔬菜罐头。
大唐远洋水师的人立刻眉开眼笑了。
对于常年出海的人来说,钱财的魅力,远远低于方便携带的蔬菜罐头。
接收他人赠送钱财还少不了麻烦,搞不好会被御史弹劾。
接收蓝田侯家的蔬菜……罐头,谁能说个不字?
这可是蓝田侯自家的土特产啊!
“先生放心,日后再有你家的货,额们一定完好的送来!”
海量的稻谷、谷糠、小鱼仔进了小王庄,瞬间让全庄,不,全乡老小沸腾了。
不管小王庄再如何向工业化靠拢,农人始终是农人,看不到成小山的麦子堆积,心头终究是会焦虑的。
现在,能填满义仓、社仓的粮食来了!
即便是连那些劳工算上,都足足能吃上一年的稻子啊!
小鱼仔与谷糠,自然是进入新的作坊。
破碎、搅拌的机械研制出来了,动力更简单。
王大妹能把偌大的火车头研制出来了,区区锅驼机自然也不在话下。
不就是一个微型锅炉配微型蒸汽机么?
原理是一样的,最多有些细节上的改动,这都不是事。
除了噪音比较大、烟子比较浓、比较费石炭,锅驼机甚么毛病都没有,皮实耐造,不挑食,石炭、原油甚至是木柴都能当燃料。
小鱼仔一袋又一袋的倒进土制破碎机里,随着锅驼机与破碎机的轰鸣声,化为一盆盆的鱼粉。
然后,是各种青贮料打碎,混合谷糠、鱼粉、食盐搅拌,然后堆一边去发酵。
嗯,你没看错,无所事事的王端正要重新创业,改行卖饲料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新鸿胪寺卿
小王庄学院农艺班接了一个任务,名誉山长王恶交代下来的差使,养猪。
相比王大妹的物理班,薛磐的农艺班明显夫纲不振。
除了嫁接、育种之外并没有太显著的成果,所以王恶让他们养猪也没有抵触意见。
农林牧渔,畜牧本也当成为他们的专业。
要学习劁猪技术,虽说劁猪匠人想守着这门手艺,但在王恶的铜钱攻势下只能老实就范。
薛磐与学生们一道,一步步学起了技术。
劁猪、止血、建设猪圈,一点点从门外汉到登堂入室。
养猪,按照王恶的要求,是要分成两组饲养。
一组按照原先的饲养方法喂养,一组喂新调配的饲料,要求每日记录猪的反应、
农艺班的学生,多数是农家子弟出身,对养猪并不陌生,倒也让薛磐省了不少心。
喂个猪,每天给挂了标牌的猪称个重而已,对他们而言真心不是事——不见还有一组是喂饲料么?
一旬,看不出太大的区别。
一个月,喂饲料这一组,平均重量要比原先喂养的多出了十斤肉!
薛磐激动地上报给王恶,王恶淡定地挥手。
后世的饲料比这牛叉多了,这点成绩,洒洒水了。
消息悄然传了出去。
本来王恶也没有要求保密,学生们还多是蓝田县、武功县的子弟,回家一炫耀,家长找三老,三老找县衙,居然一层层地捅到温翁念与张大安那里。
两名县令坐不住了。
一斤猪肉六文钱,十斤猪肉就是六十文钱!
这仅仅是一个月!
“蓝田侯,这饲料,得多少斤才足够将一头猪育肥出栏?饲料多少钱一斤?”
这种问题,只有极亲民的温翁念才问得出来,张大安只能说“额也是”。
“大约十五文一袋,百斤重。如果效果理想的话,四百六十斤左右的饲料就能出栏了。”
王恶所说的,自然不含乳猪这一阶段。
“当然,如果有豆糟之类的也可以部分代替饲料,还可以用部分青贮补充。”
温翁念迅速算出了总价。
也就是说,大致六十九文钱就能买够养一头猪的饲料,而一个月使用饲料额外增肥的猪肉是十斤,六十文钱,基本就回本了!
当然,屠夫买生猪与宰了零卖的价格是有差异的,但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二位明府也太急了吧?饲料才试用了一个月,具体效果还没定论呢。”王恶微微摇头。“怎么也得等第一批猪出栏,有个明确的数据对比,再考虑买不买吧?”
张大安连连点头。
王恶言之有理,还是有个准确的数字才好对治下子民推广啊!
温翁念撇嘴:“别的地方不知道,可龙门村村老却是打上了县衙,一定要下官为龙门村争取代买饲料,说是买不到就别回衙门了。”
王恶哈哈大笑。
温翁念这话夸张了,哪个村老都没胆子这么威胁县令的。
“龙门村如此抬爱,本官惭愧。这样吧,先拉个一百袋去试用,对比一下增肥效果,觉得效果满意了再付钱,不满意就当本官给他们赔礼了。”
王恶的话说得很漂亮,让张大安震撼、让温翁念感动。
可是,仔细揣摩一下,那不过是后世玩烂了的赊销。
龙门村用了,效果确实不行,王恶也没那脸去要钱。
可是,真要有人敢睁着眼睛说瞎话,拿豆包不当干粮的话,宽仁大度王端正的名声了解一下。
张大安一下子懵了。
卧槽,本官脑子是进水了?
这种好事为甚不争取一下?
尴尬的是,即便张大安想如温翁念一般争取一波,背后也没有龙门村这般死忠支持的村庄啊!
可恶!
又输给温翁念一次!
王恶在事后,不得不去小王庄学院农艺班郑重声明一下,任何技术,在试验结果没有明确结果以前,不许再外传。
某王端正还是要面皮的,万一增肥效果不佳,坑了百姓怎么办?
……
唐俭终究还是致仕了。
这一次,不再是任何人下绊子,而是唐俭自己提出乞骸骨。
娃儿唐善识已经得尚公主,犯错的唐观也发配辽东了,长安城已经没有甚么值得留恋的了。
归去来兮!
长安不必久留。
唐俭洒脱离去,又给三省制造了一个大难题。
让谁接替唐俭?
有人建议让鸿胪寺左少卿王恶晋升,却立刻被否了。
不说王恶对司仪署的职司一无所知,就看看这厮现在半退休状态的模样,你觉得他会在意一个鸿胪寺卿吗?
说起来也是让人无奈,一个步入官场八年的人,就已经想着进入含饴弄孙的老年生活。
最关键一点,你丫还没有孙!
长孙无忌的资历足够,可他是鸿胪寺右少卿长孙涣的阿耶,不可能父子同衙,除非其中一人是吏。
而且,长孙无忌与王恶的关系有些微妙。
高士廉关系足够、资历足够,可是,难道要他堂堂吏部尚书、检校民部尚书降级去任鸿胪寺卿吗?
就算高士廉本人乐意接受,谁来接手他的摊子?
吏部尚书之位倒好说,大不了让长孙无忌重新接手,可民部的事务,尤其是大唐皇家钱庄的事务,哪里缺得了这定海神针?
其他人接手,万一再遭遇王恶与长孙涣两个不安分的家伙抵制,怎么办?
三省的颜面还要不要了?
能让王恶与长孙涣两个骄傲的家伙不抵制的,肯定不能与他们有过节。
东挑西捡的,民部侍郎张行成成了最佳人选。
与长孙涣没有任何过节,与王恶打交道是接收小王庄学院的学生,张行成本人极有原则,却又性格宽厚,应该能够让这两个刺头认可。
张行成的级别也够,民部侍郎正四品下,提升到从三品的鸿胪寺卿也不算突兀。
诶,安排一个鸿胪寺卿比打一场国战还艰难,也真是没谁了。
房玄龄把长孙涣叫过来问了一下,确认长孙涣没有抵触倾向,不由松了口气。
至于王恶,本身对张行成印象还不错,只提出不要轻易更动典客署的大方向。
张行成对王恶这一条倒是没甚么意见。
王恶在鸿胪寺左少卿的位置上,干的是影响国策的事,自己又不是愣头青,敢贸然更动方向。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是额不明白
厉兵秣马,憋足了气的吐蕃,由吞弥·桑布扎统军,艰难地穿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