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匹夫-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职位是对等的,都是一个兵曹从事、一个民曹主事。
常晋与王二虎不动声色地选择了万年县。
没人知道他们选择的原因,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这是王恶安排的,他们只需要知道不会害自己就好。
王恶的选择当然是有道理的,狄知逊的娃儿厉害,自身的官运却比较平淡;刘仁轨可是日后屡屡担任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特进、西京留守的牛人!
除了心胸略微狭窄一点,也没啥大毛病。
人家还是寿终正寝、功德圆满了嘛。
老刘整人倒是有一手。
不过,别整到小王庄的人头上。
对常晋他们有甚不满,直说,就是偶尔打两板子也无所谓。
但是,别玩阴的。
常晋的职位,在一群从蒙学先生转职的人物里是最高的,其他人还是主要以吏目为主。
但是,不要忽略了庞大的基数。
数百人员填进官场,把好些低级官员顶上去,朝廷、地方官府空缺的职位瞬间填满。
即便有地方官府分摊人员,留在长安城中的转职人员也有近五十,真是不小的数字。
不晓得长安城这些转职人员是怎么操作的,最后竟把常晋与王二虎拉了进去,让他俩带路,进了蓝田侯别府,面谢蓝田侯。
对他们来说,王恶就是他们的恩师,是他们的引路人。
虽然蓝田侯富甲一方、高风亮节,但是,小心意还是要有的。
比如自家婆姨晒的柿饼、比如自家地里产的黄豆,比如自家阿娘点的豆腐……
反正蓝田侯也就这点无伤大雅的小嗜好,人尽皆知。
“其实呢,你们最该谢的还是陛下。如果当初他不是咬牙在各地建蒙学、不是力排众议授你们流外官身,也就不会有今天。”
“所以呀,把活干好,身板挺正,才是最重要的。心里有大唐、心里有陛下、心里有百姓,你们未来就是大唐的栋梁。”
“本官这里呢,你们也无须挂怀。若是本官损害了大唐的利益,你们该怎样就怎样。”
“大唐的现在、未来,都需要你们去建设。”
“如果有谁作奸犯科,本官也不会留情。但是,谁想欺到你们头上,本官也会出头的。”
大唐的人,真好忽悠,一碗鸡汤就灌得他们热血澎湃了。
黄豆能干嘛呢?
除了喂马,当然是炒吃了!
至于那轻微的后遗症,大不了挥一挥衣袖。
转职人员拜会王恶的事,原原本本地摆在两仪殿的御案上。
“太子以为如何?”
李世民慵懒地斜倚着,半带考验地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咂了咂嘴:“要说刷名声吧,好像他从来没在意过名声。要说他竭尽心力为大唐吧,闹着要辞官的样子又有点说不过去。奇怪的人。”
李世民嗤之以鼻:“他就是懒!能哄得这些小年轻卖力干活,大唐长治久安了,他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偷懒!”
……
国子监内一片沉默。
本来皇帝有意让国子监生出来补位了,结果被王恶一搅和,到嘴的肥肉变成转职蒙学先生的美餐了,气不气人?
至于说那些蒙学先生为大唐出了多少力、受了多少苦,他们会在乎么?
国子监生就是人上人,生来就是。
可是,被王恶连续折腾,国子监生已经不可能再一出师就有清贵之位就职,再不像前辈们那样轻轻松松踏上仕途了。
可恨,可恼!
有情绪激动的国子监生已经开始串联,要好好黑一把王恶,事到临头才发现,想黑一个人,竟然是那么难!
要黑人,消息你得有吧?
很遗憾,对于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国子监生来说,他们的消息渠道闭塞得可怕,关于王恶的消息,除了现在这事,大多数人的印象还保持在一年以前。
王恶近期干了甚么,无人知晓。
就算你有料了,渠道呢?
《长安晨报》倒是集出版、宣发一条龙了,可你别忘了,它的东家陈成是王恶的岳丈,他能配合你黑自家女婿?
断了《长安晨报》这条路子,自己找人雕版印刷,成本大且时间太久。
好吧,印刷的事勉强能解决,发传单呢?
难道要国子监生老爷如走街串巷的货郎一般叫卖?
脸还要不要了?
要不怎么说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呢?
脑子是够用了,可是,很多书生不接地气,更没有执行力啊!
当然,你要说黄巢那个书生……作者认输。
但是,有人把王恶最近一年的事迹理出来,特别是入主百骑的事、代州捉刘兰的事,直接让国子监生沉默了。
普通人不知道百骑的厉害,他们能不知道吗?
刘兰的事,虽然大家没那么关心,但多少还是听说了。
百骑这个虽隐声名、却令人惊怖的衙门,各家都从父辈听说过,再配上王恶这魔王,更让人不寒而栗。
尤其是泉州(丰州)、代州、夏州百骑营被王恶集体处决,更让人觉得畏之如虎。
真真是疯起来连自己人都砍呐!
那啥,过节?
没有!
前程?
国子监如此大的招牌,肯定能有似锦前程的,不着急这一时半会的。
那些去边陲的开蒙先生辛苦了,让他们领先一步进入官场,这不是合情合理么?
国子监,就是那么高风亮节!
第四百四十五章 韦笑的手笔
王恶是没甚么时间理会国子监,甚至连百骑、鸿胪寺的事都扔下。朝堂也不去。
建在春明门之外、龙首西渠之东的火车站落成,据阿耶王老实嘀咕,今日是黄道吉日,也就拿来试通车了。
火车站除了有墙阻隔外,大门是通开的。
所有牲畜,必须留在火车站外的空地上拴好。
所有进去看热闹的人,事先被告知会有巨响,除了月台,不许去其他区域。
李泰是无福来凑这个热闹了,李承乾却不肯放过这机会,一手牵着李治、一手牵着李明达,赶到了火车站。
李承乾毛病是不少,但绝对是称职的兄长。
当然,仅限于一母同胞。
“蓝田侯,那大火车要来了吗?”
李明达笑得眉眼弯弯。
王恶笑着回应:“是啊!花了许多钱,终于将铁路修建好了。”
在这个钢铁产量低下的时代,要修建铁路,真是太难了。
不要说日渐消瘦的荷包,就是沿途那些村庄,来偷铁轨都不是一回两回了。
不要以为民风淳朴就不偷了。
除了动用官府严厉打击,砌隔离墙、聘请三老子弟为巡逻护卫等手段使出来,渐渐保住了铁路的安全,才有了试通车的机会。
王恶无奈地发现,哪怕自己富甲一方,在铁路巨大的消耗前也有些吃不住。
这就不是单凭个人可以玩转的产业。
除非集资。
咳咳,当然不是非法集资。
否则,等这条线路回本之后,再滚动式建铁路,猴年马月才能修出一条主干线?
月台上,除了王恶他们那一段,都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至于月台后面的空地,直到大门处都是熙熙攘攘的,比东市都热闹几分了。
“污污”的轰鸣声中,巨大的钢铁长龙吐着滚滚浓烟呼啸而来。
看到正反两个车头,王恶笑了笑。
王大妹是真把话听进去了,两个车头,连转向都免了。
“哇!好大,好威风!”
没有被闭关锁国、愚民政策洗脑的大唐百姓,对新鲜事务是极为好奇的,绝对不可能发生某朝见到洋人便惊恐奔走、并哀嚎“恶鬼”的滑稽场面,见到洋人只会哼一声,然后鼻孔朝天。
如此自信、如此包容的大唐,有甚么理由接纳不了火车呢?
欢呼声、口哨声不断渲染着欢乐的气息。
火车减速、刹车,又是浓浓的蒸汽喷上天空。
李承乾微笑,看着火车,心头涌起自豪感。
李治小脸有点黯淡,谁也不知道他在想甚么。
李明达拉着李承乾的手,不断地欢呼雀跃。
甚么早慧、甚么矜持,这一刻她只是一个单纯而快乐的妹娃子,不用守任何规矩。
火车停稳,一身劲装的王大妹跳下车头,显得格外干练、格外英姿飒爽。
“禀山长,长安一号火车从蓝田小王庄站到长安火车站,历程八十三里,历时近一个时辰,承载玻璃、香水、水泥、罐头共六十余万斤,请安排人员卸货。”
王大妹的话,被一层层地传扬出去,然后欢呼雷动。
六十万斤,这是何等惊人的数目!
……
装卸、短途运输,全部是长安韦家接手了。
韦笑这个胖子是典型的人精,知道火车的正式面世,最先受到冲击的肯定是韦家的车马行,搞不好会因此而一蹶不振。
所以,长安韦家适时调整了长安至小王庄段的战略,改接火车站的短途运输,并要与王恶展开谈判,看看能不能在下一段路线中占据一定的投资份额。
“家主,这太占用家族的钱财了。”
韦家的长老们团团坐着,有点心惊肉跳。
铁路这玩意儿太烧钱了,听说蓝田侯修到长安,差点都周转不灵,准备向大唐皇家钱庄借贷了。
韦家的现金流不低,但是,家主是打算破釜沉舟,几乎是悉数投进去啊!
要赚了,中间这几年大家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要赔了,长安韦家就得伤筋动骨、大伤元气啊!
太冒险了!
虽说家主的眼光一向好,可大家未必经得起这风险啊!
“长安韦家安享太平的时间太久了,久得你们已经只愿意躺在前人栽好的树荫
韦笑难得地收敛了笑容。
“难道,你们觉得,铁路铺满大唐主线以后,车马行还有眼前这般红火?额们这些老骨头可以躺在家族的钱堆里啃到死,娃儿们呢?”
“至于说风险,做甚行当没有风险?车马行被劫、被盗的事难道少了?只要收益大过风险,就可以去做!”
“更不要说蓝田侯过手的产业,从来没有失败的例子。”
“现在,抢在众人之前,或许还有合伙的可能;等到大家都发现铁路挣钱、争相入伙时,你们觉得还有长安韦家还有插手的机会吗?”
韦笑的威信颇重,把话摆明了讲,还真没几个人受得住。
长老们商议了一阵,终于做出决断。
“家主的安排,额们没有异议。”
……
王恶没想到,第一个上门谈铁路项目的,会是长安韦家。
韦笑这脑袋瓜子,硬是要得。
韦笑绝对不是第一个发现这商机的人,却是第一个敢出手的人。
“韦家主睿智。不过,这事最后还是需要朝廷主导。”
王恶无奈地开口。
不是推诿,而是事实。
小王庄到长安支线的建造,就暴露出许多问题。
土地的征用、居民的迁移、对铁路安全的立法,诸多事宜,没有官方背景,短距离可以处理,路线长了,谁也受不了啊!
所以,明白后世铁路为甚几乎是国营了吧?
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