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匹夫-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藏肥肥的身子在椅子上不安地蠕动着。
渊盖苏文一阵头痛。
蓝田侯这个名称,真不想听第二遍。
高句丽落到现在的窘境,他功不可没。
至于高藏那点小心思,渊盖苏文门清。
就是那笔钱落到高藏手里,他也顶多不那么困窘,想翻身?你得他身边有可用之人。
“很好,大王得到的回复是什么呢?”
不涉及原则,渊盖苏文也没必要给高藏太多的压力,态度稍微缓和了些。
高藏嚅嚅地开口:“那条规矩不可能改,但可以绕过去。”
渊盖苏文挑眉。
“让高男福过继到荣留王一脉……”
高藏忐忑不安地打量着渊盖苏文,生怕他突然翻脸,把自己“咔嚓”了。
渊盖苏文则是在认真思考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大唐是不是另有目的。
高男福过继到荣留王一脉,按照这个时代的观念,这也算是荣留王的血脉了,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也就没有理由扣留这笔钱财了。
蓝田侯的主意,有点恶心人呢。
至于说脸面过不去……
呵呵,你太高估政客的节操了。
本来渊盖苏文除了揽权有点过分之外,与荣留王没有什么过节,要不是荣留王设计伏杀渊盖苏文,哪里会搞得鲜血淋漓的?
过继就过继吧,反正只是个名头而已。
其他人大可以借机跳出来,试试本莫离支的五把战刀利否。
“我要五成。”
渊盖苏文五指大张。
高藏的心情有点小复杂。
没想到,被他视如虎狼的渊盖苏文非但没翻脸,还爽快地应承下来。
就是,渊盖苏文狮子大开口,直接就吞了一半,心痛啊。
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啊。
高男福过继到荣留王一脉的消息,轰轰烈烈地传遍了高句丽,在渊盖苏文不刁难的情况下,就连对应的文书都出来了。
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应该是得到了王恶的吩咐,查验了相应的文书之后,也没有刁难,果断支付了钱财。
世人看着高句丽从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取出几大车的钱财,惊讶之余,把大唐皇家钱庄的信誉抬得更高了。
看到没,这才是财大气粗的典范,管你取多少,从来不带阻碍的。
高句丽国内的富商,看到这一幕,更是想方设法渡过鸭绿水,把钱财存入辽东城的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
靺鞨各部的首领、室韦部头人、松漠都督府、饶乐都督府也都纷纷拉着钱财存入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
原因只有一个:放心!
毕竟,谁家也不可能永远占据势力巅峰,怎么也得给子孙后代留一条退路不是?
钱财流入了大唐,高句丽国内的资金流动就更紧了。
没办法,渊盖苏文还禁用了大唐的票据,纯粹的铜钱、金银,根本不够用啊!
贞观匹夫
第四百六十五章 推手
渊盖苏文是有雄心壮志的,奈何志大才疏。
这也是人类的通病,总觉得“我能行”,实际到最后是“我不行”。
渊盖苏文针对钱荒的现象,效仿大唐皇家钱庄,发行了纸质票据。
奈何他不懂,纸质票据或纸质货币发行的背后,都必须有强大的信用做支撑。
后世在金银悉数被刮走的前提下,能迅速以纸币安抚民众,凭借的就是他们强大的信用与威望。
很显然,威望这东西渊盖苏文还是不缺的,唯独信用这东西,不是靠嘴说或者靠刀子能解决的。
于是,呼呼的秋风中,平壤的街头上,偶尔能见到高句丽版的百贯票据随风飞舞。
渊盖苏文的脸很疼。
从高藏手里搜刮到的一半钱财,渊盖苏文没有留下一文,全部扔进了市场里,感觉就像沧海一粟。
市面上的萧条让渊盖苏文极其无奈。
渊盖苏文懂军、懂政,却对经济之事束手无策,手下的官员也无计可施,就连木江都只能徒呼奈何。
“莫离支,下官真的没有办法啊!”
在故纸堆里翻阅典籍,从来不曾出现过如此难题!
加紧挖矿、铸币?
别闹!
在这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挖矿、冶炼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好吗?
最糟糕的是,铸币的速度根本赶不上货币流失的速度!
不要说其他地方了,就连平壤都开始以物易物了。
虽然总有人唱:钱呐!你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不容置疑,这世上真没了钱币,要出大乱子的。
以物易物,你能保证自己的物,恰好是你需要货物的主人所需要的物?
没有介质为交换的交易,成功率低得令人发指。
然后,社会开始慢慢退化,又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虽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久而久之,国将不国!
“既然是钱惹的祸端,把大唐皇家钱庄请回来不就行了?”
原本渊盖苏文从来没正眼相看的高藏,信口就解决了满朝文武束手无策的难题。
高藏,并不是表面那么无能,倒是令渊盖苏文刮目相看了一回。
请回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确实可以解决钱荒的问题。
当然,后患肯定是有的。
经济命脉掌控于他国之手,无异于慢性自杀。
上一次的动荡,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但是,饮鸩方能止渴,身处沙漠的你喝不喝?
不得已,渊盖苏文派出渊男生为使者,再度进入大唐,请求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重新入驻平壤。
这真是尴尬得要命的事。
大唐朝堂听到这消息,也不禁震惊了一下。
不是震惊部的震惊。
大唐皇家钱庄在朝鲜半岛上发挥的作用,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了,如今竟能让渊盖苏文捏着鼻子请求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重新入驻平壤,这是何等的出人意料!
事实上,连王恶都感到意外。
大唐皇家钱庄的布局,早就完成了,也早就收网了啊!
就这还能再收获一波福利?
渊盖苏文是真不清楚还是假不清楚?
这不是准许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入驻,而是拱手让出了货币发行权!
高句丽的局势,竟已糜烂如斯了么?
事实上李世民根本没兴趣与人探讨,乾纲独断地安排了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重新入驻平壤事宜。
由此可见,李世民虚心纳谏甚么的,不过是早期的政治需要,还有文德皇后的耐心劝解,努力压制本性而已。
本质上,他还是那个独断专行的主帅!
在涉及大唐皇家钱庄事件上,除了房玄龄、高士廉、王恶,其他人连发言权都没有。
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招摇过市地进入平壤,重新开张,竟然让平壤的百姓阵阵惊呼。
渊盖苏文只能无奈苦笑。
你们是有多健忘,才不记得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撤离平壤之事?
但是,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的重新入驻,真的让高句丽内部平静下来,该流通的货物开始流通,实物铜钱完全不缺,票据、纸币也被百姓完全接纳。
但问题是:铜钱也好,票据、纸币也罢,都是大唐发行的啊!
莫名其妙有种高句丽是大唐藩国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木江很沉默。
作为文官里的佼佼者,木江敏锐地感觉到不对劲,却根本没有能力化解。
这种无能为力的虚弱感,真要命!
货币的发行,在古代是不重视的,因为发行金属货币的成本就很高,就是私铸钱币也没有太高的利润。
可是,大唐皇家钱庄用部分票据与纸币掺杂,成本就低得令人发指,其间的利润高得吓人,这才是李世民独断专行要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重驻平壤的原因。
早年穷怕了的李世民,对钱格外看重,貔貅性子从来不变,哪肯放过这大块送到口中的肥肉?
高句丽看不穿这伎俩,也无从与大唐皇家钱庄争夺这一块的利润。
即便如木江,能感觉到里头不对劲,那又能怎么样呢?
这是阳谋啊!
降维打击的阳谋!
就算你有极高的智谋,也无法破解的阳谋。
……
王宫的一角,高藏肥胖的唇角扬起一丝笑意。
在他的推手下,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重新进入平壤,所有取回的现钱悄然化为票据,在高男福的悄然打点下,已经落入一些中下层官吏、校尉手中。
高级官员、将领,想都不用想。
从渊氏掌权到现在,绝大多数官员、将领是他家提拔的,只有中下层还有高男福的操作空间。
哪怕是王宫护卫,在大统领豆方顺之下,也有两名队正悄然接纳了高男福的“好意”。
抗衡是不用想的,最多只是给自己家稍微加了点砝码,保命的砝码。
这还是渊盖苏文被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吸引了注意力,否则的话,逃不过他的眼睛。
但是,好歹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了,不是么?
“别傻,我们父子没有与莫离支搞对抗的意思,也没那本钱!更不可能指望你们去搞事!我们只是希望在遇到事的时候,你们能略略行个方便。”
高男福已经轻车熟路地解说无数次了。
贞观匹夫
第四百六十六章 贞观十三年先人板板
开山裂石进行得很顺利,建桥的技术活有工部阎立本这样的高手盯着,也很难出问题。
便是潼关高落差之地,阎立本也想法搭建好桥梁,理论上可供试车了。
毕竟,潼关才是整个铁路段最艰难的所在。
这些紧要的地方,铁路署都会安排人员每日巡查,以保证万无一失。
越过贞观十二年,到了贞观十三年,潼关段已经修好,抵达了虢州地段。
幺蛾子总是要发生的。
任何地方都有民风淳朴者,也都有胡搅蛮缠者,更有聚众闹事者。
当然,敢明目张胆与官府作对的,也必须有面对官府铁拳的胆量。
虢州官府也头痛,铁路占了十里长的良田,之前早已通过虢州衙门签订了搬迁契约,可谁想到,这板上钉钉的事,也能让人翻腾起浪来。
姬家寨为首,寨主姬泰美串联了五个村庄,坚决不许铁路从他们地头上经过,说是会打搅列祖列宗的长眠。
契约?
抱歉,那是上任寨主(村老)签的,额们不认!
当然,如果铁路署的“诚意”能够打动列祖列宗,也不是不可以商议。
几个村庄都是人口过千的大庄子,不能轻举妄动啊!
虢州刺史头痛了几天,果断飞起一脚,通过“踢皮球”的传统技能,把皮球踢到了铁路署。
铁路署署丞萧胜为此特意从长安赶来虢州调停。
不过,听了几句姬家寨众人七嘴八舌的话,萧胜便气笑了。
诸般拙劣的借口,归根结底就一句话:要加钱!
事先也不打听一下,铁路署是谁在当家么?
萧胜往椅背上一靠,嘴角露出嘲讽的笑容:“一文钱都不会加。并且,因为各村寨阻碍铁路建设,延误了铁路署的工期,铁路署将扣除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