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匹夫-第4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太子卫率,除纥干承基外,全部送大唐远洋水师远征营,开赴苏特坊挖金子,遇赦不赦。

    纥干承基,车裂示众。

    这是大唐开国以来第一次用这刑罚。

 第五百九十三章 血流成河

    纥干承基按律当诛三族,然而却没有受诛。

    刑部官吏扑到纥干承基老家时,紧闭着的屋子,从门窗散发着让人闻之欲呕的恶臭味。

    纥干承基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拯救一家老小,却不知是在亲手将他们推上悬崖。

    主仆十余口的尸体都尽数腐烂,蛆虫不停地蠕动,身上的麻绳紧紧勒入膨胀的肉中,地面没有干涸的血迹,胃部空空如也,是被活活饿死、渴死的。

    霍燃并未贬职,却调离了百骑。

    百骑的职权,莫名其妙地少了一大半,除了对藩国、番邦的职司没有变动外,大唐境内一半的权限被收回了。

    虽然整个百骑上下都憋屈得要死,奈何太子之事就是百骑难以饶恕的过失,实在是无颜诉冤。

    李世民守在显德殿的灵堂上,如行尸走肉一般。

    虽然管教过度、虽然父子间矛盾重重,可事实上,李承乾才是李世民最看重的儿子,用了几乎一整个贞观朝精心培养的储君!

    所以,太极殿上主事的,是晋阳公主李明达。

    这不合规矩,哪一朝也没这先例。

    可是,眼下还有谁能主持大局?

    反正本朝已经有那么多不合规矩的事了,再多一桩,也无妨了。

    ……

    贺兰氏,千余骑杀入族中,呼啸着斩杀了家主与部族中的青壮。

    贺兰楚石,被人在家中屠杀,据说是千刀万剐的刑罚。

    荥阳郑家的地盘上,突然杀戮四起。

    不知是哪里冒出来的铁骑,竟然还有投石车之类的攻城利器,甚么坞、堡,直接轰破了,一夜之间杀了荥阳郑家近千口人,家主、长老无一幸免,掳走钱财珠宝无数,还放火烧了郑家的大半粮仓。

    博陵崔家、河东裴家、赵郡李家、陇西李家同样损失惨重。

    然而,太原王家却纹丝不动,仿佛与此无关。

    世人才想起故太子暴戾的秉性、宁折不弯的倔强。

    斗得血流成河,当地的折冲府却选择性失明、失聪,任凭幸存者如何跳脚,仍旧是冷若冰霜的回应“查无实据”,硬是连一个探查的府兵都不派。

    不管平日再如何收取好处、再如何贪赃枉法,折冲府还是站在朝廷一边,这是天然的立场——当然,朝廷暗弱的中后期另当别论。

    太子遇刺身亡,便是在他们脸上狠狠扇一巴掌。

    太子都能杀死,折冲都尉算个毬?

    所以,对这明显的报复行为,折冲府吃撑了、吃傻了才会去多管闲事。

    用脚丫子想想,在现如今的大唐,在哪里能弄出成建制的盗匪?

    ……

    太原城,晋王府。

    夜幕中,李治在正堂内来回转悠。

    祸闯大了。

    太子已薨,他早先安排的报复行动便即开始,狠辣得让人心惊胆战。

    李治甚至怀疑,太子是不是故意出长安,以身为饵,甚至不惜身陨。

    因为,李承乾那千疮百孔的身躯,即便不遇上刺杀,恐怕也没几年阳寿了。

    李治有些后悔自己的利欲熏心,安安静静等个一年半载不好吗?为甚非要掺和进去?

    已经是没有继承权的嗣王了,就是把太子害了,对自己有甚好处?

    “大王,王妃的贴身侍女,人头就摆在王妃的梳妆台上!王妃已经吓晕了!”

    宦官战战兢兢地禀报。

    李治的脸色阴沉下来。

    虽然郑尤女并无所出,但王妃就是王妃,王府的护卫明里暗里都会守护着她。

    侍女被杀,就表明护卫有大漏洞,敌对势力有能力随时取自己的人头。

    谷<;/span>;  “大王,王府内的鸡全部被斩首。”

    “大王,所有细腰犬全部被开膛破肚。”

    李治吸着凉气跌坐下去。

    鸡犬不留,这是鸡犬不留啊!

    小看了大兄的狠劲,就是身死,也要拉着一大票人陪葬啊!

    “护卫全部收缩吧。”李治微微叹气。

    命令还没有传达下去,李治便隐约听到尖厉的破空声。

    “大王,有强敌杀进来了!护卫大半战死!请大王速速藏身!”

    一脸血污的护卫头领持着横刀叫喊。

    “闭嘴!”

    李治的脸都黑了。

    你嚷这么大声,不得将敌人全部招来?

    拔出横刀,李治大步前行。

    今日,大约是下去与大兄会面的日子。

    账,总是要算的。

    欠了的账,总归是要还的。

    刀光突现,李治闪避不及,一条小臂落到了尘埃里。

    这一刀,是护卫头领出的手。

    还真是报应不爽,纥干承基突袭了李承乾,李治则被自己的护卫头领突袭。

    踉跄着后退几步,李治浮现出了然的笑容:“是了,只有你,才能掌握府中护卫的轮班时间,才能杀了王妃的侍女而不引人注意……”

    独臂挥刀,李治咆哮:“大唐皇室,只能向前战死,绝不向后偷生!”

    李治本身的武艺就差,更兼受重伤,三刀就被护卫头领刺入腹中,痛得失去了所有力气,抽搐着倒了下去。

    眼角的余光,依稀能看到许多人影冲向了后院。

    ……

    安州,吴王李恪挪动着大象一般的身躯,乘坐马车,大模大样地驰出安州北门。

    平日对李恪看管甚严的府兵,此刻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太子已薨,谁能坐上那把交椅还未可知,谁又愿意得罪希望极大的李恪呢?

    即便是藩王无诏不得入长安,李恪打着奔丧的名义,谁又能阻?

    纵然李恪离开吴王府时没有几名护卫,出城却立刻有弘农杨氏的人马加入其中,进而滚成了二百来人,也算小有声势。

    “土人造反了!”

    这真是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回安州!”李恪小眼一眯,大声叫道。

    可是,离弦之箭,又怎么回弓?

    现在已经出城百里了,李恪还是一砣痴肥的货色,能赶在土人面前返回吗?

    土人数量也就几千,葛衣、木矛、竹箭,按说也没有多少威胁。

    可是,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汁涂抹过的兵器,只要擦破皮肤就得死。

    而安州过于炎热潮湿的天气,导致李恪与弘农杨氏的人最多只身着皮甲,甚至多数人未着甲,再加上无心抵抗,死亡只能越来越多。

    李恪绝望地叹息一声,看着胳膊上一道血印,身体渐渐麻痹。

    命中注定,本王就是无缘于宝座么?

 第五百九十四章 剧终

    李世民冷眼静看这一切,丝毫不动容。

    或许,经历了丧子之痛的皇帝,即便是整个大唐毁灭也不能让他在乎。

    狠辣报复的手段,只有德太子李承乾才干得出来。

    “德”字可圈可点,颇有缺啥补啥的神韵。

    遇刺身亡,不过是高明早就埋下的导火索。

    李承乾安葬到昭陵,就在文德皇后身旁,也算母子团聚了。

    朝堂上,终于有人扯出了立储的敏感话题。

    四下一打量,经过李承乾的净化,朝廷的选择余地大为缩小。

    魏王李泰身为嫡次子,自然是热门中的热门,无数人欢呼雀跃着欲归其门下。

    李泰在朝堂上的一个提案,让长安抖了起来。

    “臣李泰,请立晋阳公主李明达为太女。”

    无论诸大臣如何劝谏,李泰只是坚持这个观点。

    李泰的为人有些善良、有些天真,只是做一方封疆大吏倒也罢了,若为帝王,绝非天下之福。

    别人或许清楚,只是觉得帝王弱一些好控制,又或者想取而代之……

    大唐已经是所有封建王朝里最开化的朝代,允许女子为官已经极其难得了,破天荒地立皇太女可谓阻力重重。

    “王相以为如何?”

    李世民把目光投向一直不曾言语的王恶。

    “臣以为,立太女一事虽亘古未闻,但世事总是向前发展的,额们总不能贞观朝了还扛着古董直辕犁去犁田嘛。诸位大臣之意,恐怕是担心日后传承的问题,窃以为也能解决。”

    “便是晋阳公主日后登基了,也请她明誓,日后嗣位于李氏子孙,即便传位于自己的亲骨肉,也必须令其改姓李,延续李氏香火。”

    王恶的话让朝廷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虽然王恶的话有点不合大家的理念,细细思量,却也不失为解决之道。

    在王朝史上虽然没这个法理,不代表民间没有这先例。

    赘婿就是因此而出现的。

    硬要拉一个不能服众的庶子上台,立刻会纷争四起,恐怕比李承乾的后手更让大唐头疼,分崩离析也不是不可能。

    吵吵嚷嚷,最后还是通过了立皇太女的事宜。

    大唐没那么多官僚动不动就跪地哭嚎“祖宗之法不可改”,大唐倾向于实用、大唐擅于引领潮流、大唐敢在封建时代独行特立——虽然某些事并非好事。

    连续半年,天子临朝,只为皇太女坐镇,大小事宜悉由皇太女处置。

    偶尔,太女的处置会出现偏差,皇帝会及时纠正。

    腊月二十五,心力交瘁的贞观天子李世民驾崩于立政殿,其后太女李明达登基,并于元旦诏告天下,改元神龙。

    或许是李承乾临终的狠辣,终究让人顾虑重重,新皇登基竟平静得不起一丝涟漪。

    贞观天子庙号太宗皇帝,谥号文皇帝,入昭陵与文德皇后合葬。

    如韦妃一般有后的嫔妃,准许随子嗣赴藩养老。

    无所出的,放感业寺(今陕西西安未央区六村堡乡后所寨西南30米,感业寺小学建于内)出家为尼。

    武照却偏偏是一个例外,被神龙天子任命为制诏。

    一些老臣想反对,想想俩人都是女性,老实闭嘴了。

    两个绝顶聪明的女人当家,朝政很快平稳下来,十六卫的兵权被神龙天子牢牢掌握。

    神龙二年,权势滔天的吏部尚书、司空、赵国公长孙无忌被状告谋反,内侍省所辖地听第一次亮出狰狞的獠牙,将长孙无忌、褚遂良一并官员全部拿下,赐白绫。

    只有房玄龄、王恶等宰相才知道,长孙无忌确实不冤,德太子李承乾的多番遇刺也有他的手脚。

    长孙冲、长孙涣等后人也受影响,虽未赶尽杀绝,却也流放安西都护府。

    谷<;/span>;  这已经算是神龙天子顾念旧情了。

    神龙三年,春三月。

    河源郡王、吐谷浑乌地也拔勒豆可汗慕容诺曷钵上书,请求仿苏毗例,去吐谷浑国号,改为大唐吐谷浑府。

    王恶的权势与日俱增,却越发显得谨慎,对于自家这一系官员的提拔更是从未置喙。

    老这一代,几乎都到顶了,再提拔就德不配位了。

    值得一提的是,狄仁杰居然被神奇地操作为门下省从六品上的起居郎,连王恶看了都挠头,不明白这是谁的干预。

    狄知逊笑歪了嘴,娃儿这一下就窜到了三省中枢,还是记录皇帝日常的起居郎,有前途哩!

    要是外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