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匹夫-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长孙无垢性子恬淡,懒得抛头露面,否则贞观朝二圣临朝的局面出现也不是不可能。

    是的,善财难舍,这般巨大数目的税赋,哪家不是偷偷搂入囊中?如此方衬托出王恶的难得。

    “哈哈,蓝田县令萧胜,居然肯主动牵头,组织县内贫困人家出劳力,经过短暂培训之后与小王庄签订协议,让王恶优先使用这些劳力。难得啊!虽然这萧胜治理蓝田不是很出色,凭这一举措,今年也是上上之评了。下头的官员啊,肯这般积极主动的不多啊!”李世民无限唏嘘。

    “听起来,这萧胜不是太聪明,否则他应该利用地利,与小王庄开展全面的合作。小王庄难道不需要石炭吗?蓝田县可以采买啊!那么多人口不需要粮食吗?蓝田县可以全面供给嘛。不过,能主动想法,勤勉倒是可嘉。”长孙无垢犀利的点评。

    “观音婢的观点一如既往的犀利。”李世民笑了一声,甚是满意。

    自己这发妻啊,不缺小女人的柔情,兼具婆姨的顾家,更有宰相的气度与眼光,无愧贤内助之称,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更高兴的是,青雀变了,由以往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到如今俯下身子去调研、去做事,老怀甚慰啊!不对,呸呸,朕才没有老呢。

    “陛下,民部尚书高士廉携侍郎、雍州府、长安县官员求见。”高力士面色古怪的说。

    这个时辰,都用过晚膳了,正是帝后的休憩时间,按理高力士应该挡驾的。奈何高士廉可是长孙无垢的母舅,在长孙无垢落难时多番援手,关系可真不一般啊!

    李世民起身,虽然不换衣冠,却已然正襟危坐。

    长孙无垢准备退去,李世民微微摆手:“无妨,观音婢亦许久未见母舅,见见也好,免得挂怀。”

    高士廉进殿,拱手道:“老臣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

    从不以过去的功劳为傲,这才是高士廉能稳立朝堂的原因,所以,礼绝对不会少,哪怕李世民亲口说过可以免除。

    “高卿此时入宫,是有何事吗?”李世民温和的询问。

    “有难题。”高士廉一扬下巴,示意长安县县令汇报。

    升任长安县令的狄知逊拱手:“说起来其实是好事,蓝田县子王恶的首饰大卖,让长安县上门计算税赋,可这事之前没有先例啊!蓝田县子主动缴纳是好事,可收了他的,其他勋贵的买卖要不要征收,这又是一个麻烦事,关键是,朝廷没有标准啊!”

    “有多少?”长孙无垢难得地开口。

    “十万……贯。”狄知逊艰难地回应。这数字太魔幻,狄知逊都难以置信。

    “出售的总价?”李世民觉得,一定是狄知逊的表达有问题。

    “税赋。”狄知逊苦笑着回应,要是总价就好咯,这点小事也犯不着进宫一趟。

    李世民腾地起身,案几碰疼了胫骨却依旧不在乎,只是浑身哆嗦。

    激动啊!

    到处都是漏洞的财政,从来都是挪东墙补西墙,竟然有一笔不算小的税赋帮补一下了!

    更激动的是,这不是一次性的收益,不是!

    细水长流,纵然以后达不到这规模,一年下来,依旧十分可观!

    “这钻石……当真如此挣钱?”一向云淡风轻的长孙无垢动容。

    天呐,这玩意儿,送自己的时候说是不怎么值钱,可怎地竟卖出这吓煞人的数字?这一刻,长孙无垢有些后悔,为甚宫里与这位蓝田县子并无甚交集?否则的话,让他指点一条财路,或者是搭伙做买卖,岂愁内帑紧巴巴的?

    如今,除非是强行占人的份子,否则坚决插不进去。

    惜乎!

    “关键这东西在胡商中引起了轰动,约有一半的收益得自胡商。有意思的是,相当一部分胡商,蓝田县子没收受他们的钱财,而是换了一些如白叠子、番邦种子之类的东西。”狄知逊介绍道。

    李世民忽然扬眉。

    不对,王恶收白叠子、收种子做甚?

    哼哼,朕对这竖子可是知之甚深,以其无利不起早的性子,会花精力做无益的事?

    “高力士,立刻宣王恶进宫。”

    别府里的王宫有些懵,额又干甚哩?值当这时候召额进宫?还是力士出面?

    入,二进宫咧,听着像某些老油条。

    “咋地,额犯甚事了?”王恶一脸懵懂地问。

    高力士对这奇葩无语了,只能仰面看天:“陛下问你白叠子和种子的事。”

    嘘,吓死额咧,还以为哪里犯了忌讳。

    抄了几朵棉铃、几颗胡萝卜籽,王恶气定神闲地跟着高力士入宫。

    羽林卫纷纷侧目,这区区县子居然能在这时候被召入宫,可见其开始红得发紫了。

    程处默都惊愕了半天,想不到这兄弟竟然简那啥来着。

    “白叠子是个好东西,只是以往大家都当花观赏,忽略了它最大的价值。”王恶侃侃而谈。“产出的花朵,额叫它棉花,棉花晒干脱籽之后,经过弹打变得蓬松,此时将其缝入布衣的夹层中,其暖和程度不下于皮裘。陛下想想,这百姓要穿上有棉花的袄子,是不是下雪都无所畏惧咧?”

    “不仅如此,三九天,边关将士穿上这袄子,戴上有棉花的手套,再也不会冻伤手咧。”戎马半生的帝王第一思维果然还是军队。

    王恶突然有点皮,一句“恭喜你,都会抢答咧”险些脱口而出。

    不能浪,划船额还得用桨。

    “此物最大的好处,是田间地头都能种植,农户留下足够用的棉花,多的可以出售,而收购棉花商人则可以制棉衣、棉裤、棉帽、棉手套销售,如此又带动大唐经济发展。”王恶继续吹。“不过,小王庄地不多……”

    “司农监有地!”李世民脱口而出。

    王恶笑了:“臣自然是愿意将种子献出,不过,陛下能不能看在臣一番苦心的份上,给上那么一点好处?”

    李世民笑着指了指王恶:“这个惫懒的!”

    “果然是少年心性,敢想敢说。”长孙无垢掩口轻笑。

    高力士眼睛都快瞪直了,几时有人这般当面讨好处?偏偏帝后都不反感。

    “小王庄有个教书先生,叫王彪,他从小是跟在额屁股后头转的,偶发达咧,也不能忘了他不是?额就在想啊,陛下能不能让他在司农监混个小小的官员,负责棉花的种植推广?”王恶尽最大的努力表现出真诚。

    “嗬,还有情有义的嘛!如此,朕准了,通知司农监少卿柳括,准备接收棉花种子与九品从事王彪,嗯,由王彪负责推广种植。”李世民很大方地挥手,一个九品从事换棉花种子,值了。

    “至于这胡萝卜呢,营养丰富,正好改变额大唐菜种不多的现状,无论是炒、煮、蒸、腌制,味道都极佳,除了小王庄留一点种,其余的都上交司农监。”王恶算计得很好,棉花指定王彪负责,司农监内多少会有点不满情绪,但胡萝卜种子送上,你再不满一个给额瞅瞅?

    王恶那点小心思在李世民与长孙无垢眼里无所遁形,不过是无伤大雅之事,懒得点破了,由他。

    “正经的事朕还没说呢。”李世民斟酌了一下用词。“你给朕、给民部出了个难题,首饰的税收,之前没有明确的规定,现在该怎么办?”

    “收啊!挣钱交税,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么?”王恶诧异。“至于说以前没有,可以与这次为标准,制定税收政策嘛。关系百姓民生的,如米、油之类的,税制定低点,甚至是免除;如首饰这般奢侈品,税收高一点有甚关系?买得起首饰了,还在乎这一点税?税赋本就有劫富济贫的功能啊!”

    “那些苦哈哈、整日在土里刨食的庄民,都要承担税赋,那些富商、勋爵又凭甚可以不承担呢?”

    “至于说有爵位有食邑的人家,额们可以制定一个标准,他家一个人免除多少税赋,超出部分,要缴税赋。只要有决心,不难啊!”

    高士廉拱手:“蓝田县子果然大才,高士廉受教了。”

    “县子,本宫冒昧问一句,似这深宫大院,财源匮乏,可有合适的渠道解决?”长孙无垢还是厚颜问出了这句。

    王恶晒然一笑:“其实之前额就给出了办法啊。”

    长孙无垢凝眉,想了一下:“你的意思是,后宫收棉花,制作棉袄?好主意!”

    确实,后宫别的没有,人手多啊!

 第五十七章 暖棚

    王狼特意从长安赶回小王庄,揪着王彪给王恶磕了个响头。

    “二郎啊,要记得,是你王恶兄长用巨额的财富买了棉籽,无偿进献皇帝,这才换取了你的官身。王恶更是请求皇帝让你负责棉花的种植推广,你要不尽力,额没脸见你王恶兄长哩!”王狼红着眼睛吩咐。

    教授蒙学,作为一个饭碗,还不错,可是怎么比得上九品从事的官身?那是云泥之别啊!再怎么说,九品从事也是人上人了,去县衙都能与县君相坐攀谈的大人物了啊!

    王彪哽咽:“便是死,额也不敢忘兄长大德。”

    王恶笑笑:“说这做甚哩,额们多年的情谊,有机会自然要照顾你的。对了,接替你的先生有没?”

    好吧,王恶对小王庄现在的实际情况有些不了解。

    除了小王庄原住户的子女,更有众多务工人员的子女也在就读,不仅仅是蒙学,现在连童生班都开起来了,外聘的先生多达三位,负责教授童生的先生还是常升的同窗,找人接替王彪自然是轻而易举。

    有着棉花与胡萝卜傍身,身后还有王恶这一位战功显著、帝王恩宠的县子撑腰,王彪进司农监还真是轻轻松松,少卿柳括亲自护送,便是再迟钝的人也知道,这一位的来头不小,轻易不要招惹。

    王彪很谨慎,棉花种子只取用了一半,另一半封存。嗯,开春起,要在不同条件的土地上播种,看看情况再说,自己都不懂棉花的习性还去谈推广,那就是笑话。

    秋收之日,小王庄又是一片欢笑声。

    割完麦杆,犁出麦根,烧完地,帮佣的人便收拾行囊,准备回家了。

    “爷们婆姨们静一静啊!你们还回不了,还有活,大活!”钱进笑得像庙里的佛陀。

    “呸,钱管事,你该不是看上哪个婆姨,想把她留下吧?”泼辣的婆姨开始反驳。“秋收完了就得收工,难道你准备让额们去玻璃作坊里干活?那活额们也不懂!”

    钱进笑眯眯地一指那婆姨:“莫胡说,没得败坏了额名声,郎君吩咐咧,准备继续栽种!”

    “这季节栽种,郎君脑壳怕不是有包哟!”一个婆姨说完,其他婆姨笑成一团。

    笑闹归笑闹,王恶的命令在小王庄那是极有权威的,婆姨们自然也满怀疑虑地留下。哼哼,要是干不了活,工钱可不敢少额们的。

    一群群汉子抬着硕大厚重的玻璃往地头走,婆姨们诧异地指指点点。

    挖出一道又直又深的坑,汉子们齐心协力把玻璃竖直,回填土,压实,一道玻璃墙出现在地头。

    “哟,这是玻璃多了没处使,连地里都安上咧。”婆姨们打趣着,自己倒笑成一团。

    四堵玻璃墙竖起,只有一道挂着厚实布帘的门可以进出,婆姨们都笑不起来了。

    或许,是真有门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