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匹夫-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哥舒明进长安的消息传到皇宫,李世民直接惊讶了好久。

    正常情况下,王恶的谋划即便成功,突利可汗也还不至于与颉利可汗翻脸,更不可能直接降唐啊!

    李世民知道突利可汗要进剿薛延陀、契丹、霫、奚诸部,却不知道后续。

    不是百骑不得力,实在是风雪太大,延误了消息传递。

    若不是风雪,哥舒明一行还不能如此顺利的进入唐境。

    鸿胪寺接待了哥舒明一行,郑重其事的安排接见事宜。

    虽然突利可汗愿意归附,但没必要急得接待,晾一晾他们也好。

    与此同时,突厥进犯河西。

    雅尔金部袭扰肃州,大唐肃州守将张士贵率部据城而守,雅尔金部损失三成依旧无功。

    阿史那杜尔部进犯甘州,守将张宝相因兵力不足,亲自上城头挥刀酣战,身负大小伤十余处,击退了阿史那杜尔的进攻。

    随后,在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形下,甘州、肃州互为犄角,生生拒住了突厥的进犯。

    此行振奋人心的消息自然不胫而走,三味书屋新发行不久的《长安晨报》,更是数名大人物以各自的渠道得来的消息,在《长安晨报》以各种角度剖析甘、肃之战。

    你觉得不可信?

    看看这一篇,写甘州守将张宝相拒敌、负伤不退的文章,你看看作者是谁!胖泰,长安文人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更是当朝越王!他的文章,你敢说不可信?

    哥舒明得到消息,态度更谦恭了。

    大唐更强盛了,以往突厥人破城难度不大,如今区区两个守将,还是不怎么出名的守将,就能让突厥人铩羽而归。

    依附大唐,是最正确的决定!

    于是,在李世民召见时,哥舒明的态度谦卑到吓人,对大唐百依百顺,除了不能出兵帮助大唐对付颉利可汗外,其余的条款都是大唐一言而决。

    不出兵对付颉利可汗,除了名声不好听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突利吃了这一次败仗,元气大伤,麾下的兵马实在不多了。

    哪怕突厥人天生是马背上的民族,从牧民到战士的转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啊!

    李世民大度的挥手:“告诉阿史那什钵苾,朕会为他留镇守突厥旧地的职位,也盼他来长安,如当年一般痛饮。”

    突利可汗内附的消息不能走漏,所以,从朝廷到民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正月,张公瑾上书,举突厥六罪,李世民决心伐突厥。

    天尚寒冷,但十数万件棉袄棉裤已经下发军中,不会影响他们的战斗力。

    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总管,苏烈为大将,王恶为偏将,统帅中军,兼领陌刀营。

    并州都督、英国公李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由东路率主力进攻突厥腹地。

    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李勣遥相呼应。

    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为副总管,从灵州往西北挺进。

    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镇守燕云,防止突厥东逃。

    灵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借道契丹、奚,出击突厥后方,顺便监视突利可汗。

    别提什么突利可汗内附的话,兵不厌诈,总归是防着点好。

    六路大军十余万人,统一归李靖指挥。

    看看这豪华阵容,三李大帅就出场二李,颉利可汗就是死也该瞑目了。

    王恶胸有成竹地向李靖请命,率一偏师收复定襄城。

    李靖心知肚明,定襄城已是囊中之物,但那也是王恶出力最多,于情于理也是王恶收获此功,于是拨了一千骑给王恶。

    大唐的旗帜飘扬到定襄城下时,后隋的军官们乱成一团。

    虽然平日嘴上说不怕大唐,可真正面对才知道,真没那个勇气对抗,哪怕王恶只有区区千骑。

    独孤莫行有心召集将士备战,却茫然发现,将士们毫无胆气,甚至还有几名偏将眼神闪烁的提出归降——这特娘的哪是军队啊!流寇的士气都比这强!

    独孤莫行明白,一言不合,大概自己就人头落地了。

    呵呵,独孤莫行还不知道,自己的队伍里掺了多少百骑的人,不然非哭出来不可。

    城门处,已经有人悄悄摸了过去,准备献城了。

    额能怎么办?额也很慌啊!

    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了三息,独孤莫行闭上眼睛,重重地叹息。

    城头发出一阵欢呼,“隋”字旗缓缓落下,城门洞开,独孤莫行带着一群将校,放下武器,赤手空拳的站到道路两侧,等候王恶发落。

 第八十七章 雷霆(二)——今日三更

    看到王恶的面容,独孤莫行恍如梦中。

    这张面孔,为甚这般熟悉?

    独孤莫行只是懒散,不是蠢,不过一转眼就想明白其中的关窃,顿时冷汗淋漓。

    天呐,定襄城中究竟混进了多少奸细?额要是不识时务,会不会被背后捅上一刀?

    忠义之心独孤莫行还是有的,只是面对这大形势,除了一声叹息,还能做甚?

    “唐军进城了!”

    喝声中,有不安、有惶恐,居然还有一丝兴奋。

    “大唐蓝田伯王恶,奉命收复定襄城!民众各归其屋,军队放下兵器,则不会滥杀无辜!”

    王恶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时嘴快,说秃噜了,效果竟然如此吓人。

    街上的百姓面色苍白,迅速躲入屋中,死死将门顶住。

    刀枪密集的落地,军士颤抖着看向王恶,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向王恶证明自己的无辜。

    太吓人了咧!

    这就是草原上杀得人头滚滚的魔王!

    额木有反抗,莫杀额!

    哈,额也可以止小儿夜啼了?王恶莫名有些怅然。

    除了“皇宫”,几乎是闻风而降。

    就后隋这士气,莫说与大唐卫兵相比,就是与府兵比都不配给人家提鞋的。

    唯有“皇宫”还有一丝战意,勉强能与府兵相提并论。

    小皇帝战战兢兢地站在城墙上,看着王恶的千骑带着数万毫无战意的降卒,眼泪就哗哗的流下来了。

    “皇帝!撑住!”萧太后玉齿紧咬,凤目几欲喷火。

    王二,王恶,本太后当日就该把这祸端灭了!宁可错杀,也不放过!

    “大唐十万大军北上,突厥将不复存在!而你们,区区的残存势力,依靠突厥而生存,想好了何去何从吗?”王恶扬刀。“小皇帝,萧太后,看在相识一场的份上,额给你们指条明路,放下武器,出来归降吧。”

    萧太后凄然一笑,拔出佩刀:“大唐深谋远虑,隋国败得不冤。就用额们孤儿寡母的性命,成就你蓝田伯赫赫威名吧!大隋,攻击!”

    箭如雨,却没有一支能落到王恶身上,因为王恶根本就在射程之外。

    但是,萧太后用她绝决的行动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王恶眼里闪过一丝不忍,却还是挥刀:“所有降卒听令,拿起武器,蚁附攻城!”

    蚁附攻城是伤亡最大的,但只要不伤到自己麾下,管他呢。

    慈不掌兵。

    “等等。”坚毅的声音传来。

    王直昂首挺胸,走到王恶马前,微一拱手:“兄长,额与杨政道交深,不如让额劝说两句可好?”

    这个棒槌!

    现在是两军阵前,一个不小心会死人的啊!

    但是,不让他发挥的话,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就在射程之外。否则,拼着被族老抱怨,额也要收拾你一顿。”王恶毫无技术含量的威胁。

    王直站在射程外,开始喊话:“杨政道,你是个聪明人,额想你早就知道额是小王庄的人了吧?但是,额可以保证,额对你说的那些话,多数是真的,世界是极大的,同样材质、大小不同的物体是同时落地的,你也试的,额知道的。”

    “那些道理,其实额懂的真不多,是蓝田伯、额的兄长王恶传授的,还有许多超出相像的东西,比如飞天,你想过吗?蓝田伯就成功的让人升天了!”

    王恶想骂人,额是让人上天,不是让人升天,更不是让人上西天!

    “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吧!那是强加在你头上的负累,是前隋的梦想、你祖母的梦想,唯独不是你的梦想!你最真实的梦想,其实不过是拜师蓝田伯,学习那些从来没见过的知识,了解最真实的世界。”

    “你已经十六了,不再是不能理事的娃儿,你需要对自己、对跟随自己的人负责,难道要为了早就灭亡的前隋而拉着他们陪葬吗?”

    “降了吧,额向蓝田伯要过一个保证,而蓝田伯不惜以晋侯爵的功劳换了大唐皇帝的一个承诺,留你性命!活下来,再吃额弄的红烧肉不好吗?顺便告诉你,蓝田伯家做的红烧肉更好吃。”

    “你,你早就知道他的来历了?”萧太后颤抖地指着杨政道。

    杨政道神色黯然:“知道不知道的,重要么?后隋要亡,这是大势,谁也挡不住。祖母,你真要孙儿为大隋陪葬,彻底断了大隋的苗裔么?”

    “孙儿想活下去,吃更多的红烧肉,听蓝田伯阐述更新奇的世界。”

    萧太后的佩刀落在了城墙上,整个风华绝代的佳人仿佛瞬间老了二十岁。

    一名老臣迟疑着上前,小声禀告:“娘娘,据老臣刚刚收到的消息,突厥,突利可汗,降唐了。”

    这个消息,彻底压垮了后隋君臣。

    萧太后无力地挥手。

    降旗、易帜,杨政道打头,萧太后紧随其后,其余臣子将士在后方。

    “后隋皇帝杨政道,愿降大唐,并缴纳传国玉玺,恳请大唐宽恕后隋子民,万般罪孽,皆是杨政道之过。”杨政道的气色不是很好,但依旧口齿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大唐之量,海纳百川,尔等既然愿降,自然便无须杀戮。只是,杨政道,你需要入长安,亲自请求皇帝陛下的宽恕。”王恶实话实说。

    级别不对等,王恶无权对杨政道做出任何决定,唯有李世民才有这个权力。

    分一百骑守定襄、筛选降卒,不满意的直接让他们回家谋生;一百骑护送后隋君臣入长安报捷。

    杨政道上车前,神情颇为犹豫:“蓝田伯,额有两件事。一是能不能让王直陪额入长安,额能安心些;二是,以后额可不可以学习你传授的知识。”

    王恶看了王直一眼。

    王直二话没说,直接登上了杨政道的车。

    “以后想学,禀明了陛下,去小王庄学院报到就成,那里额不时会去授课。”

    定襄城果然是囊中之物,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定,百骑、兵部在这里的经营果然很成功。

    定襄道,李靖率三千骁骑出马邑,进屯恶阳岭,趁夜攻占襄城。

    其余各部,由张公瑾督统跟上。

    “李靖孤军深入?是欺我突厥无人吗?”颉利可汗勃然大怒。

    阿史那结社尔猛然起身:“可汗,我愿率部与李靖一战!”

    颉利可汗点头:“不过,李靖是当世名将,麾下三千骑俱是精兵,你部五千兵马不够,我再调集五千兵马给你。谨慎!”

    阿史那结社尔的眉宇间尽是傲色:“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