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灾种田记-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量积雪融化有可能带来极大的灾难,必须在雪融化之前,做好充足的装备。
  为了应对未来危机,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行动。
  北山区的龙湖边,架设了好几条传送带,每天不停有运输车过来运输。
  仔细观看,会发现龙湖湖面上有很多小型机械,工人操纵机械正在切割湖面上的冰块。切割好的冰块由船只机械臂抓起放到船上,再由传送带运到运输车上。
  官方在北山区改建了十处冰窖,专门用来放置冰块,冰块大部分从龙湖中采集。
  经历过上一个夏季的极致高温缺水,官方不得不未雨绸缪,于是便决定改建冰窖储存冰块,等夏天高温的时候拿出来用,不仅能降温还能提供水源。
  这样做不仅能缓解夏季的危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雪后的泄洪压力,一举两得。龙湖里的水都被冻成冰块储存起来,龙湖水位肉眼可见的在降低。
  民众中也有很多人和官方有同样的想法,也有很多人付之行动。比如花坞农场的这群人,他们是有天然优势的,农场外就有一条大河可以取冰,实在不行,农场内的小湖也能凑合。
  农场原本有个地窖,但并不适合用来做冰窖,只能重新挖了一个,就在距离水井不远的地方。
  这次没让员工自己挖,而是找了官方专业施工队,既专业速度也快,当然费用也相当感人。
  眼看着温度一天天上升,农场的冰窖还没有存满,员工们不得不加快脚步。怎么着都得在化雪之前将冰窖填满,否则对不起挖冰窖的费用。
  “快拉住绳子。”
  “来了,扔过来。”
  “接住了,用力,一,二,三,拉!”
  农场几个男人都在大河边采冰,冰块被一块一块堆在拖车上,等着送进冰窖。
  一架无人机休闲地从远处飞来,停在半空中。
  耿平标志性的嗓音从无人机里传出:“哟,还在采冰啊,你们也真是,居然连狗都用上了。”
  华德龙抬头看了眼无人机,继续手上的工作,“农场不想闲人,当然也不能养闲狗。”
  耿平哈哈大笑:“哈哈哈哈,要不要帮忙?”
  周锦摆摆手:“不用了,你好好巡逻,别待会儿被你们队长抓住,又要挨训。”
  无人机嘚瑟地来了个凌空三百六十度大旋转,似乎在表示,谁能抓得住我?
  “好嘞,那我走了。”
  气温持续回升,造成大量积雪融化,发生融雪型洪水和山洪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北山区进入紧急防汛防灾模式。
  官方对北山区进行了地毯式安全检查,对堤坝、桥梁、河道、水库、排水设施等全部做了逐一排查。积极筹集抗洪物资,并派遣人员值守在关键位置,全力保障北山区的安全。
  在各方努力下,北山区顺利度过此次春季大融雪危机。除了发生三处山体滑坡外,融水全部顺利排入密布的河道以及龙湖。山体滑坡也因及时疏散,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次危机没有造成太大伤害,让官方和民众都狠狠松了口气。实在是被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吓怕了,唯恐刚看到一点希望又被浇灭。
  好在这次北山区的运气不错。
  种植基地不仅要做防灾准备,还要做春季播种的预备工作。
  唐雪所在的专家组几乎每天都在开会,根据官方预估的粮食需求,制定种植计划。另外还要花时间挑选种子和培育幼苗。
  如今的她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一个人带着小组全面负责所分配区域的工作。她的成长速度,专家组其他成员有目共睹,因此在会议上她提出的一些小建议通常都会被采纳。
  种植基地的产出关系到全城人民的未来口粮。
  目前C城的粮食危机已经大有缓解。
  有人说是因为官方加大了白蝌蚪的繁殖量。
  其实白蝌蚪产量大增并不是缓解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
  缓解危机的主要因素说起来很残酷。
  是因为人口锐减,末世以来,C城死亡人数已经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一百多万人死于末世后的各种灾难。人口数量减少才让粮食危机缓解。
  如果依旧是末世前的人口数量,目前的粮食总量依旧不够。
  真相虽然残酷,但确是事实。
  有了前面的经验,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官方决定从春季开始就做准备,屯粮、储水、改造居民居住环境,集中供暖供冷。
  官方似乎并没有搬离北山区回到主城区的打算。
  很多主城区迁移过来市民在官方平台留言,希望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对,他们一直认为北山区只是他们避难的时候,等春天花开,他们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
  但官方的打算好像和他们想象不一样。
  官方没有回答任何相关问题,也没有要搬迁的小道消息流出,一切都太过于平静。
  得不到回答的市民们也不敢自己回家,一是,没有通行令谁也出不了北山区,驻军关卡不是摆设;二是,谁也不知道主城区的疫病病毒还存不存在,主城区有没有彻底消毒过。
  就在民众焦急等待回迁消息的时候,官方却突然在系统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消息。
  先是宣布在北山区建设的各类工厂已经完工,工厂种类涉及食品加工、服装、日用品、化工、医药等等,并表示将会在不久之后向社会发布招工信息,只要符合招工条件的都可报名。
  接着宣布实行人才管理系统和信用系统。
  人才管理系统,是指将每个人按照个人能力分类管理。分成A科研型人才、B技能型人才、C管理型人才、D劳动型人才、E弱势群体、F特殊类别。
  初次分类是由官方根据大数据信息核定,如果个人觉得有疑义可在系统中提出复核申请。分类后并不是永远不变,每隔一年会重新核定一次。
  以后招工都会标注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比如需要BCD类,或者BDE类,只有符合类别要求的人才可以应聘。
  信用体系,非常重要,一旦信用分低于规定值,很多政策将无法享受。
  春季来临后,不管是为了后续生存还是为了社会稳定,官方都必须让市民们动起来,发动市民进行生产劳动。
  但如果缺少有效监管,全部动起来后极易发生混乱。在物资如此匮乏的时代,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守住本心。
  比如,当一个每天都吃不饱的人从事食品加工岗位时,他能不能克制住自己?
  不要考验人性,经不起考验。所以官方必须给每个人都画上一条红线,如果你不越线,凭借劳动收入或者救济补贴,能维持六七成饱。一旦越线,将会找不到劳动岗位,甚至连救济粮都不能领。
  这时候,你会做什么选择?
  不必心存侥幸,网络监控时代,伸手必被捉。
  官方发布的消息在北山区引起轩然大波,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件事。之前一直关注回迁的主城区市民也不想着回去了。
  毕竟工厂全部都在北山区,留在北山区可以找到工作,回主城区除了有房子什么都没有,吃什么喝什么?而房子恰恰是现在最不值钱的东西。
  所有市民目前最关注的是自己人才类别和信用评分。这两项可是关系到自己未来能找什么样的工作和能领什么样的待遇。
  下班路上,唐朝也在车里讨论这件事。
  “你们说像我们这些有工作的会被评为什么类别啊,小雪这样的得算科研型人才吧,都已经混到专家了,我嘛估计是技术型或者劳动型,江誉肯定是管理型。”唐朝托着下巴琢磨。
  “我应该算是技术型吧。”唐雪想了想说,梦里她是从劳动型慢慢转到技术型的。
  “不可能,怎么可能只是技术,那专家组那些老专家们不都得是技术型?”唐朝坚决不相信官方会这么核定。
  “江誉,你觉得呢?”唐朝问。
  “科研型的概率较大。”江誉一直在想着其他事,听唐朝问话,这才停下思路。
  “你在想什么?心不在焉的。”唐雪问。
  “我在想官方为什么放弃主城区,转而建设北山区。”
  她的目光看向前方,脑中回想梦中的一切,“大概是北山区地势环境好。”
  “不,应该不仅仅如此。”江誉总觉得官方另有目的。
  唐雪坐在一边,感叹于江誉的敏锐度。官方确实另有目的,因为主城区在不久的将来有大用。
  在官方发布消息后的三天内,所有市民陆续收到核定人才类别的信息通知。基于大数据系统分析,对每个人的定位都很准确。但也有一些人不赞同大数据对他的定位,向系统提交复核申请。
  如果拥有隐藏技能需要复核,则需要自己提交证据,甚至可以提交面试复核申请。
  提交复核申请后,系统会跳出提示,复核机会只有一次,请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复核没有通过,只能等下一年重新核定的时候,才有机会再改变人才类别。
  紧接着信用评分出炉。大部分人的初始评分都是相同的,而评分增减有一定的标准。
  与此同时,万众期待的招工信息也在同一时间发布。
  C城居民们发现,他们就像是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状态。每天上班下班挣工分,然后按照公分分配各类资源。
  虽然分到手上的资源不算丰富,但生存下去还是可以的。如果肯吃苦多劳动,还可以获得更多。多劳多得。
  民众们又重新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就在北山区一切生产生活有条不紊的进行时,一架装载着六百多人和各种设备的超级飞机降落在主城区。


第九十五章 
  末世86
  C城XX机场
  一架蓝白色的飞机,缓缓落下,顺着跑道滑行后停稳。
  舱门打开,乘坐飞机的人带着行李,一个接着一个走出来。这些人的脸上神情木然,看着周围空旷的环境和碧蓝的天空,都有一瞬间的恍惚。
  有个人甚至恍惚地不知身在何处,不由自主地停在原地。
  “走啊,别傻站着。”
  同伴在身后催促他往前走,他这才从恍惚中惊醒,一手拎着蛇皮袋一手紧了紧身后背包的袋子,大步往前走。
  俞兴邦正带着一群人站在出站口,今天他是过来接人的。有一批重要人员今天会被转移至C城,乘坐的就是刚刚落地的那架飞机。
  这批人来自N城,C城的帮扶结对城市。
  N城因为遭受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已经开始组织往C城撤离。
  在过去的天灾中,N城受灾严重,仅一场超强台风引起狂风暴雨、洪水、海水倒灌等灾难就让整个城市人口消失了40%。一场大流行瘟疫又让人口消失了一半。还有地震、泥石流、寒潮等灾难接种而至。
  到目前为止,N城的人口只剩下末世前的百分之二十,还剩不到两百万人。
  相较于N城来说,C城的受灾程度算是比较轻的。
  但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偏缠苦命人。
  就在春季回暖,N城人终于松了口气时,官方发布了迁移计划。
  根据国家专业科研单位检测,从去年开始,全球高温,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入冬以后,上升速度减慢,但随着春季到来,温度渐渐升高,冰雪融化,海水迅速上涨。
  根据数据研究后,国家发布了一批需要迁移的城市名单,N城就在其中。
  N城必须尽快迁移,因为整个城市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海水淹没。
  并且他们必须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