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哈迪帝国1945-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告诉你,我们的风险投资资金有上线,如果现在你不卖,等风险资金花完,恐怕你想卖都没人会买。”
  “如果没什么事情,我就先挂了,外面还有很多人等我商议收购事宜。”维克多道。
  “等等,等等维克多先生。”杨家主焦急喊道。
  杨家主自然知道现在很多人在卖产业,包括那些大洋行也在疯狂出售,那些大洋行的资产,比他多得多,对市场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而这个时候敢收购的人不能说少。
  几乎是没有。
  反正他问了无数人,现在也只有哈迪公司在收购产业,没有第二家。
  “我卖,400万港币卖给您了。”
  维克多拿着话筒轻轻一笑,“那就过来签合同吧,给你开富国银行支票,你拿着支票,可以在富国银行全球任何一家分行提取现金。”
  “好,我马上过去。”
  400万港币,五十万美元,一栋高18层,位于香港最繁华地段皇后大道的大楼。
  而且后面还有一片20多亩的空地,这个产业放在后世,恐怕价值几十亿,现在只需要400万。
  当哈迪看到渡江战役开始的消息后。
  先是把环球时报和abc电台的人叫来,告诉他们每日不停报道大战消息,凡有任何地方丢失,加急报道。
  他要的就是让香港人时时惊心。
  随后又把维克多、富国银行和汇丰银行的人叫过去,“此战一开,香港必定人心惶惶,相信会有大批卖产业,人弃我取,你们几家开始收购,但价格一定要玩命往下压。”
  等手下离开。
  哈迪笑了笑,他来香港,等得就是这一天,这才是收购香港产业的好时机。
  收购狂欢季到了。
  日后的东方帝国,从此时开始。
第313章 窗口
  “这里是abc香港电台,现在播报重大消息,英国“紫石英“号护卫舰在长江遭炮击,紫石英号舰桥被命中,舰体损坏严重,已经在长江搁浅,紫石英挂白旗。”
  “据传回消息,紫石英号士兵阵亡十七人,重伤二十余人,正副舰长均负重伤。”
  哈迪的环球时报在内陆派有记者,而且不少,在北边也有,不偏不倚,进行公平报道。
  甚至那两名记者,还曾经见过很多北边高层领导。
  就好比当年记者斯诺。
  紫石英事件消息一出。
  在香港无疑引发了九级地震。
  很多人万万没想到,北边竟然敢对英国战舰开火,而且还打死打伤这么多人。
  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
  北边做事真的是无所畏惧,决心比天大。
  根本不畏惧英国人。
  可这则消息刚刚过去没几个小时,abc电台再次进行播报,“伴侣“号前往事发地点增援,再次遭到岸上的火炮猛烈攻击,伴侣号负伤,10人阵亡,12人受伤,随后舍弃“紫石英“号逃走,逃往江阴。
  真硬啊。
  原先还有人觉的炮击紫石英护卫舰是个误会,或者双方一时间上火引发冲突,现在“伴侣“号再次被炮击,人们终于明白,这不是误会,也不是上火,人家是已经下定决心跟你硬干了。
  一点不怕你。
  香港这边很多人听到这则消息,有人觉得解气,有人担心不已,北边既然敢对英国战舰下手,那就说明人家不怕英国人。
  原本很多人还觉得,靠着英国人的威慑,北边或许不敢动香港,现在可以肯定,人家绝对敢动你。
  没有一点顾忌。
  原本那些还在观望,犹豫是否卖资产的人,现在都下定了决心,能卖赶紧卖,不卖恐怕最后什么也剩不下。
  英国人战舰被炮击事件,在英国本土和米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环球时报也进行了报道。
  同样引起不小的震动。
  美国人欧洲人,以前很看不起中国,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八国联军时代,可是通过这件事情,他们终于看到,原来那边真的敢对西方动手。
  尤其是英国,现在内阁正在紧急开会,因为“紫石英“号还被扣着呢,船上还有一百多名大英帝国士兵。
  还有炮击事件要如何处理。
  英国人感觉很没面子,最后一致决定派遣重巡洋舰‘伦敦号’和‘黑天鹅号’护卫舰,一起前往“紫石英“号搁浅的地方救援。
  然后,
  又干起来了。
  最后重巡洋舰‘伦敦号’和‘黑天鹅号’护卫舰相继受伤,伤亡30多人后逃走,“紫石英“号继续搁浅。
  这则消息立刻传遍大江南北,欧洲美洲。
  很多人心说。
  北边是真硬啊!
  环球时报,abc电台,对这次事件进行详细报道,再次加剧了香港的恐慌。
  巡洋舰都去了。
  还是被人家打跑了。
  还能怎么办?
  香港岛内变得愈发人心惶惶。
  这还没完。
  环球时报和abc电台,每日都会对战争进展情况进行报道,环球时报南北方都有记者,消息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快最准确的。
  大军渡江后。
  先是攻破南京,
  随后向几个方向扑去。
  一路势如破竹。
  报纸和电台,每天都会播报又有哪几座城市被攻破,军队进展如何,北方就像水银泻地一样,快速占领大部分地区。
  及时的新闻报道,给香港制造了更多紧张气氛,人们一睁开眼睛,看到报纸上就是今天又攻破几座城市,距离香港又近了多少。
  晚上睡觉前,电台又会告诉你,又有多地丢失,恐怕不日就要南下,甚至弄了两个评论员,没事就叭叭叭的分析,讨论会不会进攻香港如何。
  评论员的结论是,北方不怕英国人,甚至谁也不怕,收回香港的可能性非常大。
  北方执政如何,公有制啊,一切财产充公,这点早已经被验证了,香港的贫民还好,本来就没什么资产,可那些大资本家,手里握着大笔资产,他们不想就这样白白失去。
  但土地房子带不走。
  工厂产业也弄不动。
  怎么办?
  自然是想办法卖掉。
  现在到处是卖产业的,每日报纸上都会有大批版面,写着某某产业某某大厦出售。
  太平山的别墅,也有十几套挂牌出售的。
  而且价格一天一个样。
  同样一套别墅,今天卖30万港币,第二天就变成了25万,第三天直接落到20万。
  即便这样也没人买。
  因为大家都知道危险降临,不敢在这个时候置业。
  现在唯一收购资产的就是哈迪集团,很多人主动找到哈迪集团,希望他们收购,维克多趁机把价格压得非常低,价格只有两个月前的五分之一。
  即便这样依旧有很多人选择出售。
  哈迪一边制造紧张空气,一边低价大肆吸收产业,两手玩的不亦乐乎。
  。。。。。。
  这天韩艺珍回来,见到哈迪后走过来,蹲在男人腿边,“今天我去看外公,外公说想见见你。”
  哈迪微微一愣。
  司徒老先生吗?
  他一直知道司徒老爷子在香港,司徒老爷子也知道哈迪在香港,可双方并没有见面。
  对于韩艺珍与哈迪的关系,老爷子并没有参与,那是年轻人的事情,既然外孙女认为这个男人值得依靠,形式不是关键。
  当然,
  这和哈迪的身份地位分不开。
  老爷子一直支持北边,哈迪过来后,和北边做的生意不小,虽然出发点是赚钱,可对北边的支持非常大。
  双方一直保持默契。
  不知道为何忽然要见自己。
  “你外公说有什么事情吗?”哈迪问道。
  “没有,就是说很想和你聊聊。”韩艺珍道。
  哈迪想了想。
  “行,其实我一直很想拜见老爷子,毕竟是你的外公,只是没有合适机会,这次正好拜会一下。”哈迪道。
  韩艺珍露出笑脸。
  司徒老先生寓所,韩艺珍挽着哈迪的手下车,保镖们站在外面,两人一起走进院门。
  院子很宽敞。
  房檐下摆着一张桌子几把椅子。
  一位戴着眼镜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坐在那里煮茶,韩艺珍拉着哈迪过去,“外公,我们来了。”
  “见过司徒先生。”哈迪用中文问候道。
  司徒老爷子看看哈迪,笑着点点头,“坐,我刚泡的碧螺春,今年的明前新茶,尝尝味道,对了你喜欢喝茶吗?”
  司徒老爷子看着哈迪问道。
  “喜欢。”
  老爷子笑了笑。
  哈迪和韩艺珍坐下,韩艺珍接手煮茶工作,老爷子看着哈迪道:“最近你的企业收购了很多香港产业,别人都因为害怕卖产业,想要离开香港去英国美国,为什么你却敢继续投资,怎么,你相信英国人能保住香港?”
  哈迪摇摇头。
  “如果只靠英国人,香港一定保不住。”
  “那靠美国人?”
  “美国人应该不会参与。”
  “那你的信心来自哪里,我知道你和北边有生意,你是觉得他们会因为你的生意,而留下你的产业?”
  “应该也不会,那边的政治主张我明白,不会为了我破例,这是原则问题。”
  司徒老爷子更好奇了。
  “那是什么让你敢继续在香港投资,我很好奇能说说吗?”司徒老爷子问出心中疑惑。
  旁边帮着泡茶的韩艺珍也看向哈迪。
  其实她也很好奇。
  只是作为女人,事业由男人决定,她一直没问过。
  哈迪略微停顿,整理了一下思路:“可以预见到,北边必然胜利,因为那是民心所向。”
  “在几百万大军面前,英国人是没有能力保住香港的,即便他们现在已经增兵到一万人,同时用国际社会舆论恫吓,但炮击紫石英号战舰事件告诉了英国,北边根本不怕和他们开战。”
  “收回香港,简直易如反掌,不说英国人那点兵根本挡不住,其实都不用动枪,只要停水停电停粮食供应几周,香港自己就完蛋了,但我觉得,那边的领导人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应该考虑的更多。”
  “香港弹丸之地,收回去其实没有多大用处,最多多一个港口城市,这样的地方大陆多得很,可留下香港,却对内陆今后的政府有极大益处。”
  “如果他们想到这点,说明他们是睿智的,如果想不到,那我大不了投资失败,损失一些钱而已。”
  司徒老爷子看看哈迪。
  心说这个年轻人还真是大气,他在香港应该有不下上亿美元的投资,却对可能的失败如此淡定。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在掌控财富,而不是被财富掌控。
  这一点对一位资本家来说无比难能可贵,同时表示他的未来会有更大成就。
  “我想听听不收回香港,未来对内陆政府有什么益处?”司徒老爷子问道。
  “窗口。”
  “如果北方成功建立政府,因为体制原因,靠向毛熊的可能性最大,而欧美国家现在对毛熊非常警惕,所以对内陆必然采取遏制措施。”
  “经济封锁、技术封锁、贸易封锁会接踵而至,到那时内陆会关门闭户,只能插起门来自己过日子,其实那种日子是非常痛苦的,这个世界需要交流才能活跃。”
  “而且也多一些选择。”
  “内陆如何与外界沟通,如果留下香港,就相当于留下一扇窗,一条和外界沟通的渠道和桥梁,甚至有可能是唯一的桥梁。”
  “而且留下香港,会缓和与英国的关系,这里恐怕要说一下西方国家之间的大势了,经过二战,美国崛起,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