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血八旗-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庄人。道光十年秀才,后选为拔贡,以七品顶戴任职兵部。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咸丰五年由军机章京升主事,历任员外郎、郎、鸿胪寺少卿。由于他长期在军机处工作,有“内娴掌故,外悉四方之政

    的美誉,肃顺也曾对他竭力拉拢,不过他却是奕欣的铁杆,而且是隐藏的极深的那种。

    曹毓英与栾太是多年好友,以他们的交情,他绝对能从栾太的嘴里问出咸丰的病情。别看曹毓英官不大,可是位置却重要。他是军机处的首席章京,也是传说小军机里面排名第一的。在咸丰病重期间,大军机们都围在宫里,他便成了军机处的实际当家人,可以随意使用军机处的一些小特权,如发送紧急信件。军机处的公事和信件,是谁也不敢扣留和查问的。也是这样,奕欣的紧要情报,便在肃顺的渠道里畅通无阻了。

    虽然曹毓英也不算小鱼了,但是果兴阿还是觉得不知足,他总感觉还有一条大鱼还没有被找到。但是杂务科调集精干力量查了几次,依旧没有任何新的收获,奕欣的布置好像仅此而已。果兴阿总觉得还有没被找到的人,可是也没有线索也查不下去了,只能作罢。不过七八天之后,一个杂务科外线人员的下线人员送来的



分节阅读 255

    情报,则差点把果兴阿吓掉地。

    这份情报的内容,是这个十八线人员在伺候一场家宴时听回来的,说出秘密的人是醇郡王奕譞。邹德归等人对于这份情报的真实都性嗤之以鼻,因为实在是太离谱了,且不论其内容是否真实,单是奕譞在人多眼杂的地方说出这样的秘密,便是绝无可能的事情。不过了解了详情之后,果兴阿却有点狐疑了。他对于这段历史不是十分了解,但是奕譞吐露的秘密涉及到的人和事,他多少有些印象。

    哪位十八线的外围人员,是老五爷惠亲王绵愉家里的下人,他伺候了一场只有近支宗室参与的便饭,亲耳听奕譞说了一个大秘密出来。奕譞不仅是两宫皇太后的小叔子,而且还是西太后的亲妹夫。咸丰九年,当时还是懿贵妃的西太后的亲妹妹,奉旨与奕譞成婚,亲做亲的做了醇郡王福晋,并于第二年三月生有一女,咸丰十年八月,当英法联军逼近北京之际,醇郡王奕譞夫妇即随同咸丰皇帝逃难承德避暑山庄。

    顾命八臣为了避免两宫势力过于膨胀,所以严格以“祖制礼法”来挟制太后,两宫太后自然不能召见外臣入宫,是连奕譞这样的小叔子也不能随意召见。因为在礼法来讲,叔嫂当避嫌疑,何况太后还是奕譞的寡嫂,当然不能随意召见。但奕譞的福晋是西太后的亲妹妹,亲姐妹见面聊天,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提出异议的。何况是姐姐刚死了丈夫,情绪悲痛,妹妹更应该去时时劝解安慰的。所以醇王福晋,可以时常入宫宽慰两宫太后。见得多了,自然聊得也多了,所以醇王福晋从宫里带回了了不得的消息。

    据奕譞说,两宫太后有一次跟醇王福晋述说肃顺等八人时,常常哀叹先帝托付不效。两宫太后随口便能说出肃顺八人如何的目无君、跋扈不臣,西太后讲到动情处,还不由得哭了起来,说:“他们八个这样欺侮我们孤儿寡母,难道我们家没有人能出来主持公道了吗”

    古训云:“君忧则臣辱,君辱则臣死”,如今居于“君位”的皇太后竟然泪眼巴巴的说出这样的话来,醇王福晋势必要对自己夫妇的“忠诚”有明确的表示,何况两宫太后还有一位是自己的亲姐姐呢于是,醇王福晋代表自己的丈夫表态说:“有七爷在这里,两位太后只管放心”。东太后一听这话,马说:“那明天早召见七爷吧”。

    果兴阿觉得这部分肯定不全是假的,其西太后痛哭一项十分真实,与大多数女强人不同,西太后是一个十分爱哭的人。有人说三国时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其实西太后的江山同样也是哭出来的。垂帘听政本是违背祖制的大忌,之所以能得能成功施行,与西太后的善于“煽情”,有密切关系。其实综观西太后一生,每当她在政治斗争处于相对劣势时,几乎都要演一番哭哭啼啼的“悲情戏”,这回除掉顾命八臣时是如此,同治年间打击恭王时也是如此,光绪年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时更是如此。相反,当她在斗争处于相对优势时,则必定是雷霆万钧的“乾纲独断”了二十三年后的光绪九年1884,政治已经羽翼丰满的西太后,为了彻底摆脱恭王的掣肘而独揽大权,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悍然发动“甲申政变”,将以恭王为首的全班军机大臣尽数革退,不但使恭王从此彻底离开权利的枢,也使西太后的权力从此完全失去制约。那个时候,她表现出来的绝不是一个“泪眼巴巴的妇道人家”了。至于后来戊戌年1898她再次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时,所以又当廷痛哭,则是因为其时光绪名义已亲裁大政数年,作为早已撤帘归政退居深宫皇太后,要公然重夺帝权临朝训政,在祖制家法面前自然又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不得不哭”,以表示自己之所以这么做,实在是因为光绪皇帝“不争气”“不孝顺”,有负自己多年抚育教导,自己出于“万不得已”才再次临朝训政。

    虽然对于西太后的描述有着外人不能窥见的真实,但是其他的部分却有点不和逻辑了。两宫太后刚刚才和八大臣谈好了条件,怎么马调转枪口,找人对付八大臣了。而且算两宫太后想全面夺权,一举解决点对她们掣肘的八大臣,也得找个靠谱的人不是。刚刚二十一岁的醇郡王奕譞,算榨成骨粉又有几斤几两,他凭什么对抗如日天的八大臣。两宫太后找这么个外援,绝对是吃错了药了。

    不知深浅的奕譞还真准备接受召见了,可两宫真要召见醇王,也不那么容易。据奕譞说,第二天当他来到宫门口时,肃顺在宫门处等他,而且还问他要干什么他说:“皇太后召见。”肃顺笑着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必是老七你弄错了,还是快回去吧”。肃顺这样蛮横而简单的一句话,奕譞却不知该如何应付,只是在那里磨着不走。幸好西太后料到他必定对付不了肃顺,打发了一个太监来正儿八经的“传懿旨”:两宫太后传七爷。肃顺不敢公然“忤旨”,才无可奈何的放他进去。

    这一段是评书演义的套路了,肃顺是一朝宰辅,又不是避暑山庄看大门的,哪里有空去专门堵奕譞。如果肃顺真的想隔绝奕譞与两宫,也不会在宫门做难,一直一道旨意能把奕譞全家弄会北京去。哪里用费这般手脚,最后还让奕譞得了逞,自己却成了一副没落失意的模样。

    见面时两宫太后时的情况,都让奕譞说出引人入胜的感觉了,连他自己都被编排了进去。据奕譞说,两宫太后声情并茂的把昨天跟醇王福晋说的那些如话再复述一遍,意思是要这位“七爷”拿个主意该怎么办。奕譞承认自己没有解决八大臣的能力,所以这其实是两宫太后在挤兑他,因为他当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只好说一个于他来讲不是主意的主意:“这事非恭王不能办”。不过两宫太后要的也正是他这句话,所以当即命他马回京召恭王入觐,奕譞领旨后便马出来了。

    奕譞说自己担心八大臣过于跋扈做出对两宫不利的举动,所以才特意把两宫的意思透给大伙,希望各宗室王爷能够在他回京之际好生护卫两宫太后。同时他还给大伙透了个绝密,西太后的贴身太监安德海,已经在御前侍卫荣禄的协助下,秘密潜回京师向奕欣报信了,他不过是第二道保险而已。

    果兴阿开始犹豫了,奕譞说的这些东西,恍惚和果兴阿了解的历史记载差不多。但是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果兴阿实在无法看清这些云雾背后的真相。

    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到最后的人

    奕譞的所作所为非常的不合情理,但是他说的到底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 刚刚得到消息的时候,无论是志得意满的八大臣,还是有金手指的果兴阿,都不是太相信奕譞的话。但是政治人物都有最基本的小心,虽然奕譞的话近乎扯淡,但是八大臣和果兴阿都派人去核实了一下。

    核实的结果很妙了,奕譞夫妻的确在咸丰大行之后频频出入后宫,肃顺也真的在宫门口遇见过奕譞,而且两人的对话真的和奕譞描述的差不多。不过八大臣内部有肃顺的独家爆料,才知道奕譞耍了滑头。话虽然是一样的,奕譞的描述和实际情况的语气却大不相同。按奕譞所说,肃顺说这番话时的口气应是是如临大敌,满怀戒惧,急切的想把奕譞赶走。而实际肃顺只是和奕譞逗闷子,语气非常的轻佻,因肃顺从来没有重视过奕譞,所以当时只是回家路的肃顺和奕譞开玩笑而已。

    虽然奕譞的话有不实的地方,但是两宫太后与醇王福晋都说了什么,又与奕譞都说了什么,这个可没法查对了。虽然两宫太后与八大臣原都是咸丰一系,而且刚刚商谈好了对于权利的分割,正是关系紧密的时候,按理不会有奕譞所说的那种想法。但是西太后身边的安德海真的不见了,刚从神机营提拔来的荣禄也忽然告病在家不再露面,奕譞的话好像正在应验一样。更离谱的是奕譞自己也动了,他居然连借口都没编圆,随便打了个招呼,颠颠的跑回了北京去。

    放了一个大消息突然消失的奕譞,可是把整个承德政坛都给打乱了,无数的人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猜测着事情的真相。皮润民也是失眠者的一员,而且他熬的眼眶都塌了,满眼血丝的盯着墙收集来的情报。皮润民自问理政治世不如邹德归,通达兼理、操持细务不如郑峰,他的特长是分明官场、洞悉局势。现在所有人都被奕譞给弄懵了,皮润民觉得自己应该是站在房梁,高瞻远瞩的给果兴阿指明迷途,不然他还怎么当果兴阿的首席谋士。

    “泽远先生,算了吧这醇郡王兴许是喝多了胡说的,世事无常,巧合的事多了,您别劳神了”果兴阿看着皮润民都快喷血了,所以带了邹德归一起带着膳食来看望他。

    “此事绝非巧合,醇郡王于人前口出暗室之情状,绝不是酒后胡言,其必然大有深意”皮润民左手烟袋右手茶,点心水果样样不缺,可是他一样都没动,反而在不停的薅头发。

    “你也想了一天都多了,您说会不会醇郡王说的是真的”果兴阿也回忆了快一天了,历史好像的确有奕譞帮助慈禧和恭亲王联络的记录,而且好像记载的内容和奕譞说的也差不多。

    “且不说两宫断然不会有这等心思,算两宫真有密议托付与醇郡王,醇郡王疯了不成,居然把事情吵嚷的世人皆知”皮润民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醇郡王毕竟年轻,能力和性情都还有许多不足。两宫所托非人,所以醇郡王受命之后,因性格轻佻所以招摇了一些”好像历史对这位七爷的评价也一般,不过是人之资而已。年轻人忽然知道了全天下最大的秘密,在亲戚面前显摆一下,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醇郡王今年也二十一岁了,如何会这样不识大体,而且他这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胡为,七爷再是蠢笨,也绝没有这么糊涂。”皮润民心底还有一句话,这个七爷可不简单。

    “这是个邪门的事,再让杂务科查查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