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后的道君-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城派虽然是千年大道统,但其修行法门中的阴阳采补之道,一直以来为道门所诟病。
  其实,早期的青城派采补之法与阴阳无关,是采天地之气以补我之气,采天地之精以补我之精,采天地之神以补我之神。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地灵气的削弱,很快有人发现阴阳采补更有成效,对修为的提升十分显著。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青城弟子开始修行阴阳采补之法。
  但青城派毕竟是道门正统,虽然修的是阴阳采补之法,却是男不宽衣,女不解带。
  只采男女气场中的元气,不和身体接触,这点还是和旁门左道有着明显区别的。
  谈论完滴天髓,我对法心道长提出为明采薇封神的事。
  法心道长听完,深深的看了我一眼,说道:“你们想的这个法子不错,但是这事却做不得。”
  “为什么?”我问道。
  “因为青鸾山的山神并没有失踪,她一直都在。”


第139章 
  问道遇阻
  我们会来这里,完全是因为刘景烽说青鸾山的山神不在其位。
  现在法心道长说山神一直都在,我当场就愣住了,抬眼去看刘景烽,发现他也是一片迷茫。
  “师父,山神庙香火都断了好几百年,从来没有听说有山神显灵的事,山神怎么可能还在?”刘景烽问道。
  “今天已经很晚了,他有伤在身,你先带他去休息吧。”法心道长说道。
  法心不愿多谈这事,我们也只好暂时离开。
  白云观后院无比清幽,客房也是事先收拾过的,我当晚住下一夜睡到天明。
  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刘景烽做完早课,喊我去吃饭。
  白云观主张清修,一日三餐极简,每人一碗白粥,配一碟腌菜,灵儿也只是比我们多了一碗鸡蛋羹。
  吃过饭,刘景烽自顾去收拾碗筷,灵儿很懂事的帮她收拾,我则是跟着法心道长去山间散步。
  正月末,冬笋破土,万物生发至极。
  我们走到竹林深处,这里有一座木制的凉亭,环境十分清幽。
  凉亭内一张石桌,两把石凳。
  法心道长走进去,招呼我坐在他对面。
  “我知道你一定有很多问题想问我,问吧,能说的我都会告诉你。”法心道长说道。
  “我可以问修行么?”我问道。
  “你要问我修行?”法心道长似乎有些意外。
  他肯定以为我要问的是鬼神宗或者闾山派的事,但相比较这些事,我更关心的是修行问题。
  解决了修行问题,未来我才可以继续往前走下去。
  我站起来对着法心道长躬身行礼,真诚的说道:“前辈,我最近在修行中遇到了问题,想请前辈帮我解惑。”
  “谢鸢,别的问题我都可以回答,唯独你的道我教不了。”法心道长张口回绝。
  “为什么?”我问道。
  “没有为什么,教不了就是教不了。”
  法心道长的话我觉得耳熟,认真回想,当初道姐也是这么回答我。
  听他这话,我就知道自己无法在法心道长这里找到答案了,心里不由得一阵黯然,忍不住说道:“当初我师父也是这么说。”
  “谢鸢,你有师父?”法心道长诧异的问道。
  “嗯。”我点点头。
  “谢鸢,你是谢家君师之后,天下玄门中有资格做你师父的人恐怕不多。”
  “我师父不是玄门里的人,是道门中人。”
  “福生无量天尊,敢问令师如何称呼?”
  “家师李寒清。”
  这是我第一次对外人提及我师父的名字,说之前还犹豫了一下。
  听见李寒清三个字,法心道长起初没什么反应,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豁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胸口起伏不定,嘴唇也在不由自主的颤抖,满脸震惊的看着我。
  我晓得我师父一定在道门很有名,却没想到清修多年的法心道长竟然会如此失态。
  “李寒清真的是你师父?”法心道长激动的问道。
  “正是家师。”
  听我再次确认,法心道长依然用那种不可置信的眼光看着我。
  看着看着,他的嘴角突然露出微笑,继而笑容扩散,眉宇舒展,脸上的每一个皱纹都充满了笑意。
  坐下来一边轻叩着桌子,一边咂着嘴巴说道:“万万想不到你师父居然是她,可惜我已经戒酒多年,不然今天必当痛饮一坛。”
  “前辈认识我师父?”我问道。
  “素未蒙面。”法心道长摇了摇头。
  “看来,我师父在道门中一定很有名。”
  “何止有名,你可知天师府是怎么形容你师父?”
  “怎么形容?”
  “搏风整羽云霄上,千山不见李寒清。”
  这两句诗化用全真龙门祖师丘处机的道韵,又带着柳宗元江雪的古意。
  把道姐比喻为道门惊鸿,寻遍千山不见踪迹,足见评价之高。
  可惜道姐不肯教我修行,而我现在所修炼的五行炼体术,除了对自身的依赖性太强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严重的弊端。
  从前我感触不深,是因为我没有到那个境界,在吸收炼化了龙脉灵气和先天五行精元之后,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表面看起来,我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坚韧,生命潜能被激发,引动的天地五行之气也越来越多,但这些都只停留在实境。
  修行有实境和虚境之分,实境代表身体和外物。
  一个人在实境中能掌握的东西,要受天道制衡的,强行夺算就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
  和离开祥云镇时相比,我现在的实力可谓天壤之别,但我的生活却并没有变得更加美好,反而比从前更加困难。
  等我再回林城,还不知会有怎样的敌人等着我。
  而虚境则不一样,虚境代表着无限,不受天道制衡。
  天生万物,万物互相制衡。而虚境本就无物,又何来制衡之说。
  实境用的是五行之气,而虚境用的是五行本源,五行本源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符号。
  五行之气可以计算多少力量,但五行符号根本无法去描述其所代表的力量。
  至于符号中蕴含着什么无法去描述,无法去描述,也就代表拥有着无限的可能。
  ……
  回过神来,发现法心道长依然沉浸在对道姐的仰慕之情当中,他本来就不愿帮我解惑,知道我是李寒清的徒弟后就更不会帮我。
  恰在这时,一阵山风吹过,吹断了一根林外的孤竹,目睹此状更令我感同身受。
  谢家的修行之路,就好比这山间的竹子。
  竹子还小的时候受到山风之力也弱。当竹子越长越高大,受到的风力也越来越强。
  风充盈天地无休无止,而竹子不可能一直坚韧如初。
  总有一天,竹子会被风吹断。
  我想,谢家之所以会没落,恐怕也也不全是滴天髓的原因。
  如果谢家修行之法从实境突破到虚境,不管多么盛极一时,最终都会和眼前的孤竹一般,早晚被风摧折。
  谢家五行炼体术本身就不算高明,神魂衍化五行刀意也只勉强算得上精妙,之所以会给人很强的表现,全在于君师气场的提升。
  可是君师气场只能在世俗中修,必然会因此招致各种强敌。
  师道,亲道还好说,君道那可是直接与九五至尊的帝王犯冲,稍有不慎就会闯下弥天大祸。
  见我一直沉默不语,法心道长说道:“谢鸢,修行的事你只能自己解决。”
  “我现在危机重重,你们都不肯教我,即便将来我能自己想明白,眼前的难关又该如何化解?”
  “你只要报出你师父的名号,无论是阴山还是闾山,绝没有人敢动你分毫,包括青城派。”
  “这么做的话,我也永远做不成君师。”
  “谢鸢,有句话我知道我不该讲,但就你现在所面临的困境而言,我还是想要提醒你一句,君师之道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时代了。”
  “前辈,您说的我自己也意识到了,但身为谢家子孙,若是不能证君师之名,终究会成为我一生的缺憾。”
  法心道长轻叹一声,没有再劝我什么。山风越来越大,我们起身往回走。
  走到道观后门,进门前法心道长对我说道:“这几天你先安心养伤,到了十五团圆夜我带你去见山神。”


第140章 
  三月通神
  法心道长肯带我去见山神,说明为明采薇封神的事还有着落。
  现在距离月圆夜还早,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安心住在白云观自己参悟修行之道。
  其实我向法心道长问道,问的是道家的五行虚境修炼之法。
  谢家五行炼体术也是从道家的五行生克之道中体悟出来的,但只有实境部分,没有关于虚境的修炼,而我现在实境已经到了瓶颈期。
  谢家祖先中的君师有滴天髓这种东西来强化命格,而我没有滴天髓。
  倘若这样决绝无悔的继续强化自身,继续夺算实境中的天地五行之气,自己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灾厄之中。
  因为我的仇家实在太多,而我的命也不够硬。
  就像风吹孤竹,折断只是时间问题。
  法心道长不肯教我道家的五行虚境修炼之法,我就只能自己来领悟,从魂魄精神意开始。
  谢家祖先其实也意识到了五行炼体术中弊端的存在,所以才在斩鬼刀中尝试使用魂魄精神意来替代五脏。
  只不过,魂魄精神意并没有深入到虚境中,依然是靠夺算天地中本身就有五行之气来演化刀意。
  虚境的妙就妙在一个虚字,这个虚指的不是无物,而是具备诞生了有的可能。
  实境中的一切是天生就有的,虚境的东西需要自己来创造生成,不管生成多少都是自己的事,不受天道制衡法则约束。
  道姐能剑斩冥雷而不沾因果,就是因为她使用的是自己的力量。
  道家通过在虚境的修行掌握五行本源之力,再将五行本源之力投射到现实中,驱动实境中的五行之气,就是所谓的御五行大遁。
  呼风唤雨,敕雷谴电等道家大神通,都是以这种手段来施展。
  施展神通之术不会引发天道制衡,但是会直接遭天谴,因为这根本不是属于凡人的力量。
  所以那些身怀大神通的道门修行者,绝不轻易在人前显圣。
  除非其本身所行之事合乎天道的要求,或者其本身有大功德在身,才可以施展神通。
  不然的话,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世间早就乱套了。
  上面这些道理都是我从前通读道藏的时候领悟出来的,简单一句话,道家神通的关键在于五行本源。
  神通两个字反过来叫做通神,因为只有神才能掌控五行本源之力。
  这个神指的不是神祇,而是由魂魄精神意在虚境进入五行生克循环后,释放出来的一种意识能量。
  想到这里,我对自己的修行了有了大致的规划。
  先从入定开始想办法让魂魄精神意全部进入虚境,然后再引导其进入五行生克循环,最后再把这个神给找出来。
  我在竹林的凉亭中打坐,凝视鼻尖缓缓合上双目,以自然呼吸之法迅速进入到空灵状态。
  虚境每个人都有,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去的。必须对魂魄精神意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才能找到破虚的入口。
  其中的关键在于意,意为土,土为万物生长之基,同时也是万物终结之墓。
  土居中为得位散于四维方向便化为墓,所以人们消除杂念的契机,在于将意识自然分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