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金召唤师-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拓跋嗣听说夏平安的书房被烧了,整个人伤心郁郁,还亲自关切的让宫中太监又给夏平安送来上百册新书一些药来,叮嘱夏平安保养身体。
  这些书,在这个时代,可不便宜。
  ……
  修炼导引,最少都要百日筑基,经过三四个月的锻炼,崔浩这具身体,气脉打通,五脏调和,逐渐有了起色,夏平安每日的精力也越发的旺盛,终于不再柔弱,甚至已经可以开弓。
  而在崔家的那些族中子弟之中,崔浩也发现了几个可用之才。
  身体好了,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夏平安就开始巡视崔家的田庄产业。
  清河崔氏崔浩这一脉,祖上是崔林,既然是大族,那富有自不必说,整个家族之中各种田庄十多个,还经营各种生意,富得流油。
  一番巡视下来,心中有了谱,夏平安就开始规划了。
  既然自己此刻是崔浩,那与崔浩相关的几个家族未来的悲惨命运,自己自然要极力的避免才行,这个时代太混乱了,南边的司马家也不是什么好鸟,北面强族林立,随时变幻大王旗,不说什么称王称霸,至少要保证崔浩这一脉能够延续下去才行。
  ……
  来到界珠之中四个月多月,准备一番之后,夏平安才第一次进入崔家的后宅的那几间院子。
  看到夏平安施施然到来,手上还拿着一个盒子,崔家后宅门口的两个丫鬟一脸惊愕,似乎没想到崔浩会来这里,因为崔浩平时几乎从不到后宅来,老爷和夫人关系不和睦,虽在一个家中,但基本互相避而不见,崔家上下都知道,前几个月老爷书房被烧,夫人知道了,也只是派身边的贴身侍女过来问候看望了一下,发现老爷没事,也就没有再管了。
  “见过老爷……”后院的丫鬟慌忙给夏平安行礼。
  “夫人回来了么?”夏平安明知故问,他是知道自家的这个夫人今天刚刚从寺庙烧香回来,所以才故意询问。
  崔浩的前后两个夫人都是太原大族郭逸之女,是姐妹,大郭夫人嫁给崔浩几年后去世,然后小郭夫人就嫁过来了,这是崔家与郭家的政治联姻,因利益而结合,原本就没有多少感情,再加上崔浩精通阴阳数理,崇尚道教,而小郭夫人却笃信佛教,两人信仰不一样,佛道之争,在这个家里表现得格外激烈,崔浩曾经有一次把小郭夫人读的佛经烧成灰冲到厕所里。
  小郭夫人同样来自豪门大族,自然也没给崔浩什么好脸色,夫妻双方虽然对外维持着夫妻关系,但两人的冷战,已经很长时间了。
  夏平安嘀咕着,史书没有记载崔浩有子嗣的另外一个原因,搞不好就是崔浩和自己老婆的关系可能很僵。
  “夫人已经回来了,正在云堂……”那丫鬟有些慌张的说道。
  北魏鲜卑贵族,信佛者众,崔浩之前崇道抑佛,无形之中,就同样得罪了大把的鲜卑贵族,遭到诸多鲜卑贵族的痛恨,这也是崔家未来被灭的根由之一。
  而真正想要抑佛的,其实还是北魏皇室,因为佛教在北魏的盛兴,同样已经威胁到了北魏皇室的统治。
  ……
  夏平安举步就朝着后院走去,而那两个丫鬟,一个给夏平安引路,一个则连忙去禀告。
  云堂,是小郭夫人在家中拜佛念经的地方。
  穿过回廊荷池,夏平安很快就来到了云堂,站在云堂之外,夏平安就看到一个满头青丝插着金钗步摇穿着一身绿色长裙的妇人,正在屋内,对着佛龛内的佛像在诵经。
  那妇人的背影极美,雍容典雅,一看就有大家闺秀的名媛气质。
  云堂外,还站在一个年级更大的侍女,是小郭夫人从郭家带来的贴身侍女,那个侍女看到夏平安走来,也颇为意外,有些警惕的看了夏平安一眼,连忙进入云堂禀告。
  正在诵经的妇人听到身边丫鬟的警告,也回过头,看了夏平安一眼。
  丹凤眼,柳叶眉,鼻子高挺,鹅蛋脸,皮肤白皙,气质雍容知性,果然也是一个美丽的妇人。
  说来惭愧,这是夏平安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夫人长什么样。
  小郭夫人看到夏平安到来,也有一些意外,她知道崔浩不喜她在家中念佛诵经,生怕夏平安又来砸场子,坏了她的佛堂,连忙就要让贴身侍女把那佛龛前面的布幔拉上,刚刚还平静的脸色,一下子就冷了下来,已经准备“怼人”的说辞……
  “且慢……”夏平安一脚跨进云堂,阻止那个侍女把佛龛的布幔拉上,抬头看了看佛龛里的鎏金铜制佛像,然后,就在小郭夫人和身边侍女惊愕的眼神之中,来到佛龛前面的蒲团前,取了三支香,点燃,插在香炉里,然后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口中还说道,“请诸佛菩萨赎罪,弟子之前愚昧无知,毁灭佛经,弟子特来忏悔,之前罪业,弟子愿刊印万部佛经广为流通以赎罪!”,说罢,夏平安对着佛像拜了三拜,随后才轻轻站起来,对小郭夫人道,“夫人以后若想要拜佛诵经,可以不必再避讳我,我都支持!”
  “夫君这是何意?”小郭夫人虽然惊愕,但还是平淡的开口问道,她还真不相信自己的丈夫居然转性了。
  夏平安看了小郭夫人的贴身侍女一眼,轻轻摆了摆手,让那个侍女离开,那个侍女看了小郭夫人一眼,小郭夫人点了点头,那个侍女才走出云堂,顺手把门给关上了。
  “这些日子有些忙,许久没有来看夫人了,我想与夫人好好聊聊,夫人请坐!”夏平安来到小郭夫人旁边,就在椅子上坐下,小郭夫人也坐下来,心中稍定,脸色稍缓,但依然用狐疑不解的目光看着夏平安。
  “上次我烧毁夫人佛经,反对夫人信佛,还口出恶言,是我不对,为夫今日来云堂的一个目的,就是特意向夫人赔罪的!”夏平安站起,对着小郭夫人微微鞠躬。
  小郭夫人也连忙站起来还礼,也客气的说道,“之前我也不知道夫君崇道,我在家中念经,也多有不当,还请夫君莫怪!”
  听着小郭夫人这充满“外交客套”的话,夏平安也只能苦笑了一下,“或许夫人一时难以相信,但我的确是真心和夫人道歉,以前我以为佛道是对立的,有佛无道,有道无佛,最近这两日我才领悟通透,释儒道,原本就是一家,红莲白藕青荷叶,又何曾分家,只是名相境界不同而已,天地之间只有一法,万法俱是佛法,万法也是道法,佛教求的都是解脱,道家求的是自在,万法以仁为心,又何有分别,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西去,化胡也就为传道,三教圣人同出于世,而今佛法东来,有来有往而已……”
  听到夏平安这么说,看着夏平安那歉意真诚的目光,小郭夫人是真的惊讶了,这些话,以前打死崔浩也不可能说出来,谁要敢说一句佛法的好,崔浩立刻就要反唇相讥,为了这,崔浩不仅和自己弄得僵,和堂兄弟崔颐等人都反目,形同水火。
  夏平安看小郭夫人的目光的歉意那真不是装的,而是发自内心,就因为崔浩,最后害得小郭夫人跟着他陪葬,连郭家一门都被诛杀,崔浩若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太原郭家找这么一个女婿联姻,就等于是把自己整个家族的命运都葬送了。
  “夫君……夫君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小郭夫人好奇问道。
  “好教夫人得知,最近我不是外出散心么,就在两天前,我在外游玩,一个人漫步到林中歇脚,突然看到一个来自西域的僧人正坐在树下,那僧人形貌高古,看到我,什么话都不说,就突然开始背诵起一本佛经来,夫人也知道我的脾气,我一向不喜佛经,当时我一听到那个僧人背经,转身就想离开,但是刚走几步,突然听到那僧人的佛经的经文,居然与孔圣人在《论语》之中的教诲极度相似,简直不谋而合,我当时非常惊讶,脑袋里一片空白,身不由已,就留在原地,一直等那西域僧人把佛经背完……”
  小郭夫人眉头微微一皱,她对魏国翻译而来的许多佛经都很熟悉,也不知道夏平安说的是哪一部,“是哪些话让夫君觉得佛经与孔圣人说的是一个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话出自《论语》,我也常常把此话挂在嘴边教育族中弟子,夫人应该知道!”
  “嗯,不错!”
  “我没想到,佛陀居然也讲过和孔圣人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夏平安一脸震惊的表情。
  “哦,是吗,是哪些话?”
  “……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夏平安直接背了一段佛经,还一脸感慨,“夫人你听,佛陀对诸菩萨的教诲是‘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这和孔子对儒者的教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道不是一样的么,当日在林中,我正是听到此句,就感觉心神剧震,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发现自己以前对佛教多有误解……”
  “非己所安,不加于物……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小郭夫人精神一震,“的确如夫君所说,这佛陀的教诲,当真和孔圣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全一致……”
  “夫人,还不止于此!”夏平安也来了精神,立刻开始说了起来,“那佛经之中还有经文如此说……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夏平安随口又背出一段经文,“夫人你看,这经文,岂不是也和老子所言大道无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一个道理,当时我听完那个西域的僧人所背的经文之后,整个人一下子大彻大悟,终于明白了释儒道原本就是一家的道理,也终于明白自己以前有多狭隘,太过执着于门户之见和名相之别,而没有洞彻三教背后真意,实在惭愧!”
  小郭夫人轻轻蹙着秀眉,喃喃自语两遍,也惊讶了,“夫君,我看过魏国翻译的诸多佛经,但没有任何佛经上的经文是夫君刚才所说,不知这些经文来自哪一部佛经!”
  夏平安心说,你现在当然不知道,这部佛经,要到唐朝的时候才翻译过来的。
  “我当时大受震撼,也问那个西域的僧人这是什么佛经,那个僧人笑答,此佛经还未传入魏国,我是魏国第一个有幸听到这佛经的人,这佛经的名字,就叫《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小郭夫人听说这佛经还未传入到魏国,一下子就着急了,立刻追问,“此经只是听夫君刚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