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黄金召唤师-第6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今天白天的时间,在离开主宰神庙之后,夏平安顺着神狱之中生命沐歌的传教法师海德尔交代的那些线索和地点,在柯兰德悄悄探查摸索了一遍。
  海德尔的公开身份早已经暴露,调查局已经全面介入,海德尔公开的住所,和平时往来密切的那些人现在都受到调查局的调查和监控,只有他隐瞒身份“狡兔三窟”弄的那个藏身公寓还没有完全暴露,但夏平安也没有轻易介入,因为夏平安也不肯定调查局到底有没有完全发现这些线索,要是调查局已经发现线索,故意用他的藏身之所在钓鱼,想把生命沐歌的隐藏人员钓出来,他冒然进入那个公寓,那就不好解释了,只能先观察观察再说,要是调查局再来个悬赏搜集生命沐歌的线索啥的,那就更好了。
  ……
  在融合完宋仁宗的这颗界珠之前,夏平安已经把“恶贯满盈”的那颗界珠给融合了。
  恶贯满盈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对军队所说的动员令和檄文,“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就是数落商纣王的种种罪恶和倒行逆施之举,融合这颗界珠就是在大军面前发表了一番几分钟的讲话就可以了。
  宋仁宗这颗界珠也很容易融合,这颗界珠,说的就是宋仁宗的仁,普通人要是到饭店吃饭吃到米中的砂砾搞不好都要大吵大闹一番,而宋仁宗吃到米饭中的砂砾,为了不使宫中的那些下人遭罪受罚,直接把这事隐瞒了,这事虽是一件小事,但也可见宋仁宗之“仁”真不是吹的,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在宋朝的这些皇帝中,夏平安最欣赏的就是活出了人味的宋仁宗。
  只是可惜,这两颗界珠的时间都太短,根本来不及让夏平安“大展拳脚”就结束了,两颗界珠新增的神力上限只有45点,远远不够再增加一级“神骨天梯”。
  “希望这颗界珠可以有机会来一次突破性的融合……”看了看手上剩下的最后这颗“感恩图报”界珠,夏平安自语道,伍子胥是烈丈夫,恩怨分明,只是人生的结局太让人唏嘘了。
  ……
  滴血之后,片刻之间,夏平安就被一团青色的光茧包围了。
  ……
  睁开眼,夏平安就发现自己站在一座城门的入口处,在他前面,站着不少的普通百姓,大家都在围着城门前的一封告示,在议论纷纷。
  夏平安看了看自己的手,粗糙黝黑,再看了看自己脚,穿着草鞋,身上的衣裳也是粗麻布制成的。
  我去!
  夏平安还以为这颗界珠中他会是伍子胥呢,没想到他却成了路人甲的“打渔郎”,这颗界珠虽然融合失败不致命,但没有神念水晶,能融合这颗界珠才有鬼了。
  这“感恩图报”界珠的主角之一,在历史的记载中,真没有留下什么名字,就是一个年轻的渔夫。
  “啊,这告示上写的是什么?”前面熙熙攘攘的那些普通人,一个个垫着脚朝着告示所在的方向看去,一边一个个交投接耳的问旁边的人告示上写着什么东西。
  这个时代能识字的人,可是少数,但这也不影响大家围观那份官方告示的热情。夏平安一直觉得,华夏百姓遗传的那种吃瓜群众的基因,可能就是从这个时代围观官方告示开始的。
  “哎呀,大事不好啊,吴国大将军伍子胥率领大军要攻打咱们郑国,咱们国君自知抵抗不了,所以给全国发了告示,说咱们郑国要是有人能让伍子胥退兵不来攻打郑国,金银财宝,良田美人,加官进爵,一定重重有赏!”一个穿着体面的老头站在那告示下面,向围观的人解释道。
  “啊,吴国要打来了?”有的人有些惊慌。
  “咱们国君和那些将军大臣都没有办法让伍子胥退兵,咱们都是布衣百姓,哪有法子让吴国大军退兵!”还有的人摇头。
  那些议论纷纷的人不知道,能让吴国大军退兵的人还真有,就是此刻正在围观这个告示的吃瓜群众之一,那个站在人群后面的一个普通渔夫。
  夏平安是识字的,他看了看那告示,告示上说有这个能力的,可以直接揭榜去面见国君。
  再看了两眼之后,夏平安挤入到人群的最前面,就在周围围观群众惊讶的眼神之中,直接走到榜下,揭榜。
  “啊,他能让吴国退兵?”
  “李郎,你疯了,你敢去揭榜?”
  “是李郎,东河边的李郎……”
  周围的人群一下子炸锅了,而从那些炸锅的言论之中,夏平安也才知道自己此刻的大名,李郎,这名字还真够潦草的,就是李家儿子的意思,感情这李郎他爹就没有给这个在历史上留下故事的儿子取啥正经名字。
  这边夏平安一揭榜,马上就有城门口的留着浓须军官走了过来,用怀疑的眼神打量着夏平安,“是你揭的榜?”
  “是我揭的榜!”
  那军官笑了,“好大的胆子,你要敢揭榜糊弄国君,小心砍你脑袋!”
  “我敢揭榜自然有办法让伍子胥退兵。”
  “什么法子?”
  “这却不能对你说,这法子只有我和伍子胥知道!”
  那军官刚刚和夏平安说了几句话,没想到周围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这边有人揭榜,周围一大堆人就涌过来看热闹,那军官一看,也懒得再说什么了,直接把夏平安从榜单下面带了出来,然后带着夏平安去见他的上级。
  一番折腾之后,夏平安见了那军官的上级的上级,虽然郑国的那些官吏对一个渔夫敢揭榜这事感觉有些牙疼,一个个都不相信这个渔夫可以让伍子胥退兵,还有人想拐弯抹角的打听一下夏平安到底有什么法子可以让吴国退兵,但这事毕竟是国君下发的告示,郑国人都知道,这渔夫嘴又严,打听不出什么,他们也不敢把揭榜的人留下和为难,只能让人把夏平安护送去新郑面见国君。
  郑国国土面积不大,大约两万平方公里左右,所以只是一天的时间,夏平安就被送到了新郑的王宫之中,见到了郑定公。
  此刻的郑定公也是在王宫内一筹莫展,哪怕他还有半分的法子,也不可能在全国贴告示寻求能人异士想办法让伍子胥来退兵,可是伍子胥要不退兵,他这郑国,哪里挡得住。
  郑定公原本以为揭榜而来的是武艺高强的剑客或者是什么才智超绝的谋士,没想到却是荥泽的一个面目黝黑老实巴交的渔夫,不由大失所望,没下令侍卫把夏平安当骗子推出去砍了脑袋算是有耐心了。
  在看到夏平安的时候,郑定公的脸比夏平安的还黑。
  “你说你能让伍子胥退兵?”
  “是的!”夏平安点头。
  “你有何德何能,可以让伍子胥退兵?”
  夏平安微笑着说道,“有德有能的都是大王身边的文臣武将,既然他们不能让伍子胥退兵,大王何不让我这个无德无能的人去试试呢?”
  郑定公一听这话,又认真打量了夏平安两眼,似乎感觉这个渔夫的镇定和机智和普通渔夫有些不一样,于是点了点头,“行,你要郑国如何配合你,带兵统将恐怕不是你的长处!”
  郑定公的意思也很明显,我可以让你试试,提供一定的方便,但你可别想让我下令军队配合你行动,你还不够格。
  “我不需要带兵统将,只需大王让我回一趟家拿一点东西,再把我带到伍子胥大军扎营的外面,再给我一条小船就行!”
  “就如此简单?”郑定公都愣住了,难以置信的问道。
  “是的,就如此简单!”
  郑定公没有再废话,立刻让一个得力的手下跟着夏平安返回荥泽。
  夏平安回到家中,也没有拿别的东西,就在家中的船上,拿了船上的老桨,随后就被郑定公的手下马不停蹄的送到了汜水边上吴国的大军营地外面,而且为夏平安准备了一条小船。
  夏平安划着船,直接朝着吴军大营划去,大清早的,无尽大营一片寂静,所有吴军还在睡觉,等到小船靠近吴军大营,他就在船上唱了起来,“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
  这歌声苍凉遒劲,在水面上回荡,那吴军大营之中的人自然是听到了。
  夏平安唱了两遍之后,不多时,那吴军大营之中就驶过来一艘小船,有几个军士在船上,看了夏平安两眼,发现夏平安就是一个渔夫,船上又没有武器,这才问道,“刚才那歌谣可是你唱的?”
  “正是我唱的!”
  “我们将军想请你到大营里一见!”
  夏平安也没有废话,直接就跟着那几个吴军的士卒,划着船,靠近吴军大营,上岸之后,还把船桨拿在手里,然后就被那几个吴军的士卒带到了大营的大帐之中,见到了伍子胥。
  那大帐中有一个人,头发胡须皆白,脸上尽是岁月沧桑,但双眼明亮锐利如刀剑,气质犹如雄师,正盯着夏平安。
  看到伍子胥,夏平安心中也有些唏嘘,这个人,对楚平王可以掘坟鞭尸,而对当初救过他一命的渔夫,却能知恩图报,恩怨分明,敢爱敢恨,当真是烈丈夫也,春秋若无此等人物,这时代也会寂寞许多吧。
  “见过将军!”夏平安对着伍子胥行了一礼。
  “刚才那歌谣是你唱的?”伍子胥问道。
  “是我所唱!”夏平安点了点头,也没有废话,直接把手上的船桨递了过去,“将军可还记得这船桨?”
  大帐中伍子胥身边的侍卫接过船桨,拿到了伍子胥面前,伍子胥看到那船桨,微微一愣,然后脸上就露出一丝激动之色,双手轻轻摸着那船桨,似乎陷入到了回忆之中,“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这船桨是谁给你的?”
  “这船桨是我父亲给我的,我父亲说,当年他用这船桨救过将军的性命,今日我就带着这船桨来见将军!”
  “不错,当初我逃难被人追杀,确实被一个渔人救过,你有什么要求?”
  “现在你们吴国在攻打我们郑国,我们国君说,谁能让吴国和伍子胥退兵,金银珠宝,良田美女,高官厚爵,重重有赏,此封赏,我所欲也,如果将军还惦记我父亲救过您的恩情,就请不要再攻打郑国了,让我得到那份封赏!”
  大帐内一下子沉默了下来,伍子胥身边的那几个侍卫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着夏平安,似乎没想到郑国这个小小的渔夫,居然敢向将军提如此无礼的要求。
  伍子胥闭着眼睛,足足过了半分钟,才睁开眼睛,眼中精光闪动,看着夏平安。
  这半分钟,对帐篷内的人来说,简直就像过了半个世纪一样。
  “好!当初你父亲救我一命,今日我就还你这恩,你可以返回去见你们国君,告诉你们国君让他给你百里的封地,我就会带兵回吴,不再攻打你们郑国!”
  伍子胥不愧是伍子胥!
  夏平安长长吐出一口气,“谢将军,其实我还有一句话想对将军说!”
  “昨日我做梦,梦见我去世的父亲,我父亲给我说了一些话,我父亲说,如果这次我见到将军,将军又能知恩图报让我们家族兴旺,那就让我再救将军一次,以报答将军。”
  伍子胥眉头攒动,有些不可思议,“哦,你又如何再救我?”
  “我父亲就告诉我一首诗,他说让我告诉将军,将军未来会懂的!”
  “哦,什么诗?”伍子胥好奇的问道。
  “吴王弃越攻齐时,伯嚭谗言足灭身,九天良禽应择木,枯树腐枝不可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